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见闻所感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医妃惊世、妖孽狼君别乱来、帝宠娇颜:皇上,求放过!、兵王归来、海贼王之蓝色魅影、农家小辣妻、摄政王的医品狂妃、重生最强女帝、帝君,你家夫人又爬墙了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次日一早,便是大年初一,旁人还好说,李玄都却是寅时就已经起身,然后卯时左右便有人陆续登门拜年,多是李家子弟,也有府城中的其他士绅人物。
“道”字辈的族老们倒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了,可以在家里等着晚辈们登门拜年。
李玄都要在李家祖宅接待前来拜年之人,所以不能出去拜年,于是便由李太一代他出面,好在“如”字辈也算是大辈分,需要登门拜年的只有几家“道”字辈族老,倒也不算麻烦,只是李玄都怕李太一那个桀骜性子生出什么事端,又好生交代了一番,自家人之间不同于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李太一性情桀骜却不是没有脑子,当年面对师父李道虚,他也是该服软时便服软,此时师兄如此耳提面命,他自然不会忤逆师兄的意思。
这年节也着实累人,李玄都在祖宅接待拜年之人,虽说没了“道”字辈的老人,但在祭祖时没有露面的“长”字辈孩子成了主力。
李玄都看着这些孙辈,小的还在襁褓之中,也就罢了,大的已经及冠成人,甚至已经婚配,却要毕恭毕敬地称呼他一声叔祖,心中多少有些好笑。
认真说起来,这要怪李道虚。从年纪上来说,李玄都应该是李道虚的徒孙辈,却被李道虚收为了弟子义子,本该是李玄都父辈的张海石与他成了师兄弟,甚至李玄都还与老丈人秦清同辈,若是各论各的,那可真是你叫我贤弟,我称你岳父了。
若是张海石在此,这声叔祖就丝毫不显突兀。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家族中,白发老人与襁褓婴儿论兄弟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些“长”字辈的年轻人们在恭敬之余,也在偷偷打量这位同样年轻的叔祖。身为李家子弟,并非坐井观天之辈,对于各种大事都有耳闻,对于这位叔祖,可谓是闻名已久了。早年时紫府剑仙的经历便不得多说了,近些年来,先是接任了太平宗的宗主,后又得了地师传承,参与整合道门,玉虚斗剑中击败“魔刀”宋政赢下关键一局,在大荒北宫斗败了圣君澹台云,于大真人府强行击杀张静沉,最终在帝京城中从老宗主的手中接过了清微宗和李家。
这段经历实在太过传奇,以至于这些年轻人都忽视了这位叔祖的真实年龄,毕竟驻颜有术之人不在少数,比如那位曾姑祖母,看上去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与须发雪白的曾姑祖父站在一起,不像是夫妻,倒像是祖孙两代人。再加上李玄都这几年身上沾染了许多暮气,身居高位,执掌大权,威严日重,所以不少“长”字辈年轻人已经将李玄都视作是驻颜有术的老人,这倒是李玄都没有想到的。
这次拜年从卯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午时,李玄都终于才得了清闲,下午的时候换了身常服,带着拜年回来的李太一去了街上,陆雁冰和秦素这些女子另有事情,并不与李玄都等人在一起。
按照
话本小说中的说法,这时候应该遇到些花花太岁当街调戏女子的故事,不过此时正值年节,却是没有此类事情发生。
至于路有冻死骨,倒也不至于,当年李谨宣在世时,专门在城中兴建了十几处普济堂,专门殊收容孤寡老人和弃婴,雇佣的都是城里的贫苦百姓,管事的是李家的嫡系弟子。虽然后来李道虚否定了自己义父兼师父的大部分决策,但这项还是保留了下来,对于李家而言,也用不了多少银钱,一年的花费还抵不上一船的货物。反而因为李道虚重视法度的缘故,还重重查办了几个中饱私囊的管事,不但抄没了家财,本人也被流放到偏远荒岛上做苦役。
不过李道虚没兴趣将这种善事推广开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救急不救穷,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早年时的李道虚还有过这方面的考虑,到了晚年,李道虚因为厌世的缘故,已经彻底懈怠,这些事情变成了一切依照旧例,清微宗的发展也陷入到停滞之中。于是这些事情便落到了后来人李玄都的头上。
李玄都因为“行善”二字想起一个笑话,有个大善人放出话来:“别的地方我管不了,但在我住宅方圆二十里之内不能有穷人。”然后他派人把附近的穷人都赶走了,因为大善人心善,见不得穷人。
现在想来,一味去给钱给粮米,不过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解决问题,要真正像辽东那样,使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给百姓找出一条自食其力的活路来,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辽东地广人稀,有的是土地,可以大肆屯田,可是齐州不行,齐州发展多年,已经没有空余土地,要么对大户士绅下手,要么便要另寻出路开源。
为此,李玄都去见秦清的时候,翁婿两人还有过一次密谈,最终两人达成统一意见。要对大户士绅下手,不过并非是要直接剿灭这些大户士绅然后夺取其土地,而是根据规矩法度,使其重新纳税,并且补缴过去多年免税欠下的税款,若是无力补缴,便以其名下田地冲抵欠税。除此之外,还要使大户们退还投献的田地、隐瞒的田地等等。
所谓投献土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世人所熟知的强行兼并,还有一种便是自愿献给士绅豪强,而自己也从百姓变为佃户奴仆,为的是躲避朝廷的赋税和徭役。所谓退还田地,便是将这些投献土地清理出来,退还给原本的主人,使其重新纳税。
所以李玄都和秦清的办法也很简单,先把投献的土地清理出来,重新登记在册,然后让士绅大户们补缴税款,补不上的欠税用其名下土地冲抵,最后剩下的土地便是大户们的合法所有土地,给予官方认可的凭证,从此依法纳税,仍旧不失为富家翁。
若是不从,以各种手段对抗,便强力镇压,将其家产悉数抄没,收入国库。
而且一律平等,李家和秦家也要清理田地和补缴税款,发挥带头作用。为此李玄
都还专门询问过李如是,根据李如是的回答,李家的土地不多,也不接受投献,只要补缴税款就是,些许税款对于李家来说可谓是九牛一毛,所以李玄都真要推行此策,李家不会有人出来反对,只当族长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李家的真正大头在于海贸,这才是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仅是一个李家那么简单,而是整个清微宗,这就要涉及到宗门的问题,乃至于上升到整个道门,即便是李玄都和秦清,也不敢轻动。
毕竟士绅大户们的依仗是儒门,没了儒门,他们便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可道门不一样,他们支持李玄都和秦清,是因为两人带领道门击败儒门,符合道门的利益,若是两人背叛了道门的利益,必然遭到道门的反噬,道门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士绅之流,造反是多年传承,真要逼急了眼,皇帝杀得,长生之人也不是不能杀。
换而言之,道门是李玄都的根基所在,越是根基,越是难以动摇,同时也越是难以改变。若是李玄都顺从道门,一个“玄圣”是跑不了的,会被视作道门中兴之主,万世颂扬。若是李玄都敢于忤逆道门,只怕要晚节不保,那就是功过参半、毁誉参半了。
这里的道门不是某一个人,甚至不是太上道祖,而是一群人,这些人可能是李玄都的朋友、前辈、晚辈、属下、盟友,与李玄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玄都能够成事,少不得他们的鼎力支持,李玄都更像是道门推举出的一个代言之人。
李玄都敢于忤逆道门吗?
以后尚且不好说,最起码现在还是不敢的。
虽说没有冻死骨,但还是有些乞丐,不过李玄都看这些乞丐手脚完好,正值壮年,便知道他们应是丐帮之人,专门做些官府不乐意做的事情,比如疏通沟渠、看守义庄、搬运尸体等等,偶尔也会干些哭灵、打手的差事。
这丐帮之人,帝京城中不能杜绝,北海府的府城同样不能杜绝。而丐帮的头目却与普通大户士绅一般,也有婢女仆役伺候,出入坐轿骑马,穿戴绫罗绸缎,没有半分乞丐的影子。
官府的不作为,才让这些人和士绅坐大,成为地方上的豪强。
当年大魏太祖皇帝说大晋和金帐都是失之于宽,这里不是说宽政,而是说大晋和金帐对于地方士绅过于放纵,如今看来,大魏也步了后尘。
许多人都看到了这一点,包括又不限于张肃卿、李道虚、秦清、徐无鬼、李玄都,也正是因为李玄都看到了这一点并决心改变,才有了张、李、徐、秦四人的青眼,所谓道同可谋,便是如此了。
李太一想的没有李玄都那么复杂,他的精力还是放在了自身的境界修为上,他还如当年的李玄都一般,认为武力可以解决天下间所有的事情。殊不知,刀剑杀得了敌人,能杀得了自己人吗?
次日一早,便是大年初一,旁人还好说,李玄都却是寅时就已经起身,然后卯时左右便有人陆续登门拜年,多是李家子弟,也有府城中的其他士绅人物。
“道”字辈的族老们倒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了,可以在家里等着晚辈们登门拜年。
李玄都要在李家祖宅接待前来拜年之人,所以不能出去拜年,于是便由李太一代他出面,好在“如”字辈也算是大辈分,需要登门拜年的只有几家“道”字辈族老,倒也不算麻烦,只是李玄都怕李太一那个桀骜性子生出什么事端,又好生交代了一番,自家人之间不同于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李太一性情桀骜却不是没有脑子,当年面对师父李道虚,他也是该服软时便服软,此时师兄如此耳提面命,他自然不会忤逆师兄的意思。
这年节也着实累人,李玄都在祖宅接待拜年之人,虽说没了“道”字辈的老人,但在祭祖时没有露面的“长”字辈孩子成了主力。
李玄都看着这些孙辈,小的还在襁褓之中,也就罢了,大的已经及冠成人,甚至已经婚配,却要毕恭毕敬地称呼他一声叔祖,心中多少有些好笑。
认真说起来,这要怪李道虚。从年纪上来说,李玄都应该是李道虚的徒孙辈,却被李道虚收为了弟子义子,本该是李玄都父辈的张海石与他成了师兄弟,甚至李玄都还与老丈人秦清同辈,若是各论各的,那可真是你叫我贤弟,我称你岳父了。
若是张海石在此,这声叔祖就丝毫不显突兀。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家族中,白发老人与襁褓婴儿论兄弟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些“长”字辈的年轻人们在恭敬之余,也在偷偷打量这位同样年轻的叔祖。身为李家子弟,并非坐井观天之辈,对于各种大事都有耳闻,对于这位叔祖,可谓是闻名已久了。早年时紫府剑仙的经历便不得多说了,近些年来,先是接任了太平宗的宗主,后又得了地师传承,参与整合道门,玉虚斗剑中击败“魔刀”宋政赢下关键一局,在大荒北宫斗败了圣君澹台云,于大真人府强行击杀张静沉,最终在帝京城中从老宗主的手中接过了清微宗和李家。
这段经历实在太过传奇,以至于这些年轻人都忽视了这位叔祖的真实年龄,毕竟驻颜有术之人不在少数,比如那位曾姑祖母,看上去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与须发雪白的曾姑祖父站在一起,不像是夫妻,倒像是祖孙两代人。再加上李玄都这几年身上沾染了许多暮气,身居高位,执掌大权,威严日重,所以不少“长”字辈年轻人已经将李玄都视作是驻颜有术的老人,这倒是李玄都没有想到的。
这次拜年从卯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午时,李玄都终于才得了清闲,下午的时候换了身常服,带着拜年回来的李太一去了街上,陆雁冰和秦素这些女子另有事情,并不与李玄都等人在一起。
按照
话本小说中的说法,这时候应该遇到些花花太岁当街调戏女子的故事,不过此时正值年节,却是没有此类事情发生。
至于路有冻死骨,倒也不至于,当年李谨宣在世时,专门在城中兴建了十几处普济堂,专门殊收容孤寡老人和弃婴,雇佣的都是城里的贫苦百姓,管事的是李家的嫡系弟子。虽然后来李道虚否定了自己义父兼师父的大部分决策,但这项还是保留了下来,对于李家而言,也用不了多少银钱,一年的花费还抵不上一船的货物。反而因为李道虚重视法度的缘故,还重重查办了几个中饱私囊的管事,不但抄没了家财,本人也被流放到偏远荒岛上做苦役。
不过李道虚没兴趣将这种善事推广开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救急不救穷,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早年时的李道虚还有过这方面的考虑,到了晚年,李道虚因为厌世的缘故,已经彻底懈怠,这些事情变成了一切依照旧例,清微宗的发展也陷入到停滞之中。于是这些事情便落到了后来人李玄都的头上。
李玄都因为“行善”二字想起一个笑话,有个大善人放出话来:“别的地方我管不了,但在我住宅方圆二十里之内不能有穷人。”然后他派人把附近的穷人都赶走了,因为大善人心善,见不得穷人。
现在想来,一味去给钱给粮米,不过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解决问题,要真正像辽东那样,使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给百姓找出一条自食其力的活路来,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辽东地广人稀,有的是土地,可以大肆屯田,可是齐州不行,齐州发展多年,已经没有空余土地,要么对大户士绅下手,要么便要另寻出路开源。
为此,李玄都去见秦清的时候,翁婿两人还有过一次密谈,最终两人达成统一意见。要对大户士绅下手,不过并非是要直接剿灭这些大户士绅然后夺取其土地,而是根据规矩法度,使其重新纳税,并且补缴过去多年免税欠下的税款,若是无力补缴,便以其名下田地冲抵欠税。除此之外,还要使大户们退还投献的田地、隐瞒的田地等等。
所谓投献土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世人所熟知的强行兼并,还有一种便是自愿献给士绅豪强,而自己也从百姓变为佃户奴仆,为的是躲避朝廷的赋税和徭役。所谓退还田地,便是将这些投献土地清理出来,退还给原本的主人,使其重新纳税。
所以李玄都和秦清的办法也很简单,先把投献的土地清理出来,重新登记在册,然后让士绅大户们补缴税款,补不上的欠税用其名下土地冲抵,最后剩下的土地便是大户们的合法所有土地,给予官方认可的凭证,从此依法纳税,仍旧不失为富家翁。
若是不从,以各种手段对抗,便强力镇压,将其家产悉数抄没,收入国库。
而且一律平等,李家和秦家也要清理田地和补缴税款,发挥带头作用。为此李玄
都还专门询问过李如是,根据李如是的回答,李家的土地不多,也不接受投献,只要补缴税款就是,些许税款对于李家来说可谓是九牛一毛,所以李玄都真要推行此策,李家不会有人出来反对,只当族长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李家的真正大头在于海贸,这才是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仅是一个李家那么简单,而是整个清微宗,这就要涉及到宗门的问题,乃至于上升到整个道门,即便是李玄都和秦清,也不敢轻动。
毕竟士绅大户们的依仗是儒门,没了儒门,他们便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可道门不一样,他们支持李玄都和秦清,是因为两人带领道门击败儒门,符合道门的利益,若是两人背叛了道门的利益,必然遭到道门的反噬,道门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士绅之流,造反是多年传承,真要逼急了眼,皇帝杀得,长生之人也不是不能杀。
换而言之,道门是李玄都的根基所在,越是根基,越是难以动摇,同时也越是难以改变。若是李玄都顺从道门,一个“玄圣”是跑不了的,会被视作道门中兴之主,万世颂扬。若是李玄都敢于忤逆道门,只怕要晚节不保,那就是功过参半、毁誉参半了。
这里的道门不是某一个人,甚至不是太上道祖,而是一群人,这些人可能是李玄都的朋友、前辈、晚辈、属下、盟友,与李玄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玄都能够成事,少不得他们的鼎力支持,李玄都更像是道门推举出的一个代言之人。
李玄都敢于忤逆道门吗?
以后尚且不好说,最起码现在还是不敢的。
虽说没有冻死骨,但还是有些乞丐,不过李玄都看这些乞丐手脚完好,正值壮年,便知道他们应是丐帮之人,专门做些官府不乐意做的事情,比如疏通沟渠、看守义庄、搬运尸体等等,偶尔也会干些哭灵、打手的差事。
这丐帮之人,帝京城中不能杜绝,北海府的府城同样不能杜绝。而丐帮的头目却与普通大户士绅一般,也有婢女仆役伺候,出入坐轿骑马,穿戴绫罗绸缎,没有半分乞丐的影子。
官府的不作为,才让这些人和士绅坐大,成为地方上的豪强。
当年大魏太祖皇帝说大晋和金帐都是失之于宽,这里不是说宽政,而是说大晋和金帐对于地方士绅过于放纵,如今看来,大魏也步了后尘。
许多人都看到了这一点,包括又不限于张肃卿、李道虚、秦清、徐无鬼、李玄都,也正是因为李玄都看到了这一点并决心改变,才有了张、李、徐、秦四人的青眼,所谓道同可谋,便是如此了。
李太一想的没有李玄都那么复杂,他的精力还是放在了自身的境界修为上,他还如当年的李玄都一般,认为武力可以解决天下间所有的事情。殊不知,刀剑杀得了敌人,能杀得了自己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