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微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宋末之乱臣贼子、超级传奇巨星、逆水行周、超神机械师、懒散初唐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距离冯十三登岸不远处,名为峰林货栈的仓房边上,
一群咬牙切齿的人,正在籍着夜色的掩护,作着最后的交割,大量的兵刃、箭矢和其他物资,被从河船上搬运下来,当然都被仔细的打磨掉原有的铭记。
领头的,正是檀氏留在广府的最后几个男丁,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因为,
易安候檀郎,不名誉的死在梅山行馆,还在避难的天子面前出了如此的大丑,对于那些在场或者不在场的勋贵豪门来说,足以成为让人津津乐道上很长一段时间的热议话题和插曲。
但是对与易安侯身后的檀氏一族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了。因此堕落的家名和沦为笑柄的社会地位,身处上层社会的一切,骤然就轰塌下来。更别说他们所有的生计和日常,几乎是依附在这个世爵之上的,
按照南朝的体制,国爵、世爵和士爵三大类;
自泰兴改元景隆之后,为区分国朝与诸侯之制,定立虚封和实邑两大爵级体制。
虚封就是朝廷日常给授之例,于九州内假地给封,然后比照食邑多寡,由朝廷财赋折给之,被称为国爵,也就是通常封赏和追赠,宗室亲贵勋臣显要,没有特殊情况,隔代就要减等的内爵体系,也是最常见的爵级。
实邑则一般只存在泰兴年间到宝应年间的近百年间,陆续分藩出去的,为国屏藩的各姓海陆诸侯,及其继续分封的家将部曲,宗族分家等初代外藩之属,总体数量上,通常只减不增的,统称世爵或者藩爵。
按照各自初代的爵位,自下而上称之为大小守臣、代领、士藩、男藩,子藩,伯藩和公藩,而处于顶端的是,极少数得到国朝承认和追认的王姓,则有资格被称为国宗、公室、王上和大王。
这些大小诸侯和藩主,通常以姓为国号或是藩名,因此衍生出了千奇百怪的名称。
而士爵的诞生,则要晚的多,乃是在南朝定鼎之初,嘉佑大进军失败后的国朝危中机,为了褒奖那些出身寒庶微贱,而踊跃钱粮捐纳助国的忠义之士,而特地颁给的荣誉称号和头衔,为了与传统的诸侯和勋贵区分,特地设立的第三等爵级。
除了在礼仪和社交场合上,拥有一些诸如见官不拜,做听议事之类的特权外,既没有封邑,也没有世禄,更不能世袭,不过也是那些新起的豪富之家,进入上层社会的必经之路。
诸如檀氏一族的祖上,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唐人,而是来自海西,靠近南天竺的大藩——注辇国,属于已经衰微的王姓别裔。
当年注辇国内乱,十数家豪强酋长各据一方,而争夺王京唐加吾,穷途末路的王族几乎被屠戮殆尽,仅余作为旁支的檀氏先祖,携国书重宝向宗主上国请援,愿以国土户口内附,只求保全身家,苟安一富家翁尔。
国朝得此良机,名正言顺发兵的拨乱反正,花了十七年的功夫,将注辇国故地彻底并入版图,成为西宁道的一部分。
檀氏先祖也以臣藩内附有功,赐国人姓檀氏,取故都唐加吾谐音之意,又婚姻贵戚,赠世爵为西宁九藩之一,子孙永享故土出产之利。
依靠这些由国朝代管下,遥领分藩的产出,檀氏先人很容易融入到广府当地富贵优裕的体面生活中去,
他们就和那些乐不思蜀的土王藩邦后人一样,来到广府之后就彻底迷失在南海第一大都会的富庶繁华之中,自觉眼界大开,比起躲在穷乡僻壤做个土藩王,舒坦自在多了,后代子孙也自然而然的,演变成标准的国人贵族。。
只是这些藩属后裔虽然在国朝大放异彩的有之,但是不思进取的则更多的多,因此像檀氏沿袭下来,诸多封赐也只剩下这个一个世爵了,
只是他在梅山行馆做客的时候,不巧遇上了乱党的围攻,却又痰迷了心窍,居然最后关头与那些人,约为内应,企图挟持主人出降,以换取保全己身,结果被守卫击杀当场。
行馆之中在场目击的人中,亦是不乏豪富、显赫之辈,他们可没有立场和理由,替檀氏遮掩一二,反倒是到处大肆宣扬,来证明自己是如何临机不乱,果敢勇决云云。
于是这位彻底臭了名声的易安候,就算死了也不得安生,不但原本该承袭给子孙的世爵乘机被收回。
同时丢掉的还有宗藩院里资深元老的位置,这是用了几代人经营,多少年的才谋取巩固下来的位置,
虽然宗藩院里的亲好元老,也不免有些兔死狐悲的,再加上檀氏多年积聚的打点,表示籍着这个机会给他出点气,但是也就是这个程度了,再多露出把柄,把自己牵连进去就不值得了。
事实上,为了平息那些乘火打劫之辈,所发起的更进一步追究死去的易安候,勾结叛党内幕的动议,就已经折腾掉檀氏一族,历代以来的大部分积蓄了。
因此如此下来,檀家在广府已经有些呆不下去了,只能在家奴下人彻底跑光之前,变卖或是寄售仅存的产业,带着大部分亲眷回到乡下的田庄去蛰伏起来,
或许在他们的下一代人中,还可能出个重振家业的杰出之辈,可以让他们重新回到广府的社交圈子来。
但在此之前,大多数人都只能远离广府的灯红酒绿和繁华气派,以减少开支为目在乡下的田庄里,学会像那些被他们看不起的土财主一般,习惯紧据的艰难度日。
这时候,突然有人打着世交古旧的旗号找到他们,表示有大人物愿意为他们出口气,只需借助檀氏的场所和人脉,于是本有些不甘心的檀家人,自然而然的一拍即合。
现在哪怕知道上了贼船,卷入泼天大的勾当,却也无可奈何的身不由己了。只能暗自乞求,千万务必要一举成事,令对方永不得翻身,才能稍解家门破败之恨。
....
事实上,我正陷入某种困扰中,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不免让人感觉到了某种潜藏的恶意满满,主要的几家产业迟迟开业不能,关面上各种因由和借口的推脱扯皮,还有找麻烦的人上门,然后奔走经手的人员突然失踪了,就算报官也说可能是携私潜逃了。
住到老城的大内去伴驾的陈夫人,联系起来也有些不方便,两次去都没找到人,只留下口信,据说正在培训大内的君前礼仪。
这一切,也未免太过于巧合了,
然后慕容武递来某种口信,和出现在我家产业附近鬼鬼祟祟的人,联系在一起,才有了昨天针对附近的清场行动,结果发现对方居然是官方的身份,领头居然是正儿八经下城正衙从八品下的推官,负责配合他的则是武德司的底层行动人员。
他身上还带了一份,由广府府衙负责治防事务的左长史签发,所谓搜捡叛党残余的公文,这不由让我大为警惕起来,究竟是什么样的背景势力,才能将他们这些平日里不相干的归属,串联在一起啊。
只是还缺少一些关键节点作为头绪,将其串联起来,只能收缩人手和资源,停止大部分私底下的活动,将前阶段留下的守卫,加紧处理干净,然后深入简出,避免更多的露面,让暗藏的另一批人散出去,从市井之中反向摸底。
只是今天,是名为小孔特诺里亚的西夷军器贩子,再次前来交易的日子,不过他这次带来的刀剑兵刃很少,主要是一些矛尖和箭头,再加上弓弦、望山、锁扣之类不怎么占地方的小件而已,装了满满一船。
不过他带来了我需要的其他的东西,却把我吓出一身冷汗来,
那是十几桶硝粉和硫磺沫子,这不是在广府工场、做坊里,日常可见的那种硝石和硫磺块,而是用专门的工具精研筛选过,直接配起来就可以当火药用的粉末状。
光看成色和颗粒,丝毫不比我家作坊秘密加工的药粉差,甚至更细腻一些。
其中还有一小桶已经配好的炮药,据说是水师海船上用的,只是有些受潮了板结在一起,此外,浸过硝的大盘引线,发火的芦管什么的零碎,也有好几袋随随便便的混杂在里面,让我看的有些心惊胆战。
这种危险的东西,就这么夹杂在货物里运过来,我该钦佩他的胆大无知,还是该庆幸他的运气释然,居然没把自己给炸上天去。
最后他献宝一般,从船舱的夹缝里拿出来的,
还有十几只样式不已的火铳,却是他在天竺和安南,“无意”收罗来的,其中既有粗管喇叭口的喷子,也有六棱管的细身铳,乃至尺半长的三眼铳,装着一大片刀刃的单手铳,甚至还有镶铜贴银,螺钿云母的装饰,看起来充满了不同地域的手工DIY的风格。
让我有些哭笑不得,却又照单收下来。起码其中一些工艺和设计细节,还是可以借鉴和参照的。
看起来这只死胖子,也不像他现实那么孤立无援什么的,起码在广府内部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显然知道了我在梅山行馆的战绩和过程。
“罗生武运长久,前途无量啊。。”
他有些得意指着这些收藏品和摆设一般的长短铳,笑道。
他的状况,看起来也比之前好了许多,穿上了藏青色的细绸衫,戴起了青玉的扳指,就像是畿外常见的那种小富商一般。
当然我更在乎的是,维护这些枪支的工具和零件,最后从我这里,拿走了六千三百枚小银宝,主要是来自前些日子在债市上的斩获不少,这些钱我付起来相当的轻松。
当然,他这次交易更像是某种投资,而不是之前的试探和就事论事的生意。
然后我提出下一步的要求。
“你想找修造这些铳的匠人?”
他笑眯眯的肥脸上,露出一些为难的颜色。
“这可有些难为我了。。”
“价钱自当好商量。。”。
我却心道有戏,他并没有直接拒绝,
他正想开口回答什么,突然外围响起来某种吼叫和怒骂的嘈杂声,以及晃动的火光,
脸色大变的我,几乎是条件反射的突然抽出手铳,顶在他肥嘟嘟的脑门之上,
“是你。。”
霎那间他的船舱中,猛然窜出一大群手持兵刃和弓弩的键汉来,与我带来的人对峙起来。
距离冯十三登岸不远处,名为峰林货栈的仓房边上,
一群咬牙切齿的人,正在籍着夜色的掩护,作着最后的交割,大量的兵刃、箭矢和其他物资,被从河船上搬运下来,当然都被仔细的打磨掉原有的铭记。
领头的,正是檀氏留在广府的最后几个男丁,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因为,
易安候檀郎,不名誉的死在梅山行馆,还在避难的天子面前出了如此的大丑,对于那些在场或者不在场的勋贵豪门来说,足以成为让人津津乐道上很长一段时间的热议话题和插曲。
但是对与易安侯身后的檀氏一族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了。因此堕落的家名和沦为笑柄的社会地位,身处上层社会的一切,骤然就轰塌下来。更别说他们所有的生计和日常,几乎是依附在这个世爵之上的,
按照南朝的体制,国爵、世爵和士爵三大类;
自泰兴改元景隆之后,为区分国朝与诸侯之制,定立虚封和实邑两大爵级体制。
虚封就是朝廷日常给授之例,于九州内假地给封,然后比照食邑多寡,由朝廷财赋折给之,被称为国爵,也就是通常封赏和追赠,宗室亲贵勋臣显要,没有特殊情况,隔代就要减等的内爵体系,也是最常见的爵级。
实邑则一般只存在泰兴年间到宝应年间的近百年间,陆续分藩出去的,为国屏藩的各姓海陆诸侯,及其继续分封的家将部曲,宗族分家等初代外藩之属,总体数量上,通常只减不增的,统称世爵或者藩爵。
按照各自初代的爵位,自下而上称之为大小守臣、代领、士藩、男藩,子藩,伯藩和公藩,而处于顶端的是,极少数得到国朝承认和追认的王姓,则有资格被称为国宗、公室、王上和大王。
这些大小诸侯和藩主,通常以姓为国号或是藩名,因此衍生出了千奇百怪的名称。
而士爵的诞生,则要晚的多,乃是在南朝定鼎之初,嘉佑大进军失败后的国朝危中机,为了褒奖那些出身寒庶微贱,而踊跃钱粮捐纳助国的忠义之士,而特地颁给的荣誉称号和头衔,为了与传统的诸侯和勋贵区分,特地设立的第三等爵级。
除了在礼仪和社交场合上,拥有一些诸如见官不拜,做听议事之类的特权外,既没有封邑,也没有世禄,更不能世袭,不过也是那些新起的豪富之家,进入上层社会的必经之路。
诸如檀氏一族的祖上,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唐人,而是来自海西,靠近南天竺的大藩——注辇国,属于已经衰微的王姓别裔。
当年注辇国内乱,十数家豪强酋长各据一方,而争夺王京唐加吾,穷途末路的王族几乎被屠戮殆尽,仅余作为旁支的檀氏先祖,携国书重宝向宗主上国请援,愿以国土户口内附,只求保全身家,苟安一富家翁尔。
国朝得此良机,名正言顺发兵的拨乱反正,花了十七年的功夫,将注辇国故地彻底并入版图,成为西宁道的一部分。
檀氏先祖也以臣藩内附有功,赐国人姓檀氏,取故都唐加吾谐音之意,又婚姻贵戚,赠世爵为西宁九藩之一,子孙永享故土出产之利。
依靠这些由国朝代管下,遥领分藩的产出,檀氏先人很容易融入到广府当地富贵优裕的体面生活中去,
他们就和那些乐不思蜀的土王藩邦后人一样,来到广府之后就彻底迷失在南海第一大都会的富庶繁华之中,自觉眼界大开,比起躲在穷乡僻壤做个土藩王,舒坦自在多了,后代子孙也自然而然的,演变成标准的国人贵族。。
只是这些藩属后裔虽然在国朝大放异彩的有之,但是不思进取的则更多的多,因此像檀氏沿袭下来,诸多封赐也只剩下这个一个世爵了,
只是他在梅山行馆做客的时候,不巧遇上了乱党的围攻,却又痰迷了心窍,居然最后关头与那些人,约为内应,企图挟持主人出降,以换取保全己身,结果被守卫击杀当场。
行馆之中在场目击的人中,亦是不乏豪富、显赫之辈,他们可没有立场和理由,替檀氏遮掩一二,反倒是到处大肆宣扬,来证明自己是如何临机不乱,果敢勇决云云。
于是这位彻底臭了名声的易安候,就算死了也不得安生,不但原本该承袭给子孙的世爵乘机被收回。
同时丢掉的还有宗藩院里资深元老的位置,这是用了几代人经营,多少年的才谋取巩固下来的位置,
虽然宗藩院里的亲好元老,也不免有些兔死狐悲的,再加上檀氏多年积聚的打点,表示籍着这个机会给他出点气,但是也就是这个程度了,再多露出把柄,把自己牵连进去就不值得了。
事实上,为了平息那些乘火打劫之辈,所发起的更进一步追究死去的易安候,勾结叛党内幕的动议,就已经折腾掉檀氏一族,历代以来的大部分积蓄了。
因此如此下来,檀家在广府已经有些呆不下去了,只能在家奴下人彻底跑光之前,变卖或是寄售仅存的产业,带着大部分亲眷回到乡下的田庄去蛰伏起来,
或许在他们的下一代人中,还可能出个重振家业的杰出之辈,可以让他们重新回到广府的社交圈子来。
但在此之前,大多数人都只能远离广府的灯红酒绿和繁华气派,以减少开支为目在乡下的田庄里,学会像那些被他们看不起的土财主一般,习惯紧据的艰难度日。
这时候,突然有人打着世交古旧的旗号找到他们,表示有大人物愿意为他们出口气,只需借助檀氏的场所和人脉,于是本有些不甘心的檀家人,自然而然的一拍即合。
现在哪怕知道上了贼船,卷入泼天大的勾当,却也无可奈何的身不由己了。只能暗自乞求,千万务必要一举成事,令对方永不得翻身,才能稍解家门破败之恨。
....
事实上,我正陷入某种困扰中,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不免让人感觉到了某种潜藏的恶意满满,主要的几家产业迟迟开业不能,关面上各种因由和借口的推脱扯皮,还有找麻烦的人上门,然后奔走经手的人员突然失踪了,就算报官也说可能是携私潜逃了。
住到老城的大内去伴驾的陈夫人,联系起来也有些不方便,两次去都没找到人,只留下口信,据说正在培训大内的君前礼仪。
这一切,也未免太过于巧合了,
然后慕容武递来某种口信,和出现在我家产业附近鬼鬼祟祟的人,联系在一起,才有了昨天针对附近的清场行动,结果发现对方居然是官方的身份,领头居然是正儿八经下城正衙从八品下的推官,负责配合他的则是武德司的底层行动人员。
他身上还带了一份,由广府府衙负责治防事务的左长史签发,所谓搜捡叛党残余的公文,这不由让我大为警惕起来,究竟是什么样的背景势力,才能将他们这些平日里不相干的归属,串联在一起啊。
只是还缺少一些关键节点作为头绪,将其串联起来,只能收缩人手和资源,停止大部分私底下的活动,将前阶段留下的守卫,加紧处理干净,然后深入简出,避免更多的露面,让暗藏的另一批人散出去,从市井之中反向摸底。
只是今天,是名为小孔特诺里亚的西夷军器贩子,再次前来交易的日子,不过他这次带来的刀剑兵刃很少,主要是一些矛尖和箭头,再加上弓弦、望山、锁扣之类不怎么占地方的小件而已,装了满满一船。
不过他带来了我需要的其他的东西,却把我吓出一身冷汗来,
那是十几桶硝粉和硫磺沫子,这不是在广府工场、做坊里,日常可见的那种硝石和硫磺块,而是用专门的工具精研筛选过,直接配起来就可以当火药用的粉末状。
光看成色和颗粒,丝毫不比我家作坊秘密加工的药粉差,甚至更细腻一些。
其中还有一小桶已经配好的炮药,据说是水师海船上用的,只是有些受潮了板结在一起,此外,浸过硝的大盘引线,发火的芦管什么的零碎,也有好几袋随随便便的混杂在里面,让我看的有些心惊胆战。
这种危险的东西,就这么夹杂在货物里运过来,我该钦佩他的胆大无知,还是该庆幸他的运气释然,居然没把自己给炸上天去。
最后他献宝一般,从船舱的夹缝里拿出来的,
还有十几只样式不已的火铳,却是他在天竺和安南,“无意”收罗来的,其中既有粗管喇叭口的喷子,也有六棱管的细身铳,乃至尺半长的三眼铳,装着一大片刀刃的单手铳,甚至还有镶铜贴银,螺钿云母的装饰,看起来充满了不同地域的手工DIY的风格。
让我有些哭笑不得,却又照单收下来。起码其中一些工艺和设计细节,还是可以借鉴和参照的。
看起来这只死胖子,也不像他现实那么孤立无援什么的,起码在广府内部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显然知道了我在梅山行馆的战绩和过程。
“罗生武运长久,前途无量啊。。”
他有些得意指着这些收藏品和摆设一般的长短铳,笑道。
他的状况,看起来也比之前好了许多,穿上了藏青色的细绸衫,戴起了青玉的扳指,就像是畿外常见的那种小富商一般。
当然我更在乎的是,维护这些枪支的工具和零件,最后从我这里,拿走了六千三百枚小银宝,主要是来自前些日子在债市上的斩获不少,这些钱我付起来相当的轻松。
当然,他这次交易更像是某种投资,而不是之前的试探和就事论事的生意。
然后我提出下一步的要求。
“你想找修造这些铳的匠人?”
他笑眯眯的肥脸上,露出一些为难的颜色。
“这可有些难为我了。。”
“价钱自当好商量。。”。
我却心道有戏,他并没有直接拒绝,
他正想开口回答什么,突然外围响起来某种吼叫和怒骂的嘈杂声,以及晃动的火光,
脸色大变的我,几乎是条件反射的突然抽出手铳,顶在他肥嘟嘟的脑门之上,
“是你。。”
霎那间他的船舱中,猛然窜出一大群手持兵刃和弓弩的键汉来,与我带来的人对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