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散了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金钻总裁冒牌妻小说章节目录、幻想次元掠夺记、穿越异兽系统、电弧中的高级玩家、快穿女配:反派BOSS请君入瓮、快穿系统:反派BOSS来袭!、暗黑破坏神之毁灭、请叫我邪神大人、末世流浪狗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十八天,行程1100里,我们来到了铜山县,距离扬州最近的一个镇...蓬朗镇。
从这里往东再走三天,便是扬州地界,金山府治下的溧阳县。
因为很靠近扬州,又是铜山县距离扬州最近的乡镇,占据交通便利,蓬朗镇的灾情并不严重。
在这里,我从人们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这些人也对我们不是很排斥。
一家三口,看到这里的景色,决定不再往前面走了。
毕竟,大家都知道扬州好,可是谁也没去过,真正怎么样还不清楚。
眼下的蓬朗镇,已经大大超出了众人的预期,一家三口拉着我跟绣娘说:“留下吧,这里挺好的,要饭吃也能活着,等明年开春我们就能回家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选,但是绣娘不想留下。
不过,我们还是暂时留下了,因为我们又饿又乏,积蓄补充营养,调整状态。
蓬朗镇很富裕,做陶瓷生意的人很多,有钱自然不会受灾,更何况这边的灾情并不严重。
我,绣娘,一家三口,在一个桥洞里安了家。
我找来了别人不要的木板,在桥洞里做了个挡风板,这样人在里面风就吹不到了,这个桥洞,给了我家的温暖。
入驻蓬朗镇的第一天,很早一家三口就起来了,跟我说出去要饭。
但是在大街上,我却看到一家三口,坐在早餐铺吃烧饼。
我从没想过,一家三口是有钱的,但是我忘了,徐老汉也是周老爷家的佃农,再怎么样也不会像我一般,拿着几块饼子就出门。
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跟计划中那样去要饭,而是偷偷跟在了一家三口身后。
吃完早餐之后,一家三口去了药铺,从他们的对话中我才知道,原来徐老汉的闺女,一直在吃这家药铺的药,他们这次过来不只是逃荒,也是带闺女来看病的。
到了这里我就明白了,徐老汉的目的根本不是扬州,他是怕闹荒之后,买不到女儿的药,耽误了女儿的病,再加上家里的存粮也不多,干脆将家里的东西一卖,拖家带口的来了这边。
我很愤怒,愤怒于徐老汉明明有钱,为什么不带泼皮去看病,而是要将他丢下。
每个村镇都有跌打郎中,要是治的早,泼皮的腿伤根本不会化脓,更不会只能留在猎屋中等死。
之前,我还非常感动,徐老汉能将食物都留给泼皮,现在,所有的感动都化为了愤怒,这一切不该是这样的。
大家不离不弃,结伴而行千里,难道这样的交情,还没有几枚铜板重要吗?
对了,徐老汉一家,跟我,跟中年人,跟泼皮,跟绣娘都是不同的啊。
大家都是逃荒,其他人是真慌,而徐老汉一家是假慌。
难怪那几天饿的狠了,女儿一直在催促徐老汉离开,当时还以为这些人是想快点赶路,去有吃的地方。
现在看,离开是真的离开,身上有钱的徐老汉,根本不会跟他们一样饿死,有钱,吃高价粮也能活下来。
只有我,中年人,泼皮,绣娘才是真的身无分文,犹如逃荒的乞丐一样。
见到了真相,我心灰意冷。
一路流离,在徐老汉三人眼中到底算什么,一个笑话吗?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回过神的时候,正坐在一家酒楼门口,里面的店小二正在往外走,看上去是要将我赶走。
“母亲,这里有个乞丐!”
一对来吃饭的母子往酒楼来,小的那个大概八九岁的样子,指着我对他的母亲说道。
“脏死了,乞丐有什么好看的!”
看到小男孩还要靠近,母亲从荷包里拿出几枚铜板,随手丢在了地上:“快滚,臭要饭的!”
我该怎么做,捡起铜板,还给她,告诉她我不是乞丐吗?
我低着头,看着地上的铜板,又想到了坐在早餐铺上,吃着烧饼喝着豆汁的一家三口。
桥洞里,绣娘还在等着我回去,她一定很想吃烧饼吧?
我捡起了地上的铜板,看着一脸厌恶的贵妇人,放下了自己的尊严......我,就是个乞丐。
拿着五枚铜板,我去了早餐铺。
早餐铺的门口写着:“粮价上涨,烧饼两文钱一个,豆汁不变。”
我用别人施舍来的五文钱,买了两个烧饼,还有一碗豆汁,跟老板商量了很久,他才同意我将豆汁连碗端走,一会再给他还回来。
端着热气腾腾的豆汁,感受着怀中的烧饼,我急不可耐的跑向桥洞。
桥洞外,绣娘正在溪水旁洗衣服,神态专注而宁静。
“绣娘,你看我给你带什么了!”
“豆汁,烧饼!”
绣娘一脸惊喜,看到她脸上的喜悦,我觉得一切都是值的。
“你吃了吗?”看着热乎乎的烧饼,绣娘一边咽口水,一边对我说道。
我吸了口气,鼓起干瘪瘪的肚子,拍打道:“吃了,吃了三个,可算是撑死我了。”
“你哪来的钱?”
绣娘接过豆汁,喝一口,烫的眯起了眼睛。
我没说是别人施舍的,为了我一文不值的尊严,我撒谎了:“酒楼的伙计卸酒,我跟着帮忙来着,掌柜的过意不去,给了我几枚铜钱算是工钱。”
“你真有本事!”绣娘笑的很好看,她脸上的脏东西,已经用溪水洗掉了。
一眼看去,既有少女的柔弱,又有一路艰苦磨炼出的英气,简直像天上的仙子一样。
看到我脸上的傻笑,绣娘慢慢收敛了笑容,低语道:“张青,你是个好人。”
“好人吗?”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心里还是免不了的失落。
人,或许就该认命,是什么给了我不切实际的幻想,从看绣娘一眼就自愧形秽的乡下小子,变成觉得自己配得上绣娘了?
是一路的颠沛流离,还是二十多天的朝夕相处?
看来,不是一家三口变了,更不是绣娘变了,而是我变了。
能配得上绣娘的,应该是某个秀才公,或者地主老爷吧,自己这样的乞丐,又怎么能有非分之想。
第三十天...
经过那件事,我清醒了很多,与绣娘的距离也疏远了些。
这一天,徐老汉闺女起的很早,主动帮助我打扫桥洞,看上去很开心。
绣娘以为我生气了,有心跟我缓和关系,主动对我说道:“你说,徐家丫头病的到底厉不厉害,她不会是装病的吧?”
其实我没有生气,只是不想靠的太近,让自己受伤。
但是看到绣娘的那张脸,我还是忍不住沉迷,情不自禁的回答道:“应该不是装的,在路上的时候,她有时候就会突然捂着胸口,好一会才能缓过劲来。而且这几天,我看到徐老汉经常往药铺跑,药那么苦,谁会喜欢吃药呢?”
听到我的回答,绣娘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徐家闺女别看三十多岁,而且有病,她这个人却是心高气傲的,平时不怎么跟我们说话。
今天,她却有很多话想说,帮我打扫完桥洞之后,还主动拉着绣娘聊天,跟往日比简直是变了一个人。
当天晚上,绣娘跟我说,徐家闺女那么高兴,是因为前天出去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看上她的木匠。
木匠这几天,正跟人打听她呢,好似有娶她的意思。
我听得将信将疑,木匠,那可是手艺人,能看上徐家闺女吗?
结果绣娘说,那木匠五十多岁了,下面有两儿一女,老婆前些年病死了。
徐家闺女,跟他亡妻长得很像,徐家闺女自己也乐意,蓬朗镇繁荣,木匠又是体面人,嫁过去就是享福。
老两口有些顾忌,觉得自家闺女这病,不太合适结婚,这才悬乎着没有落下去。
可是看徐家闺女的样子,这件事八成有谱,徐老汉可管不住这丫头。
三天后,镇上的媒婆来了,一见面,就数落桥洞不是人住的地方,又说木匠家里如何好过,有良田五十亩之类的话,还说只要徐老汉点头,立刻就有三亩的地契当做聘礼送上。
我看向徐老汉,听到木匠家里有五十亩地,还愿意拿出三亩地当做聘礼,徐老汉的态度也不再坚决。
毕竟,对乡下人来说,田地就是农民的根,家里有五十亩良田,那可是十足的富户了,那么多地,得产多少粮食,女儿嫁过去之后,这得咋吃,天天吃面饼也吃不完啊!
很快,这件亲事就定下了,徐老汉一家人,也搬到了木匠家里。
因为是二婚,又是乡下人,婚事没有操办的大张旗鼓。
结婚那天,木匠家摆了十八桌流水席,我跟绣娘却没有得到邀请。
绣娘说,或许是木匠家操办的,没有注意到咱们。
我却知道,徐老汉一家,心里面是有主意的,跟咱们之间,始终隔着一层纱。
要不然,一家三口也不会偷偷摸摸的出去,瞒着大家吃烧饼,回来后也不言不语了。
不过,我还是祝福他们,祝福他们好好的活下去,带着泼皮跟中年人的那份。
一家三口搬走之后,桥洞就冷清了下来,只剩下了我跟绣娘。
绣娘也在这里待够了,她想要看看扬州是什么样,这里再好,毕竟还是交州。
离开道口村的第三十八天,我们再次出发,向着扬州而去。
出来时是七个人,大家结伴而行,相约谁也不掉队。
现在,只剩下了两个,泼皮,中年人,一家三口,再也跟不上了...
第二十八天,行程1100里,我们来到了铜山县,距离扬州最近的一个镇...蓬朗镇。
从这里往东再走三天,便是扬州地界,金山府治下的溧阳县。
因为很靠近扬州,又是铜山县距离扬州最近的乡镇,占据交通便利,蓬朗镇的灾情并不严重。
在这里,我从人们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这些人也对我们不是很排斥。
一家三口,看到这里的景色,决定不再往前面走了。
毕竟,大家都知道扬州好,可是谁也没去过,真正怎么样还不清楚。
眼下的蓬朗镇,已经大大超出了众人的预期,一家三口拉着我跟绣娘说:“留下吧,这里挺好的,要饭吃也能活着,等明年开春我们就能回家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选,但是绣娘不想留下。
不过,我们还是暂时留下了,因为我们又饿又乏,积蓄补充营养,调整状态。
蓬朗镇很富裕,做陶瓷生意的人很多,有钱自然不会受灾,更何况这边的灾情并不严重。
我,绣娘,一家三口,在一个桥洞里安了家。
我找来了别人不要的木板,在桥洞里做了个挡风板,这样人在里面风就吹不到了,这个桥洞,给了我家的温暖。
入驻蓬朗镇的第一天,很早一家三口就起来了,跟我说出去要饭。
但是在大街上,我却看到一家三口,坐在早餐铺吃烧饼。
我从没想过,一家三口是有钱的,但是我忘了,徐老汉也是周老爷家的佃农,再怎么样也不会像我一般,拿着几块饼子就出门。
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跟计划中那样去要饭,而是偷偷跟在了一家三口身后。
吃完早餐之后,一家三口去了药铺,从他们的对话中我才知道,原来徐老汉的闺女,一直在吃这家药铺的药,他们这次过来不只是逃荒,也是带闺女来看病的。
到了这里我就明白了,徐老汉的目的根本不是扬州,他是怕闹荒之后,买不到女儿的药,耽误了女儿的病,再加上家里的存粮也不多,干脆将家里的东西一卖,拖家带口的来了这边。
我很愤怒,愤怒于徐老汉明明有钱,为什么不带泼皮去看病,而是要将他丢下。
每个村镇都有跌打郎中,要是治的早,泼皮的腿伤根本不会化脓,更不会只能留在猎屋中等死。
之前,我还非常感动,徐老汉能将食物都留给泼皮,现在,所有的感动都化为了愤怒,这一切不该是这样的。
大家不离不弃,结伴而行千里,难道这样的交情,还没有几枚铜板重要吗?
对了,徐老汉一家,跟我,跟中年人,跟泼皮,跟绣娘都是不同的啊。
大家都是逃荒,其他人是真慌,而徐老汉一家是假慌。
难怪那几天饿的狠了,女儿一直在催促徐老汉离开,当时还以为这些人是想快点赶路,去有吃的地方。
现在看,离开是真的离开,身上有钱的徐老汉,根本不会跟他们一样饿死,有钱,吃高价粮也能活下来。
只有我,中年人,泼皮,绣娘才是真的身无分文,犹如逃荒的乞丐一样。
见到了真相,我心灰意冷。
一路流离,在徐老汉三人眼中到底算什么,一个笑话吗?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回过神的时候,正坐在一家酒楼门口,里面的店小二正在往外走,看上去是要将我赶走。
“母亲,这里有个乞丐!”
一对来吃饭的母子往酒楼来,小的那个大概八九岁的样子,指着我对他的母亲说道。
“脏死了,乞丐有什么好看的!”
看到小男孩还要靠近,母亲从荷包里拿出几枚铜板,随手丢在了地上:“快滚,臭要饭的!”
我该怎么做,捡起铜板,还给她,告诉她我不是乞丐吗?
我低着头,看着地上的铜板,又想到了坐在早餐铺上,吃着烧饼喝着豆汁的一家三口。
桥洞里,绣娘还在等着我回去,她一定很想吃烧饼吧?
我捡起了地上的铜板,看着一脸厌恶的贵妇人,放下了自己的尊严......我,就是个乞丐。
拿着五枚铜板,我去了早餐铺。
早餐铺的门口写着:“粮价上涨,烧饼两文钱一个,豆汁不变。”
我用别人施舍来的五文钱,买了两个烧饼,还有一碗豆汁,跟老板商量了很久,他才同意我将豆汁连碗端走,一会再给他还回来。
端着热气腾腾的豆汁,感受着怀中的烧饼,我急不可耐的跑向桥洞。
桥洞外,绣娘正在溪水旁洗衣服,神态专注而宁静。
“绣娘,你看我给你带什么了!”
“豆汁,烧饼!”
绣娘一脸惊喜,看到她脸上的喜悦,我觉得一切都是值的。
“你吃了吗?”看着热乎乎的烧饼,绣娘一边咽口水,一边对我说道。
我吸了口气,鼓起干瘪瘪的肚子,拍打道:“吃了,吃了三个,可算是撑死我了。”
“你哪来的钱?”
绣娘接过豆汁,喝一口,烫的眯起了眼睛。
我没说是别人施舍的,为了我一文不值的尊严,我撒谎了:“酒楼的伙计卸酒,我跟着帮忙来着,掌柜的过意不去,给了我几枚铜钱算是工钱。”
“你真有本事!”绣娘笑的很好看,她脸上的脏东西,已经用溪水洗掉了。
一眼看去,既有少女的柔弱,又有一路艰苦磨炼出的英气,简直像天上的仙子一样。
看到我脸上的傻笑,绣娘慢慢收敛了笑容,低语道:“张青,你是个好人。”
“好人吗?”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心里还是免不了的失落。
人,或许就该认命,是什么给了我不切实际的幻想,从看绣娘一眼就自愧形秽的乡下小子,变成觉得自己配得上绣娘了?
是一路的颠沛流离,还是二十多天的朝夕相处?
看来,不是一家三口变了,更不是绣娘变了,而是我变了。
能配得上绣娘的,应该是某个秀才公,或者地主老爷吧,自己这样的乞丐,又怎么能有非分之想。
第三十天...
经过那件事,我清醒了很多,与绣娘的距离也疏远了些。
这一天,徐老汉闺女起的很早,主动帮助我打扫桥洞,看上去很开心。
绣娘以为我生气了,有心跟我缓和关系,主动对我说道:“你说,徐家丫头病的到底厉不厉害,她不会是装病的吧?”
其实我没有生气,只是不想靠的太近,让自己受伤。
但是看到绣娘的那张脸,我还是忍不住沉迷,情不自禁的回答道:“应该不是装的,在路上的时候,她有时候就会突然捂着胸口,好一会才能缓过劲来。而且这几天,我看到徐老汉经常往药铺跑,药那么苦,谁会喜欢吃药呢?”
听到我的回答,绣娘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徐家闺女别看三十多岁,而且有病,她这个人却是心高气傲的,平时不怎么跟我们说话。
今天,她却有很多话想说,帮我打扫完桥洞之后,还主动拉着绣娘聊天,跟往日比简直是变了一个人。
当天晚上,绣娘跟我说,徐家闺女那么高兴,是因为前天出去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看上她的木匠。
木匠这几天,正跟人打听她呢,好似有娶她的意思。
我听得将信将疑,木匠,那可是手艺人,能看上徐家闺女吗?
结果绣娘说,那木匠五十多岁了,下面有两儿一女,老婆前些年病死了。
徐家闺女,跟他亡妻长得很像,徐家闺女自己也乐意,蓬朗镇繁荣,木匠又是体面人,嫁过去就是享福。
老两口有些顾忌,觉得自家闺女这病,不太合适结婚,这才悬乎着没有落下去。
可是看徐家闺女的样子,这件事八成有谱,徐老汉可管不住这丫头。
三天后,镇上的媒婆来了,一见面,就数落桥洞不是人住的地方,又说木匠家里如何好过,有良田五十亩之类的话,还说只要徐老汉点头,立刻就有三亩的地契当做聘礼送上。
我看向徐老汉,听到木匠家里有五十亩地,还愿意拿出三亩地当做聘礼,徐老汉的态度也不再坚决。
毕竟,对乡下人来说,田地就是农民的根,家里有五十亩良田,那可是十足的富户了,那么多地,得产多少粮食,女儿嫁过去之后,这得咋吃,天天吃面饼也吃不完啊!
很快,这件亲事就定下了,徐老汉一家人,也搬到了木匠家里。
因为是二婚,又是乡下人,婚事没有操办的大张旗鼓。
结婚那天,木匠家摆了十八桌流水席,我跟绣娘却没有得到邀请。
绣娘说,或许是木匠家操办的,没有注意到咱们。
我却知道,徐老汉一家,心里面是有主意的,跟咱们之间,始终隔着一层纱。
要不然,一家三口也不会偷偷摸摸的出去,瞒着大家吃烧饼,回来后也不言不语了。
不过,我还是祝福他们,祝福他们好好的活下去,带着泼皮跟中年人的那份。
一家三口搬走之后,桥洞就冷清了下来,只剩下了我跟绣娘。
绣娘也在这里待够了,她想要看看扬州是什么样,这里再好,毕竟还是交州。
离开道口村的第三十八天,我们再次出发,向着扬州而去。
出来时是七个人,大家结伴而行,相约谁也不掉队。
现在,只剩下了两个,泼皮,中年人,一家三口,再也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