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遗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飞剑问道、好想住你隔壁、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明月当空,夜风微凉。
西苑西厢房内的床上睡着一人,她的身体要比一般人单薄,瘦得几乎只剩下一把骨头架子,脸上毫无血色,若不是还有呼吸,当真和死人没什么区别。
她的床边还站着一个穿着石青色锦缎长袍的年轻男子,他高大挺拔的身材挡住了旁边的烛光,深刻的五官在棱角分明的俊面上留下了深浅不一的阴影,透出些许惆怅之色。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药味,光是闻着就觉得清苦。
秦氏这一病病了很久,所以屋子里总有一种好像挥之不去的药味。
门上的珠帘轻轻掀起,黎氏携人缓缓而入,待见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微微一惊:“锦堂,你怎么在这里?”
朱锦堂收回目光,转身望向来人,作揖行礼道:“母亲福安,儿子只是突然想过来看看。”
黎氏刚刚从老祖宗那里过来,满脸倦容,眼圈微红,一副心事重重,还来不及收拾的模样。
朱锦堂见她如此,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心知,一定又是为了自己的事。
这段日子,他虽然不常在家,也知道家里人正在为他寻觅继室的合适人选,而且,听说已经选定了,还是一位官宦人家的小姐。
“时候不早了,赶紧回去歇着吧。明天一早,你不是还要出远门吗?”黎氏压低声音,催促着他赶快离开。
自从,秦氏生病之后,黎氏便不喜欢看见他过来这里,生怕会沾上了病气什么的。
朱锦堂脸上表情很复杂,淡淡道:“正是因为要走了,所以才想来看看她。”此去京城,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个月都不会回来,他不知道自己的妻子还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
黎氏喟叹一声,走到他的身旁,安抚道:“回去吧,这里有娘看着。”
朱锦堂被母亲黎氏半劝半推地撵了出去,黎氏苦劝道:“她是要不行了的人,满身病起,你这会去看她,只会让她心里更加难受,还不如不见……”
朱锦堂如何走得了,一直站在窗边,透过被灯光熏染的窗纸望着妻子秦氏的房间,窗纸上映出模糊不轻的人影,却没有声响,整个院子都是死一般地沉寂,连蝉鸣声都没有了。
凉凉的微风吹拂在脸上,却吹不走他心间的万千愁绪。
过了一会儿,房内突然传出来一阵轻轻地啜泣声,朱锦堂知道,那是母亲在哭。秦氏久病不起,如今已是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朱锦堂一直站在窗边没走,身后的两名丫鬟一直提着灯笼候在身后,默不出声。
虽然仅隔着一窗之隔,但却像是两个世界。
须臾,黎氏的哭声更大了几句,呜呜咽咽地唤道:“孩子,孩子,你睁开眼睛看看我啊?”
伴随着她的话音,屋子里立刻传出了此起彼伏的哭声。
朱锦堂心中一沉,只觉心底被剜走了一块肉,露出一个血淋淋的大窟窿。
他还没来得及抬步,屋子里就有丫鬟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出来禀报:“大爷……大奶奶她已经去了……”
朱锦堂心中有微微地刺痛,匆匆回到房中,抬头看见母亲黎氏正挨坐在床边,哭得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因为有她在,朱锦堂还不见躺在床上的妻子,只见一只惨白的小手从被子里无力地垂下来,手指微微弯起,仿佛想要抓住什么似的。
黎氏哭得不能自已,她开始是为了秦氏而哭,哭她的悲惨,哭她的不幸,可是哭着哭着,她就变成了为自己的哭,为儿子哭,心中压抑的伤心委屈全都一股脑地涌了出来,越发哭的伤心起来。
朱锦堂默默走到秦氏床边,目光从她消瘦苍白的脸上轻轻扫过。只见,她到死也是睁着眼睛,空洞无神地定定地望向这边,眸中没有怨恨也没有哀愁,仿佛什么都看不见,又仿佛什么看得见,直透人的心底。
他踌躇了很多,才伸出手来探向她的鼻息,见她真的没了气息,不禁沉默了一阵,随后又轻轻替她合上眼睛,长叹一声:“对不起,终究是我对不住你……”
倘若他不是天生孤克的命数,也许她就不会死……明明已经生下儿子,却不能看他长大……明明已经来了,却没有看到最后一面……
黎氏突然起身望向儿子,神情略显激动道:“这一切都是命,和你有什么相干!不要想,你不要多想!她只是命里福薄而已,与你无关……”
与我无关,每当有人因为他而出事的时候,他总会从母亲那里听见这句话。
曾几何时,记得也是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夏夜,青青离他而去,连腹中的孩子也一并带去,如今,秦氏也离他而去,只为拼尽全力给他留下一个儿子。
朱锦堂觉得头又在隐隐的痛了,微微沉吟片刻,才道:“她有什么话留下吗?”
黎氏含泪点一点头:“她想让我亲自带大明哥儿。”
秦氏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虽然身子不好,但心里什么都摆得清清楚楚。
朱家如此看重子嗣,一定会让朱锦堂另娶她人为妻。而她的儿子,到时候就会变成继子,命运也会随之改变,所以她要给自己的孩子,找一个稳妥的依靠,让他平安长大。
朱老太太虽然有心,已经年老,力不从心,黎氏毫无疑问是最适合的人选。
朱锦堂缓缓平复心绪,淡淡道:“就按她的意思办吧。”
黎氏随即道:“让外面的人准备丧事吧,好来好走,你亲自写封讣告送去了秦家。”
这种事情,不能由下人们来代办,以免失了两家人之间的体面。
朱锦堂点一点头:“儿子知道了。”说完,他俯下身子,把秦氏从被子里垂下来的手,重新放在被子里盖好,有着说不出的温柔和不舍。
她的手心还带着点点体温,只是指节已经微微有些僵硬,不复平常那般柔软细嫩。
黎氏见状,忍不住背过身去,哭了几声,才又转过来提醒他道:“你快去吧,丧事要紧,别耽误了时辰。”
明月当空,夜风微凉。
西苑西厢房内的床上睡着一人,她的身体要比一般人单薄,瘦得几乎只剩下一把骨头架子,脸上毫无血色,若不是还有呼吸,当真和死人没什么区别。
她的床边还站着一个穿着石青色锦缎长袍的年轻男子,他高大挺拔的身材挡住了旁边的烛光,深刻的五官在棱角分明的俊面上留下了深浅不一的阴影,透出些许惆怅之色。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药味,光是闻着就觉得清苦。
秦氏这一病病了很久,所以屋子里总有一种好像挥之不去的药味。
门上的珠帘轻轻掀起,黎氏携人缓缓而入,待见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微微一惊:“锦堂,你怎么在这里?”
朱锦堂收回目光,转身望向来人,作揖行礼道:“母亲福安,儿子只是突然想过来看看。”
黎氏刚刚从老祖宗那里过来,满脸倦容,眼圈微红,一副心事重重,还来不及收拾的模样。
朱锦堂见她如此,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心知,一定又是为了自己的事。
这段日子,他虽然不常在家,也知道家里人正在为他寻觅继室的合适人选,而且,听说已经选定了,还是一位官宦人家的小姐。
“时候不早了,赶紧回去歇着吧。明天一早,你不是还要出远门吗?”黎氏压低声音,催促着他赶快离开。
自从,秦氏生病之后,黎氏便不喜欢看见他过来这里,生怕会沾上了病气什么的。
朱锦堂脸上表情很复杂,淡淡道:“正是因为要走了,所以才想来看看她。”此去京城,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个月都不会回来,他不知道自己的妻子还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
黎氏喟叹一声,走到他的身旁,安抚道:“回去吧,这里有娘看着。”
朱锦堂被母亲黎氏半劝半推地撵了出去,黎氏苦劝道:“她是要不行了的人,满身病起,你这会去看她,只会让她心里更加难受,还不如不见……”
朱锦堂如何走得了,一直站在窗边,透过被灯光熏染的窗纸望着妻子秦氏的房间,窗纸上映出模糊不轻的人影,却没有声响,整个院子都是死一般地沉寂,连蝉鸣声都没有了。
凉凉的微风吹拂在脸上,却吹不走他心间的万千愁绪。
过了一会儿,房内突然传出来一阵轻轻地啜泣声,朱锦堂知道,那是母亲在哭。秦氏久病不起,如今已是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朱锦堂一直站在窗边没走,身后的两名丫鬟一直提着灯笼候在身后,默不出声。
虽然仅隔着一窗之隔,但却像是两个世界。
须臾,黎氏的哭声更大了几句,呜呜咽咽地唤道:“孩子,孩子,你睁开眼睛看看我啊?”
伴随着她的话音,屋子里立刻传出了此起彼伏的哭声。
朱锦堂心中一沉,只觉心底被剜走了一块肉,露出一个血淋淋的大窟窿。
他还没来得及抬步,屋子里就有丫鬟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出来禀报:“大爷……大奶奶她已经去了……”
朱锦堂心中有微微地刺痛,匆匆回到房中,抬头看见母亲黎氏正挨坐在床边,哭得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因为有她在,朱锦堂还不见躺在床上的妻子,只见一只惨白的小手从被子里无力地垂下来,手指微微弯起,仿佛想要抓住什么似的。
黎氏哭得不能自已,她开始是为了秦氏而哭,哭她的悲惨,哭她的不幸,可是哭着哭着,她就变成了为自己的哭,为儿子哭,心中压抑的伤心委屈全都一股脑地涌了出来,越发哭的伤心起来。
朱锦堂默默走到秦氏床边,目光从她消瘦苍白的脸上轻轻扫过。只见,她到死也是睁着眼睛,空洞无神地定定地望向这边,眸中没有怨恨也没有哀愁,仿佛什么都看不见,又仿佛什么看得见,直透人的心底。
他踌躇了很多,才伸出手来探向她的鼻息,见她真的没了气息,不禁沉默了一阵,随后又轻轻替她合上眼睛,长叹一声:“对不起,终究是我对不住你……”
倘若他不是天生孤克的命数,也许她就不会死……明明已经生下儿子,却不能看他长大……明明已经来了,却没有看到最后一面……
黎氏突然起身望向儿子,神情略显激动道:“这一切都是命,和你有什么相干!不要想,你不要多想!她只是命里福薄而已,与你无关……”
与我无关,每当有人因为他而出事的时候,他总会从母亲那里听见这句话。
曾几何时,记得也是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夏夜,青青离他而去,连腹中的孩子也一并带去,如今,秦氏也离他而去,只为拼尽全力给他留下一个儿子。
朱锦堂觉得头又在隐隐的痛了,微微沉吟片刻,才道:“她有什么话留下吗?”
黎氏含泪点一点头:“她想让我亲自带大明哥儿。”
秦氏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虽然身子不好,但心里什么都摆得清清楚楚。
朱家如此看重子嗣,一定会让朱锦堂另娶她人为妻。而她的儿子,到时候就会变成继子,命运也会随之改变,所以她要给自己的孩子,找一个稳妥的依靠,让他平安长大。
朱老太太虽然有心,已经年老,力不从心,黎氏毫无疑问是最适合的人选。
朱锦堂缓缓平复心绪,淡淡道:“就按她的意思办吧。”
黎氏随即道:“让外面的人准备丧事吧,好来好走,你亲自写封讣告送去了秦家。”
这种事情,不能由下人们来代办,以免失了两家人之间的体面。
朱锦堂点一点头:“儿子知道了。”说完,他俯下身子,把秦氏从被子里垂下来的手,重新放在被子里盖好,有着说不出的温柔和不舍。
她的手心还带着点点体温,只是指节已经微微有些僵硬,不复平常那般柔软细嫩。
黎氏见状,忍不住背过身去,哭了几声,才又转过来提醒他道:“你快去吧,丧事要紧,别耽误了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