第1870章 前进方向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宋末之乱臣贼子、超级传奇巨星、逆水行周、超神机械师、懒散初唐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终于要离开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李溰的心情还挺复杂的。他生在汉城,从小喝着汉江水长大,十四岁便被父王李倧册封为王世子,成为这个国家的王权继承人,一直是人上人的特殊存在。但他知道自己离开朝鲜之后,这样的待遇或许就无法再持续下去了,因为这次出国要去到的地方是朝鲜新的盟友和事实上的宗主国,他的这个王世子身份到了海汉之后实际上就只是一个政治符号,而不再会享有国内那么多的特权了。
而朝鲜以前的宗主国大明,虽然也曾出兵出力替朝鲜抵御过外敌入侵,但在过去这十来年间,大明的国势一直在走下坡路,在应对后金的时候显得越发被动,作为藩属国的朝鲜对此也看得很清楚。就李溰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册封王世子这件事原本是应当由大明派使团到朝鲜来宣布,可由于大明丢了辽东全境的控制权,导致无法从陆路派遣使团赴朝,便将此事拖了下来,结果这一拖竟然就拖了十二年之久,直到三年前,也就是海汉人在山东占下芝罘岛的时候,大明才派遣了太监卢维宁一行出使朝鲜,正式册封李溰为朝鲜世子。
连派使者册封朝鲜世子这么简单的工作都无法完成,这个时候的大明虽然仍是朝鲜名义上的宗主国,但在朝鲜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下滑了许多,不再具备至高无上的权威了。再后来海汉人在黄渤海地区横空杀出,从旅顺口登陆打得后金军节节败退,逐步在这个地区树立起了强者的形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大明的地位。
当北方强邻再度兴兵入侵朝鲜的时候,唯一能够出兵拯救朝鲜的已经不是过去的宗主国了。虽然海汉十分市侩地要求朝鲜提供足够的军费才肯出兵,但他们的确说到做到,硬生生地将清军从大同江一路赶回了鸭绿江。毫无疑问,这种为朝鲜提供武力庇护的行为才是作为一个宗主国应有的军事实力。
在李溰目前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崇拜强者的时候,而朝鲜国力的羸弱让他不得不将眼光放到国外,而海汉的出现正好应和了他的这种心理需求。像这种不把大明放在眼里,随时可以出兵爆锤清军的存在,简直就是百分百符合李溰心目中的强者形象。
不过在与清军交战期间,李溰一直没有捞到去前线观战的机会,这也成为了他的一大遗憾。从前线发回的文字战报虽然也算详尽,但李溰是越看越觉得不过瘾,恨不能亲眼在场欣赏海汉军是如何打败了兵力数倍于己的庞大清军部队。
直到战后才终于靠着海汉主动发出的邀请捞到了一个去大同江基地参观的机会,李溰这一趟也算是收获颇丰,不但见识到了海汉军的部分战斗力,而且还从海汉将领口中了解到了更多关于留学一事的安排。
即便是没有王汤姆等人声称的高级武器制造技术可学,李溰也还是很想去海汉看一看,去更为深入地了解这个建国才短短几年的南海小国,是如何迅速崛起,成为让大明和清国这两大巨头都难以招架的南海小霸王。
如果能够从海汉学到一些治国理政的经验,李溰认为这或许比制造武器的技术更能让自己的国家受益。毕竟海汉将领那也说了,即便能够学会那些技术,在朝鲜也未必有制造这些武器所需的设施和材料,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不实用的屠龙技。
而如果能够学会海汉人治理国家的方式,李溰认为这套用到本国的难度或许要小得多,毕竟这些只是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差异,朝鲜大可修改现有的政体框架来效仿海汉的发展模式。
当然了,李溰把这方面的问题还是想得太过于简单了,两国的政体框架完全不同,根本不可能照着海汉的模式来进行更改。光是要让国王和王族交出权力,把国家权力结构从君主制改为海汉式的精英执政方式,这第一条在现阶段的朝鲜就根本没法实现了。
海汉所具备的优势,主要还是来自于这个时代之后几百年的积累,特别是在社会生产力方面所具备的技术优势,都是建立在庞大的知识体系之上,其他国家很难通过派遣几批留学人员就能把这些超前几个世纪的高级知识学到手带回家。就比如海汉的枪炮制造技术,哪怕李溰去到三亚之后能把相关的原理和制作流程都死记硬背地记下来,朝鲜也没有合格的材料和相应的加工手段来完成这些制造工艺。
但李溰对于海汉的了解几乎都是来自各种书面报告,两国在战后的产业合作谈判,以及先前这一次大同江之旅,他所能了解到的海汉无疑还极为片面,也难以对两个国家存在的差异做出一个真正客观的认知评价。
不过站在李溰的立场,他想通过留学这种方式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倒是无可厚非。大明的现状已经充分证明了朝鲜过去学习的对象并非最佳选择,而清国通过战争来发展国力的道路也不是朝鲜愿意效仿的对象,在目前朝鲜所能接触到的国家当中,海汉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学习对象。两国文化相通,交流沟通不会存在大的障碍,而且海汉武力强大、国家富庶,似乎才是一个强国应有的样子,让朝鲜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也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对于李溰来说,留学还有一个有利于他个人发展的条件,那便是同时被派往海汉的这几十名各行各业的学员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这些人将和他一起在海汉生活、学习,而他作为朝鲜派驻海汉地位最高者,只要稍稍用心一些,就能会成为这些学员的主心骨和效忠对象。
这些被公派到海汉的学员虽然并非官员,但也已经不是普通人了。这些学员去到海汉之后的表现直接会影响到朝鲜的形象,所以在确定人选的时候也是优中选优,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从各个领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即便是少数走关系挤进这个名单的人,个人素质也都不会太差,毕竟他们背后的家族都指望花钱能让这些族人从海汉学到一些真本事,要是塞些蠢笨之人进去,最终就只能落个血本无归的下场。
如果一切顺利,等这批人在海汉学成归国,那么在各个领域都会有一批精英向李溰效忠,而这些人很可能便是十年二十年之后的朝廷高官,等李溰正式坐上王位,就能自带一批拥趸,政局也会因此而更为稳固。这对于他个人的未来政治生涯而言,会有诸多的实际好处——关于这其中的奥妙,金尚宪已经在私下跟他谈了好几次。
李溰其实不太能感受到王位继承权的竞争,因为他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被封为世子,李倧对他信赖有加,成年之后便开始安排他接触政务,学习治理国家处理朝政,而这种待遇是两个兄弟都没有的。这也就是说李倧一直就把他当作唯一王位继承人来培养,他与两个兄弟之间基本就不存在什么竞争关系。
不过李溰在世子的位子上待的时间长了,也知道会盯着这个位子的人可不仅仅只是自己那两个理论上同样有王位继承权的兄弟,还有朝堂上的诸多大臣。
没赶上十几年前那场“仁祖反正”的大臣,会寄希望于下一次王位交接时充当从龙之臣,以此来获得晋升机会。而像崔鸣吉这种当年便直接参与了“仁祖反正”,扶助李倧登上王位的大臣,也会希望能够成为两朝老臣,以此来让自己的仕途继续保持一路平坦。
这些大臣都知道自己如果扎堆捧世子,那到最后绝大多数都捞不到什么油水,所以也有一些人会将赌注下到老二李淏身上,至于老三李濬目前岁数还太小,基本上没有人会选择将他作为辅佐对象。
大臣们赌上自己的政治生涯,选择不同的王子作为今后若干年的辅佐对象,这在朝堂上并不鲜见。当年李倧发动政变的时候,支持他的西人党便是大臣金鎏、李贵、申景禛、崔鸣吉、金自点、李兴立等人。而李倧当时甚至都不是王位继承人,当时的世子李祬在政变后被李倧废黜并拘禁于江华岛上,不久之后便找了个借口将其赐死了。
所以说虽然李溰李淏李濬三兄弟目前在王位继承权问题上并不存在竞争,但以朝鲜国王的历史来看,不安分的人可不一定都在景福宫里,朝堂上从来都不缺乏野心家,一旦有机可趁,某些人说不定就会主动跳出来惹是生非了。而这对作为世子的李溰来说,也是不可不防的情况。
李溰曾经在书面报告中看到海汉国是没有国王的,而是几名高层组成了一个内阁形式的执政机构,名曰执委会——这次率军在朝鲜作战的王汤姆据说便是执委会的高官之一。李溰很想知道这种执政机构相比君主制在治理国家方面有什么样的优势,如果可能的话,能与海汉执委会这些高官们开诚布公地谈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就最好了。
虽然在留学经费问题上捉襟见肘,但朝鲜在送别这批留学人员的时候还是做足了应有的排场,国王李倧携一众大臣,亲自到汉江边为这批学员践行。而这样的安排也带动了本地的民众纷纷涌出城外看热闹,一时间整个汉城内外都知道了留学人员出发的消息。
“诸位此去南海数千里,勿忘家国期望,努力习得海汉学识。待学成归来之日,本王便再到此地迎接诸位!”李倧举起酒杯道:“诸位满饮此杯,此行一路顺风!”
包括李溰在内的众人谢过李倧赐酒,然后各自举杯饮下。接下来的两年里,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应该是很难再尝到本国的风味了。
“去了三亚好好照顾自己,如有遇事不决,多与李希商议。他比你早去大半年,对当地的了解远胜于你,或许能对你有所帮助。”李倧最后还是将李溰叫到身边,特地叮嘱了几句,但这话其实也不是第一次跟李溰说了。
李溰躬身应道:“父王所说,儿臣一定谨记在心。”
李倧点点头又道:“海汉人神通广大,或许在其京城会有许多你从未想到过的事物,但切记不要偏听偏信。海汉人说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他们的东西虽好,也不见得都适合我国,哪些该学哪些不该学,你自己得有所区分。”
“海汉京城离这里好几千里,日常传讯不便,听说当地生活费用极高,我会设法从海汉银行多送些银子过去,你自行安排支取,莫要委屈了自己。”说到最后,李倧还是显现出了慈父的一面。
李溰最后跪下来,向李倧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登船。在民众的鼓噪声中,搭载这批留学人员的两艘商船缓缓驶离江岸,随其他几艘海汉战船向着汉江下游的入海口驶去。
看着汉城的景象慢慢在视野中模糊淡去,李溰才终于有了要出国的实感,这与他之前去大同江基地时的心情完全不同。既对未知的环境有莫名的期待和不安,又因为要离开故土如此长的时间而有一些伤感。但最终他还是保持了平静,毕竟他是朝鲜世子,从现在开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了自己国家的对外形象,必须要沉着稳重,不可让外人看轻了自己。
听说海汉国内有专门的报刊,报道海外各国的消息,而且时效性极高,类似大明的消息就比朝廷的邸报更快。今后的两年他都会在远离汉城的另一个国家生活学习,而朝鲜国内所发生的一切,他大概也只能通过海汉提供的消息渠道来获知了。
终于要离开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李溰的心情还挺复杂的。他生在汉城,从小喝着汉江水长大,十四岁便被父王李倧册封为王世子,成为这个国家的王权继承人,一直是人上人的特殊存在。但他知道自己离开朝鲜之后,这样的待遇或许就无法再持续下去了,因为这次出国要去到的地方是朝鲜新的盟友和事实上的宗主国,他的这个王世子身份到了海汉之后实际上就只是一个政治符号,而不再会享有国内那么多的特权了。
而朝鲜以前的宗主国大明,虽然也曾出兵出力替朝鲜抵御过外敌入侵,但在过去这十来年间,大明的国势一直在走下坡路,在应对后金的时候显得越发被动,作为藩属国的朝鲜对此也看得很清楚。就李溰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册封王世子这件事原本是应当由大明派使团到朝鲜来宣布,可由于大明丢了辽东全境的控制权,导致无法从陆路派遣使团赴朝,便将此事拖了下来,结果这一拖竟然就拖了十二年之久,直到三年前,也就是海汉人在山东占下芝罘岛的时候,大明才派遣了太监卢维宁一行出使朝鲜,正式册封李溰为朝鲜世子。
连派使者册封朝鲜世子这么简单的工作都无法完成,这个时候的大明虽然仍是朝鲜名义上的宗主国,但在朝鲜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下滑了许多,不再具备至高无上的权威了。再后来海汉人在黄渤海地区横空杀出,从旅顺口登陆打得后金军节节败退,逐步在这个地区树立起了强者的形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大明的地位。
当北方强邻再度兴兵入侵朝鲜的时候,唯一能够出兵拯救朝鲜的已经不是过去的宗主国了。虽然海汉十分市侩地要求朝鲜提供足够的军费才肯出兵,但他们的确说到做到,硬生生地将清军从大同江一路赶回了鸭绿江。毫无疑问,这种为朝鲜提供武力庇护的行为才是作为一个宗主国应有的军事实力。
在李溰目前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崇拜强者的时候,而朝鲜国力的羸弱让他不得不将眼光放到国外,而海汉的出现正好应和了他的这种心理需求。像这种不把大明放在眼里,随时可以出兵爆锤清军的存在,简直就是百分百符合李溰心目中的强者形象。
不过在与清军交战期间,李溰一直没有捞到去前线观战的机会,这也成为了他的一大遗憾。从前线发回的文字战报虽然也算详尽,但李溰是越看越觉得不过瘾,恨不能亲眼在场欣赏海汉军是如何打败了兵力数倍于己的庞大清军部队。
直到战后才终于靠着海汉主动发出的邀请捞到了一个去大同江基地参观的机会,李溰这一趟也算是收获颇丰,不但见识到了海汉军的部分战斗力,而且还从海汉将领口中了解到了更多关于留学一事的安排。
即便是没有王汤姆等人声称的高级武器制造技术可学,李溰也还是很想去海汉看一看,去更为深入地了解这个建国才短短几年的南海小国,是如何迅速崛起,成为让大明和清国这两大巨头都难以招架的南海小霸王。
如果能够从海汉学到一些治国理政的经验,李溰认为这或许比制造武器的技术更能让自己的国家受益。毕竟海汉将领那也说了,即便能够学会那些技术,在朝鲜也未必有制造这些武器所需的设施和材料,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不实用的屠龙技。
而如果能够学会海汉人治理国家的方式,李溰认为这套用到本国的难度或许要小得多,毕竟这些只是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差异,朝鲜大可修改现有的政体框架来效仿海汉的发展模式。
当然了,李溰把这方面的问题还是想得太过于简单了,两国的政体框架完全不同,根本不可能照着海汉的模式来进行更改。光是要让国王和王族交出权力,把国家权力结构从君主制改为海汉式的精英执政方式,这第一条在现阶段的朝鲜就根本没法实现了。
海汉所具备的优势,主要还是来自于这个时代之后几百年的积累,特别是在社会生产力方面所具备的技术优势,都是建立在庞大的知识体系之上,其他国家很难通过派遣几批留学人员就能把这些超前几个世纪的高级知识学到手带回家。就比如海汉的枪炮制造技术,哪怕李溰去到三亚之后能把相关的原理和制作流程都死记硬背地记下来,朝鲜也没有合格的材料和相应的加工手段来完成这些制造工艺。
但李溰对于海汉的了解几乎都是来自各种书面报告,两国在战后的产业合作谈判,以及先前这一次大同江之旅,他所能了解到的海汉无疑还极为片面,也难以对两个国家存在的差异做出一个真正客观的认知评价。
不过站在李溰的立场,他想通过留学这种方式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倒是无可厚非。大明的现状已经充分证明了朝鲜过去学习的对象并非最佳选择,而清国通过战争来发展国力的道路也不是朝鲜愿意效仿的对象,在目前朝鲜所能接触到的国家当中,海汉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学习对象。两国文化相通,交流沟通不会存在大的障碍,而且海汉武力强大、国家富庶,似乎才是一个强国应有的样子,让朝鲜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也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对于李溰来说,留学还有一个有利于他个人发展的条件,那便是同时被派往海汉的这几十名各行各业的学员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这些人将和他一起在海汉生活、学习,而他作为朝鲜派驻海汉地位最高者,只要稍稍用心一些,就能会成为这些学员的主心骨和效忠对象。
这些被公派到海汉的学员虽然并非官员,但也已经不是普通人了。这些学员去到海汉之后的表现直接会影响到朝鲜的形象,所以在确定人选的时候也是优中选优,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从各个领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即便是少数走关系挤进这个名单的人,个人素质也都不会太差,毕竟他们背后的家族都指望花钱能让这些族人从海汉学到一些真本事,要是塞些蠢笨之人进去,最终就只能落个血本无归的下场。
如果一切顺利,等这批人在海汉学成归国,那么在各个领域都会有一批精英向李溰效忠,而这些人很可能便是十年二十年之后的朝廷高官,等李溰正式坐上王位,就能自带一批拥趸,政局也会因此而更为稳固。这对于他个人的未来政治生涯而言,会有诸多的实际好处——关于这其中的奥妙,金尚宪已经在私下跟他谈了好几次。
李溰其实不太能感受到王位继承权的竞争,因为他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被封为世子,李倧对他信赖有加,成年之后便开始安排他接触政务,学习治理国家处理朝政,而这种待遇是两个兄弟都没有的。这也就是说李倧一直就把他当作唯一王位继承人来培养,他与两个兄弟之间基本就不存在什么竞争关系。
不过李溰在世子的位子上待的时间长了,也知道会盯着这个位子的人可不仅仅只是自己那两个理论上同样有王位继承权的兄弟,还有朝堂上的诸多大臣。
没赶上十几年前那场“仁祖反正”的大臣,会寄希望于下一次王位交接时充当从龙之臣,以此来获得晋升机会。而像崔鸣吉这种当年便直接参与了“仁祖反正”,扶助李倧登上王位的大臣,也会希望能够成为两朝老臣,以此来让自己的仕途继续保持一路平坦。
这些大臣都知道自己如果扎堆捧世子,那到最后绝大多数都捞不到什么油水,所以也有一些人会将赌注下到老二李淏身上,至于老三李濬目前岁数还太小,基本上没有人会选择将他作为辅佐对象。
大臣们赌上自己的政治生涯,选择不同的王子作为今后若干年的辅佐对象,这在朝堂上并不鲜见。当年李倧发动政变的时候,支持他的西人党便是大臣金鎏、李贵、申景禛、崔鸣吉、金自点、李兴立等人。而李倧当时甚至都不是王位继承人,当时的世子李祬在政变后被李倧废黜并拘禁于江华岛上,不久之后便找了个借口将其赐死了。
所以说虽然李溰李淏李濬三兄弟目前在王位继承权问题上并不存在竞争,但以朝鲜国王的历史来看,不安分的人可不一定都在景福宫里,朝堂上从来都不缺乏野心家,一旦有机可趁,某些人说不定就会主动跳出来惹是生非了。而这对作为世子的李溰来说,也是不可不防的情况。
李溰曾经在书面报告中看到海汉国是没有国王的,而是几名高层组成了一个内阁形式的执政机构,名曰执委会——这次率军在朝鲜作战的王汤姆据说便是执委会的高官之一。李溰很想知道这种执政机构相比君主制在治理国家方面有什么样的优势,如果可能的话,能与海汉执委会这些高官们开诚布公地谈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就最好了。
虽然在留学经费问题上捉襟见肘,但朝鲜在送别这批留学人员的时候还是做足了应有的排场,国王李倧携一众大臣,亲自到汉江边为这批学员践行。而这样的安排也带动了本地的民众纷纷涌出城外看热闹,一时间整个汉城内外都知道了留学人员出发的消息。
“诸位此去南海数千里,勿忘家国期望,努力习得海汉学识。待学成归来之日,本王便再到此地迎接诸位!”李倧举起酒杯道:“诸位满饮此杯,此行一路顺风!”
包括李溰在内的众人谢过李倧赐酒,然后各自举杯饮下。接下来的两年里,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应该是很难再尝到本国的风味了。
“去了三亚好好照顾自己,如有遇事不决,多与李希商议。他比你早去大半年,对当地的了解远胜于你,或许能对你有所帮助。”李倧最后还是将李溰叫到身边,特地叮嘱了几句,但这话其实也不是第一次跟李溰说了。
李溰躬身应道:“父王所说,儿臣一定谨记在心。”
李倧点点头又道:“海汉人神通广大,或许在其京城会有许多你从未想到过的事物,但切记不要偏听偏信。海汉人说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他们的东西虽好,也不见得都适合我国,哪些该学哪些不该学,你自己得有所区分。”
“海汉京城离这里好几千里,日常传讯不便,听说当地生活费用极高,我会设法从海汉银行多送些银子过去,你自行安排支取,莫要委屈了自己。”说到最后,李倧还是显现出了慈父的一面。
李溰最后跪下来,向李倧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登船。在民众的鼓噪声中,搭载这批留学人员的两艘商船缓缓驶离江岸,随其他几艘海汉战船向着汉江下游的入海口驶去。
看着汉城的景象慢慢在视野中模糊淡去,李溰才终于有了要出国的实感,这与他之前去大同江基地时的心情完全不同。既对未知的环境有莫名的期待和不安,又因为要离开故土如此长的时间而有一些伤感。但最终他还是保持了平静,毕竟他是朝鲜世子,从现在开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了自己国家的对外形象,必须要沉着稳重,不可让外人看轻了自己。
听说海汉国内有专门的报刊,报道海外各国的消息,而且时效性极高,类似大明的消息就比朝廷的邸报更快。今后的两年他都会在远离汉城的另一个国家生活学习,而朝鲜国内所发生的一切,他大概也只能通过海汉提供的消息渠道来获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