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三百九十二章 刀架脖子上最好使

第三百九十二章 刀架脖子上最好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宋末之乱臣贼子超级传奇巨星逆水行周超神机械师懒散初唐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明半月报这玩意,赵老爷怎么可能没看,平时自己家里都会订上一份,自己慢慢拿着瞧,更何况寇慎特意叮嘱自己看的上一期了。

    就在上一期,署名为荣小荣的作者就已经透露出了那么一丝的消息——《论税收的作用》。

    如果说不收商税,光是让自己看里面的内容,那么这一篇文章无疑是令人拍案叫绝的。

    其中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税收,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的理论。

    但是现在这税收到自己头来上了,当真是彼其娘之!

    不管心中再如何不爽,赵老爷还是讪笑着答道:“小侄自然是看过的,而且那一篇《论税收的作用》虽然白话写就,缺了几分文采,却着实将税收的作用写的明明白白,换普通百姓来读,也是能明白的。”

    寇慎嗯了一声,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之后,才斜了赵老爷一眼,然后开口道:“既然你也清楚,现在又如何这许多抱怨?”

    赵老爷一时语塞。

    税收的作用,清楚归清楚,赞成也归赞成,但是这税收到自己的头上来之后跟他娘的看文章能一样么?

    是,你寇老爷自然是赞成的,但是你是堂堂的知府大人,光是每年的冰炭孝敬都够你老人家吃的满嘴流油了。

    可是老子只是区区一个举人而已,又没有入仕,现在有多么苦逼你知道吗?你了解我心中的痛吗?

    然而赵老爷心中的吐糟并没有什么鸟用,寇慎手举着酒杯,似笑非笑的道:“不想交税,心疼,没胆子造反,怕死,那么你就必须要在脑袋和钱财之间选择一个。”

    看着赵老爷万分纠结的模板,寇慎又接着道:“你扪心自问,你比之张采张溥之流如何?”

    赵老爷老老实实的道:“自然是多有不如,别说是太仓二张,便是比之张溥的学生吴伟业亦多有不如。”

    寇慎嗯了一声,笑道:“你倒是有自知之明。那我再问你,太仓二张和吴伟业之流,如今何在?南直隶之事你也应该是知晓的,李日宣,熊明遇,徐宪卿,陈必谦,王允成这些人,哪个不是一时之选?如今又何在?”

    被寇慎这么一问,赵老爷的脸就更黑了。

    太仓二张带着他们最优秀的学生吴伟业一起被抄家灭族,现在连骸骨都找不到在哪儿。

    至于像李日宣和熊明遇这些身在东林点将录上面的,有一个算一个,哪一个的脑袋也没有保住。

    就连已经死了的那些个也通通被挖出来鞭尸后矬骨扬灰。

    江南之地东林党的人不是没有,相反,还很多,但是还有谁是敢顶着东林党或者复社的名头出来的?不怕被砍了脑袋的尽管去试试。

    赵老爷此时心中已经恨死了自己这个远房的表叔了——光他娘的捡这些吓人的说!

    寇慎却是没有理会赵老爷此时难看的如同死了爹一般的表情,反而又饮了一杯之后嗤笑道:“既然你称我一声表叔,那就表表叔的一句劝,适可而止。

    这些年,别管表叔对你有多少照应,好歹也不曾亏了你,你自己真实境况如何,你自己心里也清楚,又何必深陷其中?

    钱没了,慢慢的可以再赚,凭你的头脑和我的照拂,正正经经的赚钱也少不了你的。

    命没了,呵呵。”

    赵老爷直接被寇慎这一声呵呵给惊醒了过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之后便站了起来,躬身道:“多谢表叔指点,侄儿明白了。”

    寇慎这才笑呵呵的端起了酒杯道:“坐下,坐下说。既然喊老夫一声表叔,就不能看着你跳这种坑。”

    想了想,寇慎干脆把话给挑明了:“还有,如果有其他人联系你什么的,直接干脆的拒绝掉,或者直接送到官府交给老夫,总之不要与他们那些个蠢货暗通曲款。

    说不定,陛下现在正盼着有人跳出来举旗造反呢。”

    赵老爷心中一惊,问道:“若是真有人造反,那小侄又当如何自处?”

    寇慎冷笑道:“你跟他们撇清了关系,到时候那些个蠢货是生是死,是诛九族还是夷十族,都跟你没有关系。

    不过,你要是敢跟他们虚与委蛇,到时候也少不得受些牵连。千万别想着那些个蠢货能成功。

    甚至于,连他们有没有胆子造反还要另说。”

    其实寇慎的判断没错,不管是崇祯皇帝现在就在盼着浙江有人举旗造反,还是浙江那些个大商人还有读书人根本就没胆子造反。

    两者都被寇慎给说中了。

    远在京城的崇祯皇帝在准备正式收取商税的风声传出去之后,张惟贤就已经开始秘密调动兵马,甚至于连郑芝龙都接到了锦衣卫的通知,下次从新明岛回来之后直接去登莱补给,而不是在福建的基地补给。

    但是浙江方面也确实没有胆子直接就举旗。

    或者说,都在观望,都想着有哪个二傻子先跳出来举旗之后,大家伙儿再跟上一起举旗。

    可是让人失望的是,整个浙江尽管是哀鸿遍野,都喊着商税来了,自己家的日子要过不下去了,可是实际上,却是诡异的平静。

    一个打算举旗造反的都没有,或者说,都在老老实实的等待着商税开始征收的那一天。

    其中研究的最多的,也不过是该不该转行做其他的生意,如何能避免自己被多收税,如何能逃掉一些。

    反正打算出头举旗造反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读书人们也平静的有些诡异。

    换了天启年间,甚至于从自成祖皇帝朱棣之后的历代皇帝在位之时,这些读书人早就忍不住跳出来指手划脚一番了。

    起码也得骂几句狗皇帝贪财敛财一类的,别管有没有用,起码也能博一个清名出来。

    可是现在却没有一个读书人开口话说。

    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

    一旦在这种敏感的时候跳了出来,被锦衣卫抓住了什么手脚,后果就是功名被收回,所有的读书人的优待也要被追回,就此沦落到跟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们一般。

    或者加入那些满身铜臭的商贾之列——而商贾是连丝绸做的衣服都不能穿的。

    虽然现在这第禁令名存实亡,可是谁又敢保证那位爷不会突然想起来?到时候一道旨意下来,读书人的体面何在?简直是有失体统!

    但是现在有什么办法?

    造反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造反,皇帝怎么说就怎么办,老老实实的听话才能好好活下去维持生活。

    所以浙江的读书人也诡异的造反了闭嘴,绝口不评论一句。

    浙江方面的动态传回到了京城之后,崇祯皇帝都感觉诧异了——这么乖?这些家伙不是在给朕憋着什么坏呢吧?

    但是回过头掂量了一番自己手里的刀子之后,崇祯皇帝觉得随便你们憋去呗,只要有人敢死,朕就敢埋。

    不对,是敢诛九族。

    被崇祯皇帝派出去的御史们也觉得奇怪。

    被派出去的御史们并没有集中在一起,而是直接分头交叉行动。

    也就是说,一组人会先去苏州,然后再去松江,之后是常州和镇江。

    另外一组则是想反的顺序,还有一组是随机去哪个地方。

    反正四个地方,一共是三伙御史分开行动,每个人的身边都有锦衣卫校尉和东厂番子跟随,美其名曰保护御史大人的人身安全。

    对于崇祯皇帝如此的关心,御史们还能说什么?

    三组御史毛都挺失败的,最后揪出来几个有问题的县令就返回京城复命去了,至于县令往上的,则是一个都没有查到。

    这让新任的御史头子吴远新很不开心,只能在把手下的御史们给痛骂了一番后了事,自己则是拿着御史们的回报去觐见崇祯皇帝了。

    其实出现这种儿的情况,本身就在崇祯皇帝的意料之中。

    陈尧言被下狱的事儿,根本就没有瞒着任何人,别管是谁撺掇的这个笨蛋,或者是他自己干出来的这事儿,反正他被抓的消息传回浙江的速度肯定要比御史们更快一些。

    而单凭这些个非专业会计出身的御史们去下边查访,如果能查出什么问题来那才是见鬼了。

    估计这三个倒霉的县令也不过是别人推出来的替罪羊,或者说是给御史们一个交待,让他们早早回京而推出来的倒霉蛋而已。

    但是有这三个倒霉蛋也算是好事儿,起码稻草人又能多三个了。

    当然,这三个稻草人是没有资格悬在午门的——起码也得是六科给事中往上的级别才行。

    最后的结果就是,三个倒霉蛋被崇祯皇帝派人制作成了稻草人之后,又送了回去。

    从哪个县来的还回哪个县去,然后挂在大堂之上。

    崇祯皇帝相信,就算是后来者最后可能也要被挂上去,起码在刚开始看着这三个稻草人的时候是会老实一阵子的。

    而且,还有马维骃在暗中查访,虽然说崇祯皇帝根本就不指望马维骃能揪出来什么大贪大恶之徒,可是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再说。

    只是这一杆子打下去,倒还真打出来一条大鱼。

    镇江府知府刘文府干出来的事儿挺乐呵。

    崇祯皇帝明旨天下永不加赋,可是这家伙偏偏又想出来别的名目给加回去了。

    可是加的这部分赋,刘文府根本就没有交给崇祯皇帝一文钱,而是自己笑纳了。

    而且刘文府聪明就聪明在,专挑一些穷乡僻壤的小村子,平时都不怎么与外界接触,甚至于在大明官府里都不容易找到记录的那种小村子。

    彼其娘之,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在崇祯皇帝看来,这就是一边挖着自己的墙角一边还要嘲笑自己是傻缺的行为。

    这个不能忍。

    而且更操蛋的是,马维骃在查访过程中身份暴露,差点儿就被这家伙派去的人给弄死。

    如果不是有锦衣卫受命跟着马维骃,估计这消息根本就不会传到崇祯皇帝的耳朵里。

    崇祯皇帝心情不爽,就会有更多的人会跟着不爽。

    而刘文府无疑就撞在了枪口上面,而且是加特林级别的枪口。

    谋杀朝廷命官,罪同谋反,而刘文府这家伙企图干掉崇祯皇帝派出去的秘密御史,这事儿能忍?

    反正皇帝界的平头哥崇祯皇帝表示平时没事还想找点儿事,现在有事那就更不能忍了。

    崇祯皇帝干脆直接命令锦衣卫去仔细搜集这家伙的证据,顺便再栽赃一个谋反的罪名。

    直接弄死算逑。

    所以刘文府在自己被抓的时候,看着锦衣卫从自己家后院里翻腾出来的龙袍玉玺等物时,精神都是崩溃的。

    以前就知道这锦衣卫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也太坏了,自己不过是贪点儿小钱,怎么就他娘的栽赃自己谋反?

    然而再怎么辩白也没有用,龙袍是实打实的,玉玺也是实打实的,这玩意做不了假——都从你家把这玩意抄出来了,还说自己不想谋反?

    整个浙江都沸腾了。

    原来还真有个纯爷们打算谋反。

    可是你要谋反你早说啊,说完了就举旗啊,兄弟们兴许就跟着你反了呢?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现在的刘文府明显就成了一只鸡,用来儆猴的鸡。

    自己被凌迟一千二百刀处死,九族一体死绝。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和七岁以下的儿童倒是没有被一起砍头,但是同样被流放三千里。

    原本因为刘文府被抓还有些想法的浙江一众读书人和大商贾们这下子算是熄了心中的念想了。

    太他娘的吓人了,九族啊,几百口子啊,说砍就给砍了,倒霉的刘文府干脆就是一千二百刀给活剐了的。

    啥也不合计了,干脆老老实实的等着陛下派人过来收税得就嘞,至于是税监收还是官府收,到时候看朝堂上的官老爷们怎么向陛下争取吧。

    这等遭遇要是放到自己身上,想想都害怕。

    反正都是为了大明做贡献,税收最后也会落到百姓身上,自己也骄傲啊。

    而这些文人们和商贾们的反应被锦衣卫汇报到京城之后,接到消息的崇祯皇帝也是哭笑不得。

    商税商税,主要针对的就是商之一道。

    现在的大明,把读书人惯的有些太过了,很有些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就骂娘的感觉。

    果然,还是刀子架在脖子上比较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