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唐科学院的诞生(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飞剑问道、好想住你隔壁、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永隆二年元月初四,帝下诏,恩科定于三月初三,以于志宁为恩科主考,礼部尚书许敬宗、国子监祭酒孔颖为之副,各房考官另拟;元月初七,诏令各州正式废止均田制,原已分配之永业天各归其主,至于已分配之口分田,其主死后,尽数回收,一律为官田,自即日起,不再授田,取消丁税,摊入各州之田亩,无论官绅,一体纳粮,为免纷争,特免天下钱粮一年。
均田制革新从贞观十七年起便开始酝酿,各州百姓对此皆早有预判,对新政有微词者虽不算少,可大多数百姓也就只是私下议议而已,倒也不曾采取甚激烈的抵抗手段,加之又有着免一年钱粮的利好在,政策推行之阻力虽有,却并不算大,在各州官府的大力宣传与协调下,举国政局相对平稳,并未出现甚大的风浪。
“禀大人,工部侍郎杨辰来了。”
均田制的废除乃是民生大事,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了些,正因为此,尽管朝局平稳,陈子明也自不敢掉以轻心,每日不单花大量的时间去察看各州之表章,更没少御史台那头勾通,以确保诸事之顺遂,这不,一大早地,陈子明进宫觐见之后,又端坐在了办公室里,埋首于公文堆中,正自挥笔速书不已间,却见裴行俭疾步从屏风处转了进来,几个大步便抢到了文案前,一躬身,紧着便出言禀报了一句道。
“嗯,请罢。”
杨辰乃是陈子明的老部下了,从茂州时起,就一直紧跟着陈子明的脚步,一路从茂州主薄走到了如今的工部侍郎之高位,属于陈子明嫡系中的嫡系人物,对于其之求见,陈子明哪怕正忙,也自不会拒绝。
“诺!”
听得陈子明有所吩咐,裴行俭自是不敢稍有迁延,紧着应了一声,匆匆便退出了房去,不多会,便见已然双鬓斑白的杨辰一脸激动之色地从外行了进来。
“下官见过大人。”
杨辰到底是在官场里厮混了大半辈子的人物,心情激动归激动,却断然不会在礼数上有所闪失的,只是见礼之际,声音却是不免带着几丝的颤音。
“不必多礼了,仲旗(杨辰的字)如此喜色满脸,莫非是有甚好消息要说么?”
杨辰脸上的喜色是如此之浓,陈子明自是不会看不到,也自好奇得很,这便笑着打趣了其一句道。
“大人说得不错,确是桩大喜事来着,呵呵,好教大人得知,孙启泰从商州洛南发回捷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见得陈子明心情好,杨辰脸上的笑容顿时便更灿烂了几分,兴奋奋地一边说着,一边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份折子,双手捧着,递到了文案上。
“哦?哈哈……,好,仲旗且随本官一道进宫面圣去!”
一听杨辰此言,陈子明的精神立马便是一振,紧着抄起那本折子,只略一翻开,当即便兴奋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下官遵命!”
能与陈子明一道进宫面圣便可从这等天大的功劳里分上一块,于杨辰来说,乃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他自是不会有甚异议,紧着便躬身应了诺,而后兴奋奋地陪着陈子明一道往宫门处赶了去……
“子明如此急地来见朕,莫非出了甚事了?”
陈子明先前才离开皇宫没多久,这就又转了回来,李恪自不免便有些个犯猜疑,见礼方毕,便即紧着出言追问了一句道。
“陛下可还记得贞观十六年底,微臣曾去信与您说过的新式军械研究所一事么?”
陈子明并未急着将孙启泰的折子拿将出来,而是满脸笑容地反问道。
“新式军械研究所?唔,朕只是依稀记得,怎么,那地儿出事了?”
时隔八年,李恪早就忘了当初陈子明到底都说了些甚,脑海里对此事早已印象全无,这会儿听得陈子明提起,自不免便有些个满头雾水弥漫不已。
“回陛下的话,贞观十七年时,微臣曾以兵部尚书之职主持军制革新事宜,个中便有着设立新式军械研究院一事,是时,微臣曾提议工部调集能工巧匠若干,以行研究新式军械,先皇以为可,遂于贞观十七年四月正式成立此研究所,后,因征高句丽一事,军制革新搁浅,然,新式军械研究所却并不曾受到影响,持续至今已有八年之久矣,所耗资材不少,然,只有两成是由工部划拨,其余八成皆是由‘新欣商号’秘密资助,密研新式军械,微臣对此曾与陛下言曰:此研究院所研发之诸般武器当可为军制革新之大用,今,负责此研究院之工部郎中孙启泰已发来捷报,言称新式军械已具规模生产之可能,现有密奏本章一份在此,还请陛下过目。”
只一听李恪这般问法,陈子明便知其早将此事忘到了爪哇国去了,无奈之下,也只能从头解说了一番。
“哦?递上来。”
听得陈子明这般解释,李恪的好奇心顿时便大起了,紧着便一挥手,兴致勃勃地吩咐了一句道。
“诺!”
李恪的金口这么一开,侍立在侧的何欢自是不敢稍有怠慢,恭谨地应了一声,疾步便抢到了陈子明身前,伸出双手,接过了本章,紧着便转呈到了御前。
“这么些事物真有如此之神奇么?”
孙启泰到底是技术官员,所上的密奏本章里写的内容自不免便多是技术术语,李恪看得虽细,却大半看不懂,自不免便对其上所载的诸般新式武器之功效有所怀疑。
新式武器的威力究竟如何,除了那些研究所的相关人员之外,满天下就属陈子明最了解其事了的,没旁的,概因那些武器的构思以及原理全都出自他陈子明的手笔——黑火药并不是陈子明的“发明”,早在汉末时,黑火药便已有了雏形,只是并不曾得到大规模的运用,直到隋末时,曾有一名为李田的文人,以黑火药制造出了爆仗,因其声大,民间渐有流行,可也就只是年节时放个响来驱邪罢了,并不曾真正用在军事上,而且其配方也不尽科学,陈子明所做的便是拿出后世早已验证过的最佳之黑火药配方以及其颗粒化的办法,至于后装燧发枪以及铸铁炮等武器么,陈子明只是给出了构思、示意图以及原理,具体如何应用于实际,则是研究院诸般能工巧匠们之功劳。
“陛下明鉴,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诸般新式军械之威力如何,靠说是难以说得清的,故,微臣提议大比过后,举行一场军演,以验证实效。”
从孙启泰所提交的本章中所载的各项数据来看,新式武器的威力已然极其犀利,完全可以应用到实战中去了,然则没见到实物,要想光凭数据,是断难说服得了李恪的,对此,陈子明自是心中有数得很,自不会浪费唇舌去解说威力如何,仅仅只是言简意赅地提议了一句道。
“嗯,子明所言不无道理,朕看就安排在清明过后好了,若诸般武器真能有大用,何愁军制革新之事不顺遂哉。”
如今的军制革新事宜正自如火如荼地展开着,可大部分工作还停留在对各州府兵、边军的统计以及安抚事宜上,至于筹备中的新建集团军还没见个影子,无他,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了些,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若是能趁着新式军械的亮相之东风,以成募集新军之大事,李恪自是乐见其成得很。
“陛下圣明,微臣还有一事要奏,今,我大唐工部诸多工坊不单涉及军事也有不少是民用之项目,发明层出不穷,技术革新日新月异,然,终归少了统筹之安排,若能在工部设立一机构,名曰:大唐科学院,以引导诸般革新之事,并培养相关之人才,当于社稷有大利焉。”
趁着李恪心情好,陈子明紧着便又提出振兴科技的关键之所在——设立大唐科学院,给那些能工巧匠以进入上层建筑的一个台阶与机会。
“大唐科学院?唔……,子明之意,朕知矣,然,兹事体大,终归须得防物议纷乱,不若等新式军械亮相成功之后再议可好?”
说起来李恪可是科技进步的最大受益者,若不是有着“新欣商号”的强力支持,他李恪根本就上不了位,而“新欣商号”之所以能强大,靠的正是陈子明所发明的诸多新奇玩意儿,至于盐场、煤炭、钢铁等诸多工部工坊每年带给朝廷的巨大之利益,也都出自陈子明的筹谋,正因为此,李恪倒是不反对设立大唐科学院的,只是考虑到朝中可能会掀起反对之浪潮,自是不敢就这么轻易地便应承下来。
“陛下圣明。”
对于李恪的顾忌,陈子明自是能理解得了,自是不会在意,没旁的,在陈子明看来,有了新式武器的闪亮登场,便足以震慑住朝中那些食古不化的酸儒们,左右不过就是几个月的等待而已,这么点耐心,陈子明还是不缺的……
永隆二年元月初四,帝下诏,恩科定于三月初三,以于志宁为恩科主考,礼部尚书许敬宗、国子监祭酒孔颖为之副,各房考官另拟;元月初七,诏令各州正式废止均田制,原已分配之永业天各归其主,至于已分配之口分田,其主死后,尽数回收,一律为官田,自即日起,不再授田,取消丁税,摊入各州之田亩,无论官绅,一体纳粮,为免纷争,特免天下钱粮一年。
均田制革新从贞观十七年起便开始酝酿,各州百姓对此皆早有预判,对新政有微词者虽不算少,可大多数百姓也就只是私下议议而已,倒也不曾采取甚激烈的抵抗手段,加之又有着免一年钱粮的利好在,政策推行之阻力虽有,却并不算大,在各州官府的大力宣传与协调下,举国政局相对平稳,并未出现甚大的风浪。
“禀大人,工部侍郎杨辰来了。”
均田制的废除乃是民生大事,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了些,正因为此,尽管朝局平稳,陈子明也自不敢掉以轻心,每日不单花大量的时间去察看各州之表章,更没少御史台那头勾通,以确保诸事之顺遂,这不,一大早地,陈子明进宫觐见之后,又端坐在了办公室里,埋首于公文堆中,正自挥笔速书不已间,却见裴行俭疾步从屏风处转了进来,几个大步便抢到了文案前,一躬身,紧着便出言禀报了一句道。
“嗯,请罢。”
杨辰乃是陈子明的老部下了,从茂州时起,就一直紧跟着陈子明的脚步,一路从茂州主薄走到了如今的工部侍郎之高位,属于陈子明嫡系中的嫡系人物,对于其之求见,陈子明哪怕正忙,也自不会拒绝。
“诺!”
听得陈子明有所吩咐,裴行俭自是不敢稍有迁延,紧着应了一声,匆匆便退出了房去,不多会,便见已然双鬓斑白的杨辰一脸激动之色地从外行了进来。
“下官见过大人。”
杨辰到底是在官场里厮混了大半辈子的人物,心情激动归激动,却断然不会在礼数上有所闪失的,只是见礼之际,声音却是不免带着几丝的颤音。
“不必多礼了,仲旗(杨辰的字)如此喜色满脸,莫非是有甚好消息要说么?”
杨辰脸上的喜色是如此之浓,陈子明自是不会看不到,也自好奇得很,这便笑着打趣了其一句道。
“大人说得不错,确是桩大喜事来着,呵呵,好教大人得知,孙启泰从商州洛南发回捷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见得陈子明心情好,杨辰脸上的笑容顿时便更灿烂了几分,兴奋奋地一边说着,一边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份折子,双手捧着,递到了文案上。
“哦?哈哈……,好,仲旗且随本官一道进宫面圣去!”
一听杨辰此言,陈子明的精神立马便是一振,紧着抄起那本折子,只略一翻开,当即便兴奋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下官遵命!”
能与陈子明一道进宫面圣便可从这等天大的功劳里分上一块,于杨辰来说,乃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他自是不会有甚异议,紧着便躬身应了诺,而后兴奋奋地陪着陈子明一道往宫门处赶了去……
“子明如此急地来见朕,莫非出了甚事了?”
陈子明先前才离开皇宫没多久,这就又转了回来,李恪自不免便有些个犯猜疑,见礼方毕,便即紧着出言追问了一句道。
“陛下可还记得贞观十六年底,微臣曾去信与您说过的新式军械研究所一事么?”
陈子明并未急着将孙启泰的折子拿将出来,而是满脸笑容地反问道。
“新式军械研究所?唔,朕只是依稀记得,怎么,那地儿出事了?”
时隔八年,李恪早就忘了当初陈子明到底都说了些甚,脑海里对此事早已印象全无,这会儿听得陈子明提起,自不免便有些个满头雾水弥漫不已。
“回陛下的话,贞观十七年时,微臣曾以兵部尚书之职主持军制革新事宜,个中便有着设立新式军械研究院一事,是时,微臣曾提议工部调集能工巧匠若干,以行研究新式军械,先皇以为可,遂于贞观十七年四月正式成立此研究所,后,因征高句丽一事,军制革新搁浅,然,新式军械研究所却并不曾受到影响,持续至今已有八年之久矣,所耗资材不少,然,只有两成是由工部划拨,其余八成皆是由‘新欣商号’秘密资助,密研新式军械,微臣对此曾与陛下言曰:此研究院所研发之诸般武器当可为军制革新之大用,今,负责此研究院之工部郎中孙启泰已发来捷报,言称新式军械已具规模生产之可能,现有密奏本章一份在此,还请陛下过目。”
只一听李恪这般问法,陈子明便知其早将此事忘到了爪哇国去了,无奈之下,也只能从头解说了一番。
“哦?递上来。”
听得陈子明这般解释,李恪的好奇心顿时便大起了,紧着便一挥手,兴致勃勃地吩咐了一句道。
“诺!”
李恪的金口这么一开,侍立在侧的何欢自是不敢稍有怠慢,恭谨地应了一声,疾步便抢到了陈子明身前,伸出双手,接过了本章,紧着便转呈到了御前。
“这么些事物真有如此之神奇么?”
孙启泰到底是技术官员,所上的密奏本章里写的内容自不免便多是技术术语,李恪看得虽细,却大半看不懂,自不免便对其上所载的诸般新式武器之功效有所怀疑。
新式武器的威力究竟如何,除了那些研究所的相关人员之外,满天下就属陈子明最了解其事了的,没旁的,概因那些武器的构思以及原理全都出自他陈子明的手笔——黑火药并不是陈子明的“发明”,早在汉末时,黑火药便已有了雏形,只是并不曾得到大规模的运用,直到隋末时,曾有一名为李田的文人,以黑火药制造出了爆仗,因其声大,民间渐有流行,可也就只是年节时放个响来驱邪罢了,并不曾真正用在军事上,而且其配方也不尽科学,陈子明所做的便是拿出后世早已验证过的最佳之黑火药配方以及其颗粒化的办法,至于后装燧发枪以及铸铁炮等武器么,陈子明只是给出了构思、示意图以及原理,具体如何应用于实际,则是研究院诸般能工巧匠们之功劳。
“陛下明鉴,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诸般新式军械之威力如何,靠说是难以说得清的,故,微臣提议大比过后,举行一场军演,以验证实效。”
从孙启泰所提交的本章中所载的各项数据来看,新式武器的威力已然极其犀利,完全可以应用到实战中去了,然则没见到实物,要想光凭数据,是断难说服得了李恪的,对此,陈子明自是心中有数得很,自不会浪费唇舌去解说威力如何,仅仅只是言简意赅地提议了一句道。
“嗯,子明所言不无道理,朕看就安排在清明过后好了,若诸般武器真能有大用,何愁军制革新之事不顺遂哉。”
如今的军制革新事宜正自如火如荼地展开着,可大部分工作还停留在对各州府兵、边军的统计以及安抚事宜上,至于筹备中的新建集团军还没见个影子,无他,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了些,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若是能趁着新式军械的亮相之东风,以成募集新军之大事,李恪自是乐见其成得很。
“陛下圣明,微臣还有一事要奏,今,我大唐工部诸多工坊不单涉及军事也有不少是民用之项目,发明层出不穷,技术革新日新月异,然,终归少了统筹之安排,若能在工部设立一机构,名曰:大唐科学院,以引导诸般革新之事,并培养相关之人才,当于社稷有大利焉。”
趁着李恪心情好,陈子明紧着便又提出振兴科技的关键之所在——设立大唐科学院,给那些能工巧匠以进入上层建筑的一个台阶与机会。
“大唐科学院?唔……,子明之意,朕知矣,然,兹事体大,终归须得防物议纷乱,不若等新式军械亮相成功之后再议可好?”
说起来李恪可是科技进步的最大受益者,若不是有着“新欣商号”的强力支持,他李恪根本就上不了位,而“新欣商号”之所以能强大,靠的正是陈子明所发明的诸多新奇玩意儿,至于盐场、煤炭、钢铁等诸多工部工坊每年带给朝廷的巨大之利益,也都出自陈子明的筹谋,正因为此,李恪倒是不反对设立大唐科学院的,只是考虑到朝中可能会掀起反对之浪潮,自是不敢就这么轻易地便应承下来。
“陛下圣明。”
对于李恪的顾忌,陈子明自是能理解得了,自是不会在意,没旁的,在陈子明看来,有了新式武器的闪亮登场,便足以震慑住朝中那些食古不化的酸儒们,左右不过就是几个月的等待而已,这么点耐心,陈子明还是不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