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沉默的较量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飞剑问道好想住你隔壁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他们曾经受人指使,穷尽各种方法侮辱他,挑起纠纷为难他,但这场斗争的结果是:王守仁赢了,赢得很彻底。不用武力,也不靠强权,以德服人而已

    射箭

    中国流传上千年的整人学告诉我们,要整一个人,如果工作上找不到漏洞,那就找他本人的弱点,从他的私生活着手。张忠认为,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弱点,可是王守仁先生实在是个奇迹,他很少喝酒,还不逛妓院,不打麻将,不搞封建迷信,完全是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张忠十分头疼,他绞尽脑汁,苦苦思索,终于从王守仁身上发现了一个他认为可以利用的弱点——瘦。

    相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优秀的军事家王守仁先生,却不是一个身强体壮的人,一直以来他的身体都不好,据史料记载,他还一直患有肺病,身体比较瘦弱。

    张忠看着瘦得像竹竿的王守仁,想出了一个整治他的主意,当然了,这件事情的后果是他万万想不到的。

    正德十四年(1519)十一月的一天,张忠突然来请王守仁观看京军训练,迫于无奈,王守仁只好答应了。

    去到地方一看,京军正在练习射箭。王大人刚准备坐下看,张忠却突然走了过来,挡住了他的视线。他的手中,拿着一张弓。

    张忠要王守仁射箭,王守仁说射得不好,不射。

    张忠说不射不行,王守仁说那好吧,我射。

    用射箭来难为文人,这就是张忠搜肠刮肚想出的好主意,真不知他的脑袋是怎么长的。

    京军们停止了练习,他们准备看弱不禁风的王大人出丑。

    在放肆的谈笑声和轻视的目光中,王守仁走上了箭场。

    他屏住呼吸,搭箭,拉弓,弓满,箭出。

    十环(中红心)。

    四周鸦雀无声。

    他深吸了一口气,从箭筒里抽出第二支箭。

    拉弓,弓满,箭出。

    还是十环(次中红心)。

    张忠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他呆呆地看着这个瘦弱的文人,惊得目瞪口呆。

    王守仁没有理会张忠,他继续重复着简单的动作,在他的世界中,似乎只剩下了这几个动作,拉弓,弓满,箭出。

    依然是十环(三中红心)。

    然后他回头,将那张弓还给了张忠,不发一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仿佛眼前的这一切和箭靶上的那三支箭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在短暂的沉寂后,围观的京军突然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他们佩服眼前的这个奇人。没有人会想到,文质彬彬、和颜悦色的王大人竟然还有这一手。

    这些京军被王守仁彻底折服了,他们曾经受人指使,穷尽各种方法侮辱他,挑起纠纷为难他,但这场斗争的结果是:王守仁赢了,赢得很彻底。不用武力,也不靠强权,以德服人而已。

    在这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中,张忠感到了恐惧,彻头彻尾的恐惧,他意识到,这些原先的帮手不会帮他作恶了,他们随时有可能调转头来对付自己。

    于是在这场射箭表演之后两天,他率领着自己的军队撤出了江西,历时数月的京军之乱就此结束。

    江西百姓解脱了,但王守仁却将因此经受更大的考验。

    朱厚照的幸福生活

    看着狼狈归来的张忠,江彬气坏了。

    他完全无法理解,位高权重的自己,为什么奈何不了一个小小的王守仁。

    不能再小打小闹了,要整就把他整死!

    这一次,他本着刻苦认真的精神,准备策划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阴谋,一个足以杀掉王守仁的陷阱。

    就在江彬先生刻苦钻研的时候,朱厚照先生正在钓鱼。

    对江彬的种种行为,朱厚照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只知道现在他十分自由,而且还想继续自由下去。

    出了山东,他到达了南直隶(今江苏、安徽一带),这一带湖多,朱厚照先生雅兴大发,每到一处必钓鱼,他还是比较大方的,钓上来的鱼都分给了左右的大臣们。

    大臣们当然十分感激,千恩万谢之后,却听见了这样一句话:

    “钱呢?”

    大家都傻眼了,原来朱厚照先生的鱼是不能白要的,还得给钱才行!看来这位皇帝陛下很有现代劳动观念,付出了劳动就一定要报酬。

    朱厚照并不缺钱,他这样做也挣不了几个钱,一句话,不就图个乐嘛。

    就这么一路乐过去,到了扬州,惹出了大麻烦。

    当时的扬州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据说人口最高曾达到一百余万,十分繁华。当然了,这里之所以有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美女众多。

    可是正德十四年(1519)十二月,这座著名城市的街头却出现了一场中国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的怪现象。

    街道一片混乱,到处都站满了人,但这些人却几乎保持着同一个表情和动作——左顾右盼,这些人四处张望,只为了做一件事——抢人。

    参考消息

    扬州瘦马

    扬州自古繁华,富商巨贾云集,特别是两淮地区的盐商都聚集于此。饱暖思淫欲,于是便诞生了“养瘦马”的现象。所谓“瘦马”,说白了就是专门为有钱人培养的预备情人,这些女子个个苗条消瘦,如瘦弱的马儿一样可以任意驱使。在明清时期,“养瘦马”因其暴利,催生出了一个专门的产业:先用极低的价钱将贫苦人家中面容娇好的女孩买回来,然后从文化修养、仪容形体等诸多方面进行精心调教,之后便通过中介寻找买主,以期卖个好价钱。由于扬州瘦马十分出名,于是便有了“要娶小,扬州讨”的说法,一直流传到民国时期。

    抢人的方式很简单:一群人上街,碰见男的,二话不说,往家里拉,拉不动的就抬,总之要把人弄回去。

    等被抢的这位哆哆嗦嗦到了地方,琢磨着这帮人是要钱还是要命时,却看见了准备已久的锣鼓队和盛装打扮的新娘子。

    然后有人走过来告诉他,你就是新郎。

    之所以会发生这戏剧性的一幕,原因十分简单——朱厚照喜欢美女。

    皇帝感兴趣的事情,自然有人会去代劳,而这位自告奋勇、自行其是的人是个太监,叫做吴经。

    很遗憾,这位吴经也不是个好人,他先行一步到达扬州,抢占了很多民宅,说是皇帝要用,然后他又征集(抢)了很多未婚女人,也说是皇帝要用。

    对于这位吴经的行为,很多史书都用了一个共同的词语来描述——矫上意。

    矫上意,通俗地说,就是打着皇帝的名号干坏事,让皇帝背黑锅。因为朱厚照并没有让他来干这些缺德事。

    客观地讲,朱厚照确实是干过很多荒唐的事情,私生活也算丰富多彩,但从他容忍大臣、能辨是非的一贯表现看,这个人还是比较靠谱的,可偏偏他不能容忍一成不变、老气横秋的生活,他喜欢自由自在,驰骋遨游。

    而这种兴趣爱好是那些传统文官读书人很难接受的,他也没兴趣和老头子官僚一起玩,所以搞到最后,陪在他身边的都是一些不三不四,却会找乐子的小人。

    这些人没有什么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天天伺候这位大爷,无非也是为了钱,借着办事,趁机自己捞点儿油水,那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所以在我看来,朱厚照的黑锅虽然多,却背得也不冤,毕竟人家陪你玩,也是要拿工钱的。

    吴经就是这样一个拿工钱的人,他占房子、抢女人之后,故意放出风去,让人家拿钱来赎,也算是创收的一种方式。

    他这样一搞,不但搞臭了皇帝的名声,还搞出了这场让人哭笑不得、空前绝后的大恐慌。

    鉴于征集对象限于未婚女子,人民群众立刻想出了对策,无论如何,必须先找一个男人来顶着,到了这个关口,什么学历、文凭、相貌、家世都不重要了,只要是男的就行。

    于是老光棍们的幸福时光到了,原本找不到老婆,现在却一下子成了紧俏产品,很快被抢光,有一些有老婆的也被抢了,不过这个问题不大,当年娶两个老婆也是国家允许的。

    而那些平日就出名的风流才子此刻就麻烦了,由于声名在外,立刻成为了多家抢夺的对象,据说有一位姓金的秀才被三家同时拉住,最后被人多势众的一家抢了回去,他本人倒有几分骨气,乘人不备就爬墙逃走,可刚落地没多久,就又被另一家抢了回去。

    相信对于这一景象,很多男同志都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不过请诸位节哀,在今天这一幕是绝对不会出现的,最新数据显示,男女比例已经达到117:100,按照这个比例,一百多人中就有十七位先生是注定要将光棍进行到底了。

    据说这个比例还在进一步拉大,相信在不久之后的将来,娶到老婆的仁兄们就可以自豪地拍拍胸脯,喊一声老天保佑,阿弥陀佛了。

    最后还要告诫大家,这种上街抢人的方式如果用在现代,那是未必能够行得通的,因为在今天的街头,凭外表相貌抢人,只能保证你抢到的是人,却不一定是个男人。如果你运气好,没准还能抢到几个超女。

    无论如何,扬州算是彻底乱了,如果闹下去情况会完全失控,大祸将起。万幸的是,扬州还有一个叫蒋瑶的知府。

    这位蒋知府平日与人为善,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出头不行了,他跑去找吴经,希望他捞一把就够了,及早收手。

    吴经哪里把这个地方官放在眼里,只漫不经心地回了一句:

    “胆敢抗命,就杀了你!”

    蒋知府说了半天好话,却得到这么一个答复,气愤到了极点,他豁了出去:

    “趁早告诉你,我抗命自然该死,但百姓是朝廷的百姓,要是逼反了他们,到时追究责任,你也跑不掉!”

    吴经一盘算,倒也是这么回事,这才老实了点儿,局势终于得到了控制。

    要说这位蒋知府也真是硬汉,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他也彻底想开了,无非就是一死,还有什么话不敢讲,他打定主意,要让朱厚照早点儿滚蛋。

    朱厚照真的来了,他老人家倒还比较老实,只是拿着渔竿去湖边钓鱼。蒋知府也在一旁陪同,此时江彬已经得到了吴经的报告,说这个蒋瑶妨碍他们发财。于是江彬准备难为一下这位知府。

    正巧此时,朱厚照钓上了一条大鱼,他按照老传统,开玩笑地说:“这条鱼可卖五百金!”

    江彬在一旁听见,立刻说道:

    “蒋知府,这条鱼你就买了吧。”

    这明显是坑人,可出人意料的是,蒋瑶竟然答应了,他不但答应,还马上赶回家拿钱。

    没过多久,蒋瑶就捧着一些首饰和一堆衣服回来了。

    朱厚照奇怪了:

    “你这是干什么?”

    蒋瑶昂着头大声说:

    “国库没有钱!我只有这些东西了。”

    江彬吓得脸都白了,可是朱厚照却没有发火。

    他低头想了一下,笑了起来,把鱼丢给了蒋瑶:

    “你去吧,这条鱼送给你了。”

    事情到这里也算告一段落了,但蒋知府可谓是多年死火山突然爆发,一发不可收拾,打定了主意,就算死也要把朱厚照这尊大佛送出扬州。

    不久之后,朱厚照派人来找他要当地特产——琼花。

    蒋瑶先生是这样回答的:

    “琼花本来是有的,但自从宋徽宗去北方打猎,这花就绝种了,所以没花送陛下。”

    这是一句十分刻薄的话,前面曾经说过,所谓去北方打猎,学名是北狩,就是当俘虏的意思,这是明目张胆地把朱厚照先生比作亡国之君。

    传话的人吓得目瞪口呆,半天待着不动。

    蒋瑶随即大喝一声:

    “愣着干什么,照原话去回就是了,有什么事我来承担!”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朱厚照听到了这句话,只是叹了口气,笑了笑,轻松地表达了他的意见:

    参考消息

    琼花

    史载,琼花乃扬州特产,且仅有一株。当地人特为之建“琼花观”,后又在花旁建“无双亭”,以示天下无双。据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初衷,就是为了到扬州欣赏琼花,不想花没看成,反倒亡了国。有趣的是,琼花似乎对扬州特别有感情:宋仁宗和宋徽宗在位时,曾两度将其移栽至开封,但都因逐渐枯萎而不得不移回故里;到了宋孝宗年间,又把它移栽到杭州皇宫中,第二年即枯,发回原产地后,又繁茂如初。1276年,宋朝灭亡,琼花随即枯死,从此灭绝,世人皆曰此花乃有情之物。后来有个叫金丙瑞的道士,以“聚八仙”补种在琼花观中,后人称琼花者,实为“聚八仙”。

    “也就这样了,我们离开这里吧。”

    在这场皇帝与文官的斗争中,执著的蒋瑶胜利了,他准备欢送朱厚照先生早离疆界。

    可是朱厚照先生永远是出人意料的,就在即将离开扬州的时候,他找来了蒋瑶,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自己不能白来,无论如何,你得搞点儿本地土特产给我。

    这就是传说中黑暗专制、恐怖独裁的明朝皇帝,如此低声下气地要东西,着实体现了其“专制独裁”的本质。

    朱厚照的态度固然让人吃惊,但更意外的事情还在后头。

    对于皇帝的要求,蒋瑶只回答了一句话:

    “扬州没有土特产。”

    对此,朱厚照又是一阵苦笑,但皇帝大人就这么空手开路似乎不太体面,结果无奈之下,他硬要了五百匹苎白布,也算挣回了点儿面子。

    蒋瑶终于松了口气,虽然他不喜欢朱厚照,但基本礼仪还是要的,人都要走了,总得意思意思,于是他命令下属摆了酒席,请朱厚照吃饭,算给皇帝大人送行。

    可在酒席上发生的事情却让这位知府终生难忘。

    朱厚照郑重其事地接受了邀请,向官员们挥手致意,大家正准备聆听他的指示,这位仁兄却突然翻了脸:

    “摆这么多酒席干什么,我也吃不了,你们竟然如此浪费吗?”

    下面的蒋瑶捏了捏自己的脸,他怕自己在做梦,一夜之间,朱厚照怎么就转了性,成了勤俭持家的模范?

    可皇帝大人似乎越说越气,发了话:

    “我不吃了!”

    看着皇帝发了火,官员们不知所措,现场气氛十分尴尬。不过不用急,朱厚照先生的话还没说完。

    没等官员们反应过来,朱厚照却又换了一副笑脸,补充了刚才发言的下半句:

    “把这些酒席折成银两交给我就是了。”

    现场立刻陷入了寂静,极度的寂静。

    怎么着?吃不了打包带走也就罢了,您还要折现金?

    这兄弟还真讲实惠啊!

    看着发愣发呆的官员们,朱厚照得意了,他放肆地开怀大笑,就此扬长而去。

    皇帝陛下自然不缺钱,更不用说这几个酒席钱,他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娱乐百官,其乐无穷啊!

    正德十四年(1519)十二月丙辰,朱厚照终于到达南京。至此,自八月从北京出发,一路走一路游,足足四个月时间,朱厚照终于到达了他此次旅行的终点。

    在这里,他将遭遇人生中最大的危机。

    不祥的预兆

    当朱厚照得意洋洋地踏入南京城时,他身边的江彬也被激动的情绪所笼罩。

    但是他激动的原因与朱厚照先生截然不同,经过长期的筹划和准备,他的计划已经完成,即将进入实施阶段,而实施的最佳地点,就是南京。

    而在这之前,他还必须处理一个心头大患——王守仁。

    但王守仁先生太不容易对付,所以这次他设计了一个极为阴毒的圈套,并指使张忠具体执行。

    参考消息

    禁猪令

    从扬州到南京的路上,朱厚照发布了一道禁令:全国范围内禁止养猪、杀猪、吃猪肉。对于这么一个奇怪的规定,他解释道:第一,“猪”与“朱”姓同音;第二,他本人正好属猪;第三,吃猪肉容易身上生疮。因此,养猪就等于养皇帝,杀猪就等于杀皇帝,而且吃猪肉很不利于身体健康,谁要再敢跟猪“有染”,全家老小全部流放充军。一纸令下,闹得人心惶惶,老百姓害怕引火烧身,纷纷将家中的猪处理掉。杨廷和闻知此事后,上书对禁猪令进行批驳。朱厚照迫于压力,才废止了这一荒唐的规定。

    不久之后,张忠在朱厚照面前转悠的时候,突然不经意间感叹了一句:

    “王守仁实在不是个忠臣啊。”

    朱厚照问他为什么。

    “他现在一直在直隶(南)江西一带,竟这么久都不来朝见陛下,实在目中无人,陛下如果不信,可以召见他,此人一定不会来的!”

    听起来是个有意思的事情,朱厚照决定试一试。

    江彬之所以能肯定王守仁不会应召,其中大致包含了“狼来了”的原理。

    以往江彬经常假冒朱厚照的名义矫旨办事,大家心里都有数,而王守仁和他矛盾很深,唯恐上当受骗,前来受死。而以王先生的性格,万万不会想到,这次的旨意真的是皇帝陛下发布的。

    王巡抚,安心待着吧,藐视皇帝的罪名你是背定了!

    可没过多久,他就又蒙了,因为有人告诉他,王守仁已经赶到了芜湖,正准备觐见皇帝。

    让你来你不来,不让你来你偏来!江彬想去撞墙了。

    这自然还是要托张永先生的福,他及时通知了王守仁,让他日夜兼程,快马赶过来,给了江彬一个下马威。

    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实在不是一句空话。

    朱厚照也知道王守仁到了,他倒真的想见见这位传奇人物,这下可把江彬、张忠急坏了,他们多方阻挠,准备把王守仁赶回去,绝不让他与皇帝见面。

    王守仁已经受够了,他知道江彬还要继续整他,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很难有终结的时候,为了给江彬一个教训,他准备反击。

    一天后,张忠突然急匆匆地跑来找江彬,告诉了他一个惊人的消息:

    “王守仁不见了!”

    又是一头雾水。

    “他去哪里了?”

    “派人去找了,四处都找不到。”

    见鬼了,总不至于成仙了吧,看见他的时候嫌他碍眼,心烦;看不见他的时候怕他搞阴谋,心慌。

    “快去把他给我找出来!”江彬快要精神崩溃了。

    王守仁没成仙,他脱掉了官服,换上了便装,去了九华山,在去的路上,他逢人便说,自己已经看破红尘,不想争名夺利,准备到山里面当道士,了此余生。

    王巡抚要当道士!这个轰动新闻顿时传遍了大街小巷,张永不失时机地找到了朱厚照,告诉他,王守仁平定了叛乱,却不愿意当官,只想好好过日子,所以打算弃官不干,去修道了此一生。

    朱厚照被感动了。

    他找来江彬,狠狠地骂了他一顿,让他今后老实点儿不要再乱来。

    然后他传令王守仁,不要再当道士了,继续回来当他的官。

    于是王道士在山里吃了几天斋,清了清肠胃,又一次光荣复出。

    江彬决定放弃了,因为他终于清醒地意识到,王守仁先生是一个可怕的对手,是绝对无法整倒的。

    而更重要的是,不久之后他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如果稍有不慎,就会人头落地,必须集中所有精力,全力以赴。

    正德十五年(1520)一月,行动正式开始。

    南京兵部尚书乔宇如同往常一样,召集兵部的官员开会,并讨论近期的防务情况,南京虽然也是京城,也有六部都察院等全套中央班子,却是有名无实,一直以来,这里都是被排挤、养老退休官员们的藏身之处。

    参考消息

    九华山奇遇记

    弘治十四年(1501),王守仁外出办差,事毕游览九华山。当时山中有个蓬头垢面的道士,人称“蔡蓬头”,善谈神仙道术。王守仁前去拜访,不料蔡蓬头始终不肯多谈。经不住王守仁的再三请教,他才开了口:“虽然你待我礼遇有加,但终究还是一副官相。”说罢便一笑而别。王守仁不甘心,听说地藏洞中有一个不食烟火的苦行僧,于是翻山越岭去探访。到了洞中,发现和尚铺松针而卧,鼾声如雷。待其醒后,两人从佛法到理学,越谈越投机,有相见恨晚之感。十八年后,王守仁再次造访九华山,却发现僧人已经不知所踪,只好感慨“会心人远空遗洞”了。

    江彬黔驴技穷

    但兵部是一个例外,南京兵部尚书又称为南京守备,手握兵权,负责南直隶地区的防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

    因此,虽然其他部门的例会经常都会开成茶话会和聊天会,兵部的例会气氛却十分紧张,但凡有异常情况,都要及时上报,不然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会议顺利进行,在情况通报和形势分析之后,乔宇正式宣布散会。

    就在他也准备走的时候,却看见了一名千户向他使了个眼色。

    乔宇不动声色,留了下来,等到众人走散,这位千户才凑到他跟前,告诉了他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江彬曾经派人去找守门官,想要索取城门的钥匙。

    乔宇当时就呆了,他很清楚这一举动的意义。

    城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如有紧急情况要开门,必须通报兵部值班人员,获得许可才能开。这件事情奇怪就奇怪在,如果是皇帝要开门进出,自然会下令开门,而江彬是皇帝的亲信,日夜和皇帝待在一起,要钥匙干什么用?

    答案很简单:他要干的那件事,是绝对不会得到皇帝同意的。

    乔宇打了个寒战,他已经大致估计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你去告诉守门官,自即日起,所有城门钥匙一律收归兵部本部保管,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借用,违令者立斩!”

    “如果江指挥(江彬是锦衣卫指挥使)坚持要呢?”

    “让他来找我!”

    江彬很快得知了乔宇不肯合作的消息,他勃然大怒,虽说乔宇是兵部尚书,堂堂的正部级高干,他却并不放在眼里。

    江彬的狂妄是有根据的,他不但接替钱宁成为了锦衣卫指挥使,还被任命兼管东厂,可谓是天字第一号大特务,向来无人敢惹。但他之所以敢如此嚣张,还是因为他曾经获得过的一个封号——威武副将军。

    这是个在以往史书中找不到的封号,属于个人发明创造,发明者就是威武大将军朱寿,当然了,这个朱寿就是朱厚照同志本人。

    朱厚照是一把手,他是二把手,他不嚣张才是怪事。

    可当江彬气势汹汹地找到乔宇时,却意外地发现,乔宇似乎比他还要嚣张,无论他说什么,乔宇只是一句话:不借。

    苦劝也好,利诱也好,全然无用。江彬没办法了,他恶狠狠地威胁乔宇,暗示会去皇帝那里告黑状。

    然而乔宇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去好了,看你能怎么样!

    江彬不是没脑子的人,乔宇这种官场老手竟然不怕他,还如此强硬,其中必定有问题。

    他忍了下来,回去便派特务去监视调查乔宇,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庆幸不已,原来这位乔宇不但和朝中很多高官关系良好,竟然和张永也有私交,张永还经常去他家里串门。

    而乔尚书的履历也对这一切作了完美地注解——他的老师叫杨一清。

    江彬发现乔宇是对的,他确实不能把此人怎么样,他不想得罪张永,更不敢得罪杨一清,刘瑾的榜样就在前面,他还想多活个几年。

    很明显,这条路是走不通了,必须用别的方法。

    江彬的判断十分准确,张永确实和乔宇关系紧密,但他并不知道,就在他调查乔宇的同时,张永的眼线也在监视着他。

    根据种种迹象,张永和乔宇已经断定,江彬有谋反企图。但此人行动多变,时间和方式无从得知,所以他们只能静静地等待。

    参考消息

    乔宇还珠

    乔宇特别热爱游山玩水,很多地方都留有他的趣事。据说他年轻时曾在冠山苦读,山中有一狐妖心生爱慕,便化作美女,每夜到他房中,吐出一颗红珠让他含住,天明即收珠而去。乔宇含着珠子,学问进展神速,忽有一晚,他不慎将珠子咽了下去。狐妖大惊失色,含泪道:“你我的缘分到此为止,愿你多加努力,四十年后可到太行山嶂石岩见我。”说罢便消失不见了。后来乔宇平步青云,但始终不忘与狐妖的约定。四十年后,他弃官回乡,到嶂石岩还愿,遇到一只狐狸的尸体。乔宇感觉不舒服,一张嘴,就将珠子吐了出来。谁知狐狸忽然翻身跃起,将珠子含在口中,转眼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