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第1007章 嫁妆风波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宋末之乱臣贼子、超级传奇巨星、逆水行周、超神机械师、懒散初唐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时间渐渐到了六月,前来长安参加科举的士子越来越多,但最初的喧嚣却消失了,士子们纷纷闭门读书,开始最后的冲刺,因科举引发的热闹告以段落,长安变得安静了很多。
而另一件大事却引发了长安人的极大兴趣,那就是曹刘两国的联姻,随着时间进入六月,联姻也提到了迎娶的环节。
刘璟和曹操使者陈群定下了大概的时间,但具体细节却是和尚书省的礼部商议,另外双方约定,由尚书司马懿和礼部丞赵璘为汉王代表,前往邺都迎娶曹操之女曹宪。
随着迎娶之日临近,不仅长安人引颈期待,就连邺都也变得热闹起来,大街小巷都在谈论魏公之女西嫁,其实大家更关心的是,会不会因为这次联姻,刘曹两家从此罢兵,形成两国并立的局面。
但很多明眼人却看出,这次刘曹联姻其实意义并不大,只是汉国为了统一南方而采取的和解手段,最多也只能换取两年的和平。
而且刘曹联姻已经谈了好几年,屡屡因故中断,这一次也不过是为了完成从前的约定。
陈群在这次联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他的出使敲定了联姻日期和具体细节,而且他还要出任送婚使,这段时间他里里外外张罗,格外地忙碌。
这天一早,陈群来到了副丞相府,副丞相府也就是世子曹丕的府邸,目前,曹操基本上不过问日常政务,连同军队的日常事务也一并交给了世子曹丕,当然,重大军国政务还是需要曹操来拍板。
魏国的日常政务处理基本上都在副丞相府内进行,府内格外忙碌,处理文书的幕僚,送牒文和批文的从事,从早到晚忙碌个不停。
陈群一路走到曹丕的官房院子前,一名侍卫拱手笑道:“世子正在等中丞,请随我来。”
走进院子,立刻有侍卫上大堂禀报,随即出来对陈群道:“世子请陈中丞进屋。”
陈群走进了大堂,只见曹丕坐在桌前批阅牒文,陈群连忙上前见礼,“微臣参见世子!”
曹丕放下笔笑道:“中丞请坐!”
陈群坐下,曹丕翻了翻桌上摆着厚厚一叠地方送来的牒文,问陈群道:“这次中丞去汉国,有没有和对方谈起出丁令之事?”
“微臣确实和徐庶谈到了此事。”
“他们怎么说?”
陈群想了想道:“徐庶说,让豪门权贵交出土地和人口不是一般的艰难,光靠魏公的一道命令是无济于事,还必须有切实的手段。”
“比如什么手段?”曹丕急问道,
曹丕之所以很关心这件事,是因为魏国颁布出丁令遭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各郡县纷纷上书,若强行实施,会激起各大豪门世家举事叛乱,将影响到魏国的安危,实际上就是推行不下去。
让曹丕也无可奈何,更重要是,魏国的土地及奴隶状况极其错综复杂,有从前汉王朝赏赐,有他父亲曹操赏赐,也有私人购置,要执行出丁令,必定会触犯大多数人的利益,尤其军方各曹氏宗族的利益,父亲把一纸出丁令颁布出去,然后让自己实施,他怎么办得到?
现在曹丕被这件事搞得焦头烂额,父亲等着看结果,而他又无计可施,难道向父亲说,自己威信和能力不够,那会让父亲怎么看自己?
曹丕也听说汉国有类似的措施,实施得颇为成功,他极也为感兴趣,希望能从中吸取汉国的经验。
陈群苦笑一声说:“徐庶所说的手段恐怕我们难以实施。”
“你说就是了,究竟是什么手段?”
“徐庶说,首先要摸清楚情况,倒底谁占了多少人口和土地,这些具体情况必须弄清,然后有的放矢,找准突破口,汉国是用荆州的蔡家和益州的费家为突破,其次是上行下效,汉王自己没有就土地和奴隶,各大将领也主动退还土地和人口,最后是建立封赏制度,让汉国官员有失有得,这样就可以推行下去了。”
曹丕连连点头,这些办法他都考虑过,事实上,下面人根本不买帐,占据土地最多是曹氏家族和夏侯氏家族,他可能拿他们开刀吗?
曹丕无奈地叹了口气道:“有时候我也希望这里是汉国,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利益关系,什么事情都好做,可我们就不行啊!首先出丁令就不包括军方,可如果军方大将不执行,你让别人怎么服气,自然谁都不干,实施还不到一个月,各郡县都打了退堂鼓,合计释放出来的人口还不到万户,这让我怎么向父亲交代?”
陈群想了想说:“世子只要据实相报就是了,我相信魏公也很清楚这件事的难度,不会太为难世子。”
“也只能这样了。”
曹丕便不再问此事,话题一转笑道:“今天我找中丞来,其实是想问问我妹妹出嫁之事,中丞觉得这件事还会有变故吗?”
陈群笑道:“这一次和从前不同,是对方主动提及,我相信刘璟要攻打江东和交州,统一南方,他就必须稳定住北方,所以微臣相信这次联姻一定会成功,算起来,这两天司马懿应该到邺都了。”
“刘璟不亲自来迎亲吗?”
“魏公也是希望刘璟能亲自来邺都迎亲,还承诺了他的安全,但汉国上下都反对,所以刘璟只能在蒲津关迎亲,我想这样也好,双方都不用太操心。”
曹丕沉思片刻,对陈群道:“估计这两天父亲就要和中丞商议陪嫁聘礼之事,上一次两个妹妹嫁给天子,父亲出陪嫁之礼是束帛玄缎五万匹,我很担心父亲这次再依旧例,说实话,我们承担不起这么高的嫁妆,上次嫁天子是左手给右手,拿出再多也无妨,可这一次是送给汉国,我担心..”
曹丕没有再说下去,意味深长地看着陈群,陈群这才醒悟,原来是世子是为嫁妆之事来找自己,陈群便笑道:“我明白世子之意,世子请放心,我会劝说魏公,尽量低调简朴。”
曹丕苦笑一声说:“低调是不可能了,尽量简朴吧!”
陈群起身告辞,曹丕送他出去,又走回自己官房,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曹丕是非常赞成曹刘联姻,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既然他当了这个家,他比谁都清楚魏国最需要什么,魏国最需要时间休养生息,两年还不够,最好是五年,魏国才能渐渐恢复元气。
...
果然不出曹丕的所料,下午曹丕便被父亲曹操叫去铜雀台,和他商议嫁妆之事,当然,陈群也在坐,有陈群在,很多话就不需要曹丕来说了。
“我最亏待的就是我这个女儿,在家中守了这么多年,终于出嫁了,我不想再让她再受委屈,刘璟之妻陶氏不必说,那是天下第一巨富之女,当年嫁妆轰动天下,我听说就连孙权之妹出嫁,嫁妆也足足有一船,所以我女儿的嫁妆,必须要和刘璟正妻一样,而且要以娶正妻之礼来迎娶。”
曹操说话很直接,几乎没有什么商量余地,他注视着曹丕道:“我还有一点积蓄,如果不够,就由府库来补足!”
曹丕低头不敢反驳,只得应道:“孩儿遵命!”
他心中焦急,希望陈群赶紧替自己解围,这时陈群不慌不忙道:“魏公爱女之心微臣深为敬佩,不过微臣觉得,厚嫁对宪姑娘未必是好事。”
“为什么?”曹操目光又转到陈群身上,不解地问道。
“这次微臣先拜访了汉王,其间汉王妃也出来了,她明确告诉微臣,汉国倡导简朴,汉王府更是以身作则,无论王妃还是次妃,都要生活简朴低调,她希望这次迎娶不要太过于铺张。”
“那刘璟的态度呢?”曹操有些不高兴问道。
“汉王的态度基本和汉王妃一样,他说仪式可以隆重,但厚娶之风不可长,一旦迎娶曹妃过于奢华,则会上行下效,不利于汉国倡导简朴,而且也会增加两国的负担。”
“这是他的原话?”
“回禀魏公,微臣不敢隐瞒,这是汉王的原话。”
曹操沉吟片刻,又回头问曹丕道:“你的意见呢?”
“孩儿愿听父亲之言,不过孩儿有件事需要澄清一下。”
“你要澄清什么事?”
“就是关于王妃陶氏和次妃孙氏嫁妆之事,并不是父亲所说的那样,据孩儿所知,陶氏的嫁妆是战马和粮食,那其实是陶氏当年用嫁妆为借口支持刘璟军队,而陶氏本人的嫁妆并不多,至于孙氏,并没有一船的嫁妆,只是楼船的其中一层,而且大部分都是孙氏自己收集的兵器,孙氏真正的陪嫁只有四十口箱子,这是有记录的,至于父亲想给妹妹的陪嫁,其实孩儿也不想让妹妹委屈,尤其不想让妹妹出嫁后受到委屈。”
曹丕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含蓄提醒父亲,不要超过正妃的嫁妆,否则引起汉王妃不满,将来妹妹的日子不会好过。
曹操只是爱女心切,想给自己和女儿挣面子,但在陈群和曹丕的提醒之下,他也有点想通了,女儿的幸福不在于出嫁的风光,而在于出嫁后过日子,尤其是和王妃和次妃的相处。
若嫁妆过于寒酸,会让别人轻视嘲笑,但如果过于铺张奢华,势必又会引起汉王府内宅的敌对,女儿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所以嫁妆不能多,但也不能少,关键要符合出嫁身份。
这种人情世故曹操当然懂,他想了想便对曹丕和陈群道:“这样吧!出嫁的仪式要尽量隆重,至少在魏国境内要如此,而嫁妆则和次妃孙氏持平,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们了,不准委屈了我的女儿。”
曹丕心中暗喜,连忙道:“请父亲放心,孩儿会和母亲再商量,一定会把此事办妥,让妹妹风风光光出嫁!”
.........
时间渐渐到了六月,前来长安参加科举的士子越来越多,但最初的喧嚣却消失了,士子们纷纷闭门读书,开始最后的冲刺,因科举引发的热闹告以段落,长安变得安静了很多。
而另一件大事却引发了长安人的极大兴趣,那就是曹刘两国的联姻,随着时间进入六月,联姻也提到了迎娶的环节。
刘璟和曹操使者陈群定下了大概的时间,但具体细节却是和尚书省的礼部商议,另外双方约定,由尚书司马懿和礼部丞赵璘为汉王代表,前往邺都迎娶曹操之女曹宪。
随着迎娶之日临近,不仅长安人引颈期待,就连邺都也变得热闹起来,大街小巷都在谈论魏公之女西嫁,其实大家更关心的是,会不会因为这次联姻,刘曹两家从此罢兵,形成两国并立的局面。
但很多明眼人却看出,这次刘曹联姻其实意义并不大,只是汉国为了统一南方而采取的和解手段,最多也只能换取两年的和平。
而且刘曹联姻已经谈了好几年,屡屡因故中断,这一次也不过是为了完成从前的约定。
陈群在这次联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他的出使敲定了联姻日期和具体细节,而且他还要出任送婚使,这段时间他里里外外张罗,格外地忙碌。
这天一早,陈群来到了副丞相府,副丞相府也就是世子曹丕的府邸,目前,曹操基本上不过问日常政务,连同军队的日常事务也一并交给了世子曹丕,当然,重大军国政务还是需要曹操来拍板。
魏国的日常政务处理基本上都在副丞相府内进行,府内格外忙碌,处理文书的幕僚,送牒文和批文的从事,从早到晚忙碌个不停。
陈群一路走到曹丕的官房院子前,一名侍卫拱手笑道:“世子正在等中丞,请随我来。”
走进院子,立刻有侍卫上大堂禀报,随即出来对陈群道:“世子请陈中丞进屋。”
陈群走进了大堂,只见曹丕坐在桌前批阅牒文,陈群连忙上前见礼,“微臣参见世子!”
曹丕放下笔笑道:“中丞请坐!”
陈群坐下,曹丕翻了翻桌上摆着厚厚一叠地方送来的牒文,问陈群道:“这次中丞去汉国,有没有和对方谈起出丁令之事?”
“微臣确实和徐庶谈到了此事。”
“他们怎么说?”
陈群想了想道:“徐庶说,让豪门权贵交出土地和人口不是一般的艰难,光靠魏公的一道命令是无济于事,还必须有切实的手段。”
“比如什么手段?”曹丕急问道,
曹丕之所以很关心这件事,是因为魏国颁布出丁令遭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各郡县纷纷上书,若强行实施,会激起各大豪门世家举事叛乱,将影响到魏国的安危,实际上就是推行不下去。
让曹丕也无可奈何,更重要是,魏国的土地及奴隶状况极其错综复杂,有从前汉王朝赏赐,有他父亲曹操赏赐,也有私人购置,要执行出丁令,必定会触犯大多数人的利益,尤其军方各曹氏宗族的利益,父亲把一纸出丁令颁布出去,然后让自己实施,他怎么办得到?
现在曹丕被这件事搞得焦头烂额,父亲等着看结果,而他又无计可施,难道向父亲说,自己威信和能力不够,那会让父亲怎么看自己?
曹丕也听说汉国有类似的措施,实施得颇为成功,他极也为感兴趣,希望能从中吸取汉国的经验。
陈群苦笑一声说:“徐庶所说的手段恐怕我们难以实施。”
“你说就是了,究竟是什么手段?”
“徐庶说,首先要摸清楚情况,倒底谁占了多少人口和土地,这些具体情况必须弄清,然后有的放矢,找准突破口,汉国是用荆州的蔡家和益州的费家为突破,其次是上行下效,汉王自己没有就土地和奴隶,各大将领也主动退还土地和人口,最后是建立封赏制度,让汉国官员有失有得,这样就可以推行下去了。”
曹丕连连点头,这些办法他都考虑过,事实上,下面人根本不买帐,占据土地最多是曹氏家族和夏侯氏家族,他可能拿他们开刀吗?
曹丕无奈地叹了口气道:“有时候我也希望这里是汉国,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利益关系,什么事情都好做,可我们就不行啊!首先出丁令就不包括军方,可如果军方大将不执行,你让别人怎么服气,自然谁都不干,实施还不到一个月,各郡县都打了退堂鼓,合计释放出来的人口还不到万户,这让我怎么向父亲交代?”
陈群想了想说:“世子只要据实相报就是了,我相信魏公也很清楚这件事的难度,不会太为难世子。”
“也只能这样了。”
曹丕便不再问此事,话题一转笑道:“今天我找中丞来,其实是想问问我妹妹出嫁之事,中丞觉得这件事还会有变故吗?”
陈群笑道:“这一次和从前不同,是对方主动提及,我相信刘璟要攻打江东和交州,统一南方,他就必须稳定住北方,所以微臣相信这次联姻一定会成功,算起来,这两天司马懿应该到邺都了。”
“刘璟不亲自来迎亲吗?”
“魏公也是希望刘璟能亲自来邺都迎亲,还承诺了他的安全,但汉国上下都反对,所以刘璟只能在蒲津关迎亲,我想这样也好,双方都不用太操心。”
曹丕沉思片刻,对陈群道:“估计这两天父亲就要和中丞商议陪嫁聘礼之事,上一次两个妹妹嫁给天子,父亲出陪嫁之礼是束帛玄缎五万匹,我很担心父亲这次再依旧例,说实话,我们承担不起这么高的嫁妆,上次嫁天子是左手给右手,拿出再多也无妨,可这一次是送给汉国,我担心..”
曹丕没有再说下去,意味深长地看着陈群,陈群这才醒悟,原来是世子是为嫁妆之事来找自己,陈群便笑道:“我明白世子之意,世子请放心,我会劝说魏公,尽量低调简朴。”
曹丕苦笑一声说:“低调是不可能了,尽量简朴吧!”
陈群起身告辞,曹丕送他出去,又走回自己官房,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曹丕是非常赞成曹刘联姻,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既然他当了这个家,他比谁都清楚魏国最需要什么,魏国最需要时间休养生息,两年还不够,最好是五年,魏国才能渐渐恢复元气。
...
果然不出曹丕的所料,下午曹丕便被父亲曹操叫去铜雀台,和他商议嫁妆之事,当然,陈群也在坐,有陈群在,很多话就不需要曹丕来说了。
“我最亏待的就是我这个女儿,在家中守了这么多年,终于出嫁了,我不想再让她再受委屈,刘璟之妻陶氏不必说,那是天下第一巨富之女,当年嫁妆轰动天下,我听说就连孙权之妹出嫁,嫁妆也足足有一船,所以我女儿的嫁妆,必须要和刘璟正妻一样,而且要以娶正妻之礼来迎娶。”
曹操说话很直接,几乎没有什么商量余地,他注视着曹丕道:“我还有一点积蓄,如果不够,就由府库来补足!”
曹丕低头不敢反驳,只得应道:“孩儿遵命!”
他心中焦急,希望陈群赶紧替自己解围,这时陈群不慌不忙道:“魏公爱女之心微臣深为敬佩,不过微臣觉得,厚嫁对宪姑娘未必是好事。”
“为什么?”曹操目光又转到陈群身上,不解地问道。
“这次微臣先拜访了汉王,其间汉王妃也出来了,她明确告诉微臣,汉国倡导简朴,汉王府更是以身作则,无论王妃还是次妃,都要生活简朴低调,她希望这次迎娶不要太过于铺张。”
“那刘璟的态度呢?”曹操有些不高兴问道。
“汉王的态度基本和汉王妃一样,他说仪式可以隆重,但厚娶之风不可长,一旦迎娶曹妃过于奢华,则会上行下效,不利于汉国倡导简朴,而且也会增加两国的负担。”
“这是他的原话?”
“回禀魏公,微臣不敢隐瞒,这是汉王的原话。”
曹操沉吟片刻,又回头问曹丕道:“你的意见呢?”
“孩儿愿听父亲之言,不过孩儿有件事需要澄清一下。”
“你要澄清什么事?”
“就是关于王妃陶氏和次妃孙氏嫁妆之事,并不是父亲所说的那样,据孩儿所知,陶氏的嫁妆是战马和粮食,那其实是陶氏当年用嫁妆为借口支持刘璟军队,而陶氏本人的嫁妆并不多,至于孙氏,并没有一船的嫁妆,只是楼船的其中一层,而且大部分都是孙氏自己收集的兵器,孙氏真正的陪嫁只有四十口箱子,这是有记录的,至于父亲想给妹妹的陪嫁,其实孩儿也不想让妹妹委屈,尤其不想让妹妹出嫁后受到委屈。”
曹丕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含蓄提醒父亲,不要超过正妃的嫁妆,否则引起汉王妃不满,将来妹妹的日子不会好过。
曹操只是爱女心切,想给自己和女儿挣面子,但在陈群和曹丕的提醒之下,他也有点想通了,女儿的幸福不在于出嫁的风光,而在于出嫁后过日子,尤其是和王妃和次妃的相处。
若嫁妆过于寒酸,会让别人轻视嘲笑,但如果过于铺张奢华,势必又会引起汉王府内宅的敌对,女儿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所以嫁妆不能多,但也不能少,关键要符合出嫁身份。
这种人情世故曹操当然懂,他想了想便对曹丕和陈群道:“这样吧!出嫁的仪式要尽量隆重,至少在魏国境内要如此,而嫁妆则和次妃孙氏持平,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们了,不准委屈了我的女儿。”
曹丕心中暗喜,连忙道:“请父亲放心,孩儿会和母亲再商量,一定会把此事办妥,让妹妹风风光光出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