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 胜利堡内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宋末之乱臣贼子、超级传奇巨星、逆水行周、超神机械师、懒散初唐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果仅以建筑的华丽程度来衡量,胜利堡里各个部门的办公小楼的确显得十分朴素,建筑规模甚至还比不上后期三亚港那边修建的港务中心,让外人很难将这里的景象与一个强大政权的中心联系到一起。就算是刘尚这种早有心理准备的人,在看到胜利堡内的真实状况之后,也不禁有些感叹海汉人居然如此耐得住寂寞,在成功建立起国家政权,成为南海一霸之后,还甘愿挤在这么有限的一块空间内办公,换作自己是肯定做不到的,这样的魄力实在令人钦佩。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只怕也不尽然,如果有得选,绝大多数穿越者应该还会选择修建新的办公区,不要再挤在这面积有限的胜利堡内工作了。只是当下还存在着一些客观问题,并不是在胜利堡外修建几栋新楼就能马上解决的。
当初规划胜利堡的时候,执委会其实并没有料想到海汉在初期的发展是如此的顺利,所以胜利堡的设计思路偏向保守,当时执委会认为海汉极有可能需要龟缩在海南岛猥琐发育十年左右才能向外拓展势力范围,期间可能还要面临诸多外来武装攻打此地的危险状况,要让所有穿越者在危急时可以回到城堡内集中力量进行作战,因此一个小而坚固的城堡能够实现在较小的防御面部署最强大的火力,更符合海汉的实际防御需要。
这样的设计思路直接导致了胜利堡的内部空间较为狭窄,而且初期在外围防御工事的工程营建上投入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至于内部的建筑就只能走简单实用的路线了。如果要将这些建筑全部拆掉重建,那可不仅仅是拆房盖房的问题,而且会涉及到工程量庞大的设备搬迁和布线工程。
海汉最为宝贵的大数据库服务器组,其机房就设置在胜利堡内,而各个部门所使用的电脑设备也都需要通过内部网络与服务器连接起来。此外还有从田独河上游水电站一路连入到胜利堡的输电线,以及各部门有线电话的线路,这些线路在胜利堡内的铺设都是按照穿管埋地的标准操作来施工的,设计使用寿命至少都是二十年以上,谁也没想到形势发展如此顺利,仅仅几年之后,当初的设计就已经跟不上各部门的使用需求了。
数据库机房因为性质特殊,原则上是不会迁出胜利堡的,而其他办公楼如果要拆迁重建,或是搬出胜利堡,那么涉及到的线路铺设就将是极大的工程,并且必定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部门的日常运转。这些建筑费用对海汉来说是小数目,但因此而耽搁了国家机关的运转却是海汉难以承受的后果,所以尽管近年来一些辅助机关已经搬迁到胜利堡之外修建办公楼,但整个国家的核心机关却依然保留了胜利堡内的办公场所,甚至有不少穿越者为了方便地随时使用网络和数据库,连建在胜利堡之外的福利房都一直空置着没去住过。
所以这胜利堡内的办公小楼一直保持着几年前的外观,也没有进行过太多的翻修和改扩建,并不是因为海汉高层有多么质朴,不追求物资享受,实在是因为这胜利堡里的机关办公楼要进行大改就得伤筋动骨,说得严重点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而海汉的官僚体系却是与国家的发展在同步增长,这里面早就已经容纳不下太多的部门了,于是一些二级部门机关也就只能搬出胜利堡,只留下各部门的核心机构在这里办公。
虽然目前没有合适的时机对各部门的办公地点进行全面改造,但对这里的办公环境做一些改善,提高日常工作的舒适度,倒也不用进行大的折腾。虽然地方窄点,但见缝插针的绿化,随时都有人进行清扫的环境,以及便利的服务体系,也算是尽可能为官员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办公环境。
刘尚不知这些内情,还以为海汉人是为了节俭费用考虑才保留了这些看似简陋的办公场地。当下由带他进来的士兵向门口的警卫通报了身份,在外面等了片刻之后,进去请示的警卫便出来带他进去。
刘尚以前也去过三亚港的港务中心,在他印象中海汉衙门没有太森严的规矩,不过这胜利堡里倒是层层设卡,戒备森严,看样子这海汉衙门其实也是外松内紧,并不是自己认知中的那么容易渗透。
这当然也是与胜利堡的特殊地位有关,在这里办公的官员几乎全是海汉国的核心人物,光是穿越者就有上百人之多,这些人的安全可以说是海汉国的根本所在,在安保方面的严密程度自然不是胜利堡外的职能部门办公场所可比。
刘尚被带到其中一间办公室,在这里见到了正在伏案写作的于小宝。刘尚也是懂规矩的人,知道这种情况最好是不要出声催促,说不得人家就是故意晾着他,看看他会不会做人。于是他就在门口站着等候,约莫过了半盏茶的工夫,于小宝抬头看到他,便点点头示意他进屋说话。
刘尚进屋深深一揖道:“卑职刘尚,前来复命。”
刘尚其实在这趟差事中只是一个临时工的角色,除了宣讲活动时登台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任务了。回到三亚之后,他的兼差就自动宣告结束,而后续的文档报告整理工作也与他没什么直接的关系了。不过这趟差事也不是白干的,于小宝特地叫他过来,便是要把这次出去的差旅费结算给他。
“我先给你说明一下,这次巡视组的差旅费标准是这样的……”于小宝将他叫到近前,然后向他出示了一份文件,解释这次的差旅费构成。
刘尚虽然不是什么贪财之人,不过看了一下这个标准,也觉得海汉这差旅费倒也着实阔气。每天一元的基本劳务费,另外有餐饮补助和住宿补助,每次上台宣讲还另有劳务费,加起来平均一天三四元是有的,这么半个多月下来,刘尚能拿到手的差旅费居然有五十多元,这笔钱即便是在以富足著称的海汉来说,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小数目了。他之前在鑫隆茶馆说书,收入水平可比这差了太多,但也足以在三亚过上温饱生活了。
这笔钱换算成银子,也有五六十两之多了,刘尚来海汉之前的差事,一年下来薪饷加上各种外快和灰色收入也不超过三百两银子,而自己现在不过只是海汉最底层的官员罢了,这收入水平相差也着实够大的。刘尚心道这么多人削尖脑袋要往海汉官场里钻,看来的确是油水颇丰。
当然这样简单的换算方式并不科学,海汉官员的正常收入可没这么高,加之差旅期间的收入本来就高于日常工饷,刘尚顶替的官员也并非底层人员,执行的费用标准肯定和临时工不一样。而且他们所到之处都是由当地官府承担了所有的开销,这补助完全就是相当于白拿到手。这样算下来,半个月的差事能到手的收入看起来就似乎很多了。但如果真按临时工的标准来执行,刘尚能到手的钱能有五分之一就差不多了,这也是于小宝觉得他是个人才,有心给他一点奖励,所以特事特办给予了照顾而已。
不过这种操作属于制度之外,严格来说是不合规矩的做法,虽然于小宝有足够的权限自行处理这些小细节,但他也不能将其公开说出来,顺便也借此再考量一下刘尚这个人的品性如何。说书先生的收入是什么水平,他还是有点数的,刘尚会对此表现出的态度,也是他打算进行观察的目标。
“这……恕卑职不敢接收。”刘尚当然也想到这可能会是一种考验,当下便立刻推辞道:“卑职只是跟着出去游山玩水走了一遭,并无什么辛劳的地方,到各地都是好吃好住,哪有再收这么多钱的道理!还请于主任收回,莫要为难卑职。”
于小宝当下又对刘尚多了几分好感,像这种专业能力强,又不贪图钱财,懂得分寸的人,可不是那么容易从民间招募到的。虽说发掘刘尚的是宣传部,但于小宝认为如果将他留在青年团这边,或许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能力。虽说刘尚的年纪稍稍偏大了一点,但青年团对官员的年纪限制倒是没那么严格,只要于小宝点头同意,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人提出异议。所需花心思处理的,就是刘尚的个人意愿和事后跟宣传部那边打招呼的问题。
宣传部目前是宁崎在兼任掌管,而于小宝跟宁崎的私人关系便形同师徒,想从宣传部讨要一名尚在入职培训的新人,也应当不会存在什么困难。所以当下要做的,就是征求刘尚本人的意见了。
“这个差旅费的事可以等下再说,刘尚你先坐下,我还有事问你。”于小宝抬手指了一下椅子,示意刘尚坐下回话。
刘尚谢过之后,半边屁股放在椅子上,一脸谨慎地等待于小宝的下文。
于小宝斟酌了一下措辞,然后开口说道:“通过这些天的观察,我认为你比较擅长进行演说形式的宣传活动,不过如果留在宣传部,今后你可能就只是完成一些在田间地头或是部队军营给大众做读报讲解之类的粗活,这对你的个人能力是一种浪费。我希望你能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你明白我意思吗?”
刘尚听得惊疑不定,但又不敢妄下论断,只能告罪道:“卑职愚钝,还请于主任明示!”
于小宝道:“那我就明说了,宣传部你就别去了,到我这边来做事。青年团有很多适合你的工作,在这里你可以更好地发挥特长,获得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
青年团在海汉的官场和社会体系中是什么样的地位,刘尚这些天早就摸了个清楚,如果能直接到于小宝手下甚至身边做事,那显然是要比在宣传部从底层做起好得多。所能接触到有价值情报信息的机会,大概也要比当一名宣传干事多得多。
不过刘尚知道自己不能对这事表现得过于热切,免得引起于小宝的怀疑,他故作迟疑状应道:“卑职人微言轻,这事要是去向上司申请,也不知道会不会得到允许……”
于小宝立刻应道:“这个你倒不用担心,只要你愿意过来,回头我会出面跟你上司洪敬文说一声。你如今也还没有在宣传部那边正式入职,相信办理调动手续方面不会有什么问题。”
刘尚见他说得认真,也不像是开玩笑拿自己来消遣的样子,当下便也知情识趣地不再多作推辞,连忙躬身应道:“卑职不敢辜负好意,那便听从于主任安排了。”
于小宝见刘尚终于应承下来,心中也是颇为欣喜,当下便指着桌上的文件道:“你先把这个差旅费签收了,我这边给你写一封调令,回头着人送到宣传部去,后边的事就不用你操心了。”
于小宝这下就没有再给他留下什么推辞的空间,刘尚提笔在文件上签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收下了自己那份差旅费。于小宝则是立刻拿纸写了一份人事调令,完事后盖了自己的公章,装入信封,叫了下属进来,让他送去宣传部。他当着刘尚的面做这些事,也是为了让他安心,不要担心调职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既然有于小宝亲自操作,刘尚自然也不用有什么忧虑了。如果以仕途而论,刘尚这下子可算是遇到贵人了,先是在培训基地以一面之缘就招募了自己临时进入巡视组,承担了极为重要的宣讲任务,然后现在又打算将自己从宣传部调职到青年团,这么一来可说是走上了一条捷径,不敢说少奋斗十年八年,但起码升迁速度会大大超过那些与他前后被招募进入宣传部的同僚。
如果仅以建筑的华丽程度来衡量,胜利堡里各个部门的办公小楼的确显得十分朴素,建筑规模甚至还比不上后期三亚港那边修建的港务中心,让外人很难将这里的景象与一个强大政权的中心联系到一起。就算是刘尚这种早有心理准备的人,在看到胜利堡内的真实状况之后,也不禁有些感叹海汉人居然如此耐得住寂寞,在成功建立起国家政权,成为南海一霸之后,还甘愿挤在这么有限的一块空间内办公,换作自己是肯定做不到的,这样的魄力实在令人钦佩。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只怕也不尽然,如果有得选,绝大多数穿越者应该还会选择修建新的办公区,不要再挤在这面积有限的胜利堡内工作了。只是当下还存在着一些客观问题,并不是在胜利堡外修建几栋新楼就能马上解决的。
当初规划胜利堡的时候,执委会其实并没有料想到海汉在初期的发展是如此的顺利,所以胜利堡的设计思路偏向保守,当时执委会认为海汉极有可能需要龟缩在海南岛猥琐发育十年左右才能向外拓展势力范围,期间可能还要面临诸多外来武装攻打此地的危险状况,要让所有穿越者在危急时可以回到城堡内集中力量进行作战,因此一个小而坚固的城堡能够实现在较小的防御面部署最强大的火力,更符合海汉的实际防御需要。
这样的设计思路直接导致了胜利堡的内部空间较为狭窄,而且初期在外围防御工事的工程营建上投入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至于内部的建筑就只能走简单实用的路线了。如果要将这些建筑全部拆掉重建,那可不仅仅是拆房盖房的问题,而且会涉及到工程量庞大的设备搬迁和布线工程。
海汉最为宝贵的大数据库服务器组,其机房就设置在胜利堡内,而各个部门所使用的电脑设备也都需要通过内部网络与服务器连接起来。此外还有从田独河上游水电站一路连入到胜利堡的输电线,以及各部门有线电话的线路,这些线路在胜利堡内的铺设都是按照穿管埋地的标准操作来施工的,设计使用寿命至少都是二十年以上,谁也没想到形势发展如此顺利,仅仅几年之后,当初的设计就已经跟不上各部门的使用需求了。
数据库机房因为性质特殊,原则上是不会迁出胜利堡的,而其他办公楼如果要拆迁重建,或是搬出胜利堡,那么涉及到的线路铺设就将是极大的工程,并且必定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部门的日常运转。这些建筑费用对海汉来说是小数目,但因此而耽搁了国家机关的运转却是海汉难以承受的后果,所以尽管近年来一些辅助机关已经搬迁到胜利堡之外修建办公楼,但整个国家的核心机关却依然保留了胜利堡内的办公场所,甚至有不少穿越者为了方便地随时使用网络和数据库,连建在胜利堡之外的福利房都一直空置着没去住过。
所以这胜利堡内的办公小楼一直保持着几年前的外观,也没有进行过太多的翻修和改扩建,并不是因为海汉高层有多么质朴,不追求物资享受,实在是因为这胜利堡里的机关办公楼要进行大改就得伤筋动骨,说得严重点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而海汉的官僚体系却是与国家的发展在同步增长,这里面早就已经容纳不下太多的部门了,于是一些二级部门机关也就只能搬出胜利堡,只留下各部门的核心机构在这里办公。
虽然目前没有合适的时机对各部门的办公地点进行全面改造,但对这里的办公环境做一些改善,提高日常工作的舒适度,倒也不用进行大的折腾。虽然地方窄点,但见缝插针的绿化,随时都有人进行清扫的环境,以及便利的服务体系,也算是尽可能为官员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办公环境。
刘尚不知这些内情,还以为海汉人是为了节俭费用考虑才保留了这些看似简陋的办公场地。当下由带他进来的士兵向门口的警卫通报了身份,在外面等了片刻之后,进去请示的警卫便出来带他进去。
刘尚以前也去过三亚港的港务中心,在他印象中海汉衙门没有太森严的规矩,不过这胜利堡里倒是层层设卡,戒备森严,看样子这海汉衙门其实也是外松内紧,并不是自己认知中的那么容易渗透。
这当然也是与胜利堡的特殊地位有关,在这里办公的官员几乎全是海汉国的核心人物,光是穿越者就有上百人之多,这些人的安全可以说是海汉国的根本所在,在安保方面的严密程度自然不是胜利堡外的职能部门办公场所可比。
刘尚被带到其中一间办公室,在这里见到了正在伏案写作的于小宝。刘尚也是懂规矩的人,知道这种情况最好是不要出声催促,说不得人家就是故意晾着他,看看他会不会做人。于是他就在门口站着等候,约莫过了半盏茶的工夫,于小宝抬头看到他,便点点头示意他进屋说话。
刘尚进屋深深一揖道:“卑职刘尚,前来复命。”
刘尚其实在这趟差事中只是一个临时工的角色,除了宣讲活动时登台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任务了。回到三亚之后,他的兼差就自动宣告结束,而后续的文档报告整理工作也与他没什么直接的关系了。不过这趟差事也不是白干的,于小宝特地叫他过来,便是要把这次出去的差旅费结算给他。
“我先给你说明一下,这次巡视组的差旅费标准是这样的……”于小宝将他叫到近前,然后向他出示了一份文件,解释这次的差旅费构成。
刘尚虽然不是什么贪财之人,不过看了一下这个标准,也觉得海汉这差旅费倒也着实阔气。每天一元的基本劳务费,另外有餐饮补助和住宿补助,每次上台宣讲还另有劳务费,加起来平均一天三四元是有的,这么半个多月下来,刘尚能拿到手的差旅费居然有五十多元,这笔钱即便是在以富足著称的海汉来说,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小数目了。他之前在鑫隆茶馆说书,收入水平可比这差了太多,但也足以在三亚过上温饱生活了。
这笔钱换算成银子,也有五六十两之多了,刘尚来海汉之前的差事,一年下来薪饷加上各种外快和灰色收入也不超过三百两银子,而自己现在不过只是海汉最底层的官员罢了,这收入水平相差也着实够大的。刘尚心道这么多人削尖脑袋要往海汉官场里钻,看来的确是油水颇丰。
当然这样简单的换算方式并不科学,海汉官员的正常收入可没这么高,加之差旅期间的收入本来就高于日常工饷,刘尚顶替的官员也并非底层人员,执行的费用标准肯定和临时工不一样。而且他们所到之处都是由当地官府承担了所有的开销,这补助完全就是相当于白拿到手。这样算下来,半个月的差事能到手的收入看起来就似乎很多了。但如果真按临时工的标准来执行,刘尚能到手的钱能有五分之一就差不多了,这也是于小宝觉得他是个人才,有心给他一点奖励,所以特事特办给予了照顾而已。
不过这种操作属于制度之外,严格来说是不合规矩的做法,虽然于小宝有足够的权限自行处理这些小细节,但他也不能将其公开说出来,顺便也借此再考量一下刘尚这个人的品性如何。说书先生的收入是什么水平,他还是有点数的,刘尚会对此表现出的态度,也是他打算进行观察的目标。
“这……恕卑职不敢接收。”刘尚当然也想到这可能会是一种考验,当下便立刻推辞道:“卑职只是跟着出去游山玩水走了一遭,并无什么辛劳的地方,到各地都是好吃好住,哪有再收这么多钱的道理!还请于主任收回,莫要为难卑职。”
于小宝当下又对刘尚多了几分好感,像这种专业能力强,又不贪图钱财,懂得分寸的人,可不是那么容易从民间招募到的。虽说发掘刘尚的是宣传部,但于小宝认为如果将他留在青年团这边,或许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能力。虽说刘尚的年纪稍稍偏大了一点,但青年团对官员的年纪限制倒是没那么严格,只要于小宝点头同意,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人提出异议。所需花心思处理的,就是刘尚的个人意愿和事后跟宣传部那边打招呼的问题。
宣传部目前是宁崎在兼任掌管,而于小宝跟宁崎的私人关系便形同师徒,想从宣传部讨要一名尚在入职培训的新人,也应当不会存在什么困难。所以当下要做的,就是征求刘尚本人的意见了。
“这个差旅费的事可以等下再说,刘尚你先坐下,我还有事问你。”于小宝抬手指了一下椅子,示意刘尚坐下回话。
刘尚谢过之后,半边屁股放在椅子上,一脸谨慎地等待于小宝的下文。
于小宝斟酌了一下措辞,然后开口说道:“通过这些天的观察,我认为你比较擅长进行演说形式的宣传活动,不过如果留在宣传部,今后你可能就只是完成一些在田间地头或是部队军营给大众做读报讲解之类的粗活,这对你的个人能力是一种浪费。我希望你能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你明白我意思吗?”
刘尚听得惊疑不定,但又不敢妄下论断,只能告罪道:“卑职愚钝,还请于主任明示!”
于小宝道:“那我就明说了,宣传部你就别去了,到我这边来做事。青年团有很多适合你的工作,在这里你可以更好地发挥特长,获得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
青年团在海汉的官场和社会体系中是什么样的地位,刘尚这些天早就摸了个清楚,如果能直接到于小宝手下甚至身边做事,那显然是要比在宣传部从底层做起好得多。所能接触到有价值情报信息的机会,大概也要比当一名宣传干事多得多。
不过刘尚知道自己不能对这事表现得过于热切,免得引起于小宝的怀疑,他故作迟疑状应道:“卑职人微言轻,这事要是去向上司申请,也不知道会不会得到允许……”
于小宝立刻应道:“这个你倒不用担心,只要你愿意过来,回头我会出面跟你上司洪敬文说一声。你如今也还没有在宣传部那边正式入职,相信办理调动手续方面不会有什么问题。”
刘尚见他说得认真,也不像是开玩笑拿自己来消遣的样子,当下便也知情识趣地不再多作推辞,连忙躬身应道:“卑职不敢辜负好意,那便听从于主任安排了。”
于小宝见刘尚终于应承下来,心中也是颇为欣喜,当下便指着桌上的文件道:“你先把这个差旅费签收了,我这边给你写一封调令,回头着人送到宣传部去,后边的事就不用你操心了。”
于小宝这下就没有再给他留下什么推辞的空间,刘尚提笔在文件上签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收下了自己那份差旅费。于小宝则是立刻拿纸写了一份人事调令,完事后盖了自己的公章,装入信封,叫了下属进来,让他送去宣传部。他当着刘尚的面做这些事,也是为了让他安心,不要担心调职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既然有于小宝亲自操作,刘尚自然也不用有什么忧虑了。如果以仕途而论,刘尚这下子可算是遇到贵人了,先是在培训基地以一面之缘就招募了自己临时进入巡视组,承担了极为重要的宣讲任务,然后现在又打算将自己从宣传部调职到青年团,这么一来可说是走上了一条捷径,不敢说少奋斗十年八年,但起码升迁速度会大大超过那些与他前后被招募进入宣传部的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