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91章 谁是棒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飞剑问道、好想住你隔壁、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晋江系统防盗, 购买vip章节比例40%以上方可看到最新更新
夏王妃是蜀王姜城巍的继妃,也就是蜀王三子姜琸的生母。
蜀王有三子,全部嫡出。长子姜珉,次子姜玦均为蜀王已去世的原配王妃闵氏所出,闵王妃生姜玦时难产而亡,闵氏临终前蜀王写下了折子, 为长子姜珉请封世子位, 因此姜珉八岁时便已被封为蜀王世子,同时被送至京中由宫中抚养。
姜玦一岁时蜀王续娶了现在的王妃夏氏,不到一年便生下了嫡三子姜琸。
姜玦也是夏氏一手带大的,因此姜玦几乎视夏氏为生母,和夏氏所出的弟弟姜琸关系也非常好。
尤其是姜琸四岁时便又被宫中接走,抚养在了宫中,每年回蜀地的时间也不过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一直由夏王妃抚养的也就是蜀王次子姜玦而已, 因此姜玦和夏王妃的感情更为深厚,听说夏王妃待姜玦尤胜过亲子姜琸。
夏王妃生得堪称绝色, 不过奇怪的是蜀王却并不怎么宠爱夏王妃, 他先后有过几位宠爱的侧妃侍妾, 但对夏王妃只能称得上敬重有加,却绝不宠爱,甚至夏王妃是独住一处宫室,蜀王很少踏足。
但不要以为如此夏王妃在蜀王府就没有地位,曾经也有正当宠的侧妃恃宠而骄, 挑衅夏王妃,结果就是被蜀王直接剥了侧妃身份,幽居冷室郁郁寡欢而死,这位还生了在蜀王面前颇为得宠的长女柔仪县主,无论柔仪县主如何为其生母求情,也没能让蜀王半点改变主意。
之后再没有宠妃或宠妾敢直接挑衅夏王妃。
夏王妃性情随和温柔,并不难相处。她这日召了陈氏过来,也不过是听说了白家一家准备去京中,就召了陈氏问了些她们去京中的准备事宜,还特地准备了封信,让陈氏和静姝到了京中,拿了信去拜访她的长媳也就是蜀王世子妃钟氏。
世子妃钟氏也是蜀中世家之女,是夏王妃看着长大的,婆媳关系很好,只是钟氏和世子完婚后便也去了京中世子姜珉的身边。
夏王妃道:“世子妃自幼都在蜀中长大,在京中怕也是多有不惯,只是这孩子稳重,从不说出来而已。你们过去了,也可常过去跟她说说话,以解乡愁。”
陈氏虽然心中对夏王妃如此关照自己颇为诧异,但也知道这是夏王妃好意抬举自己,以自己的身份,在京中初时和人交往必不容易,但有蜀王世子妃关照,哪怕只是略有来往,众人也会高看她一眼,所以忙十分感激的谢过了夏王妃。
夏王妃不过是浅浅一笑,就把目光转向了坐在一旁一直没有出声的静姝身上。
虽然她刚刚一直在和陈氏说话,但其实暗中一直在留意静姝的动静,她真没想到这小女孩年纪这么小,就有这般的定力,一直静静坐在那里,丝毫没有拘束,也不让人觉得半点呆板,其仪态就是京中一等一的世家贵女也就是如此了。
这不免让她有些暗暗吃惊,难怪琸儿也会对她另眼相看,不说她小小年纪就已清丽明媚十分出众的姿容,她身上还有些很矛盾的气质,让人不由自主的受其吸引。
夏王妃柔声问道:“白姑娘此前可曾去过京中?”
静姝起身答道:“回王妃娘娘话,臣女几年前也是父亲回京述职时去过一次京城,在京中住过一段时间。”
夏王妃点头,唤了她到近前身边坐下,这才道:“嗯,在京中可还住得惯?我和你正好相反,幼时是在京中长大,及至嫁予王爷,才到了蜀中,初时还颇不习惯蜀中的膳食,届时你可要让你母亲多准备几个厨子带去京城,不然想吃什么的时候可真是辛苦。”
说到这里就笑道,“我们世子妃就带了不少厨子去京中,各式点心师傅就有好几个,届时你想吃什么了,就去京中的蜀王府跟世子妃去讨好了。”
静姝也没客气,只抿嘴笑道:“那臣女真是有口福了,听说世子妃娘娘最擅厨艺美食,她的厨子做的点心怕是我在蜀中都未必吃得到的。”
陈氏有些惶恐,又有些无奈,道:“为了吃的去叨扰世子妃娘娘,这孩子也敢应下。”
夏王妃笑,她拍拍静姝的手,转头对陈氏道:“你也不必客气拘束,阿敏最喜人和她分享美食,有这样可人的孩子陪着她说话,她怕是不知有多高兴。”
钟敏便是世子妃娘娘的闺名。
众人说笑了一阵,也不过是随意聊了些家常,陈氏见时候不早,怕耽误了夏王妃休息,便要起身告辞。
夏王妃这时却是对着静姝道:“白姑娘,你可是还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静姝倒是微愣,她没想到夏王妃观人能力这么强,她一直想找机会跟夏王妃打探北地原家之事,只是不好随意打断谈话,却没想到夏王妃会主动问起。
静姝忙恭敬又有些忐忑道:“娘娘,臣女是有一事想跟娘娘打探……”
说到此,她见夏王妃目光含笑,眼含鼓励,并无怪罪之意,便继续道,“小女听说北地原家的夫人和娘娘是旧识,现在北地受灾,不知娘娘可有北地原家的消息?”
陈氏并不曾听女儿说起过这事,此时见她竟然突然开口跟夏王妃打探消息都吓了一跳,很有些担心王妃怪罪女儿的唐突。
静姝也知自己冒昧,可是她自己私下早已想了各种方法打听原家人的去踪,可是北地受灾又暴乱,那边的消息根本打探不到,她和母亲很快就要去京城,她不想错过这可能是仅有的机会。
不过夏王妃明显并没有怪罪,反是很有些高兴,只是她没有直接答静姝,反是看着瞪圆了眼睛,颇有点紧张又期待等着她答案的小姑娘,笑着问道:“原家是北地有名的医药世家,白姑娘寻原家人可是有事?”
静姝看一眼母亲陈氏,就对着夏王妃答道:“是,臣女听说北地原家的大夫最擅长调理体质,小女母亲常年受热质困扰,想请原家的大夫帮家母诊治看看。”
陈氏听了又是感动又是惶恐,这孩子这些日子就跟着了魔似的一直要帮自己寻大夫,只是……
陈氏无奈摇头,忙对着夏王妃请罪道:“娘娘,这孩子都是对臣妇关心心切,才会突相问,还望娘娘勿要怪罪。只是臣妇的身体已经是多年的毛病了,臣妇早已不抱什么希望,娘娘还是勿要理会她了。”
夏王妃温和笑道:“白姑娘一片孝心,我怎么会怪罪。说来这原家我的确是收到了一些消息,前些日子淮之送信跟我说接到了原家人,打算送他们到我们蜀地来,算着日子,过上几天也差不多就快到了。届时他们安顿下来,问了他们的意见,我便派人去请你们过来看看如何?”
淮之便是姜琸。姜琸,字淮之。
静姝大喜,忙和母亲跪下谢过夏王妃。
夏王妃又亲自拉了她起来,安抚了几句,很是和善的说了几句话,又从一旁的侍女端着的托盘上取了一枚碧玉指环,道是送给静姝的见面礼,亲自给静姝戴在了左手的中指上,并嘱咐她这是京中广陵大师赐过福的,蜀王世子妃也认得,让她务必要随身带着,不要除去。
静姝看那指环虽然小巧,但造型精致,镶嵌的碧玉如一滴碧水盈盈欲滴,且竟是广陵大师赐过福的,便知其之尊贵,但尊者赐,不敢辞,并不敢推辞,恭敬的任夏王妃帮忙戴上了,这才和母亲随了送她们出门的侍从离去。
静姝和母亲离开,夏王妃这才笑着回头问自己身后的一个中年女官,道:“嬷嬷,你看这孩子如何?”
那嬷嬷道:“小小年纪已经镇定大方,进退有度,又孝心赤诚,更难得的是虽清楚认识自己的身份,但为了对自己重要的人仍是努力争取,有勇有谋,的确是个难得的好孩子。”
夏王妃笑,然后道:“我虽也觉得她是个不错的,主要是性子好,不过也没你说得这么夸张,你不会是被琸儿给收买了,给他当说客的吧?”
嬷嬷听了这话却是笑笑不出声了,其实夏王妃面上温柔极易说话,但实际性子却是极坚定,看人又有自己的标准,哪里是旁人几句话可以动摇的?三公子自然也极了解自己的母妃,如何会去收买什么人做什么说客,这话也不过是王妃说笑罢了。
夏王妃此时却又慢慢收了笑容,低声叹道:“琸儿自幼举步维艰,喜好难露,他又从不求我什么,我也从来不能帮他做什么,其实好不好,只要他喜欢,我也会尽力帮他的。不过,他肯这般用心,倒是难得。”
也因为太过了解自己儿子,她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温玉菡只当静姝是关心他们,便也不怎么保留的统统说了。
在静姝面前,以前温玉菡或还会顾忌着些少女的骄傲和矜持不说自家难堪困难的地方,但自静姝和她大哥定亲后,她渐渐发现跟静姝说些苦处,便能得到不少或明或暗的好处后,便不再完全遮掩,而是下意识就细细盘算衡量过后,挑拣着些特意说出来了。
一开始心底或还会觉得有些不自在,但因着静姝向来知人意,平常都是她只略略提了提,静姝便会顺着她的话说些什么及做些什么提供些很实质性的资助了,并且态度再自然简单不过,完全似是静姝自己提出来愿意给的,不会让人半点难堪或受了恩惠的感觉。
次数多了,时间长了,温玉菡便也觉得理所当然了。
温玉菡觉着,也或者那些对白静姝来说只不过是不值一提的东西或者举手之劳,但对她或温家来说,却可能是十分渴望又重要的东西。
温玉菡略蹙了眉,慢慢道:“京都那边我们也不认识什么人,只是听说京里物价很是昂贵,母亲打算着除了祖宅和剩下十几亩的祭田,将家中可以变卖的东西都变卖了,也好多筹些盘缠,好过在京中拮据,到时候反让哥哥为了这些庶务杂事分了心。”
说到这里,转而问静姝道:“姝妹妹,听说你祖父和大伯父都在京中为官,你对京中物价什么的可有些了解?我母亲还想了解一下在京中租个二进的小院子大概需要多少银子?母亲想着,如此好过到时候一直住客栈。客栈嘈杂,也实在不太方便哥哥温书。”
静姝先前一直静静听着,并未有插言,此时听得温玉菡问自己,便略思了思,带了些歉意摇头道:“温姐姐,你知道我是在蜀地出生长大的,对京里知道的也不一定比你多,对这些庶务更是一抹黑了。”
因着先时温玉菡打趣,静姝也不便同以往表现差异太过明显,好似拒人于千里之外,便听之又唤了温玉菡为温姐姐。
温玉菡听了静姝的话叹了口气,面上现出一些难过忧愁之色。
静姝看她的样子不知为何心中就有些好笑,她又想到自己前世好像还特地叫了自己乳嬷嬷蓝嬷嬷去了温家,跟温夫人介绍了些京中之事。
便又道:“说来虽则家中有旧仆是京中来的,但她们也是离京十几年了,以前的事不说记得真不真切不知,就算记得的,怕现在也早不同了,若让她们误导了你们,岂不反坏了事?”
这却不完全是静姝的托词,十几年前现今这个大周朝不过刚立没几年,经了几十年的战乱,物业萧条,处处荒凉。
而这十几年新帝勤政爱民,广施兴业措施,现如今的京城的确是和当年大不同了。
这显然不是温玉菡预期中的答案,她暗自皱了皱眉,收了忧愁之色转而道:“姝妹妹说的也是,不过听说伯母在京中还有些产业,每年都会有管事过来跟伯母报告那边的出息,想必伯母应该对京中物价有些了解,妹妹若是方便的话,不若闲谈时跟伯母打听打听?”
晋江系统防盗, 购买vip章节比例40%以上方可看到最新更新
夏王妃是蜀王姜城巍的继妃,也就是蜀王三子姜琸的生母。
蜀王有三子,全部嫡出。长子姜珉,次子姜玦均为蜀王已去世的原配王妃闵氏所出,闵王妃生姜玦时难产而亡,闵氏临终前蜀王写下了折子, 为长子姜珉请封世子位, 因此姜珉八岁时便已被封为蜀王世子,同时被送至京中由宫中抚养。
姜玦一岁时蜀王续娶了现在的王妃夏氏,不到一年便生下了嫡三子姜琸。
姜玦也是夏氏一手带大的,因此姜玦几乎视夏氏为生母,和夏氏所出的弟弟姜琸关系也非常好。
尤其是姜琸四岁时便又被宫中接走,抚养在了宫中,每年回蜀地的时间也不过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一直由夏王妃抚养的也就是蜀王次子姜玦而已, 因此姜玦和夏王妃的感情更为深厚,听说夏王妃待姜玦尤胜过亲子姜琸。
夏王妃生得堪称绝色, 不过奇怪的是蜀王却并不怎么宠爱夏王妃, 他先后有过几位宠爱的侧妃侍妾, 但对夏王妃只能称得上敬重有加,却绝不宠爱,甚至夏王妃是独住一处宫室,蜀王很少踏足。
但不要以为如此夏王妃在蜀王府就没有地位,曾经也有正当宠的侧妃恃宠而骄, 挑衅夏王妃,结果就是被蜀王直接剥了侧妃身份,幽居冷室郁郁寡欢而死,这位还生了在蜀王面前颇为得宠的长女柔仪县主,无论柔仪县主如何为其生母求情,也没能让蜀王半点改变主意。
之后再没有宠妃或宠妾敢直接挑衅夏王妃。
夏王妃性情随和温柔,并不难相处。她这日召了陈氏过来,也不过是听说了白家一家准备去京中,就召了陈氏问了些她们去京中的准备事宜,还特地准备了封信,让陈氏和静姝到了京中,拿了信去拜访她的长媳也就是蜀王世子妃钟氏。
世子妃钟氏也是蜀中世家之女,是夏王妃看着长大的,婆媳关系很好,只是钟氏和世子完婚后便也去了京中世子姜珉的身边。
夏王妃道:“世子妃自幼都在蜀中长大,在京中怕也是多有不惯,只是这孩子稳重,从不说出来而已。你们过去了,也可常过去跟她说说话,以解乡愁。”
陈氏虽然心中对夏王妃如此关照自己颇为诧异,但也知道这是夏王妃好意抬举自己,以自己的身份,在京中初时和人交往必不容易,但有蜀王世子妃关照,哪怕只是略有来往,众人也会高看她一眼,所以忙十分感激的谢过了夏王妃。
夏王妃不过是浅浅一笑,就把目光转向了坐在一旁一直没有出声的静姝身上。
虽然她刚刚一直在和陈氏说话,但其实暗中一直在留意静姝的动静,她真没想到这小女孩年纪这么小,就有这般的定力,一直静静坐在那里,丝毫没有拘束,也不让人觉得半点呆板,其仪态就是京中一等一的世家贵女也就是如此了。
这不免让她有些暗暗吃惊,难怪琸儿也会对她另眼相看,不说她小小年纪就已清丽明媚十分出众的姿容,她身上还有些很矛盾的气质,让人不由自主的受其吸引。
夏王妃柔声问道:“白姑娘此前可曾去过京中?”
静姝起身答道:“回王妃娘娘话,臣女几年前也是父亲回京述职时去过一次京城,在京中住过一段时间。”
夏王妃点头,唤了她到近前身边坐下,这才道:“嗯,在京中可还住得惯?我和你正好相反,幼时是在京中长大,及至嫁予王爷,才到了蜀中,初时还颇不习惯蜀中的膳食,届时你可要让你母亲多准备几个厨子带去京城,不然想吃什么的时候可真是辛苦。”
说到这里就笑道,“我们世子妃就带了不少厨子去京中,各式点心师傅就有好几个,届时你想吃什么了,就去京中的蜀王府跟世子妃去讨好了。”
静姝也没客气,只抿嘴笑道:“那臣女真是有口福了,听说世子妃娘娘最擅厨艺美食,她的厨子做的点心怕是我在蜀中都未必吃得到的。”
陈氏有些惶恐,又有些无奈,道:“为了吃的去叨扰世子妃娘娘,这孩子也敢应下。”
夏王妃笑,她拍拍静姝的手,转头对陈氏道:“你也不必客气拘束,阿敏最喜人和她分享美食,有这样可人的孩子陪着她说话,她怕是不知有多高兴。”
钟敏便是世子妃娘娘的闺名。
众人说笑了一阵,也不过是随意聊了些家常,陈氏见时候不早,怕耽误了夏王妃休息,便要起身告辞。
夏王妃这时却是对着静姝道:“白姑娘,你可是还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静姝倒是微愣,她没想到夏王妃观人能力这么强,她一直想找机会跟夏王妃打探北地原家之事,只是不好随意打断谈话,却没想到夏王妃会主动问起。
静姝忙恭敬又有些忐忑道:“娘娘,臣女是有一事想跟娘娘打探……”
说到此,她见夏王妃目光含笑,眼含鼓励,并无怪罪之意,便继续道,“小女听说北地原家的夫人和娘娘是旧识,现在北地受灾,不知娘娘可有北地原家的消息?”
陈氏并不曾听女儿说起过这事,此时见她竟然突然开口跟夏王妃打探消息都吓了一跳,很有些担心王妃怪罪女儿的唐突。
静姝也知自己冒昧,可是她自己私下早已想了各种方法打听原家人的去踪,可是北地受灾又暴乱,那边的消息根本打探不到,她和母亲很快就要去京城,她不想错过这可能是仅有的机会。
不过夏王妃明显并没有怪罪,反是很有些高兴,只是她没有直接答静姝,反是看着瞪圆了眼睛,颇有点紧张又期待等着她答案的小姑娘,笑着问道:“原家是北地有名的医药世家,白姑娘寻原家人可是有事?”
静姝看一眼母亲陈氏,就对着夏王妃答道:“是,臣女听说北地原家的大夫最擅长调理体质,小女母亲常年受热质困扰,想请原家的大夫帮家母诊治看看。”
陈氏听了又是感动又是惶恐,这孩子这些日子就跟着了魔似的一直要帮自己寻大夫,只是……
陈氏无奈摇头,忙对着夏王妃请罪道:“娘娘,这孩子都是对臣妇关心心切,才会突相问,还望娘娘勿要怪罪。只是臣妇的身体已经是多年的毛病了,臣妇早已不抱什么希望,娘娘还是勿要理会她了。”
夏王妃温和笑道:“白姑娘一片孝心,我怎么会怪罪。说来这原家我的确是收到了一些消息,前些日子淮之送信跟我说接到了原家人,打算送他们到我们蜀地来,算着日子,过上几天也差不多就快到了。届时他们安顿下来,问了他们的意见,我便派人去请你们过来看看如何?”
淮之便是姜琸。姜琸,字淮之。
静姝大喜,忙和母亲跪下谢过夏王妃。
夏王妃又亲自拉了她起来,安抚了几句,很是和善的说了几句话,又从一旁的侍女端着的托盘上取了一枚碧玉指环,道是送给静姝的见面礼,亲自给静姝戴在了左手的中指上,并嘱咐她这是京中广陵大师赐过福的,蜀王世子妃也认得,让她务必要随身带着,不要除去。
静姝看那指环虽然小巧,但造型精致,镶嵌的碧玉如一滴碧水盈盈欲滴,且竟是广陵大师赐过福的,便知其之尊贵,但尊者赐,不敢辞,并不敢推辞,恭敬的任夏王妃帮忙戴上了,这才和母亲随了送她们出门的侍从离去。
静姝和母亲离开,夏王妃这才笑着回头问自己身后的一个中年女官,道:“嬷嬷,你看这孩子如何?”
那嬷嬷道:“小小年纪已经镇定大方,进退有度,又孝心赤诚,更难得的是虽清楚认识自己的身份,但为了对自己重要的人仍是努力争取,有勇有谋,的确是个难得的好孩子。”
夏王妃笑,然后道:“我虽也觉得她是个不错的,主要是性子好,不过也没你说得这么夸张,你不会是被琸儿给收买了,给他当说客的吧?”
嬷嬷听了这话却是笑笑不出声了,其实夏王妃面上温柔极易说话,但实际性子却是极坚定,看人又有自己的标准,哪里是旁人几句话可以动摇的?三公子自然也极了解自己的母妃,如何会去收买什么人做什么说客,这话也不过是王妃说笑罢了。
夏王妃此时却又慢慢收了笑容,低声叹道:“琸儿自幼举步维艰,喜好难露,他又从不求我什么,我也从来不能帮他做什么,其实好不好,只要他喜欢,我也会尽力帮他的。不过,他肯这般用心,倒是难得。”
也因为太过了解自己儿子,她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温玉菡只当静姝是关心他们,便也不怎么保留的统统说了。
在静姝面前,以前温玉菡或还会顾忌着些少女的骄傲和矜持不说自家难堪困难的地方,但自静姝和她大哥定亲后,她渐渐发现跟静姝说些苦处,便能得到不少或明或暗的好处后,便不再完全遮掩,而是下意识就细细盘算衡量过后,挑拣着些特意说出来了。
一开始心底或还会觉得有些不自在,但因着静姝向来知人意,平常都是她只略略提了提,静姝便会顺着她的话说些什么及做些什么提供些很实质性的资助了,并且态度再自然简单不过,完全似是静姝自己提出来愿意给的,不会让人半点难堪或受了恩惠的感觉。
次数多了,时间长了,温玉菡便也觉得理所当然了。
温玉菡觉着,也或者那些对白静姝来说只不过是不值一提的东西或者举手之劳,但对她或温家来说,却可能是十分渴望又重要的东西。
温玉菡略蹙了眉,慢慢道:“京都那边我们也不认识什么人,只是听说京里物价很是昂贵,母亲打算着除了祖宅和剩下十几亩的祭田,将家中可以变卖的东西都变卖了,也好多筹些盘缠,好过在京中拮据,到时候反让哥哥为了这些庶务杂事分了心。”
说到这里,转而问静姝道:“姝妹妹,听说你祖父和大伯父都在京中为官,你对京中物价什么的可有些了解?我母亲还想了解一下在京中租个二进的小院子大概需要多少银子?母亲想着,如此好过到时候一直住客栈。客栈嘈杂,也实在不太方便哥哥温书。”
静姝先前一直静静听着,并未有插言,此时听得温玉菡问自己,便略思了思,带了些歉意摇头道:“温姐姐,你知道我是在蜀地出生长大的,对京里知道的也不一定比你多,对这些庶务更是一抹黑了。”
因着先时温玉菡打趣,静姝也不便同以往表现差异太过明显,好似拒人于千里之外,便听之又唤了温玉菡为温姐姐。
温玉菡听了静姝的话叹了口气,面上现出一些难过忧愁之色。
静姝看她的样子不知为何心中就有些好笑,她又想到自己前世好像还特地叫了自己乳嬷嬷蓝嬷嬷去了温家,跟温夫人介绍了些京中之事。
便又道:“说来虽则家中有旧仆是京中来的,但她们也是离京十几年了,以前的事不说记得真不真切不知,就算记得的,怕现在也早不同了,若让她们误导了你们,岂不反坏了事?”
这却不完全是静姝的托词,十几年前现今这个大周朝不过刚立没几年,经了几十年的战乱,物业萧条,处处荒凉。
而这十几年新帝勤政爱民,广施兴业措施,现如今的京城的确是和当年大不同了。
这显然不是温玉菡预期中的答案,她暗自皱了皱眉,收了忧愁之色转而道:“姝妹妹说的也是,不过听说伯母在京中还有些产业,每年都会有管事过来跟伯母报告那边的出息,想必伯母应该对京中物价有些了解,妹妹若是方便的话,不若闲谈时跟伯母打听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