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4章 你为什么不早说?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飞剑问道、好想住你隔壁、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薛城进入稳步的发展期时,鲁国另一座大岛所在州,修岩州州城外数十里出,一片广袤的平原地,苏恒正带着一丝感慨看向左右,修岩州一州,也是八成平原,一成多湖泊河流,外加山岭。
在此刻州城修岩府,却正上演着一场旱灾。
海量农村、乡镇的百姓,面对已经三个多月滴水未下的天气,无不面露忧愁。
常理来说,这是不应该的,鲁国所在地,算是亚热带,一年三熟,一亩地丢下种子,不去打理都能收割200斤以上的麦子,一年一亩至少六百斤以上,这气候和齐国差不多。
一家四口只要有十亩地,算下来至少就是六千斤以上的收成,一个成年男子一天三顿,吃两斤,也才吃700多斤,6000斤?一家五口也轻松养得起。毕竟封建时代,有多少人是一天两顿的?有多少并不会吃饱,只是吃个半饱的?
表面数据看,就算一个季节大旱颗粒无收,也能熬下去。
但,事实真没这么简单,就像齐国只要落户,一人就送十亩田,以后你还可以垦荒,开垦了新田就是你的,单人上限五十亩。理论上齐国的农民,一家四口能有200亩天的上限。
可在鲁国,经过无数年土地兼并,失地的家庭都不在少数,就说一家四口没有一分地,全指望在城里做工养活自己的,大把抓,目前的平原农田里,家中无地帮大中小地主耕种的佃农,才是占据百姓中最主要群体。
这些佃农,耕种一年,收成基本是三七分,佃农拿三,地主拿七,有更苛刻的达到了二八,你辛苦操弄一季农田,到了收获的时候才拿二成,什么都不做的地主拿八成。
一亩地一季若只有二百多斤粮食,你最多留下六十斤,少的四十来斤。一年算,一亩地就是一百多斤的样子。
当然,这是撒下种子不去打理的数剧,实际上很多佃农都是精耕细作,亩产可以翻倍,一年二百斤以上。
但是国家税收,农税方面,地主们也会甩到你头上,再加上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一家佃农家庭,哪怕是精耕细作一亩地,最后落到手里的不足百斤。
四五个人齐上阵,租种地主十亩田,总收成也就是七八百斤。
七八百斤,一个成年男子一天三吨吃两斤计算,一年的口粮,这一人份口粮,分给四五个人吃??
若没有荒年,还能熬一熬,顶一顶,一旦出现旱灾水灾之类,哪怕只出现一季,就算佃农家庭到不了饿死人的地步,也会饿的奄奄一息。
苏恒横跨千里抵达修岩州,州府所在地,就是感觉到了,这里的旱灾即便还没爆发到最严重的程度,还没出现饿死人或者卖儿卖女的地步,可很多家庭已经有了一定的绝望感,甚至也有不少,都有了逃荒的打算了,反正这一带,八成以上人,都只是佃农或者无地的手工业者。
匆匆感应了一番修岩州的大体情况,苏恒的视线,也很快落在了一条变窄的河流旁,一群穿着粗布麻衣的青年身上。
“墨家,这里竟然也活跃着不少墨家,看来就算我不出手,这个灾年也未必不能对付。”
……
苏恒对墨家印象深刻,好感度很高,十多里外那一群墨者,大越三十多人,此刻做的事,也正和旱灾相关。
………………
修岩州州府所在地,地理位置相当优越,不止地处修岩岛最中央,四面八方全是坦阔平原,在北部二百多里外,还有一个面积不小的内陆湖。
整个修岩州有16万平方公里左右,而北部的淡水湖,也足有3000多平方公里,比肩三个香港大小,比肩无灵地球华夏排名前几的淡水湖了。
鲁国内,称其为望月湖,望月湖向各方都延伸出的有河道,其中湘河,就是自北向南,一路从修岩府府城而过。
庞大内陆湖和内河航道,孕育出的修岩平原,很少出现灾荒。
此刻的湘河支线之一、被人工修建出的一条水系边,三十多墨者边走边看,为首一名中年,更是越看脸色越阴沉,男子是墨家在鲁国修岩州的墨农百领。
墨家体系,正副百领、正副五百长、正副千农令、正副万农令、正副墨农令,就是一级级逐渐上扬,百领之下,就没有十人长、五十人长之类的称为和阶级了,毕竟墨家汇聚在一起的墨者,本身就是志同道合的理想者,正副百领下,没有区分必要,谁站在道理那边,或者威望更大,普通墨农或者墨侠、墨商等等,就听谁的。
而墨家主要地盘,是在商唐两大帝国,两大帝国才是人口最多的,如鲁国这样的小国……一国之内,职位最高基本就是千农令了。
修岩府这里,能有一个正百领,基本是墨家在这州府之地,最高领袖了。
中年百领走着走着,就开口道,“眼前的丽水支脉,还是我们墨家内的墨工同袍出力修建的,为的是让望月河的河水,覆盖更多的农田,免得出现旱灾,丽水修成以后,我们也鼓励民间百姓,挖渠引水,为什么以往的沟渠,全部被封填了?”
墨家修建的丽水支脉,也有上百里长,沿途若再多修水渠,在这次旱灾里,至少可以浇灌千万亩农田,远远不会让这次旱灾变威胁得这么严重。
他都记得,上次修好丽水和那群墨工者临走之前,是看着一群群百姓包括一些乡村的小地主们,在挖渠引水的。
这次在远方听闻修岩府持续几个月滴水未下,他才赶来看看,结果,以前修建的水渠全被封了?
伴随着他的话,一名出身修岩府,也一直没离开过的墨农才苦笑道,“赵百领,你有所不知,那些水渠修到一半,你们离开修岩州后,这里的士绅望族,已经下令废弃水渠了。”
“甚至,这几年里原本丽水两岸的自耕农,或者小地主的田地,都已经被纷纷兼并,早已经不是他们原主人的了。”
这个时代,以往的上千年,正常士绅贵族的节操,根本不值得丝毫信任,这都是基础操作了。
大部分士绅望族,那是巴不得出现各种天灾的。
赵百领大怒,“你为什么不早说?”
开口的墨农满脸尴尬,“赵百领你们离去,是有其他要事,总不能让你们一直困在这里。”
“为了避免百领你们浪费时间,我们本地的墨农,才想着尽量研究出更先进的耕作方式,习惯等等,或者培育良种,希望能更帮助主本地平民,……”
赵百领哑然不语,他上次和那群墨农离开修岩州,就是去其他地方修水利去了。
商唐两帝国,海洋中大量的岛国,需要兴修水利的地方太多了。
薛城进入稳步的发展期时,鲁国另一座大岛所在州,修岩州州城外数十里出,一片广袤的平原地,苏恒正带着一丝感慨看向左右,修岩州一州,也是八成平原,一成多湖泊河流,外加山岭。
在此刻州城修岩府,却正上演着一场旱灾。
海量农村、乡镇的百姓,面对已经三个多月滴水未下的天气,无不面露忧愁。
常理来说,这是不应该的,鲁国所在地,算是亚热带,一年三熟,一亩地丢下种子,不去打理都能收割200斤以上的麦子,一年一亩至少六百斤以上,这气候和齐国差不多。
一家四口只要有十亩地,算下来至少就是六千斤以上的收成,一个成年男子一天三顿,吃两斤,也才吃700多斤,6000斤?一家五口也轻松养得起。毕竟封建时代,有多少人是一天两顿的?有多少并不会吃饱,只是吃个半饱的?
表面数据看,就算一个季节大旱颗粒无收,也能熬下去。
但,事实真没这么简单,就像齐国只要落户,一人就送十亩田,以后你还可以垦荒,开垦了新田就是你的,单人上限五十亩。理论上齐国的农民,一家四口能有200亩天的上限。
可在鲁国,经过无数年土地兼并,失地的家庭都不在少数,就说一家四口没有一分地,全指望在城里做工养活自己的,大把抓,目前的平原农田里,家中无地帮大中小地主耕种的佃农,才是占据百姓中最主要群体。
这些佃农,耕种一年,收成基本是三七分,佃农拿三,地主拿七,有更苛刻的达到了二八,你辛苦操弄一季农田,到了收获的时候才拿二成,什么都不做的地主拿八成。
一亩地一季若只有二百多斤粮食,你最多留下六十斤,少的四十来斤。一年算,一亩地就是一百多斤的样子。
当然,这是撒下种子不去打理的数剧,实际上很多佃农都是精耕细作,亩产可以翻倍,一年二百斤以上。
但是国家税收,农税方面,地主们也会甩到你头上,再加上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一家佃农家庭,哪怕是精耕细作一亩地,最后落到手里的不足百斤。
四五个人齐上阵,租种地主十亩田,总收成也就是七八百斤。
七八百斤,一个成年男子一天三吨吃两斤计算,一年的口粮,这一人份口粮,分给四五个人吃??
若没有荒年,还能熬一熬,顶一顶,一旦出现旱灾水灾之类,哪怕只出现一季,就算佃农家庭到不了饿死人的地步,也会饿的奄奄一息。
苏恒横跨千里抵达修岩州,州府所在地,就是感觉到了,这里的旱灾即便还没爆发到最严重的程度,还没出现饿死人或者卖儿卖女的地步,可很多家庭已经有了一定的绝望感,甚至也有不少,都有了逃荒的打算了,反正这一带,八成以上人,都只是佃农或者无地的手工业者。
匆匆感应了一番修岩州的大体情况,苏恒的视线,也很快落在了一条变窄的河流旁,一群穿着粗布麻衣的青年身上。
“墨家,这里竟然也活跃着不少墨家,看来就算我不出手,这个灾年也未必不能对付。”
……
苏恒对墨家印象深刻,好感度很高,十多里外那一群墨者,大越三十多人,此刻做的事,也正和旱灾相关。
………………
修岩州州府所在地,地理位置相当优越,不止地处修岩岛最中央,四面八方全是坦阔平原,在北部二百多里外,还有一个面积不小的内陆湖。
整个修岩州有16万平方公里左右,而北部的淡水湖,也足有3000多平方公里,比肩三个香港大小,比肩无灵地球华夏排名前几的淡水湖了。
鲁国内,称其为望月湖,望月湖向各方都延伸出的有河道,其中湘河,就是自北向南,一路从修岩府府城而过。
庞大内陆湖和内河航道,孕育出的修岩平原,很少出现灾荒。
此刻的湘河支线之一、被人工修建出的一条水系边,三十多墨者边走边看,为首一名中年,更是越看脸色越阴沉,男子是墨家在鲁国修岩州的墨农百领。
墨家体系,正副百领、正副五百长、正副千农令、正副万农令、正副墨农令,就是一级级逐渐上扬,百领之下,就没有十人长、五十人长之类的称为和阶级了,毕竟墨家汇聚在一起的墨者,本身就是志同道合的理想者,正副百领下,没有区分必要,谁站在道理那边,或者威望更大,普通墨农或者墨侠、墨商等等,就听谁的。
而墨家主要地盘,是在商唐两大帝国,两大帝国才是人口最多的,如鲁国这样的小国……一国之内,职位最高基本就是千农令了。
修岩府这里,能有一个正百领,基本是墨家在这州府之地,最高领袖了。
中年百领走着走着,就开口道,“眼前的丽水支脉,还是我们墨家内的墨工同袍出力修建的,为的是让望月河的河水,覆盖更多的农田,免得出现旱灾,丽水修成以后,我们也鼓励民间百姓,挖渠引水,为什么以往的沟渠,全部被封填了?”
墨家修建的丽水支脉,也有上百里长,沿途若再多修水渠,在这次旱灾里,至少可以浇灌千万亩农田,远远不会让这次旱灾变威胁得这么严重。
他都记得,上次修好丽水和那群墨工者临走之前,是看着一群群百姓包括一些乡村的小地主们,在挖渠引水的。
这次在远方听闻修岩府持续几个月滴水未下,他才赶来看看,结果,以前修建的水渠全被封了?
伴随着他的话,一名出身修岩府,也一直没离开过的墨农才苦笑道,“赵百领,你有所不知,那些水渠修到一半,你们离开修岩州后,这里的士绅望族,已经下令废弃水渠了。”
“甚至,这几年里原本丽水两岸的自耕农,或者小地主的田地,都已经被纷纷兼并,早已经不是他们原主人的了。”
这个时代,以往的上千年,正常士绅贵族的节操,根本不值得丝毫信任,这都是基础操作了。
大部分士绅望族,那是巴不得出现各种天灾的。
赵百领大怒,“你为什么不早说?”
开口的墨农满脸尴尬,“赵百领你们离去,是有其他要事,总不能让你们一直困在这里。”
“为了避免百领你们浪费时间,我们本地的墨农,才想着尽量研究出更先进的耕作方式,习惯等等,或者培育良种,希望能更帮助主本地平民,……”
赵百领哑然不语,他上次和那群墨农离开修岩州,就是去其他地方修水利去了。
商唐两帝国,海洋中大量的岛国,需要兴修水利的地方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