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敬你是条汉子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十年前,屠教授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十年前,我正在读大学本科,专业是植物保护,研究各种濒危植物。当时我看到屠教授做报告的录像,心情很激动,因为她老人家为我指点了一条科研的明路。”
杨顺真诚地说道:“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我所有的成就全都建立在植物药上面,这难道只是一个巧合吗?不,我不这么认为。我还会继续深挖植物药这个范畴,假设过几年,我又征服了HIV,脑瘫,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病情,没法再得诺贝尔奖了……”
哈哈哈!
现场直接爆发出巨大的哄笑声,就连诺奖大会成员也是忍俊不止。
同一个领域的诺奖确实不会重复颁发给同一个人,但如果杨顺在化学领域发现新东西,还是有可能再得一次诺贝尔化学奖,嗯,诺贝尔理科综合奖又不是没有发生过,历史上1/3的诺贝尔化学奖都颁发给了生物学家,杨顺还是有希望的。
“……但我还是会坚持在这个领域继续做研究。也希望下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就从在座的各位中间产生,病毒免疫学更加发扬光大。谢谢大家。”
杨顺说完,深深鞠躬,又向四周鞠躬,全场起立,响起最热烈的掌声,长时间不停。
一个多小时的学术交流还算顺利,干货满满,激清不断。
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们第一次看到华夏科学家这么聪明,如此年轻,却经验丰富,滑不留手,借着大势,轻松征服了全世界的同行。
今年的诺奖,众望所归。
技术交流之后,桑尼护着杨顺先行离开,另外还有一些私人小会议在旁边,DLY-02号病毒,以及YNM-01号病毒的深度研究,医学院这些教授们还有新想法,当然,他们还想获得更多的新基因片段。
杨顺参加了,另外陈浩,叶青也跟过来。
真想再刷一个诺贝尔化学奖?
那就从现在开始准备吧,这是和世界顶级科学家打好关系的好机会,混个面熟总没错。
“辛笛呢?”
杨顺又想起这个不着调博士来。
陈浩忍住笑,说道:“他被鲱鱼罐头给误伤了,不好意思过来。”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辛笛的遭遇说了一遍。
这尼玛……
杨顺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真的无力吐槽。
“因为吃罐头,连诺奖论坛都能错过,这个辛笛啊,我估计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回去他老婆不罚他跪键盘,我杨字倒过来写。”
杨顺摆摆手:“不管他了,但麻烦您盯紧点,10号那天颁奖不要错过。”
陈浩点头:“我知道的。”
……………………
就在他们与同行交流医学技术时,袁定洋和薛贵带着另一批人,参观了瑞典的几家大型生态农业企业。
他们不仅学生态种植技术,还与一些育种公司进行技术交流,试着进行转基因农作物方面的合作。
瑞典政府明面上并不反对转基因,但私下里管的很严格,瑞典本地企业是没机会接触转基因作物种子的。
但因为常守正的原因,瑞典已经出现了一点小小的苗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有些人就喜欢灯下黑地铤而走险。
袁定洋正在一点一点掀开这快面纱,抽丝剥茧,一条黑色产业链慢慢浮现出来。
种子行业的毒瘤,迟早要被他揪出来。
……………………
诺贝尔颁奖周的新闻,每天都会传到国内,在各大网站的诺贝尔专题页面上实时更新。
第一天就出了大笑话,辛博士吃鲱鱼罐头的视频流传出去,被全国老百姓们笑了一整天。
大部分老百姓都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神奇食物,很快就有媒体整理出来,国外有一些纪录片介绍怎么制作罐头,最后再附带一些网友自制的吃罐头视频。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有人闻到臭味后不断干呕,像辛笛那样吐八次的也不在少数,但同样也有人喜欢这种独特味道,并不觉得难闻,毕竟从科学数据来看,鲱鱼罐头的臭味大约是星城臭豆腐的20倍,重口味者还是可以接受的。
“敬你是条汉子!”
“你们这些没有吃过shi的人,永远无法体会鲱鱼罐头的美味,买吧,绝对血赚!”
“连鲱鱼罐头都没吃过的辣鸡别在我面前装逼。”
“三年前吃过一条,当时的画面太美我不愿意去回忆,那个味道仿佛又涌上喉管……”
“这就是伟大的科学牺牲精神啊~~辛博士,你真是太刁了,你是我的呕像!”
“靠,总有刁民想骗朕吃shi。”
在辛笛的微薄上,很多老百姓都幸灾乐祸,在下面跟帖,许多吃过的人现身说法,发表了自己的感受。
但真正的瑞典专家和理性网友都会说,网上视频中的吃法是错误的,瑞典人也不是全都喜欢这种味道,最正宗的吃法是要加配料的,洋葱,西红柿,再抹点黄油,夹在面包里吃还挺美味。
这就好像一部分老外不能理解华夏人的臭豆腐一样,大爱臭豆腐的华夏人也不一定能理解瑞典人吃鲱鱼罐头的行为,网上很多试吃者夸张的视频,更多的还是一种营销手段。
嗯,突生灵感的人也有。
有个网友说:“谢谢提醒,我准备买一盒罐头洒在广场上,赶走那些跳舞的大妈。”
另外一个网友也说:“特么的有个辣鸡总喜欢占我车位,谢谢辛博士的启发,我知道怎么办了,我把鲱鱼汤汁从他前挡风玻璃的通风口倒进去,鱼肉糜从天窗挤进去,让他狗曰的酸爽几天,想卖车都卖不出去!”
这几招狠啊,比什么在车上倒垃圾,丢姨妈巾还要绝。
网友们脑洞大开,纷纷出主意,比如在EX的婚礼上开一盒撒在婚纱上,辞职后泼上司一脸鲱鱼汁,怎么恨怎么来。
这年头,娱乐至上,总之,辛笛火了,破天荒的第一次单独上了头条!
很多人拿他搞笑,最有趣的回答还是他的同事肖健。
肖健是第一个回复,也是点赞最高的一个:“麻烦帮我带几盒回来,我们可以科学研究一下这个罐头,写篇论文,申报明年的诺贝尔奖。”
这个诺贝尔奖,肯定是搞笑诺贝尔了。
没想到辛笛出院后,立刻在下面回复:“我会想办法带一箱罐头回来研究,先灌你吃三盒,不吃不是华夏人。”
网友们笑惨,都说南山植化所的科学怪人无敌了。
诺奖周,辛笛这家伙似乎专门负责搞笑的,杨顺就是正儿八经的搞学术研究,官方大会后,参加了另外几场,每天都安排地满满的。
甚至还参加了一场华夏驻瑞大使举办的华侨晚宴,见了许多在瑞典打拼的华夏企业家。
这个国家高新技术很厉害,优秀的华夏企业家也在努力融入当地社会,一些高管和商人也做到了瑞典财富榜的前列,非常了不起,比如入股沃尔沃集团的吉利,华为瑞典,中兴瑞典等公司。
人在异地,最需要家乡人的抱团取暖。
杨顺还向瑞典华人工会捐款500万瑞典克朗,用于保障华夏留学生在校外兼职打工的利益,希望学生们不要急着赚钱,而是多花时间学知识,厚积薄发。
他这样刷头条,一直持续到10号那天,诺贝尔奖的正式颁奖典礼,央视已经做好现场直播的准备,到时候,会在央视直播平台以及新闻频道全国同步播出。
自从参加完第一天的诺奖学术大会后,负责招待杨顺和汪卉的,就由诺贝尔基金会接手了。
基金会提供了一台定制版本的诺贝尔BMW,除了车标是诺贝尔头像之外,还有特殊的个性化车牌,上面写着Nobel,防弹防爆加重的BMW走到哪里都会引来瑞典人民的特别注意,以及热情的挥手。
或许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诺贝尔的感情比瑞典更深吧,他们热爱诺贝尔,尊重每一位获奖者。
杨顺入住的酒店是著名的斯德哥尔摩Grand酒店,并且是顶层的“诺贝尔套房”。
杨顺跟在秘书和王室接待官身后,进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1号行政套房”。
地上铺着厚厚的羊毛地毯,花纹精致,踩上去极为舒服,即使是外间候客厅,也有二十平米,沙发,茶几,落地灯一应俱全,墙角还摆着斯坦威钢琴,如果客人还有吉他,小提琴之类的爱好,酒店随时可以提供。
更引人注目的还是卧室,双人大床看上去就知道很舒服,杨顺对汪卉挤挤眼,晚上应该在这里留下一点痕迹,留做纪念。
但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墙角柜子上的诺贝尔半身雕像,一下子就吸引了他的目光。
另外书房的墙上,挂着从1997年开始历届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得主照片,和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贝尔大楼差不多。
“这……算了吧。”
让一群老科学家看着他们在床上翻滚,这种感觉实在是尴尬,杨顺放弃了一些骚套路的想法。
“十年前,屠教授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十年前,我正在读大学本科,专业是植物保护,研究各种濒危植物。当时我看到屠教授做报告的录像,心情很激动,因为她老人家为我指点了一条科研的明路。”
杨顺真诚地说道:“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我所有的成就全都建立在植物药上面,这难道只是一个巧合吗?不,我不这么认为。我还会继续深挖植物药这个范畴,假设过几年,我又征服了HIV,脑瘫,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病情,没法再得诺贝尔奖了……”
哈哈哈!
现场直接爆发出巨大的哄笑声,就连诺奖大会成员也是忍俊不止。
同一个领域的诺奖确实不会重复颁发给同一个人,但如果杨顺在化学领域发现新东西,还是有可能再得一次诺贝尔化学奖,嗯,诺贝尔理科综合奖又不是没有发生过,历史上1/3的诺贝尔化学奖都颁发给了生物学家,杨顺还是有希望的。
“……但我还是会坚持在这个领域继续做研究。也希望下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就从在座的各位中间产生,病毒免疫学更加发扬光大。谢谢大家。”
杨顺说完,深深鞠躬,又向四周鞠躬,全场起立,响起最热烈的掌声,长时间不停。
一个多小时的学术交流还算顺利,干货满满,激清不断。
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们第一次看到华夏科学家这么聪明,如此年轻,却经验丰富,滑不留手,借着大势,轻松征服了全世界的同行。
今年的诺奖,众望所归。
技术交流之后,桑尼护着杨顺先行离开,另外还有一些私人小会议在旁边,DLY-02号病毒,以及YNM-01号病毒的深度研究,医学院这些教授们还有新想法,当然,他们还想获得更多的新基因片段。
杨顺参加了,另外陈浩,叶青也跟过来。
真想再刷一个诺贝尔化学奖?
那就从现在开始准备吧,这是和世界顶级科学家打好关系的好机会,混个面熟总没错。
“辛笛呢?”
杨顺又想起这个不着调博士来。
陈浩忍住笑,说道:“他被鲱鱼罐头给误伤了,不好意思过来。”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辛笛的遭遇说了一遍。
这尼玛……
杨顺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真的无力吐槽。
“因为吃罐头,连诺奖论坛都能错过,这个辛笛啊,我估计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回去他老婆不罚他跪键盘,我杨字倒过来写。”
杨顺摆摆手:“不管他了,但麻烦您盯紧点,10号那天颁奖不要错过。”
陈浩点头:“我知道的。”
……………………
就在他们与同行交流医学技术时,袁定洋和薛贵带着另一批人,参观了瑞典的几家大型生态农业企业。
他们不仅学生态种植技术,还与一些育种公司进行技术交流,试着进行转基因农作物方面的合作。
瑞典政府明面上并不反对转基因,但私下里管的很严格,瑞典本地企业是没机会接触转基因作物种子的。
但因为常守正的原因,瑞典已经出现了一点小小的苗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有些人就喜欢灯下黑地铤而走险。
袁定洋正在一点一点掀开这快面纱,抽丝剥茧,一条黑色产业链慢慢浮现出来。
种子行业的毒瘤,迟早要被他揪出来。
……………………
诺贝尔颁奖周的新闻,每天都会传到国内,在各大网站的诺贝尔专题页面上实时更新。
第一天就出了大笑话,辛博士吃鲱鱼罐头的视频流传出去,被全国老百姓们笑了一整天。
大部分老百姓都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神奇食物,很快就有媒体整理出来,国外有一些纪录片介绍怎么制作罐头,最后再附带一些网友自制的吃罐头视频。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有人闻到臭味后不断干呕,像辛笛那样吐八次的也不在少数,但同样也有人喜欢这种独特味道,并不觉得难闻,毕竟从科学数据来看,鲱鱼罐头的臭味大约是星城臭豆腐的20倍,重口味者还是可以接受的。
“敬你是条汉子!”
“你们这些没有吃过shi的人,永远无法体会鲱鱼罐头的美味,买吧,绝对血赚!”
“连鲱鱼罐头都没吃过的辣鸡别在我面前装逼。”
“三年前吃过一条,当时的画面太美我不愿意去回忆,那个味道仿佛又涌上喉管……”
“这就是伟大的科学牺牲精神啊~~辛博士,你真是太刁了,你是我的呕像!”
“靠,总有刁民想骗朕吃shi。”
在辛笛的微薄上,很多老百姓都幸灾乐祸,在下面跟帖,许多吃过的人现身说法,发表了自己的感受。
但真正的瑞典专家和理性网友都会说,网上视频中的吃法是错误的,瑞典人也不是全都喜欢这种味道,最正宗的吃法是要加配料的,洋葱,西红柿,再抹点黄油,夹在面包里吃还挺美味。
这就好像一部分老外不能理解华夏人的臭豆腐一样,大爱臭豆腐的华夏人也不一定能理解瑞典人吃鲱鱼罐头的行为,网上很多试吃者夸张的视频,更多的还是一种营销手段。
嗯,突生灵感的人也有。
有个网友说:“谢谢提醒,我准备买一盒罐头洒在广场上,赶走那些跳舞的大妈。”
另外一个网友也说:“特么的有个辣鸡总喜欢占我车位,谢谢辛博士的启发,我知道怎么办了,我把鲱鱼汤汁从他前挡风玻璃的通风口倒进去,鱼肉糜从天窗挤进去,让他狗曰的酸爽几天,想卖车都卖不出去!”
这几招狠啊,比什么在车上倒垃圾,丢姨妈巾还要绝。
网友们脑洞大开,纷纷出主意,比如在EX的婚礼上开一盒撒在婚纱上,辞职后泼上司一脸鲱鱼汁,怎么恨怎么来。
这年头,娱乐至上,总之,辛笛火了,破天荒的第一次单独上了头条!
很多人拿他搞笑,最有趣的回答还是他的同事肖健。
肖健是第一个回复,也是点赞最高的一个:“麻烦帮我带几盒回来,我们可以科学研究一下这个罐头,写篇论文,申报明年的诺贝尔奖。”
这个诺贝尔奖,肯定是搞笑诺贝尔了。
没想到辛笛出院后,立刻在下面回复:“我会想办法带一箱罐头回来研究,先灌你吃三盒,不吃不是华夏人。”
网友们笑惨,都说南山植化所的科学怪人无敌了。
诺奖周,辛笛这家伙似乎专门负责搞笑的,杨顺就是正儿八经的搞学术研究,官方大会后,参加了另外几场,每天都安排地满满的。
甚至还参加了一场华夏驻瑞大使举办的华侨晚宴,见了许多在瑞典打拼的华夏企业家。
这个国家高新技术很厉害,优秀的华夏企业家也在努力融入当地社会,一些高管和商人也做到了瑞典财富榜的前列,非常了不起,比如入股沃尔沃集团的吉利,华为瑞典,中兴瑞典等公司。
人在异地,最需要家乡人的抱团取暖。
杨顺还向瑞典华人工会捐款500万瑞典克朗,用于保障华夏留学生在校外兼职打工的利益,希望学生们不要急着赚钱,而是多花时间学知识,厚积薄发。
他这样刷头条,一直持续到10号那天,诺贝尔奖的正式颁奖典礼,央视已经做好现场直播的准备,到时候,会在央视直播平台以及新闻频道全国同步播出。
自从参加完第一天的诺奖学术大会后,负责招待杨顺和汪卉的,就由诺贝尔基金会接手了。
基金会提供了一台定制版本的诺贝尔BMW,除了车标是诺贝尔头像之外,还有特殊的个性化车牌,上面写着Nobel,防弹防爆加重的BMW走到哪里都会引来瑞典人民的特别注意,以及热情的挥手。
或许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诺贝尔的感情比瑞典更深吧,他们热爱诺贝尔,尊重每一位获奖者。
杨顺入住的酒店是著名的斯德哥尔摩Grand酒店,并且是顶层的“诺贝尔套房”。
杨顺跟在秘书和王室接待官身后,进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1号行政套房”。
地上铺着厚厚的羊毛地毯,花纹精致,踩上去极为舒服,即使是外间候客厅,也有二十平米,沙发,茶几,落地灯一应俱全,墙角还摆着斯坦威钢琴,如果客人还有吉他,小提琴之类的爱好,酒店随时可以提供。
更引人注目的还是卧室,双人大床看上去就知道很舒服,杨顺对汪卉挤挤眼,晚上应该在这里留下一点痕迹,留做纪念。
但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墙角柜子上的诺贝尔半身雕像,一下子就吸引了他的目光。
另外书房的墙上,挂着从1997年开始历届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得主照片,和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贝尔大楼差不多。
“这……算了吧。”
让一群老科学家看着他们在床上翻滚,这种感觉实在是尴尬,杨顺放弃了一些骚套路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