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第462章 官方套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宋末之乱臣贼子、超级传奇巨星、逆水行周、超神机械师、懒散初唐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此期间,来自安南的海船仍以五六天一艘的频率将南越战俘源源不断地送到昌化港。在顺化战役已经过去了近半年时间之后,从安南输入战俘和移民的速度也在随着其国内局势的平定而减少。高峰时期每月三千人以上的运送规模,在近期逐步缩减到到去年下半年同期水平的每月千人上下。虽然为了保证昌化工地上有足够的劳动力可用,执委会将其中大部人口都直接交给了昌化的工程部门,但对于这么大的工程来说,即便这个数字翻上几倍,也未必能满足工程进度加快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石子峒这点为数不多的劳动力也同样成为了工地指挥部眼里的香馍馍,乔志亚花了不少心思,终于是将石子峒剩下的劳动力都悉数拉进了工地,虽然多少显得有点杯水车薪,但也总算是给本地的劳工来源增加了一条行得通的路子。这样接下来再用同样方式去套路其他黎苗山寨的时候,就有了可以展示的成功样板。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黎人都能够适应这种生活环境和工作方式的转变,石子峒也有少量不愿意离开山区的人员,并没有加入到外迁移民的行业中。但迫于石子峒和海汉人已经达成了协议,这些人也不能继续在石碌地区继续待下去,只能转投那些位置更加深入内陆地区的黎峒了。
1629年9月3日,一艘隶属于民团海军的“探险级“战船缓缓驶入了昌化港,停靠在军方专用的五号泊位。由于每个月都会有好几批军用船只抵达这里,执行巡逻或是运输人员物资的任务,因此码头上的工作人员也习以为常地接住船上抛下的缆绳,拴到岸边的水泥桩上。不过当这名心不在焉的水手看到从船上通过跳板下到岸边的人,立刻就条件反射地站直了身体,右手握拳放在左胸上,口中虔诚地喊道:“为执委会服务!“
陶东来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外面享受到这种有点类似于“宗教领袖“的待遇,他倒也见怪不怪,微微抬了一下手向这名码头工人示意,就在一众民兵的簇拥之下离去了。不过这名归化民的情绪依然激动不已,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有机会在这么近的距离为陶首长服务,更何况刚才对方还有非常明显的反应,这事已经足够让他在亲朋好友面前吹个半年了。
陶东来突然出现在昌化,一方面是因为刘山夏调去执行其他任务之后,建设部在昌化地区已经没有重量级干部坐镇监管施工。乔志亚虽然也能指挥一般的筑路工程,不过他的编制终究是在军方,建设部也不太好把自己的活儿全交给别的部门来完成。
当然了,以陶东来身上所肩负的繁杂职务,他在这里常驻的可能性甚至比刘山夏更小,来这里的主要目的还是巡视工程进度,并且就一些政策性的东西给这里的管理人员更为明确的意见和命令。
除此之外,陶东来身上还有另外一个小小的任务,那就是宣布正式成立昌化港管委会,并代表执委会任命乔志亚为管委会临时主任,并继续兼任昌化石碌交通线项目指挥部总指挥职务。
乔志亚从陶东来手中接过任命书的时候也颇有点唏嘘,三年前他还是底特律的一名汽车技工,爱需求刺激的他跟着要好的几个狐群狗党参加了神秘的“穿越之旅“,来到了这个无法想象的时代。穿越前所学会的五金、化工、工程、航海、战斗等技能,让他在这个团队中拥有了自己的地位。不过能够一步一步地从其他领域走上了从政这条道路,这是连他自己都并没有想到过的事情。
如果三年前有人对乔志亚说你会在中国南部的某个海边渔村当个县长之类的职务,他肯定会认为这家伙是在说胡话。然而今天这种看似荒谬的剧情却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乔志亚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现在这种五味杂陈的心情。说实话他对于从政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但他很清楚在这个团体中,从政毫无疑问是一条通往权力高层的捷径。
相比之下,从军虽然也可以快速地累计军功,获得提升,但其中的风险性还是存在的。建立民团至今,虽然还没有发生过穿越者军官在战斗中阵亡的状况,但受伤却是难免的。乔志亚自己在第一次去安南参与争江横山战役的时候,就曾经在战斗中英勇负伤——尽管只是被南越军射出的冷箭划伤了胳膊,但很难想象那支箭再偏个半尺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刀枪无眼,战场上谁也不敢说自己命足够硬到应付一切局面,乔志亚也并不想长期待在军中成为一名职业军人。现在这条路子,倒是真的很适合他现在的状况和心态。
在陶东来的主动要求下,接风宴安排得十分剪短。这倒不是陶东来有意识要倡导廉洁之类的,而是他在本地停留的时间比较有限,而需要交待给乔志亚的任务却是不少,这吃吃喝喝的时间还是省下来做点实事比较好。
陶东来要向乔志亚交待的任务之一,是关于近期接待琼联发考察团的安排。鉴于目前从安南引进移民的数量开始趋于走低,执委会认为昌化石碌这片地区的劳动力来源不能再紧紧依靠安南的输送,有一些可以利用起来的渠道,那就得进行充分的利用了,比如本地的黎苗土著,比如利用大明商人在大陆的影响力,以雇工的方式将大批劳工运来这边参与施工。
当然了,不管是昌化至石碌的铁路,还是石碌地区将要尽行开采的大型矿藏,这些关系海汉将来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执委会是不会让外人直接参与经营的。但既然要想让大明商人出钱出力,一点好处都不给肯定是不行的。施耐德根据另一个时空中的某些操作范例,给执委会出了一个比较实用的办法,那就是发行相关项目的债券。
债券这玩意儿,对于穿越者来说并不陌生,不过放在眼下这个时代,倒算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资金运作方式了。不过施耐德出这个主意,并不完全是为了筹集项目资金,海汉集团现在的经济状况也并不需要从外部吸纳资金来建设大型项目,说白了这其实是跟当初开发三亚,进行项目招商引资时所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只不过为了规避重要产业不能允许外部资金参与经营的禁令,施耐德才提出来债券这个折中又不会触及禁区的办法。如果操作的当,甚至还能顺便解决一下劳工数量短缺的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复杂,那就是给回报优厚,市场前景看好的债券加上一道购买权门槛,即购买权限直接跟买家提供的移民数量挂钩,单位时间内谁拉来的移民越多,那相应就能购买到更多的“琼西开发债券”。当然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招揽和运输移民的费用都是由海汉承担,经办人只需把人拉到指定地点,并与海汉签订用工协议就行了。
虽然本来就有不少商家牙行在不断地为海汉吸纳技术移民,但对于蓬勃发展的海汉来说,人口永远都只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而执委会也指望通过这种全新的方式,能够刺激到那些与海汉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的大商家,让他们将一部分精力放到移民领域,充分利用他们在大陆地区的影响力,来吸纳和转移海汉所需的人口。
陶东来翘着二郎腿品着热茶,这是石子峒的黎人从他们以前的驻地采摘的山地野茶,虽然不及陶东来很喜欢的福建安溪铁观音那么醇香,但也另有一种十分纯朴的山野味道。
陶东来放下茶杯,开始切入正题:“琼联发的考察团,大概还有两三天就到昌化,所以我特地提前几天过来,把这边的行政编制给规范一下,免得你们这边的摊子一直责权不明……”
乔志亚听到这里不仅暗想,自己这升迁的机会能来得这么快,倒是还有这琼联发一份拐弯抹角的功劳在里面。不过。执委会为此而改变原有的办事进程,而且陶东来都亲自过昌化来打前站,倒是能从这里感受到他们对债券招商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
既然是执委会所重视的项目,那基本上可以跟“不容有失”四个字划等号了。乔志亚可不希望自己上任之后的第一个项目就被搞砸,因此听得特别认真。
陶东来节接着说道:“我们修建这条铁路的目的,以及在石碌所要开发的项目,可以不需对这个考察团保密。因为我们在这个项目上的盈利前景,只能通过项目的内容来体现。”
乔志亚很赞同地点头道:“其实外人知道我们打算在这里干什么也没用,除了我们哪还有谁能有开发这个地方的能力?昌化县衙连城外十里都管不到,更别说开发石碌了。”
陶东来应道:“说到这事,我听说昌化的明军武官已经被你们拉下水了?”
“昌化县的明军把总叫肖老三,也算是个会看风头的机灵人。上次我抓逃犯的时候在他面前小露了一手,把他给镇住了,之后就选择了彻底跟我们合作。这家伙倒也不算特别贪钱,一个月给他几十两银子就很满足了。”
如果肖老三知道乔志亚在背后是这样评价自己,一定会感到哭笑不得。这价钱本来就是乔志亚试探着开出来的,但对于肖老三来说已经着实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要知道他如果单靠军饷吃饭,一年的收益也就跟乔志亚开出来的月付价格差不多了,肖老三不动心才真是怪事。
但肖老三如果知道昌化项目的天价投资额,了解到海汉准备在这片地区营造的工业基地规模,很有可能就会水涨船高,提高叫价。正是因为没有这种意识,肖老三也就错失了给自己小金库捞取更多收益的机会。当然了,如果他真敢横下一条心敲竹杠敲到海汉头上,那多半会成为昌化县历史上少有的因公殉职官员。
“到时候你把这个肖老三请出来,让他给考察团背书一下,也让那帮大明商人能更放心一点。”陶东来见乔志亚一副将对方吃得死死地模样,当下便给了他一个进阶版的任务。
“没问题!”乔志亚立刻一口答应下来。现在肖老三虽然还没有到对他言听计从的地步,但如果乔志亚这边有什么邀约,他倒是挺积极的会参与其中。而且陶东来说的这事是公务,到时候肯定还有一笔辛苦费拿给肖老三,以他那种几十两银子都不放过的操行,当然不会拒绝这个无伤大雅的任务。
让大明官员出面,为海汉的开发各种项目背书,已经成为了相关部门在名义上的大明控制区搞开发的标准操作方式。最先开始使用这个套路的就是崖州水寨和榆林巡检司两个大明官方机构。那时候主要是利用官方机构的名声,来稳定那些刚刚抵达胜利港的移民们不安的心理。后来这种效果很好的方法推广开,就连海汉在广东乡村招揽移民也用上了崖城官府签发的公文,以保证海汉的招揽是合理合法,完全是走半官方的路子在招揽移民,在当时也的确取得了极佳的效果,毕竟相比背景神秘的海汉,还是大明朝廷的名号更有公信力一点。
而这些成功的经验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总结,然后在其后的各种项目中加以应用。琼联发的考察团成员虽然都是海汉的资深合作伙伴,对于海汉的信心非常足,但如果获得官方背书只是举手之劳,那海汉这边倒也不吝花点钱把事情办得更漂亮一些。而乔志亚这边,自然也就把这事当作了可以在陶东来面前表现能力的机会。
在此期间,来自安南的海船仍以五六天一艘的频率将南越战俘源源不断地送到昌化港。在顺化战役已经过去了近半年时间之后,从安南输入战俘和移民的速度也在随着其国内局势的平定而减少。高峰时期每月三千人以上的运送规模,在近期逐步缩减到到去年下半年同期水平的每月千人上下。虽然为了保证昌化工地上有足够的劳动力可用,执委会将其中大部人口都直接交给了昌化的工程部门,但对于这么大的工程来说,即便这个数字翻上几倍,也未必能满足工程进度加快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石子峒这点为数不多的劳动力也同样成为了工地指挥部眼里的香馍馍,乔志亚花了不少心思,终于是将石子峒剩下的劳动力都悉数拉进了工地,虽然多少显得有点杯水车薪,但也总算是给本地的劳工来源增加了一条行得通的路子。这样接下来再用同样方式去套路其他黎苗山寨的时候,就有了可以展示的成功样板。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黎人都能够适应这种生活环境和工作方式的转变,石子峒也有少量不愿意离开山区的人员,并没有加入到外迁移民的行业中。但迫于石子峒和海汉人已经达成了协议,这些人也不能继续在石碌地区继续待下去,只能转投那些位置更加深入内陆地区的黎峒了。
1629年9月3日,一艘隶属于民团海军的“探险级“战船缓缓驶入了昌化港,停靠在军方专用的五号泊位。由于每个月都会有好几批军用船只抵达这里,执行巡逻或是运输人员物资的任务,因此码头上的工作人员也习以为常地接住船上抛下的缆绳,拴到岸边的水泥桩上。不过当这名心不在焉的水手看到从船上通过跳板下到岸边的人,立刻就条件反射地站直了身体,右手握拳放在左胸上,口中虔诚地喊道:“为执委会服务!“
陶东来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外面享受到这种有点类似于“宗教领袖“的待遇,他倒也见怪不怪,微微抬了一下手向这名码头工人示意,就在一众民兵的簇拥之下离去了。不过这名归化民的情绪依然激动不已,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有机会在这么近的距离为陶首长服务,更何况刚才对方还有非常明显的反应,这事已经足够让他在亲朋好友面前吹个半年了。
陶东来突然出现在昌化,一方面是因为刘山夏调去执行其他任务之后,建设部在昌化地区已经没有重量级干部坐镇监管施工。乔志亚虽然也能指挥一般的筑路工程,不过他的编制终究是在军方,建设部也不太好把自己的活儿全交给别的部门来完成。
当然了,以陶东来身上所肩负的繁杂职务,他在这里常驻的可能性甚至比刘山夏更小,来这里的主要目的还是巡视工程进度,并且就一些政策性的东西给这里的管理人员更为明确的意见和命令。
除此之外,陶东来身上还有另外一个小小的任务,那就是宣布正式成立昌化港管委会,并代表执委会任命乔志亚为管委会临时主任,并继续兼任昌化石碌交通线项目指挥部总指挥职务。
乔志亚从陶东来手中接过任命书的时候也颇有点唏嘘,三年前他还是底特律的一名汽车技工,爱需求刺激的他跟着要好的几个狐群狗党参加了神秘的“穿越之旅“,来到了这个无法想象的时代。穿越前所学会的五金、化工、工程、航海、战斗等技能,让他在这个团队中拥有了自己的地位。不过能够一步一步地从其他领域走上了从政这条道路,这是连他自己都并没有想到过的事情。
如果三年前有人对乔志亚说你会在中国南部的某个海边渔村当个县长之类的职务,他肯定会认为这家伙是在说胡话。然而今天这种看似荒谬的剧情却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乔志亚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现在这种五味杂陈的心情。说实话他对于从政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但他很清楚在这个团体中,从政毫无疑问是一条通往权力高层的捷径。
相比之下,从军虽然也可以快速地累计军功,获得提升,但其中的风险性还是存在的。建立民团至今,虽然还没有发生过穿越者军官在战斗中阵亡的状况,但受伤却是难免的。乔志亚自己在第一次去安南参与争江横山战役的时候,就曾经在战斗中英勇负伤——尽管只是被南越军射出的冷箭划伤了胳膊,但很难想象那支箭再偏个半尺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刀枪无眼,战场上谁也不敢说自己命足够硬到应付一切局面,乔志亚也并不想长期待在军中成为一名职业军人。现在这条路子,倒是真的很适合他现在的状况和心态。
在陶东来的主动要求下,接风宴安排得十分剪短。这倒不是陶东来有意识要倡导廉洁之类的,而是他在本地停留的时间比较有限,而需要交待给乔志亚的任务却是不少,这吃吃喝喝的时间还是省下来做点实事比较好。
陶东来要向乔志亚交待的任务之一,是关于近期接待琼联发考察团的安排。鉴于目前从安南引进移民的数量开始趋于走低,执委会认为昌化石碌这片地区的劳动力来源不能再紧紧依靠安南的输送,有一些可以利用起来的渠道,那就得进行充分的利用了,比如本地的黎苗土著,比如利用大明商人在大陆的影响力,以雇工的方式将大批劳工运来这边参与施工。
当然了,不管是昌化至石碌的铁路,还是石碌地区将要尽行开采的大型矿藏,这些关系海汉将来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执委会是不会让外人直接参与经营的。但既然要想让大明商人出钱出力,一点好处都不给肯定是不行的。施耐德根据另一个时空中的某些操作范例,给执委会出了一个比较实用的办法,那就是发行相关项目的债券。
债券这玩意儿,对于穿越者来说并不陌生,不过放在眼下这个时代,倒算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资金运作方式了。不过施耐德出这个主意,并不完全是为了筹集项目资金,海汉集团现在的经济状况也并不需要从外部吸纳资金来建设大型项目,说白了这其实是跟当初开发三亚,进行项目招商引资时所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只不过为了规避重要产业不能允许外部资金参与经营的禁令,施耐德才提出来债券这个折中又不会触及禁区的办法。如果操作的当,甚至还能顺便解决一下劳工数量短缺的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复杂,那就是给回报优厚,市场前景看好的债券加上一道购买权门槛,即购买权限直接跟买家提供的移民数量挂钩,单位时间内谁拉来的移民越多,那相应就能购买到更多的“琼西开发债券”。当然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招揽和运输移民的费用都是由海汉承担,经办人只需把人拉到指定地点,并与海汉签订用工协议就行了。
虽然本来就有不少商家牙行在不断地为海汉吸纳技术移民,但对于蓬勃发展的海汉来说,人口永远都只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而执委会也指望通过这种全新的方式,能够刺激到那些与海汉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的大商家,让他们将一部分精力放到移民领域,充分利用他们在大陆地区的影响力,来吸纳和转移海汉所需的人口。
陶东来翘着二郎腿品着热茶,这是石子峒的黎人从他们以前的驻地采摘的山地野茶,虽然不及陶东来很喜欢的福建安溪铁观音那么醇香,但也另有一种十分纯朴的山野味道。
陶东来放下茶杯,开始切入正题:“琼联发的考察团,大概还有两三天就到昌化,所以我特地提前几天过来,把这边的行政编制给规范一下,免得你们这边的摊子一直责权不明……”
乔志亚听到这里不仅暗想,自己这升迁的机会能来得这么快,倒是还有这琼联发一份拐弯抹角的功劳在里面。不过。执委会为此而改变原有的办事进程,而且陶东来都亲自过昌化来打前站,倒是能从这里感受到他们对债券招商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
既然是执委会所重视的项目,那基本上可以跟“不容有失”四个字划等号了。乔志亚可不希望自己上任之后的第一个项目就被搞砸,因此听得特别认真。
陶东来节接着说道:“我们修建这条铁路的目的,以及在石碌所要开发的项目,可以不需对这个考察团保密。因为我们在这个项目上的盈利前景,只能通过项目的内容来体现。”
乔志亚很赞同地点头道:“其实外人知道我们打算在这里干什么也没用,除了我们哪还有谁能有开发这个地方的能力?昌化县衙连城外十里都管不到,更别说开发石碌了。”
陶东来应道:“说到这事,我听说昌化的明军武官已经被你们拉下水了?”
“昌化县的明军把总叫肖老三,也算是个会看风头的机灵人。上次我抓逃犯的时候在他面前小露了一手,把他给镇住了,之后就选择了彻底跟我们合作。这家伙倒也不算特别贪钱,一个月给他几十两银子就很满足了。”
如果肖老三知道乔志亚在背后是这样评价自己,一定会感到哭笑不得。这价钱本来就是乔志亚试探着开出来的,但对于肖老三来说已经着实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要知道他如果单靠军饷吃饭,一年的收益也就跟乔志亚开出来的月付价格差不多了,肖老三不动心才真是怪事。
但肖老三如果知道昌化项目的天价投资额,了解到海汉准备在这片地区营造的工业基地规模,很有可能就会水涨船高,提高叫价。正是因为没有这种意识,肖老三也就错失了给自己小金库捞取更多收益的机会。当然了,如果他真敢横下一条心敲竹杠敲到海汉头上,那多半会成为昌化县历史上少有的因公殉职官员。
“到时候你把这个肖老三请出来,让他给考察团背书一下,也让那帮大明商人能更放心一点。”陶东来见乔志亚一副将对方吃得死死地模样,当下便给了他一个进阶版的任务。
“没问题!”乔志亚立刻一口答应下来。现在肖老三虽然还没有到对他言听计从的地步,但如果乔志亚这边有什么邀约,他倒是挺积极的会参与其中。而且陶东来说的这事是公务,到时候肯定还有一笔辛苦费拿给肖老三,以他那种几十两银子都不放过的操行,当然不会拒绝这个无伤大雅的任务。
让大明官员出面,为海汉的开发各种项目背书,已经成为了相关部门在名义上的大明控制区搞开发的标准操作方式。最先开始使用这个套路的就是崖州水寨和榆林巡检司两个大明官方机构。那时候主要是利用官方机构的名声,来稳定那些刚刚抵达胜利港的移民们不安的心理。后来这种效果很好的方法推广开,就连海汉在广东乡村招揽移民也用上了崖城官府签发的公文,以保证海汉的招揽是合理合法,完全是走半官方的路子在招揽移民,在当时也的确取得了极佳的效果,毕竟相比背景神秘的海汉,还是大明朝廷的名号更有公信力一点。
而这些成功的经验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总结,然后在其后的各种项目中加以应用。琼联发的考察团成员虽然都是海汉的资深合作伙伴,对于海汉的信心非常足,但如果获得官方背书只是举手之劳,那海汉这边倒也不吝花点钱把事情办得更漂亮一些。而乔志亚这边,自然也就把这事当作了可以在陶东来面前表现能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