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宫里那一家子(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飞剑问道、好想住你隔壁、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元宏德七年,注定是个不安宁的年份。春日里少雨,北地和中原还好,因为苞谷育苗下田的推广,苗壮耐旱,每年都是丰收,特别是中原地区,收了粮食,还能轮种一些豆麦,更是极大的填满了百姓的粮仓。
但号称鱼米之乡的江南几府可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稻米这东西,几乎就是在水里养大的,没水就是没了根基。
双季稻已经成了家家户户的首选,秧苗同样从育苗棚里拿出来,分秧插进田里,比之原来节省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可四月的日头就烤的比七八月更厉害,真正到了七八月居然又暴雨连连。第一茬稻米没有收回家就泡烂了,第二季秧苗更是想要飘在田里都没了机会。
绝产!
百姓最怕的事情发生了。
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绝产就罢了,所有江河也泛滥成灾。
一夜之间,村庄变成了汪洋,高山只露出一个头顶。百姓流离失所,命丧龙王爷之口。
富庶的江南之地,一片愁云惨淡,哭声动天。
京都之地,依旧是车水马龙,繁花似锦。但守着天子脚下,又有哪个百姓不是消息灵通之辈。
酒楼茶馆里,无数文人学子皱着眉头,恨不得一腔抱负全施展到江南,救民于水火。
“可恨我不是生于江南之地,不是牧民于南,否则这样的时候,正是大展拳脚,不负满腹才学的时候。”
“就是啊,原本还有一月大考,不知道因为这次天灾,会不会推迟考期?”
“推迟岂不是更好,起码还能多写几篇时论,说必定就赌对了。”
“这话倒也不假。”
书生,纸上谈兵,最是厉害。虽然如今各个斗志昂扬,怕是扔到江南之地,不能立刻吓尿裤子就算他们勇气了。
旁边闲谈的商贾和闲客,心里腹诽,嘴上可是没有说出来。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这些酸秀才何时就当真中了状元,点了榜眼探花,然后成了一方父母官。
“不知道朝廷有什么对策?”
“是啊,听说灾民已经有二十万人了,再没对策,怕是就要北上逃命,到时候都聚到京都门外,那可不好看了。”
“这时候还要什么好看啊,都是咱们大元的乡亲,活命是真啊。”
“可不是,到时候这些难民真是到了京都之外,说不得我家也要出几担米粮舍几日粥汤。”
“我也是这么想,这些年,托皇后娘娘的福气,年年丰收,家家粮仓都不空,正该出出力的时候。”
“那就等着吧,皇上英明,定然很快就有对策。”
其实,谁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的皇宫里,他们无比信赖的英明皇帝正在大发雷霆。
宏德帝登基六年多,年年丰收,各地太平仓都是装的满满。每年置换出去的旧粮贱卖,换了新粮入库,养的老鼠都比前些年大许多。
许是,正是因为得来太容易,监管也就满满松懈下来。
如今大灾刚起,想要就近调拨几个州府太平仓的米粮,才发现,早就空了大半!
贪腐,几乎这两个字,就是傻子也看明白了。
若是放在平日,这也算不得动摇国本的大事。毕竟大元十六州,少这么四五个州的存粮,还有绝大部分的保障在。
但如今水淹了四州,另外三州绝产,北地和中原只能自保,再赈济七州百姓大半年的口粮,就有些吃力了。
“啪!”
宏德帝重重把奏折拍在桌子上,惹得几个跪倒在地的阁老更是埋低了头。
“皇上息怒,臣等监管不严,自请责罚。”
宏德帝抬手喝了一口冷茶,勉强把火气压了下去,冷声道,“起来吧,朕也没有想到,这些蛀虫如此猖獗。朕自登基以来,念及老臣忠诚,极少调整官职,怎奈这些蛀虫不知感恩,枉费朕之信任,实在可恨。”
说着话,他眼底闪过一抹血色,吩咐道,“李阁老,拟旨意。凡是涉事之主官,斩!抄家充公,三族流放西南碧海!其余人等徒二十年,抄家充公,三族…”
“皇上,”李林壮着胆子,赶紧开口拦阻,“还有几日就是三皇子和小公主的寿辰了,皇后娘娘心慈,怕是不愿见到流血太多,您看…”
果然,想到妻儿,宏德帝眼底的血色淡了一些,勉强收回了话头儿,“罢了,重犯不累及妻儿。”
众人偷偷松了一口气,再望向李林的目光都带了三分敬佩,这样的时候,能够顶着皇上的怒气,让皇上改了主意,这份胆气和颜面,实在是他们拍马也赶不及啊。
“皇上仁慈圣明,”李林再接再厉,又建议道,“自从闻听灾难,皇上已经大半日没进膳食,不如暂歇片刻,也让臣等琢磨一下应对之策,如何?”
宏德帝抬头看了看外边天空上已经西斜的太阳,点了头,“正是,你们也歇息吧,一个时辰后再议。”
说罢,他就大步出了养性阁,不必说,回后宫探看妻儿去了。
几位阁老和六部尚书都是长松一口气,重新坐下解了领口的盘扣儿,忍不住小声说道,“皇上这次可是气的狠了,多年不曾处置这般严厉。”
“二十万百姓性命,皇上如此已经是仁慈之极了。就是老夫,也恨不得把那些蛀虫生吃了。”
小太监们迅速上了茶水点心,末了悄声道,“各位大人,皇后娘娘听说皇上一直同大人们议事,不曾用膳,特意让凤翔宫的小灶房送了饭菜过来,奴才们一直热在偏殿,马上就摆桌子伺候大人们用饭。”
“谢皇后娘娘。”
“娘娘贤德。”
众人赶紧起身又是行礼道谢,即便这么几年一直对皇后娘娘独宠后宫颇有微词的几位,这时候心里也生出几分感激。
毕竟又累又饿的时候,美味可口的饭菜,就是人间及时雨一般的存在。
再说,他们当年存了送女儿或者孙女进宫的心思,才看皇后娘娘百般不顺眼。平心而论,这么多年,皇后娘娘行事,实在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
出身农家不忘本,大元百姓的粮仓多半是拖了皇后娘娘的福气才装满的。
从来不曾纵容娘家人横行无忌,倒是鼓励商贾,多交了商税拿去建了学堂,多少寒门子弟得到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再说生儿育女,三个皇子一个公主,如今都是教养极好又健康,让人艳羡不已。
这般,若是再说一句不好,那就真是有些没良心了。
当然,若是有一定要说,那就是擅嫉,从来不主动给皇上纳妃…
“也不知道,这次皇后娘娘有没有还要主意。”不知道哪位大人,小声嘟囔了一句。
李林咽下嘴里的点心,淡淡应了一句,“后宫不得干政。”
众人忍不住撇嘴,这么多年,李阁老把这句话挂嘴边上了,但只要皇后娘娘有话说,哪次他不是第一个赞同。
不说一众阁老重臣们如何闲话儿腹诽,只说凤翔宫的小花园里,这会儿也正热闹。
小米刚刚进宫的时候,这个小花园种的都是花草,姹紫嫣红,很是美丽。
但小米爱花却也没有更甚于爱美食,偶尔下厨时候,总嫌弃厨房的青菜不新鲜。
毕竟专供宫里吃用的皇庄离京都还有二三十里,快马送来也不及现采摘的新鲜干净。
于是,她小手一挥带了太监和宫女就把花草都挪的挪,拔的拔,开辟了一亩菜园,搭了葡萄架,甚至还建了三间茅草屋,就是几棵没有挪走的大槐树也让人架了一间树屋。
冬日还不觉得如何,夏日里这里就成了所有人喜爱的好去处。
茅屋冬暖夏凉,春秋也可以凭窗读一读书,或者干脆发发呆。
几年过去,几架葡萄得了势,爬满了藤条架子,遮了一片最好的荫凉之地。
树屋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每日不进去爬一会儿就要闹起来。
这会儿,年岁最大的承运和承盛两个哥哥,正趴在树屋门口努力伸着小手。
树下,跳着脚的两个豆丁儿是三皇子承翔和小公主怡安,他们刚刚两岁出头儿,说话尚且有些含糊,但“哥哥”俩字却是喊得分外清晰。
更何况还是这般时候,简直小鸟一样清脆又欢快,听得人心都要跟着融化了。
一旁伺候的韩姨母如今作了总管嬷嬷的装扮,带了几个宫女太监站在一边,只笑眯眯看着,却是不肯上前帮手。
平日皇后娘娘可是告诫过很多次了,虽然皇子公主金贵,但也不能事事娇惯,但凡力所能及的,都要他们自己处置。
果然,树屋里的承运和承盛两个,眼见这般下去,怕是除了手臂瞬间长长,总是不能把弟妹拉上来。于是就想了别的办法,“嬷嬷,去搬梯子。”
“是啊,大皇子,这就搬梯子。”
韩姨母笑得慈爱,赶紧让人搬了梯子,梯子也是不知经过多少人检查过的,一根儿毛刺都没有,架上树屋门口。
二皇子承盛在树屋里等着,大皇子则踩着梯子到了中间,然后分别把使出吃奶力气往上爬的弟妹都半抱半拖着送了进去。
待得四兄妹都进了树屋,众人偷偷送了一口气,这四个主角也是惹得满头大汗。
大元宏德七年,注定是个不安宁的年份。春日里少雨,北地和中原还好,因为苞谷育苗下田的推广,苗壮耐旱,每年都是丰收,特别是中原地区,收了粮食,还能轮种一些豆麦,更是极大的填满了百姓的粮仓。
但号称鱼米之乡的江南几府可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稻米这东西,几乎就是在水里养大的,没水就是没了根基。
双季稻已经成了家家户户的首选,秧苗同样从育苗棚里拿出来,分秧插进田里,比之原来节省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可四月的日头就烤的比七八月更厉害,真正到了七八月居然又暴雨连连。第一茬稻米没有收回家就泡烂了,第二季秧苗更是想要飘在田里都没了机会。
绝产!
百姓最怕的事情发生了。
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绝产就罢了,所有江河也泛滥成灾。
一夜之间,村庄变成了汪洋,高山只露出一个头顶。百姓流离失所,命丧龙王爷之口。
富庶的江南之地,一片愁云惨淡,哭声动天。
京都之地,依旧是车水马龙,繁花似锦。但守着天子脚下,又有哪个百姓不是消息灵通之辈。
酒楼茶馆里,无数文人学子皱着眉头,恨不得一腔抱负全施展到江南,救民于水火。
“可恨我不是生于江南之地,不是牧民于南,否则这样的时候,正是大展拳脚,不负满腹才学的时候。”
“就是啊,原本还有一月大考,不知道因为这次天灾,会不会推迟考期?”
“推迟岂不是更好,起码还能多写几篇时论,说必定就赌对了。”
“这话倒也不假。”
书生,纸上谈兵,最是厉害。虽然如今各个斗志昂扬,怕是扔到江南之地,不能立刻吓尿裤子就算他们勇气了。
旁边闲谈的商贾和闲客,心里腹诽,嘴上可是没有说出来。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这些酸秀才何时就当真中了状元,点了榜眼探花,然后成了一方父母官。
“不知道朝廷有什么对策?”
“是啊,听说灾民已经有二十万人了,再没对策,怕是就要北上逃命,到时候都聚到京都门外,那可不好看了。”
“这时候还要什么好看啊,都是咱们大元的乡亲,活命是真啊。”
“可不是,到时候这些难民真是到了京都之外,说不得我家也要出几担米粮舍几日粥汤。”
“我也是这么想,这些年,托皇后娘娘的福气,年年丰收,家家粮仓都不空,正该出出力的时候。”
“那就等着吧,皇上英明,定然很快就有对策。”
其实,谁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的皇宫里,他们无比信赖的英明皇帝正在大发雷霆。
宏德帝登基六年多,年年丰收,各地太平仓都是装的满满。每年置换出去的旧粮贱卖,换了新粮入库,养的老鼠都比前些年大许多。
许是,正是因为得来太容易,监管也就满满松懈下来。
如今大灾刚起,想要就近调拨几个州府太平仓的米粮,才发现,早就空了大半!
贪腐,几乎这两个字,就是傻子也看明白了。
若是放在平日,这也算不得动摇国本的大事。毕竟大元十六州,少这么四五个州的存粮,还有绝大部分的保障在。
但如今水淹了四州,另外三州绝产,北地和中原只能自保,再赈济七州百姓大半年的口粮,就有些吃力了。
“啪!”
宏德帝重重把奏折拍在桌子上,惹得几个跪倒在地的阁老更是埋低了头。
“皇上息怒,臣等监管不严,自请责罚。”
宏德帝抬手喝了一口冷茶,勉强把火气压了下去,冷声道,“起来吧,朕也没有想到,这些蛀虫如此猖獗。朕自登基以来,念及老臣忠诚,极少调整官职,怎奈这些蛀虫不知感恩,枉费朕之信任,实在可恨。”
说着话,他眼底闪过一抹血色,吩咐道,“李阁老,拟旨意。凡是涉事之主官,斩!抄家充公,三族流放西南碧海!其余人等徒二十年,抄家充公,三族…”
“皇上,”李林壮着胆子,赶紧开口拦阻,“还有几日就是三皇子和小公主的寿辰了,皇后娘娘心慈,怕是不愿见到流血太多,您看…”
果然,想到妻儿,宏德帝眼底的血色淡了一些,勉强收回了话头儿,“罢了,重犯不累及妻儿。”
众人偷偷松了一口气,再望向李林的目光都带了三分敬佩,这样的时候,能够顶着皇上的怒气,让皇上改了主意,这份胆气和颜面,实在是他们拍马也赶不及啊。
“皇上仁慈圣明,”李林再接再厉,又建议道,“自从闻听灾难,皇上已经大半日没进膳食,不如暂歇片刻,也让臣等琢磨一下应对之策,如何?”
宏德帝抬头看了看外边天空上已经西斜的太阳,点了头,“正是,你们也歇息吧,一个时辰后再议。”
说罢,他就大步出了养性阁,不必说,回后宫探看妻儿去了。
几位阁老和六部尚书都是长松一口气,重新坐下解了领口的盘扣儿,忍不住小声说道,“皇上这次可是气的狠了,多年不曾处置这般严厉。”
“二十万百姓性命,皇上如此已经是仁慈之极了。就是老夫,也恨不得把那些蛀虫生吃了。”
小太监们迅速上了茶水点心,末了悄声道,“各位大人,皇后娘娘听说皇上一直同大人们议事,不曾用膳,特意让凤翔宫的小灶房送了饭菜过来,奴才们一直热在偏殿,马上就摆桌子伺候大人们用饭。”
“谢皇后娘娘。”
“娘娘贤德。”
众人赶紧起身又是行礼道谢,即便这么几年一直对皇后娘娘独宠后宫颇有微词的几位,这时候心里也生出几分感激。
毕竟又累又饿的时候,美味可口的饭菜,就是人间及时雨一般的存在。
再说,他们当年存了送女儿或者孙女进宫的心思,才看皇后娘娘百般不顺眼。平心而论,这么多年,皇后娘娘行事,实在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
出身农家不忘本,大元百姓的粮仓多半是拖了皇后娘娘的福气才装满的。
从来不曾纵容娘家人横行无忌,倒是鼓励商贾,多交了商税拿去建了学堂,多少寒门子弟得到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再说生儿育女,三个皇子一个公主,如今都是教养极好又健康,让人艳羡不已。
这般,若是再说一句不好,那就真是有些没良心了。
当然,若是有一定要说,那就是擅嫉,从来不主动给皇上纳妃…
“也不知道,这次皇后娘娘有没有还要主意。”不知道哪位大人,小声嘟囔了一句。
李林咽下嘴里的点心,淡淡应了一句,“后宫不得干政。”
众人忍不住撇嘴,这么多年,李阁老把这句话挂嘴边上了,但只要皇后娘娘有话说,哪次他不是第一个赞同。
不说一众阁老重臣们如何闲话儿腹诽,只说凤翔宫的小花园里,这会儿也正热闹。
小米刚刚进宫的时候,这个小花园种的都是花草,姹紫嫣红,很是美丽。
但小米爱花却也没有更甚于爱美食,偶尔下厨时候,总嫌弃厨房的青菜不新鲜。
毕竟专供宫里吃用的皇庄离京都还有二三十里,快马送来也不及现采摘的新鲜干净。
于是,她小手一挥带了太监和宫女就把花草都挪的挪,拔的拔,开辟了一亩菜园,搭了葡萄架,甚至还建了三间茅草屋,就是几棵没有挪走的大槐树也让人架了一间树屋。
冬日还不觉得如何,夏日里这里就成了所有人喜爱的好去处。
茅屋冬暖夏凉,春秋也可以凭窗读一读书,或者干脆发发呆。
几年过去,几架葡萄得了势,爬满了藤条架子,遮了一片最好的荫凉之地。
树屋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每日不进去爬一会儿就要闹起来。
这会儿,年岁最大的承运和承盛两个哥哥,正趴在树屋门口努力伸着小手。
树下,跳着脚的两个豆丁儿是三皇子承翔和小公主怡安,他们刚刚两岁出头儿,说话尚且有些含糊,但“哥哥”俩字却是喊得分外清晰。
更何况还是这般时候,简直小鸟一样清脆又欢快,听得人心都要跟着融化了。
一旁伺候的韩姨母如今作了总管嬷嬷的装扮,带了几个宫女太监站在一边,只笑眯眯看着,却是不肯上前帮手。
平日皇后娘娘可是告诫过很多次了,虽然皇子公主金贵,但也不能事事娇惯,但凡力所能及的,都要他们自己处置。
果然,树屋里的承运和承盛两个,眼见这般下去,怕是除了手臂瞬间长长,总是不能把弟妹拉上来。于是就想了别的办法,“嬷嬷,去搬梯子。”
“是啊,大皇子,这就搬梯子。”
韩姨母笑得慈爱,赶紧让人搬了梯子,梯子也是不知经过多少人检查过的,一根儿毛刺都没有,架上树屋门口。
二皇子承盛在树屋里等着,大皇子则踩着梯子到了中间,然后分别把使出吃奶力气往上爬的弟妹都半抱半拖着送了进去。
待得四兄妹都进了树屋,众人偷偷送了一口气,这四个主角也是惹得满头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