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四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飞剑问道、好想住你隔壁、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两人都是愕然。沈璧更是焦急,“殿下可捉到人?身体……可有恙?”
郑泰道:“是煮药的药童,发现的时候自尽了,没有吐露幕后主使。”
杨臣和沈璧目光对视,都看到对方眼眸深处的惊与惧。
惊的是德王已经是嗣皇帝,居然还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对他施加暗害。
惧的是,幕后动手这个人的身份。
杨臣皱眉,思索一下道,“殿下召我们前来,是要调查这个药童的身份和动机吗?”
郑泰道:“区区一个药童,不值得本王如此用心。”
他说到这里,竟有些气喘,深深呼吸一口,才能继续说话,“杨卿。”
杨臣垂下头,脸上有一丝动容,内心更是不平静。
郑泰道:“你杨家三代都出帝师,经文传家,天下为公,为士子楷模。杨老桃李天下,却不结党营私,实在令人敬佩。”
听他盛赞祖父,杨臣只觉得压力倍增,整个人都紧绷起来,“殿下谬赞。”
“哪是谬赞,还说的轻了,杨老是肱骨之臣,说起来本王小的时候还羡慕废太子受杨公指导,”郑泰道,目光如电,直视杨臣,“一眨眼,杨卿跟随本王也有好多年,当年我曾问你,为何不随杨公那样去追随废太子。”
杨臣道,“臣说,唯有殿下才可以实现臣心中的抱负。”
“本王让你失望了。”
杨臣身体微躬,“殿下。”
郑泰摆摆手,“本王这一路走来太过艰辛,耗费过甚,没有余力也没有精力来搞新政。现如今形势也不同往日,英宗时期四海平定,社稷安稳,门阀是朝廷内最大顽疾。可如今,京畿经战乱,民心不稳定,莫说本王,任何人都不能在此时再去摇动门阀根基,天下士族都将奋起反击,天下势必大乱。本王绝对不能做这江山的罪人。你可明白?”
杨臣道:“明白。臣虽然为天下寒门鸣不平,也却知道要成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无一具备,臣觉不会因此志愿,就要动摇天下平定的根基。”
“好,”郑泰道,“杨家人明事理,从无例外,没有让我失望。”
沈璧在一旁听着,心中疑惑,如此要紧的时候,德王却打如此机锋,不知道目的到底是什么,难道仅仅就是安抚杨臣?
郑泰脸色沉沉,“有一件事,要拜托杨卿。”
杨臣连称不敢。
郑泰道:“本王要登基,希望杨老回朝,为本王司礼。”
杨臣闻言脸上没有一丝意外,他早知德王绝不会只为叙旧,而现在,没有什么比他顺利登基更重要的事。
“殿下,祖父告老还乡多日,于朝中之事已经不再理会,是否不合礼制,司礼之事还有祁王……”
郑泰道:“杨公是文坛领袖,是天下士子之师,若有他为本王司礼,本王才觉得心安。至于叔父,他年事已高,近来时常和我说难以支撑大典全礼。”
杨臣知道他主意已定,只能躬身道,“我回去劝说祖父。”
郑泰道:“好,时间紧迫,剩半月时间,杨卿多费心了。”
杨臣答道,“这是臣应当做的。”眼看德王和沈璧还有话要说,他告辞出来,离开德王居所,他忍不住回头张望,夜色中一切都是漆黑,唯有德王房外点着两盏孤灯,仿佛一只睁眼的异兽于暗处窥伺。
长叹一声,杨臣皱紧眉头,走出庭院时停下脚步,对着左右两条路犹豫不决。
左边离开宗正府可以立刻去安阳郡王府,右边那条路,则可以去厢房修一封书信,明日一早快马送信回乡。
杨臣知道,这不仅是自己一个人的选择,几乎关系到朝堂,甚至是天下的一个选择。
他不得不慎重,不得不挣扎……
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
德王房内,杨修刚走,沈璧就忍不住问,“殿下,药童到底做了什么手脚,要不要召太医再仔细看看?”
郑泰召来亲卫,低声吩咐两句后,才对沈璧道,“药童偷减药单中一味药,我已经饮了三日。今日腹痛如绞,太医诊断后说,药方如此一改,更甚毒药。”
沈璧大惊失色,“更甚毒药?”
郑泰颔首,他与沈阀关联最深,自然不用像和杨臣说话那般讲究,他沉默良久,再次开口时,声音晦涩,“沈璧,我恐时日无多。”
沈璧长大嘴,声音堵在喉中,所有的希望和打算,都被这句话打得支离破碎。
“殿下……”他神色泛苦,“需要什么药材,臣就是去掏光家底,也要为殿下谋来。”
郑泰道:“沈家能拿出一株鹿活草,难道还有第二株。”
沈璧再狂妄也不敢做如此保证,轻轻摇头后道:“或许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太医可曾会诊过,要不要再试试其他太医。”
郑泰道:“我的身体自己最清楚不过,现在时间对我来说太过宝贵,莫要浪费在无用的地方。”
沈璧知道他眼下最想要做的,莫过于登基。
“殿下,就算没有杨公,一样可以找个大儒来做司礼,登基大典不会误。”
郑泰道:“你当我志在杨公?”
沈璧疑惑,“刚才……”
郑泰道:“我对杨臣说的全是试探。他随跟随我多年,但到底还是安阳郡王的徒弟,师徒情分和忠义之间,到底孰轻孰重,不试一下如何得知。”
沈璧沉默片刻,道:”您可是怀疑安阳郡王?”
郑泰没有立刻回答,目光有一瞬间的迷离,似乎是记起往事,但很快又恢复清明。他道:“当年在宫里,皇子中我最不显,皇叔……安阳郡王是第一个看重我的人,他虽眼瞎,心却敞亮,观事清楚,胸有丘壑。对政事看法别有建树,当年杨公只教导郑信一人,安阳郡王比我年长两岁,同样教导我许多,我甚至有一种想法,安阳郡王才华不下杨公。”
他停下,舒缓呼吸,又道,“我记得他曾说过,世人多诽之谤之骗之欺之,还有人自欺尚不自知,因此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不能去听他人的说辞,而是看结果。这几天我思来想去,总是在想,我自以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胜过明王无谋之勇不知多少。可事态发展,为何这般不尽如人意。我若倒下,获利的人到底是谁。”
沈璧见他声音渐扬,甚至自称为“我”,心头暗惊,从暖壶中舀了一杯热水来,放到郑泰手中。
郑泰道:“他若还是以前那个眼盲的皇叔,我绝不会疑他。可现在的情况是,一旦我有万一,他就是继位最佳人选。”
沈璧道:“殿下是不是怀疑药童也是他的安排?”
郑泰反问道:“能在宗正府和太医院安插人手,你觉得能有几人做到?”
沈璧道:“殿下用杨臣试探安阳郡王,是为了看他如何反应?”
两人都是愕然。沈璧更是焦急,“殿下可捉到人?身体……可有恙?”
郑泰道:“是煮药的药童,发现的时候自尽了,没有吐露幕后主使。”
杨臣和沈璧目光对视,都看到对方眼眸深处的惊与惧。
惊的是德王已经是嗣皇帝,居然还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对他施加暗害。
惧的是,幕后动手这个人的身份。
杨臣皱眉,思索一下道,“殿下召我们前来,是要调查这个药童的身份和动机吗?”
郑泰道:“区区一个药童,不值得本王如此用心。”
他说到这里,竟有些气喘,深深呼吸一口,才能继续说话,“杨卿。”
杨臣垂下头,脸上有一丝动容,内心更是不平静。
郑泰道:“你杨家三代都出帝师,经文传家,天下为公,为士子楷模。杨老桃李天下,却不结党营私,实在令人敬佩。”
听他盛赞祖父,杨臣只觉得压力倍增,整个人都紧绷起来,“殿下谬赞。”
“哪是谬赞,还说的轻了,杨老是肱骨之臣,说起来本王小的时候还羡慕废太子受杨公指导,”郑泰道,目光如电,直视杨臣,“一眨眼,杨卿跟随本王也有好多年,当年我曾问你,为何不随杨公那样去追随废太子。”
杨臣道,“臣说,唯有殿下才可以实现臣心中的抱负。”
“本王让你失望了。”
杨臣身体微躬,“殿下。”
郑泰摆摆手,“本王这一路走来太过艰辛,耗费过甚,没有余力也没有精力来搞新政。现如今形势也不同往日,英宗时期四海平定,社稷安稳,门阀是朝廷内最大顽疾。可如今,京畿经战乱,民心不稳定,莫说本王,任何人都不能在此时再去摇动门阀根基,天下士族都将奋起反击,天下势必大乱。本王绝对不能做这江山的罪人。你可明白?”
杨臣道:“明白。臣虽然为天下寒门鸣不平,也却知道要成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无一具备,臣觉不会因此志愿,就要动摇天下平定的根基。”
“好,”郑泰道,“杨家人明事理,从无例外,没有让我失望。”
沈璧在一旁听着,心中疑惑,如此要紧的时候,德王却打如此机锋,不知道目的到底是什么,难道仅仅就是安抚杨臣?
郑泰脸色沉沉,“有一件事,要拜托杨卿。”
杨臣连称不敢。
郑泰道:“本王要登基,希望杨老回朝,为本王司礼。”
杨臣闻言脸上没有一丝意外,他早知德王绝不会只为叙旧,而现在,没有什么比他顺利登基更重要的事。
“殿下,祖父告老还乡多日,于朝中之事已经不再理会,是否不合礼制,司礼之事还有祁王……”
郑泰道:“杨公是文坛领袖,是天下士子之师,若有他为本王司礼,本王才觉得心安。至于叔父,他年事已高,近来时常和我说难以支撑大典全礼。”
杨臣知道他主意已定,只能躬身道,“我回去劝说祖父。”
郑泰道:“好,时间紧迫,剩半月时间,杨卿多费心了。”
杨臣答道,“这是臣应当做的。”眼看德王和沈璧还有话要说,他告辞出来,离开德王居所,他忍不住回头张望,夜色中一切都是漆黑,唯有德王房外点着两盏孤灯,仿佛一只睁眼的异兽于暗处窥伺。
长叹一声,杨臣皱紧眉头,走出庭院时停下脚步,对着左右两条路犹豫不决。
左边离开宗正府可以立刻去安阳郡王府,右边那条路,则可以去厢房修一封书信,明日一早快马送信回乡。
杨臣知道,这不仅是自己一个人的选择,几乎关系到朝堂,甚至是天下的一个选择。
他不得不慎重,不得不挣扎……
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
德王房内,杨修刚走,沈璧就忍不住问,“殿下,药童到底做了什么手脚,要不要召太医再仔细看看?”
郑泰召来亲卫,低声吩咐两句后,才对沈璧道,“药童偷减药单中一味药,我已经饮了三日。今日腹痛如绞,太医诊断后说,药方如此一改,更甚毒药。”
沈璧大惊失色,“更甚毒药?”
郑泰颔首,他与沈阀关联最深,自然不用像和杨臣说话那般讲究,他沉默良久,再次开口时,声音晦涩,“沈璧,我恐时日无多。”
沈璧长大嘴,声音堵在喉中,所有的希望和打算,都被这句话打得支离破碎。
“殿下……”他神色泛苦,“需要什么药材,臣就是去掏光家底,也要为殿下谋来。”
郑泰道:“沈家能拿出一株鹿活草,难道还有第二株。”
沈璧再狂妄也不敢做如此保证,轻轻摇头后道:“或许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太医可曾会诊过,要不要再试试其他太医。”
郑泰道:“我的身体自己最清楚不过,现在时间对我来说太过宝贵,莫要浪费在无用的地方。”
沈璧知道他眼下最想要做的,莫过于登基。
“殿下,就算没有杨公,一样可以找个大儒来做司礼,登基大典不会误。”
郑泰道:“你当我志在杨公?”
沈璧疑惑,“刚才……”
郑泰道:“我对杨臣说的全是试探。他随跟随我多年,但到底还是安阳郡王的徒弟,师徒情分和忠义之间,到底孰轻孰重,不试一下如何得知。”
沈璧沉默片刻,道:”您可是怀疑安阳郡王?”
郑泰没有立刻回答,目光有一瞬间的迷离,似乎是记起往事,但很快又恢复清明。他道:“当年在宫里,皇子中我最不显,皇叔……安阳郡王是第一个看重我的人,他虽眼瞎,心却敞亮,观事清楚,胸有丘壑。对政事看法别有建树,当年杨公只教导郑信一人,安阳郡王比我年长两岁,同样教导我许多,我甚至有一种想法,安阳郡王才华不下杨公。”
他停下,舒缓呼吸,又道,“我记得他曾说过,世人多诽之谤之骗之欺之,还有人自欺尚不自知,因此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不能去听他人的说辞,而是看结果。这几天我思来想去,总是在想,我自以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胜过明王无谋之勇不知多少。可事态发展,为何这般不尽如人意。我若倒下,获利的人到底是谁。”
沈璧见他声音渐扬,甚至自称为“我”,心头暗惊,从暖壶中舀了一杯热水来,放到郑泰手中。
郑泰道:“他若还是以前那个眼盲的皇叔,我绝不会疑他。可现在的情况是,一旦我有万一,他就是继位最佳人选。”
沈璧道:“殿下是不是怀疑药童也是他的安排?”
郑泰反问道:“能在宗正府和太医院安插人手,你觉得能有几人做到?”
沈璧道:“殿下用杨臣试探安阳郡王,是为了看他如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