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荀子思想形成的基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飞剑问道、好想住你隔壁、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荀子之所以成为荀子,原因很多,寻其人格精神之形成,追根探源,在荀子身上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因。
1.家族基因
《左转》记载,荀氏是晋国的名门望族。荀子所属的荀氏中行氏曾经五代做晋国的中行,也就是中军元帅。但是,经过一场赵氏、荀氏、范氏三个家族的多年混战,荀氏中行氏家族在邯郸一带败亡。昔日优越的贵族地位,广大的世袭领地,充足的富裕生活,全部丧失。流落在邯郸周围,饥寒交迫,无家可归,一代又一代,艰难地维持生计。
邯郸是赵姓家族的天地。荀氏不再是身份显赫的标志,而是一种罪恶。赵氏家族对待这个战败的荀氏家族即便不再视如战场仇敌,也会侧目而视,冷眼相观。荀氏家族只能忍气吞声,过着寄人篱下、忍辱负重、穷愁潦倒的生活。
显赫的贵族根基和寄人篱下血泪斑斑的现实生活,在荀氏家族子孙的心灵里播下的不仅仅是贵族传统的优越感和对赵氏家族的仇恨,更深层的是痛恨诸侯分裂的种子。如果不是诸侯分裂,如果不是相互争夺,怎么会背井离乡?如果不是战争,怎么会无家可归?所以,荀氏家族比任何人都期盼天下一统,结束分裂,生活太平。
家族的血泪流荡在荀子的血脉中,不但造就了荀子胸怀博大、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个性气质,还将一个关乎华夏民族前途的命题一如何改变诸侯分裂、实现华夏一统、让整个中华民族获得安宁的社会问题注入心灵。
2.时代基因
从公元前七七〇年开始,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国统一华夏。在这五百多年里,社会产生了巨变。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的局面。
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叫作“士”的阶层。他们的地位较低,但很有才能。在“士”的阶层中有政治、军事方面的杰出人才,有通晓天文、地
理等方面的学者,更多的是鸡鸣狗盗之徒。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经历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的时候,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因此就出现了百家争鸣,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各种派别,在社会上争辩不休。
荀子也属于“士”这个阶层,但与其他“士”所不同的,是荀子怀着家族使命的寄托走进这个诸侯混战、思想混乱的汪洋大海。许多“士”在这个汪洋大海里或随波逐流,或游戏人生,或被浪涛淹没。荀子是个弄潮儿,他面对汹涌的波涛,不苟且,不退缩,不同流合污;将一重重汹涌波涛的力量化作他弄潮的动力;将活跃的社会思想、各抒己见的争鸣,化作他认知社会、认知真理的广阔天地;将所有的智慧融入己身,在这个亘古未有的博大的知识海洋里,搏击长空,独树一帜,建立起自己认知世界的思想体系。
百家争鸣,给荀子提供了一个空前绝后的社会大课堂,这个大课堂丰富了荀子,成就了荀子。让荀子能够像博采百花精髓的蜜蜂一样,为中华民族酿出最精良的蜂蜜。
赵文化基因
但是,在战国时代,有不少大智慧、高见地的学者,他们和荀子共同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和荀子一样具有自己的家族基因,为什么他们没有成为诸子百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唯荀子親脱而出呢?所以,仅有以上两点还不能解释清楚荀子之所以成为荀子的原因。
再深一步探其根源,就不能不归结为荀子之所以与众不同,是他具有赵文化的基因。
荀子出生在赵国都城邯郸,十五岁走出邯郸,进入齐国的稷下学宫。这就是说,荀子在文化启蒙的少年时代,是生活在赵文化的核心。
荀子大约出生于公元前三年。公元前三〇七年,赵武灵王十九年,颁“胡服令”。敕命赵国的官员和百姓脱下汉人的宽袍大袖服饰,穿上胡人的窄袖短衣和合裆长裤,练习骑射。①这年荀子才四岁,还幼稚得很。可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持续了十年之久。十年之后,聪明早慧的荀子已经十四五岁,进入了“十五而有志于学”的年龄。
“胡服骑射”不只是一场服饰变革,也不只是一场军事变革,还是一场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
赵武灵王力主“胡服骑射”的改革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权宜之计,而是一种雄才大略。
赵国处于“四战之地”,疆域四周遭到众多强国的压力,中山与林胡等胡人对赵国更是不断侵扰。严峻的现实让赵武灵王认识到,打破旧传统,学习胡人,组建骑射之兵,是强盛赵国的最好办法。但是,学习骑射就要脱下华夏服装,改穿胡人的服装。此举将会遭到族人、朝廷官员及百姓的强烈反对。赵武灵王十九年春正月,他在信宫大会群臣。召见丞相肥义,讨论天下形势,两个人整整谈了五天,话才谈完。他又带领臣子到中山国疆界和与北方胡人的疆界视察。而后登上黄华山,召见臣子直抒“胡服”心愿,然而许多臣子齐声反对。唯丞相肥义告诉他:“疑事物功,疑行无名”“愚者阍成事,智者睹未行”,支持他不要怀疑自己,勇敢前行。赵武灵王下定决心进行“胡服骑射”改革。他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身穿胡人的服装登上朝堂,命令叔父和所有的朝廷官员也穿上胡服。从此,赵国在战国七雄中开军事变革潮流之先,建立起华夏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经过短短十几年,赵国便由一个连小小的中山国也敢于侵犯的弱邦崛起为战国后期唯一一个能够同秦国抗衡的强国。它灭中山,“攘地北至燕、代”。向西边林胡、楼烦用兵,到达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X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②
荀子亲眼目睹和经历了赵国的这场巨大的历史性变革。这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在少年荀子的心灵里打下深深的印记,播下了赵文化的种子,浸润下赵文化的精髓。
少年时代的经历,对于人生的影响非常之大。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学”,荀子接受了“胡服骑射”改革的熏陶,十五岁立志于学,不远千里走进齐国稷下学宫。尽管以后在稷下学宫接触了许多不同学派,受到墨家、法家、道家、阴阳家、兵家等多种学派的影响,但是,赵文化是他认知世界的根基。
在荀子面前摆着两个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一个是儒学的危机如何拯救,第二是诸侯分裂的乱世如何拯救。两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谁来解决?荀子的回答是:“我!”如何解决?荀子的回答是:赵文化精神给了他思考与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赵武灵王面对赵国的危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打破思维定势,将对手一胡人的长项拿将过来,用以战胜对手。荀子也循此道,打破思维定势,把对手一墨、道、法、杨朱等学派的可取之处拿将过来,融进儒学,开辟出儒学进入社会实践的新思维,建立起新的社会的致治致善之道。
李学勤先生把赵文化的精神概括为“开放、进取、包容”六个字。①翻开荀子的著述《荀子》,仔细品味,会发现篇篇都渗透着赵文化精神。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品味赵文化精神是如何影响着荀子的思想和行为的。
第一,赵文化的开放精神,让荀子将儒学封闭的门户打开,创建开放的儒学。
把荀子的儒学与孔孟儒学比较一下就可以明白,孔孟的儒学是封闭的保守的,而荀子的儒学则是开放的放眼世界的。
首先,荀子的儒学对内开放。孔子是儒学的缔造者、宗师。但荀子不像其他儒学弟子,学究式地对孔子的经典照本宣科,而是有继承有发展。他敢于突破孔孟旧有的理念,创建自己的新理念。
孔子教授学生的方法是“述而不作'给学生只讲授《诗》《书》《礼》《乐》《周易》《春秋》等经典,自己不写一字。所以,孔子死后仅仅留下学生记录的《论语》,没有孔子自己的文章。荀子不但讲经典,还把自己对儒学对社会的新认知写成文章,让学生阅读,在社会上流传。孔子有门户之见,他的学生只能跟他学习,不能够背叛老师。而荀子没有门户之见,荀子是儒家,他的学生李斯和韩非都是法家。
孟子的儒学主张“人性善”,主张加强内心的修养,将自己原本就有的“仁心”“善性”扩张、充实、完善,最后达到“内圣”的境界。而荀子则主张“人性恶”。荀子也讲修身,但是荀子讲的修身是“化性起伪”,用礼义和法度来约束自己,改恶从善,走向圣人。
其二,荀子的儒学向社会开放。荀子不把儒学关在书斋里,他让儒学走出书斋,走向社会。他研究现实,计对如何让分裂的中华走向一统,如何建构一个和谐的社会等现实问题,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提出一系列的治世方略,对人生的行为坐标也提出了他的可行标准。他写的《礼论》《王制》《富国》《王霸》《强国》《儒效》《君道》《臣道》等篇目,是他计对强国治世提出的政治主张。他写的《性恶》《劝学》《不苟》《修身》《荣辱》等篇目,是他对人性的改恶从善提出的治学修身主张。他写的《天论》《解蔽》《非相》等篇目,则是计对世人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迷茫与无知开启的智慧之光。
其三,荀子的儒学还向其他学派开放。荀子与其他学派之间既是对手,又是朋友。汉代刘向说荀子曾经求师于虞卿,①虞卿是个游说之士。现代学者研究,荀子的老师还可能是齐国的淳于髡,@淳于髡是个“学无所主”的人。有人说荀子的老师应该是宋鉼,③宋鉼属于宋尹学派。这些人是不是荀子的老师,没有定论,但至少这些人对荀子的思想影响很深。从荀子的这些老师,或是对荀子思想有较深影响的人,可以看出荀子对各个学派思想的开放态度。荀子探求学问,不拘一格,兴趣广泛,博米众长。
第二,赵文化的进取精神,使得荀子具有积极的认知社会和人生的态度,并且融进他的理论中。
在荀子的理论里,面对战国时代复杂难解的社会问题,没有丝毫的消极和遁世,有的是积极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天与人的关系上,荀子不猥琐、不屈从,既讲“知天”又讲“用天”。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不做天的奴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掌握和使用天的规律为人类服务,这是何等的气魄!后人把荀子的这一思想称作“人定胜天”。可是如今却有人批评“人定胜天”,认为这是缺乏科学精神的无知妄说,他们说人怎么能够胜天呢?然而,作为一种不屈从于自然的人文精神,“人定胜天”的思想在当今宇宙飞船已经上天的时代,依然代表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意志,有其宝贵价值。
在对人的认识上,荀子既揭示了“人之性恶”,同时又提出“化性起伪”。他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可以“化”。“化”是什么?“化”就是变化、提高、进取。荀子呼唤的是一个“化性”的进取世界,而不是一个“守善”的不思进取的世界。他希望人通过学习,通过老师的教诲,礼法的约束,能够逐步地改变恶的本性,完善品德,人人都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贤。究竟能不能成为圣贤,就看你用不用心去积极学习,努力进取。所以,他精心写下《劝学》,讲学习的重要,学习的方法,学习之终生性。
在对社会的认识上,荀子为了实现社会和谐,设计出“隆礼重法”的治世理论,这更是一种积极的进取国策。他希望通过“礼”的实施,建设差异和谐的社会结构,用“不平则平”的办法逐步走向理想的“大同”社会。
第三,赵文化的包容精神,使得荀子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赵国都城邯单卩地处中原,属于华夏文化;而其疆土北达云中、九原,属戎狄文化,游牧文化。赵武灵王以其宏大的胆略,摈弃妄自尊大的保守意识,将游牧文化与华夏文化的优势相互融合,完成了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突显了赵文化的包容精神。荀子将这种精神融化到他的学术思想里。在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复杂环境中,独立思考,尖锐地批判百家学说之短,同时又虚心地汲取百家学说之长,灵活地将法家、道家、墨家、兵家、农家、名家思想融进自己的学说。
儒家讲“天命”,墨家讲“天志”,老庄讲“自然”。荀子进行了批判、选择、综合、吸收,提出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天道观。
在治国理论上,荀子将原来儒家的礼义治国和法家的依法治国,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形成了礼法互补、王霸并用的治国理论。
在经济思想上,荀子将墨家的“衣粗食恶”的单纯“节用”主张,和他的“以政裕民”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开源节流”的经济发展观。
总之,赵文化开放、进取、包容的文化精神养育了荀子。荀子是赵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棵参天大树。荀子把赵文化的精神体现到他的学说中,融入到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教育学、文化学的理论层面,形成一个集百家学说之大成的理论高峰,成为中国和世界思想库中的宝贵财富。可以说,没有赵文化就没有荀子的荀学。
时势造英雄。在荀氏家族的血泪史、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赵文化精神的抚育之下,一代圣贤一荀子诞生了!亘古未有的文化巨人荀子,以独有异香的风姿挺立在中华历史文明的潮头。
荀子之所以成为荀子,原因很多,寻其人格精神之形成,追根探源,在荀子身上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因。
1.家族基因
《左转》记载,荀氏是晋国的名门望族。荀子所属的荀氏中行氏曾经五代做晋国的中行,也就是中军元帅。但是,经过一场赵氏、荀氏、范氏三个家族的多年混战,荀氏中行氏家族在邯郸一带败亡。昔日优越的贵族地位,广大的世袭领地,充足的富裕生活,全部丧失。流落在邯郸周围,饥寒交迫,无家可归,一代又一代,艰难地维持生计。
邯郸是赵姓家族的天地。荀氏不再是身份显赫的标志,而是一种罪恶。赵氏家族对待这个战败的荀氏家族即便不再视如战场仇敌,也会侧目而视,冷眼相观。荀氏家族只能忍气吞声,过着寄人篱下、忍辱负重、穷愁潦倒的生活。
显赫的贵族根基和寄人篱下血泪斑斑的现实生活,在荀氏家族子孙的心灵里播下的不仅仅是贵族传统的优越感和对赵氏家族的仇恨,更深层的是痛恨诸侯分裂的种子。如果不是诸侯分裂,如果不是相互争夺,怎么会背井离乡?如果不是战争,怎么会无家可归?所以,荀氏家族比任何人都期盼天下一统,结束分裂,生活太平。
家族的血泪流荡在荀子的血脉中,不但造就了荀子胸怀博大、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个性气质,还将一个关乎华夏民族前途的命题一如何改变诸侯分裂、实现华夏一统、让整个中华民族获得安宁的社会问题注入心灵。
2.时代基因
从公元前七七〇年开始,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国统一华夏。在这五百多年里,社会产生了巨变。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的局面。
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叫作“士”的阶层。他们的地位较低,但很有才能。在“士”的阶层中有政治、军事方面的杰出人才,有通晓天文、地
理等方面的学者,更多的是鸡鸣狗盗之徒。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经历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的时候,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因此就出现了百家争鸣,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各种派别,在社会上争辩不休。
荀子也属于“士”这个阶层,但与其他“士”所不同的,是荀子怀着家族使命的寄托走进这个诸侯混战、思想混乱的汪洋大海。许多“士”在这个汪洋大海里或随波逐流,或游戏人生,或被浪涛淹没。荀子是个弄潮儿,他面对汹涌的波涛,不苟且,不退缩,不同流合污;将一重重汹涌波涛的力量化作他弄潮的动力;将活跃的社会思想、各抒己见的争鸣,化作他认知社会、认知真理的广阔天地;将所有的智慧融入己身,在这个亘古未有的博大的知识海洋里,搏击长空,独树一帜,建立起自己认知世界的思想体系。
百家争鸣,给荀子提供了一个空前绝后的社会大课堂,这个大课堂丰富了荀子,成就了荀子。让荀子能够像博采百花精髓的蜜蜂一样,为中华民族酿出最精良的蜂蜜。
赵文化基因
但是,在战国时代,有不少大智慧、高见地的学者,他们和荀子共同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和荀子一样具有自己的家族基因,为什么他们没有成为诸子百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唯荀子親脱而出呢?所以,仅有以上两点还不能解释清楚荀子之所以成为荀子的原因。
再深一步探其根源,就不能不归结为荀子之所以与众不同,是他具有赵文化的基因。
荀子出生在赵国都城邯郸,十五岁走出邯郸,进入齐国的稷下学宫。这就是说,荀子在文化启蒙的少年时代,是生活在赵文化的核心。
荀子大约出生于公元前三年。公元前三〇七年,赵武灵王十九年,颁“胡服令”。敕命赵国的官员和百姓脱下汉人的宽袍大袖服饰,穿上胡人的窄袖短衣和合裆长裤,练习骑射。①这年荀子才四岁,还幼稚得很。可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持续了十年之久。十年之后,聪明早慧的荀子已经十四五岁,进入了“十五而有志于学”的年龄。
“胡服骑射”不只是一场服饰变革,也不只是一场军事变革,还是一场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
赵武灵王力主“胡服骑射”的改革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权宜之计,而是一种雄才大略。
赵国处于“四战之地”,疆域四周遭到众多强国的压力,中山与林胡等胡人对赵国更是不断侵扰。严峻的现实让赵武灵王认识到,打破旧传统,学习胡人,组建骑射之兵,是强盛赵国的最好办法。但是,学习骑射就要脱下华夏服装,改穿胡人的服装。此举将会遭到族人、朝廷官员及百姓的强烈反对。赵武灵王十九年春正月,他在信宫大会群臣。召见丞相肥义,讨论天下形势,两个人整整谈了五天,话才谈完。他又带领臣子到中山国疆界和与北方胡人的疆界视察。而后登上黄华山,召见臣子直抒“胡服”心愿,然而许多臣子齐声反对。唯丞相肥义告诉他:“疑事物功,疑行无名”“愚者阍成事,智者睹未行”,支持他不要怀疑自己,勇敢前行。赵武灵王下定决心进行“胡服骑射”改革。他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身穿胡人的服装登上朝堂,命令叔父和所有的朝廷官员也穿上胡服。从此,赵国在战国七雄中开军事变革潮流之先,建立起华夏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经过短短十几年,赵国便由一个连小小的中山国也敢于侵犯的弱邦崛起为战国后期唯一一个能够同秦国抗衡的强国。它灭中山,“攘地北至燕、代”。向西边林胡、楼烦用兵,到达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X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②
荀子亲眼目睹和经历了赵国的这场巨大的历史性变革。这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在少年荀子的心灵里打下深深的印记,播下了赵文化的种子,浸润下赵文化的精髓。
少年时代的经历,对于人生的影响非常之大。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学”,荀子接受了“胡服骑射”改革的熏陶,十五岁立志于学,不远千里走进齐国稷下学宫。尽管以后在稷下学宫接触了许多不同学派,受到墨家、法家、道家、阴阳家、兵家等多种学派的影响,但是,赵文化是他认知世界的根基。
在荀子面前摆着两个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一个是儒学的危机如何拯救,第二是诸侯分裂的乱世如何拯救。两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谁来解决?荀子的回答是:“我!”如何解决?荀子的回答是:赵文化精神给了他思考与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赵武灵王面对赵国的危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打破思维定势,将对手一胡人的长项拿将过来,用以战胜对手。荀子也循此道,打破思维定势,把对手一墨、道、法、杨朱等学派的可取之处拿将过来,融进儒学,开辟出儒学进入社会实践的新思维,建立起新的社会的致治致善之道。
李学勤先生把赵文化的精神概括为“开放、进取、包容”六个字。①翻开荀子的著述《荀子》,仔细品味,会发现篇篇都渗透着赵文化精神。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品味赵文化精神是如何影响着荀子的思想和行为的。
第一,赵文化的开放精神,让荀子将儒学封闭的门户打开,创建开放的儒学。
把荀子的儒学与孔孟儒学比较一下就可以明白,孔孟的儒学是封闭的保守的,而荀子的儒学则是开放的放眼世界的。
首先,荀子的儒学对内开放。孔子是儒学的缔造者、宗师。但荀子不像其他儒学弟子,学究式地对孔子的经典照本宣科,而是有继承有发展。他敢于突破孔孟旧有的理念,创建自己的新理念。
孔子教授学生的方法是“述而不作'给学生只讲授《诗》《书》《礼》《乐》《周易》《春秋》等经典,自己不写一字。所以,孔子死后仅仅留下学生记录的《论语》,没有孔子自己的文章。荀子不但讲经典,还把自己对儒学对社会的新认知写成文章,让学生阅读,在社会上流传。孔子有门户之见,他的学生只能跟他学习,不能够背叛老师。而荀子没有门户之见,荀子是儒家,他的学生李斯和韩非都是法家。
孟子的儒学主张“人性善”,主张加强内心的修养,将自己原本就有的“仁心”“善性”扩张、充实、完善,最后达到“内圣”的境界。而荀子则主张“人性恶”。荀子也讲修身,但是荀子讲的修身是“化性起伪”,用礼义和法度来约束自己,改恶从善,走向圣人。
其二,荀子的儒学向社会开放。荀子不把儒学关在书斋里,他让儒学走出书斋,走向社会。他研究现实,计对如何让分裂的中华走向一统,如何建构一个和谐的社会等现实问题,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提出一系列的治世方略,对人生的行为坐标也提出了他的可行标准。他写的《礼论》《王制》《富国》《王霸》《强国》《儒效》《君道》《臣道》等篇目,是他计对强国治世提出的政治主张。他写的《性恶》《劝学》《不苟》《修身》《荣辱》等篇目,是他对人性的改恶从善提出的治学修身主张。他写的《天论》《解蔽》《非相》等篇目,则是计对世人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迷茫与无知开启的智慧之光。
其三,荀子的儒学还向其他学派开放。荀子与其他学派之间既是对手,又是朋友。汉代刘向说荀子曾经求师于虞卿,①虞卿是个游说之士。现代学者研究,荀子的老师还可能是齐国的淳于髡,@淳于髡是个“学无所主”的人。有人说荀子的老师应该是宋鉼,③宋鉼属于宋尹学派。这些人是不是荀子的老师,没有定论,但至少这些人对荀子的思想影响很深。从荀子的这些老师,或是对荀子思想有较深影响的人,可以看出荀子对各个学派思想的开放态度。荀子探求学问,不拘一格,兴趣广泛,博米众长。
第二,赵文化的进取精神,使得荀子具有积极的认知社会和人生的态度,并且融进他的理论中。
在荀子的理论里,面对战国时代复杂难解的社会问题,没有丝毫的消极和遁世,有的是积极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天与人的关系上,荀子不猥琐、不屈从,既讲“知天”又讲“用天”。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不做天的奴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掌握和使用天的规律为人类服务,这是何等的气魄!后人把荀子的这一思想称作“人定胜天”。可是如今却有人批评“人定胜天”,认为这是缺乏科学精神的无知妄说,他们说人怎么能够胜天呢?然而,作为一种不屈从于自然的人文精神,“人定胜天”的思想在当今宇宙飞船已经上天的时代,依然代表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意志,有其宝贵价值。
在对人的认识上,荀子既揭示了“人之性恶”,同时又提出“化性起伪”。他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可以“化”。“化”是什么?“化”就是变化、提高、进取。荀子呼唤的是一个“化性”的进取世界,而不是一个“守善”的不思进取的世界。他希望人通过学习,通过老师的教诲,礼法的约束,能够逐步地改变恶的本性,完善品德,人人都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贤。究竟能不能成为圣贤,就看你用不用心去积极学习,努力进取。所以,他精心写下《劝学》,讲学习的重要,学习的方法,学习之终生性。
在对社会的认识上,荀子为了实现社会和谐,设计出“隆礼重法”的治世理论,这更是一种积极的进取国策。他希望通过“礼”的实施,建设差异和谐的社会结构,用“不平则平”的办法逐步走向理想的“大同”社会。
第三,赵文化的包容精神,使得荀子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赵国都城邯单卩地处中原,属于华夏文化;而其疆土北达云中、九原,属戎狄文化,游牧文化。赵武灵王以其宏大的胆略,摈弃妄自尊大的保守意识,将游牧文化与华夏文化的优势相互融合,完成了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突显了赵文化的包容精神。荀子将这种精神融化到他的学术思想里。在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复杂环境中,独立思考,尖锐地批判百家学说之短,同时又虚心地汲取百家学说之长,灵活地将法家、道家、墨家、兵家、农家、名家思想融进自己的学说。
儒家讲“天命”,墨家讲“天志”,老庄讲“自然”。荀子进行了批判、选择、综合、吸收,提出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天道观。
在治国理论上,荀子将原来儒家的礼义治国和法家的依法治国,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形成了礼法互补、王霸并用的治国理论。
在经济思想上,荀子将墨家的“衣粗食恶”的单纯“节用”主张,和他的“以政裕民”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开源节流”的经济发展观。
总之,赵文化开放、进取、包容的文化精神养育了荀子。荀子是赵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棵参天大树。荀子把赵文化的精神体现到他的学说中,融入到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教育学、文化学的理论层面,形成一个集百家学说之大成的理论高峰,成为中国和世界思想库中的宝贵财富。可以说,没有赵文化就没有荀子的荀学。
时势造英雄。在荀氏家族的血泪史、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赵文化精神的抚育之下,一代圣贤一荀子诞生了!亘古未有的文化巨人荀子,以独有异香的风姿挺立在中华历史文明的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