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西北定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宋末之乱臣贼子、超级传奇巨星、逆水行周、超神机械师、懒散初唐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萧轩麾下的革命军十个军在很大程度上是良莠不齐的,虽然整体上看,远远没有达到革命化军队的高度,仅仅算是一支准近代意义上的军队,甚至比较完善和像样的披甲率都做不到,但其中的少数主力步兵团,在不少次作战考验乃至选拔和调整当中,却越来越强起来。萧轩当然清楚兰州方向敌军的强大,因此不仅是志愿军第一团,就连跟随作战的革命军第一师两个团战斗表现也十分突出,虽然还是比第一团差一些,可是在一师的官兵主要负责填装弹药,志愿团在填装弹药的同时还负责发射的情况下,整个队伍的火力就充分的发挥了出来。
对面的敌军虽然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但是面对范围超过百步,兵力达到几千规模的对手从四面展开围攻,最多也只能发挥出三四倍的兵力优势,双方在实战火力威慑之下命中率差距则如同巅峰时期的近代革命军或巅峰时期的****日军主力同对手的区别一样,对死亡和生命意义的重新认识,带来了射击作战中完全不同的效果,似乎还要比训练权重太大的近战肉搏更为明显。再加上火药威力和火器质量、运用技巧、防护等多方面的差距,兰州方向明军在阵前的伤亡,仍然几乎是萧轩所率领队伍的十倍之多。
这样的激烈战斗还没有持续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客场作战的庆王朱倬演所率领的大军就有些坚持不住了,纷纷向后退却开来,这导致了围攻大阵也渐渐的崩盘,由包围逐渐演变为厚度不同的横阵对峙,整个横阵也在志愿军第一团和革命军第一师准确而沉稳,几乎视战场如靶场一般的火力压力下逐步被压缩到了贴近城头的方向上,最终只能依靠城头上的火力支持还有雄厚的兵力进行抵抗了。
当夜幕渐渐降临下来,城头上的火力支持也渐渐不准的时候,重火枪弹丸破甲距离以外的志愿军第一团和志愿师果敢的近战冲击展开了。
接连不断的手榴弹伴随着春季的东风,掩护着双管燧发枪射手、携带了钢制带把手短矛的火铳手近战兵逼近到了城下的敌军近处展开了猛烈的打击,很快就将十倍以上兵力于己方的对手打的土崩瓦解。萧轩所率领的队伍在这个时候也并没有恋战,而是立即退出了前沿,准备在白天对兰州城展开真正意义上的攻坚作战。
毕竟在己方兵力并不算多的情况下追击入夜后逃散的队伍是要面临极大风险的,以少对多的攻城虽然也有很多困难,可是时代的不同让大军在攻坚方面面临的障碍已经并不如传统冷兵器时代那样大了。
当强敌的压力散去之后,兰州及附近的明军集团对于战略方向也发生了分歧,有人主张西逃、有人主张东撤,但更多的人却觉得敌军虽然看起来十分凶悍,可怎么也不可能在没有携带太多攻城器材的情况下进攻拥有充足兵力把手的坚城。孙传庭最终还是选择全力收拢队伍,准备利用残余的数万兵力在兰州守战中同强敌展开真正的决战。
萧轩所率领的队伍并没有携带多少重炮,只携带了一些轻便的野战炮还有十分简便的攻城器具,怎么看也不可能是像能够给兰州城带来很大威胁的样子。
然而在真正逐步成熟的爆破技术、并且越来越熟练的掷弹兵面前。面对连棱堡都谈不上的传统防御体系,很多过去看起来是必须的攻坚、攻城器材都已经是并非必要的了。
利用百尺杆还有专门负责以望远镜侦查的童兵查探之下,很快兵临城下的队伍就以最快的速度针对兰州城东一处防守工事看起来比较薄弱的地方以精确的炮火和爆破攻击展开了压制,并且很轻松的逼近到了距离城头不过二三十步左右的距离上。在这个距离上,不断冒头开火或放箭准备抵抗的守军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压制,爆破手很快就开始利用爆破杆针对城头上一些简单的被俘展开了爆破。
同以前的爆破手段不一样,这一次志愿军第一团和革命军第一师所用爆破杆战斗部虽然只有几斤重,而且并不大,却是由成本不菲的包铁铅弹用铁水进行简单的焊接、加工,形成六块比较重的“预制破片”,因此即便面对床板或者门板为主的城头被覆也有最起码的杀伤效应和能力。上百支爆破杆还有数以千计的手榴弹很快就在百步左右的范围内瓦解了城头上的抵抗,早就做好了准备的攻城队伍娴熟的登上了城头,并利用填装好弹药的火器和城头下众多的填装手源源不断的展开接力火力射击,让登上城头的不过最初几百人左右的队伍就拥有了压制数以千计从各个方向上展开反扑之敌军的能力。
随着登上城头的志愿军第一团和第一师的官兵越来越多,原本看起来坚不可破的坚城仅仅在不到一个白天的时间内就陷入到了绝境之中。
兰州城并不算有多大,从四面城墙上用重量不轻的三两弹火铳从各个方向上展开夹击几乎能够照顾到城内所有的地方,在这种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守军不得不被迫投降或者反水同继续顽抗的敌军交战。
至此,看起来兵力不算小,战斗力也并不算太差的西北战略集团在勇悍到超出对手想象的力量面前,也渐渐的走向了末路。
消灭对手当然不是萧轩所率领队伍的唯一需求,虽然在之前的作战中伤亡损失并不算轻,也多达近千人左右,但萧轩还是通过近战攻击和巷战的方式最终解决了那些选择留守在城内继续展开顽抗的残敌。
“这一仗结束,天下的大势或许就真正的鼎定了吧?”同样亲身参与作战的田秀英在此时此刻,似乎心中的石头彻底放了下来,再也不用为什么时候可能在战场上出现意外而提心吊胆了。
萧轩麾下的革命军十个军在很大程度上是良莠不齐的,虽然整体上看,远远没有达到革命化军队的高度,仅仅算是一支准近代意义上的军队,甚至比较完善和像样的披甲率都做不到,但其中的少数主力步兵团,在不少次作战考验乃至选拔和调整当中,却越来越强起来。萧轩当然清楚兰州方向敌军的强大,因此不仅是志愿军第一团,就连跟随作战的革命军第一师两个团战斗表现也十分突出,虽然还是比第一团差一些,可是在一师的官兵主要负责填装弹药,志愿团在填装弹药的同时还负责发射的情况下,整个队伍的火力就充分的发挥了出来。
对面的敌军虽然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但是面对范围超过百步,兵力达到几千规模的对手从四面展开围攻,最多也只能发挥出三四倍的兵力优势,双方在实战火力威慑之下命中率差距则如同巅峰时期的近代革命军或巅峰时期的****日军主力同对手的区别一样,对死亡和生命意义的重新认识,带来了射击作战中完全不同的效果,似乎还要比训练权重太大的近战肉搏更为明显。再加上火药威力和火器质量、运用技巧、防护等多方面的差距,兰州方向明军在阵前的伤亡,仍然几乎是萧轩所率领队伍的十倍之多。
这样的激烈战斗还没有持续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客场作战的庆王朱倬演所率领的大军就有些坚持不住了,纷纷向后退却开来,这导致了围攻大阵也渐渐的崩盘,由包围逐渐演变为厚度不同的横阵对峙,整个横阵也在志愿军第一团和革命军第一师准确而沉稳,几乎视战场如靶场一般的火力压力下逐步被压缩到了贴近城头的方向上,最终只能依靠城头上的火力支持还有雄厚的兵力进行抵抗了。
当夜幕渐渐降临下来,城头上的火力支持也渐渐不准的时候,重火枪弹丸破甲距离以外的志愿军第一团和志愿师果敢的近战冲击展开了。
接连不断的手榴弹伴随着春季的东风,掩护着双管燧发枪射手、携带了钢制带把手短矛的火铳手近战兵逼近到了城下的敌军近处展开了猛烈的打击,很快就将十倍以上兵力于己方的对手打的土崩瓦解。萧轩所率领的队伍在这个时候也并没有恋战,而是立即退出了前沿,准备在白天对兰州城展开真正意义上的攻坚作战。
毕竟在己方兵力并不算多的情况下追击入夜后逃散的队伍是要面临极大风险的,以少对多的攻城虽然也有很多困难,可是时代的不同让大军在攻坚方面面临的障碍已经并不如传统冷兵器时代那样大了。
当强敌的压力散去之后,兰州及附近的明军集团对于战略方向也发生了分歧,有人主张西逃、有人主张东撤,但更多的人却觉得敌军虽然看起来十分凶悍,可怎么也不可能在没有携带太多攻城器材的情况下进攻拥有充足兵力把手的坚城。孙传庭最终还是选择全力收拢队伍,准备利用残余的数万兵力在兰州守战中同强敌展开真正的决战。
萧轩所率领的队伍并没有携带多少重炮,只携带了一些轻便的野战炮还有十分简便的攻城器具,怎么看也不可能是像能够给兰州城带来很大威胁的样子。
然而在真正逐步成熟的爆破技术、并且越来越熟练的掷弹兵面前。面对连棱堡都谈不上的传统防御体系,很多过去看起来是必须的攻坚、攻城器材都已经是并非必要的了。
利用百尺杆还有专门负责以望远镜侦查的童兵查探之下,很快兵临城下的队伍就以最快的速度针对兰州城东一处防守工事看起来比较薄弱的地方以精确的炮火和爆破攻击展开了压制,并且很轻松的逼近到了距离城头不过二三十步左右的距离上。在这个距离上,不断冒头开火或放箭准备抵抗的守军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压制,爆破手很快就开始利用爆破杆针对城头上一些简单的被俘展开了爆破。
同以前的爆破手段不一样,这一次志愿军第一团和革命军第一师所用爆破杆战斗部虽然只有几斤重,而且并不大,却是由成本不菲的包铁铅弹用铁水进行简单的焊接、加工,形成六块比较重的“预制破片”,因此即便面对床板或者门板为主的城头被覆也有最起码的杀伤效应和能力。上百支爆破杆还有数以千计的手榴弹很快就在百步左右的范围内瓦解了城头上的抵抗,早就做好了准备的攻城队伍娴熟的登上了城头,并利用填装好弹药的火器和城头下众多的填装手源源不断的展开接力火力射击,让登上城头的不过最初几百人左右的队伍就拥有了压制数以千计从各个方向上展开反扑之敌军的能力。
随着登上城头的志愿军第一团和第一师的官兵越来越多,原本看起来坚不可破的坚城仅仅在不到一个白天的时间内就陷入到了绝境之中。
兰州城并不算有多大,从四面城墙上用重量不轻的三两弹火铳从各个方向上展开夹击几乎能够照顾到城内所有的地方,在这种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守军不得不被迫投降或者反水同继续顽抗的敌军交战。
至此,看起来兵力不算小,战斗力也并不算太差的西北战略集团在勇悍到超出对手想象的力量面前,也渐渐的走向了末路。
消灭对手当然不是萧轩所率领队伍的唯一需求,虽然在之前的作战中伤亡损失并不算轻,也多达近千人左右,但萧轩还是通过近战攻击和巷战的方式最终解决了那些选择留守在城内继续展开顽抗的残敌。
“这一仗结束,天下的大势或许就真正的鼎定了吧?”同样亲身参与作战的田秀英在此时此刻,似乎心中的石头彻底放了下来,再也不用为什么时候可能在战场上出现意外而提心吊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