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第106章 媛媛亲事(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飞剑问道、好想住你隔壁、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郑致德的眼圈有些红,他将所有的好友聚在一起,道:“我要走了。”
郑致德在书院里的人员不错,但真正算得上好朋友的也就六七个,李江和苏文算两个,李登才算一个。
李登才莫名其妙,“你怎么就要走了,不是说参加完乡试再走吗?”
郑致德强笑一声,“我老家又不在钱塘,就算要参加乡试也是回辽东去,干嘛要留在这里。”
李登才瞪着眼睛看他。
几人都知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都静默的等郑致德的回答。
郑致德也不瞒着,“你们也知道,我们家是辽东了,又是武将,皇上出身辽东,当初起兵时我父亲一心护着先皇,虽然先皇去后我父亲就没再与皇上作对,但到底上了皇上不少的人,所以……”
几人面面相觑。
文礼沉吟道:“以这一年新皇的举措来看,他并不是心胸狭隘的人,当时各为其主,按说他不该为这事怪罪你父亲才是。”
郑致德脸上就带着些愤恨,“这都是吴家作弄的,他们家想要我父亲手上的兵权……”郑致德说到这里,却又不再往下说,但大家都明白了。
文礼和李江对视一眼,拉住激愤的李登才和苏文。
吴家功高震主,这位新皇可不是安乐王那样的贤王,如此跋扈,就不怕新皇秋后算账?
看来这两年朝廷依然不太平。
俩人都在考虑后年到底是不是就不去春闱了。
大家和郑致德喝了一顿酒,文礼就问他何时走。
郑致德苦笑,“我爹娘让我留在钱塘,只是家里出了这样的大事,我如何能安心。”
文礼就相劝道:“其实世伯说的不错,你若留在钱塘,好歹有一份希望在。”就算新皇不是任由人拿捏的,但在那之前肯定会牺牲一些人,而很显然,现在郑家表现出来的就是这种情况。
郑致德若能留在钱塘,郑家出事,说不定能保留一根血脉,钱塘又有郑致德的外家,有孙家帮持,应该不至于太过难过才是。
郑致德虽然从小读书,打算走的文官途径,但到底是武将世家,从小习武,养成一副疏朗的脾气,自然不可能丢下家人独自逃命。
他觉得,就算是死,也要死在一块儿。
郑致德是这样想的,但孙家可不愿意放他走。
郑家早料到郑致德会想跑回京城,所以早早支应了孙家,要他们将人绑起来关好。
郑致德有两个舅舅,只是两个舅舅现在各自有了六个和五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
所以,两个舅舅是将郑致德和他大哥郑致佑当做儿子来养的。
郑致佑是武将,现在已经在京城,算是没什么办法了。
没道理留在钱塘的这个还要上赶着去送死。
孙家没有什么犹豫的就将郑致德灌醉了关进房间里。
现在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给郑致德定一门亲。
只要亲事定下,这孩子就不会一个劲儿的想要往京城跑了。
郑致德这不好那不好,但有两点非常好,第一就是够讲义气,第二则是够有责任感。
这两点都是郑家典型的遗传。
当年孙家为什么愿意将唯一的女儿嫁给郑父,看上的就是郑父的第二点。
郑家三代之内都没有纳妾的,连个通房都没有。
虽然前朝重文轻武,但依然有许多人家抢着想将女儿嫁进郑家。
看中的不仅是郑家的权势,更是郑家的这个优良传统。
作为男人,他们实在是觉得有一两个妾室不算什么,但作为父亲,特别是疼爱女儿的父亲,他们觉得女婿就是有一个通房丫头都是要不得的。
虽然有一种双重标准的感觉,但男人们就是这样坚定的认为就该如此。
感谢郑家的遗传基因,至少现在只要给这孩子订了亲,为了不白白害死一个姑娘,他就必须要留在钱塘。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会有谁愿意同郑家联姻呢?
以往与郑家孙家来往的人家避之唯恐不及,而巴结他们的人家也离得远远的。
孙家只好放低要求,但就是这样,只要听说郑家得罪了吴家,都避开了。
孙老太爷急得额头冒汗,一个劲儿的锤桌子,“郑家这还没落难呢,他们就这么快的落井下石了?”
孙家没想到吴家这么狠,现在皇上的处决还没下来,吴家就已经将这件事传到了钱塘,逼得郑致德在钱塘也呆不下去了。
孙老太太冷哼一声,当机立断道:“他狠他的,风水轮流转,我倒要看看他家能猖狂到几时。”然后扭头问底下的几个孙女,“你们往常与致德走得近,你们说,致德有没有喜欢的姑娘?”
底下十一个姑娘面面相觑。
孙老太太就丢下炸弹,“若真的找不到合适的,就在你们中间找一个嫁给他吧。”
姑娘们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
就是两位舅舅也忍不住呛了一下,他们可是一直把致德当做儿子来养的,儿子变女婿是什么赶脚?
孙大舅舅忍不住道:“娘,我们两家是姑表兄妹,这样,不好吧。”
孙老太爷也瞪了老伴一眼,“胡说些什么?我们两家的血缘太近了,”说着叹道:“若是两姨表兄妹还可以考虑考虑。”
孙家两位舅舅和各自的女儿们只剩下满头的黑线。
孙元娘就轻咳一声,低声道:“我记得表弟经常给我们带些小东西回来。”
孙元娘这样一说,机灵的四娘立马会意,“对,有小兔子,有小荷包,有时候是一些小篮子,都很好看。”
其他的姑娘连连点头。
孙大太太就扯了一下女儿,“你祖母是问你们致德有没有喜欢的人。”不是问致德到底对你们有多好,再刺激下去,两位老祖宗要是直接定下你们的婚事怎么办?
“可是那些东西都是从同一个人的手里买的。”孙元娘小声的说道。
五娘也反应过来,家里有三个女孩和表哥年龄最相近,但只有她一个嫡女,她赶忙道:“是啊,是啊,表哥还常说她很厉害,说我们都比不上她呢。”她可不要嫁给表哥,只要想到以后表哥会变成她相公,她就浑身起鸡皮疙瘩。
十一娘年纪最小,只有五岁,当下歪着头道:“我知道,不就是媛媛姐姐吗?表哥还说下次找媛媛姐姐买一只兔子给我玩呢。”
孙老太爷和孙老太太当下皱起眉头,“是一个商户之女?”
孙大舅就叹道:“爹,娘,这件事得抓紧了,不然罪名落实下来,亲事就更难定了。”
孙老太太就咬牙道:“先打听一下人品如何,若是人品过得去,出身低一些就低一些吧,以后致德又不靠岳家,只要你们这两个做舅舅的出息一些就行了。”
孙家两位舅舅忙承诺,他们没有儿子,以后自然会把郑致德当儿子一样疼爱的。
孙元娘就忙道:“祖父祖母误会了,那位李姑娘却不是商户之女,我听致德说,她哥哥与致德是同窗,今年已经是举人了,还有一个大哥是秀才。”
孙家几位大人都惊讶了。
四娘就细细地解释道:“听说是因为他们家有些困难,所以养着兔子赚钱,致德常跟她买一些小东西,都送给我们了。”
“虽然说是送给我们,但其实是想贴补那姑娘。”不管是不是真的,先拉出来再说,一句话,那位时常卖东西给表哥的才是表哥的真爱。
两位舅妈没想到底下女儿们私底下还掩盖着这样的真相。
这种情情爱爱的东西她们为什么会懂?
而且,八娘才十岁,她为什么也会知道?
孙家打探清楚李家的情况,非常的满意,虽然苏木兰和苏家扯上关系,但没关系,两家并无往来,以后再扯在一起的可能性也小。
但是,人家为什么又要将女儿嫁给郑致德呢?
虽然在他们看来郑致德真的很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对方和郑致德定亲似乎真的有些困难。
这下子,孙老太太又不免道:“若是对方是商户之女就好了……”那样,成功率要高得多。
孙家两位舅舅抽抽嘴角,只当没听到。
最后还是孙大太太亲自上场,提了礼物上门去拜访。
因为孙家没有递拜帖,所以木兰对突然而来的孙大太太比较诧异,她不记得她认识这位太太。
孙大太太面色自然的道:“李娘子,我是郑致德的大舅母。”
“原来是孙大太太,快里面请。”木兰也听李江和苏文说起过郑致德的事,前两天还叫她准备一些东西给郑致德带到路上吃。
孙大太太一边跟着木兰往里面走,一边悄悄地打量她家的庭院,三进的院子又宽又大,简直比他们家四进的院子还大些。
孙大太太想到自己打探到的消息,心中暗想,就算这是两家的屋子,以农户人家的标准来看,也算是很不错了。
孙大太太觉得这时候提起婚事有些不好意思,但想起家中的情况,还是厚着脸皮提了。
木兰一愣,确认道:“您是说郑公子和媛媛?”
孙大太太点头,“我们老太太从我家几个姑娘嘴里听说了李姑娘,顿时喜欢得不得了,就想定下这门亲事,只是不知道李娘子意下如何。”孙大太太见木兰脸上看不出神色,就暗示说以后郑致德不会回京城,留在钱塘有孙家帮衬。
木兰就笑道:“这件事我却做不得主,需要与我家老爷商量一下,孙大太太不如先回去,我过后再给您回应如何?”
孙大太太应下了。
她根本就没想过这门亲事一说就成。
孙家和郑家的家世虽然比李家要好得很多,但现在郑家大难临头,而李家的姑娘要找这样一个家世的嫁人怕是有些困难,但找一个秀才或举人嫁了却不困难。
送走孙大太太,木兰就回头看向门口的转弯处,她摇摇头,不去理会。
郑致德的眼圈有些红,他将所有的好友聚在一起,道:“我要走了。”
郑致德在书院里的人员不错,但真正算得上好朋友的也就六七个,李江和苏文算两个,李登才算一个。
李登才莫名其妙,“你怎么就要走了,不是说参加完乡试再走吗?”
郑致德强笑一声,“我老家又不在钱塘,就算要参加乡试也是回辽东去,干嘛要留在这里。”
李登才瞪着眼睛看他。
几人都知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都静默的等郑致德的回答。
郑致德也不瞒着,“你们也知道,我们家是辽东了,又是武将,皇上出身辽东,当初起兵时我父亲一心护着先皇,虽然先皇去后我父亲就没再与皇上作对,但到底上了皇上不少的人,所以……”
几人面面相觑。
文礼沉吟道:“以这一年新皇的举措来看,他并不是心胸狭隘的人,当时各为其主,按说他不该为这事怪罪你父亲才是。”
郑致德脸上就带着些愤恨,“这都是吴家作弄的,他们家想要我父亲手上的兵权……”郑致德说到这里,却又不再往下说,但大家都明白了。
文礼和李江对视一眼,拉住激愤的李登才和苏文。
吴家功高震主,这位新皇可不是安乐王那样的贤王,如此跋扈,就不怕新皇秋后算账?
看来这两年朝廷依然不太平。
俩人都在考虑后年到底是不是就不去春闱了。
大家和郑致德喝了一顿酒,文礼就问他何时走。
郑致德苦笑,“我爹娘让我留在钱塘,只是家里出了这样的大事,我如何能安心。”
文礼就相劝道:“其实世伯说的不错,你若留在钱塘,好歹有一份希望在。”就算新皇不是任由人拿捏的,但在那之前肯定会牺牲一些人,而很显然,现在郑家表现出来的就是这种情况。
郑致德若能留在钱塘,郑家出事,说不定能保留一根血脉,钱塘又有郑致德的外家,有孙家帮持,应该不至于太过难过才是。
郑致德虽然从小读书,打算走的文官途径,但到底是武将世家,从小习武,养成一副疏朗的脾气,自然不可能丢下家人独自逃命。
他觉得,就算是死,也要死在一块儿。
郑致德是这样想的,但孙家可不愿意放他走。
郑家早料到郑致德会想跑回京城,所以早早支应了孙家,要他们将人绑起来关好。
郑致德有两个舅舅,只是两个舅舅现在各自有了六个和五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
所以,两个舅舅是将郑致德和他大哥郑致佑当做儿子来养的。
郑致佑是武将,现在已经在京城,算是没什么办法了。
没道理留在钱塘的这个还要上赶着去送死。
孙家没有什么犹豫的就将郑致德灌醉了关进房间里。
现在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给郑致德定一门亲。
只要亲事定下,这孩子就不会一个劲儿的想要往京城跑了。
郑致德这不好那不好,但有两点非常好,第一就是够讲义气,第二则是够有责任感。
这两点都是郑家典型的遗传。
当年孙家为什么愿意将唯一的女儿嫁给郑父,看上的就是郑父的第二点。
郑家三代之内都没有纳妾的,连个通房都没有。
虽然前朝重文轻武,但依然有许多人家抢着想将女儿嫁进郑家。
看中的不仅是郑家的权势,更是郑家的这个优良传统。
作为男人,他们实在是觉得有一两个妾室不算什么,但作为父亲,特别是疼爱女儿的父亲,他们觉得女婿就是有一个通房丫头都是要不得的。
虽然有一种双重标准的感觉,但男人们就是这样坚定的认为就该如此。
感谢郑家的遗传基因,至少现在只要给这孩子订了亲,为了不白白害死一个姑娘,他就必须要留在钱塘。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会有谁愿意同郑家联姻呢?
以往与郑家孙家来往的人家避之唯恐不及,而巴结他们的人家也离得远远的。
孙家只好放低要求,但就是这样,只要听说郑家得罪了吴家,都避开了。
孙老太爷急得额头冒汗,一个劲儿的锤桌子,“郑家这还没落难呢,他们就这么快的落井下石了?”
孙家没想到吴家这么狠,现在皇上的处决还没下来,吴家就已经将这件事传到了钱塘,逼得郑致德在钱塘也呆不下去了。
孙老太太冷哼一声,当机立断道:“他狠他的,风水轮流转,我倒要看看他家能猖狂到几时。”然后扭头问底下的几个孙女,“你们往常与致德走得近,你们说,致德有没有喜欢的姑娘?”
底下十一个姑娘面面相觑。
孙老太太就丢下炸弹,“若真的找不到合适的,就在你们中间找一个嫁给他吧。”
姑娘们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
就是两位舅舅也忍不住呛了一下,他们可是一直把致德当做儿子来养的,儿子变女婿是什么赶脚?
孙大舅舅忍不住道:“娘,我们两家是姑表兄妹,这样,不好吧。”
孙老太爷也瞪了老伴一眼,“胡说些什么?我们两家的血缘太近了,”说着叹道:“若是两姨表兄妹还可以考虑考虑。”
孙家两位舅舅和各自的女儿们只剩下满头的黑线。
孙元娘就轻咳一声,低声道:“我记得表弟经常给我们带些小东西回来。”
孙元娘这样一说,机灵的四娘立马会意,“对,有小兔子,有小荷包,有时候是一些小篮子,都很好看。”
其他的姑娘连连点头。
孙大太太就扯了一下女儿,“你祖母是问你们致德有没有喜欢的人。”不是问致德到底对你们有多好,再刺激下去,两位老祖宗要是直接定下你们的婚事怎么办?
“可是那些东西都是从同一个人的手里买的。”孙元娘小声的说道。
五娘也反应过来,家里有三个女孩和表哥年龄最相近,但只有她一个嫡女,她赶忙道:“是啊,是啊,表哥还常说她很厉害,说我们都比不上她呢。”她可不要嫁给表哥,只要想到以后表哥会变成她相公,她就浑身起鸡皮疙瘩。
十一娘年纪最小,只有五岁,当下歪着头道:“我知道,不就是媛媛姐姐吗?表哥还说下次找媛媛姐姐买一只兔子给我玩呢。”
孙老太爷和孙老太太当下皱起眉头,“是一个商户之女?”
孙大舅就叹道:“爹,娘,这件事得抓紧了,不然罪名落实下来,亲事就更难定了。”
孙老太太就咬牙道:“先打听一下人品如何,若是人品过得去,出身低一些就低一些吧,以后致德又不靠岳家,只要你们这两个做舅舅的出息一些就行了。”
孙家两位舅舅忙承诺,他们没有儿子,以后自然会把郑致德当儿子一样疼爱的。
孙元娘就忙道:“祖父祖母误会了,那位李姑娘却不是商户之女,我听致德说,她哥哥与致德是同窗,今年已经是举人了,还有一个大哥是秀才。”
孙家几位大人都惊讶了。
四娘就细细地解释道:“听说是因为他们家有些困难,所以养着兔子赚钱,致德常跟她买一些小东西,都送给我们了。”
“虽然说是送给我们,但其实是想贴补那姑娘。”不管是不是真的,先拉出来再说,一句话,那位时常卖东西给表哥的才是表哥的真爱。
两位舅妈没想到底下女儿们私底下还掩盖着这样的真相。
这种情情爱爱的东西她们为什么会懂?
而且,八娘才十岁,她为什么也会知道?
孙家打探清楚李家的情况,非常的满意,虽然苏木兰和苏家扯上关系,但没关系,两家并无往来,以后再扯在一起的可能性也小。
但是,人家为什么又要将女儿嫁给郑致德呢?
虽然在他们看来郑致德真的很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对方和郑致德定亲似乎真的有些困难。
这下子,孙老太太又不免道:“若是对方是商户之女就好了……”那样,成功率要高得多。
孙家两位舅舅抽抽嘴角,只当没听到。
最后还是孙大太太亲自上场,提了礼物上门去拜访。
因为孙家没有递拜帖,所以木兰对突然而来的孙大太太比较诧异,她不记得她认识这位太太。
孙大太太面色自然的道:“李娘子,我是郑致德的大舅母。”
“原来是孙大太太,快里面请。”木兰也听李江和苏文说起过郑致德的事,前两天还叫她准备一些东西给郑致德带到路上吃。
孙大太太一边跟着木兰往里面走,一边悄悄地打量她家的庭院,三进的院子又宽又大,简直比他们家四进的院子还大些。
孙大太太想到自己打探到的消息,心中暗想,就算这是两家的屋子,以农户人家的标准来看,也算是很不错了。
孙大太太觉得这时候提起婚事有些不好意思,但想起家中的情况,还是厚着脸皮提了。
木兰一愣,确认道:“您是说郑公子和媛媛?”
孙大太太点头,“我们老太太从我家几个姑娘嘴里听说了李姑娘,顿时喜欢得不得了,就想定下这门亲事,只是不知道李娘子意下如何。”孙大太太见木兰脸上看不出神色,就暗示说以后郑致德不会回京城,留在钱塘有孙家帮衬。
木兰就笑道:“这件事我却做不得主,需要与我家老爷商量一下,孙大太太不如先回去,我过后再给您回应如何?”
孙大太太应下了。
她根本就没想过这门亲事一说就成。
孙家和郑家的家世虽然比李家要好得很多,但现在郑家大难临头,而李家的姑娘要找这样一个家世的嫁人怕是有些困难,但找一个秀才或举人嫁了却不困难。
送走孙大太太,木兰就回头看向门口的转弯处,她摇摇头,不去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