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突围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宋末之乱臣贼子、超级传奇巨星、逆水行周、超神机械师、懒散初唐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车队一路朝南疾驰,十几分钟后就赶到了目的地连接桥。
德军其实一直都有拦截苏军的机会。
沃伦要塞原本是居民生活区,只是因为战争需要苏军的布防必须不断往外扩大……
这可以说是战争演变的需要:
冷兵器时期只需要一个中心堡垒这样的要塞就足够了,四周挖上护城河,基本没有能攻破它的军队。
随着热兵器的出现,大炮可以轻松的将炮弹打进中心堡垒,于是就需要将堡垒往外扩张使大炮的射程不足以威胁中心堡垒。
这种做法初时还有用,因为老式火炮射程有限,扩张堡垒的确可以达到目的。
但随着火炮射程越来越远乃至轰炸机出现可以从容中朝中心堡垒投掷炸弹,于是不管怎么扩张都无法阻止敌人的轰炸。
因此,大多数要塞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堡垒,外扩堡垒,进而被放弃成为一个部队集结点。
处于正南面的沃伦要塞就是布列斯特要塞外扩的结果,它的特点就是建筑物密集且多样。
这就意味着德军只需要随便在街道两侧的建筑里架上几挺机枪,都有可能将毫无防御能力的苏军车队封锁在半路。
问题就在于此时的德军根本不知道驾驶这些汽车的苏军……他们以为霍尔姆索桥还在德军的控制之下,而这些汽车又是德式汽车,所以当然是德国人。
这使苏军车队一路有惊无险横穿了整个沃伦要塞,直到车队抵达连接桥的桥头堡。
“少校同志!”坐在副驾驶位的通讯兵向后车厢的有加夫里洛夫少校报告道:“德国人在连接桥上设有哨卡,还有机枪阵地!”
加夫里洛夫少校想也不想就下令:“冲过去!”
当然要冲过去,这些哨卡是用来检查证件的,苏军战士们甚至连军装、头盔都没换,根本不可能混过德国人的检查。
“是!”通讯兵应了声,转头向司机传达了命令:“加快速度冲过去!”
说着通讯兵就端出了冲锋枪……那是从德国人手里缴获的MP40冲锋枪。
苏军虽然也有冲锋枪,但此时的装备量很少,而驾驶位空间狭窄不适合使用长枪,于是情急之下就给他们配了从仓库里缴获的MP40。
司机“嗯”了一声,但却没有按照命令加速,不仅没有加速反而还有减速的趋势。
通讯兵疑惑的望向司机,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司机的意思并保持安静。
司机的做法是正确的,此时德军与车队距离较远,过早加速只会引起德军的怀疑并让他们提前做好战斗准备。
如果司机放缓速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德军在车灯的照射下根本就看不到车内的苏军,也就是无法发现异常,那么汽车就可以近可能的逼近敌军。
事情果然像司机想的那样,见车队放慢了速度德军士兵就放松了警惕,一名德军士兵从岗亭里走了出来,打着手电向车队挥舞了几下示意停车,动作轻松随意,嘴里甚至还叼着烟,步枪背在背上。另一名德军则在里头翻着本子,查看是否有这支车队的报备。
就在这时,司机猛的一踩油门发动机发出猛兽般的低吼,接着汽车就全速向前冲。
德军士兵甚至还没搞清楚状况,他大声冲着汽车叫骂着,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副驾驶位里已伸出了一把冲锋枪,然后“哒哒哒”的一阵枪响过后,德军士兵当即倒在血泊之中。
其它德军士兵听到枪声时才发现事情不妙,赶忙从背上抓过步枪或是扑向机枪位……
但这时才反应过来已经太迟了。
汽车“啪”的一声冲断了拦在桥头的横杆冲上了连接桥,接着就露出了后车厢上一堆枪口。
“砰砰……”一阵乱枪之后守在桥头的德军就成片成片的倒下,偶尔还会从车上抛下几枚冒着青烟的手榴弹,炸得德军溃不成军四处寻找掩护。
舒尔卡所搭乘的汽车排在第五位,所以当他看到战场时大多都只剩下尸体了。
不过舒尔卡还是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一名趴在地上的德军士兵拉燃了手榴弹……原本他只要趴着就能逃过一劫,因为苏军在快速运动的汽车无法区分满地的人哪个是活的哪个是死的。
但手榴弹的火光却让他暴露了。
舒尔卡没有多想,扣着扳机就将冲锋枪的子弹朝那大慨的位置一阵扫射,直到将弹鼓里剩下的二十余发子弹全都打空。
这也是舒尔卡不喜欢使用冲锋枪的原因之一,它更多的是依靠子弹打出的面,也就是更多的子弹来增加命中目标的慨率,这有很大的运气成份。
舒尔卡不喜欢总是靠运气,他希望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虽然这在战场上并不现实。
不过这一次,舒尔卡还是击中了目标,因为那枚手榴弹是在德军的战壕里爆炸而不是在路中央炸毁一辆汽车。
类似的战斗不久就在连接桥的另一头上演。
虽然连接桥这边的枪声已经给另一头的德军警示,但连接桥的长度只有一百多米,汽车全速前进冲到对岸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这点时间,另一头的德军士兵仅来得及回个头然后抓起步枪,当他们看到桥面上有辆汽车开着大灯冲过来时他们甚至不敢轻易开枪……因为他们不知道这辆汽车是敌人还是逃跑的自己人。
于是,枪声再次响起,一枚枚手榴弹像雨点似的沿着汽车前进的惯性抛到路边。
这其中只有一辆汽车出了问题……或许是驾驶员被流弹击中,汽车没有掌握好方向直接冲向了路边德军用沙袋垒好的战壕上无法动弹。
幸存的苏军士兵二话不说就跳下汽车与德军打成一团。
加夫里洛夫少校大声命令:“继续前进,继续前进……”
这个命令是正确的,苏军势单力孤全军只剩下五百多人。
另一方面则是擅长“闪电战”的德军反应迅速,一旦停下作战就很有可能被德军缠上永远也走不了了。
所以,他们只能抛下那些落单的战士们。
车队一路朝南疾驰,十几分钟后就赶到了目的地连接桥。
德军其实一直都有拦截苏军的机会。
沃伦要塞原本是居民生活区,只是因为战争需要苏军的布防必须不断往外扩大……
这可以说是战争演变的需要:
冷兵器时期只需要一个中心堡垒这样的要塞就足够了,四周挖上护城河,基本没有能攻破它的军队。
随着热兵器的出现,大炮可以轻松的将炮弹打进中心堡垒,于是就需要将堡垒往外扩张使大炮的射程不足以威胁中心堡垒。
这种做法初时还有用,因为老式火炮射程有限,扩张堡垒的确可以达到目的。
但随着火炮射程越来越远乃至轰炸机出现可以从容中朝中心堡垒投掷炸弹,于是不管怎么扩张都无法阻止敌人的轰炸。
因此,大多数要塞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堡垒,外扩堡垒,进而被放弃成为一个部队集结点。
处于正南面的沃伦要塞就是布列斯特要塞外扩的结果,它的特点就是建筑物密集且多样。
这就意味着德军只需要随便在街道两侧的建筑里架上几挺机枪,都有可能将毫无防御能力的苏军车队封锁在半路。
问题就在于此时的德军根本不知道驾驶这些汽车的苏军……他们以为霍尔姆索桥还在德军的控制之下,而这些汽车又是德式汽车,所以当然是德国人。
这使苏军车队一路有惊无险横穿了整个沃伦要塞,直到车队抵达连接桥的桥头堡。
“少校同志!”坐在副驾驶位的通讯兵向后车厢的有加夫里洛夫少校报告道:“德国人在连接桥上设有哨卡,还有机枪阵地!”
加夫里洛夫少校想也不想就下令:“冲过去!”
当然要冲过去,这些哨卡是用来检查证件的,苏军战士们甚至连军装、头盔都没换,根本不可能混过德国人的检查。
“是!”通讯兵应了声,转头向司机传达了命令:“加快速度冲过去!”
说着通讯兵就端出了冲锋枪……那是从德国人手里缴获的MP40冲锋枪。
苏军虽然也有冲锋枪,但此时的装备量很少,而驾驶位空间狭窄不适合使用长枪,于是情急之下就给他们配了从仓库里缴获的MP40。
司机“嗯”了一声,但却没有按照命令加速,不仅没有加速反而还有减速的趋势。
通讯兵疑惑的望向司机,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司机的意思并保持安静。
司机的做法是正确的,此时德军与车队距离较远,过早加速只会引起德军的怀疑并让他们提前做好战斗准备。
如果司机放缓速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德军在车灯的照射下根本就看不到车内的苏军,也就是无法发现异常,那么汽车就可以近可能的逼近敌军。
事情果然像司机想的那样,见车队放慢了速度德军士兵就放松了警惕,一名德军士兵从岗亭里走了出来,打着手电向车队挥舞了几下示意停车,动作轻松随意,嘴里甚至还叼着烟,步枪背在背上。另一名德军则在里头翻着本子,查看是否有这支车队的报备。
就在这时,司机猛的一踩油门发动机发出猛兽般的低吼,接着汽车就全速向前冲。
德军士兵甚至还没搞清楚状况,他大声冲着汽车叫骂着,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副驾驶位里已伸出了一把冲锋枪,然后“哒哒哒”的一阵枪响过后,德军士兵当即倒在血泊之中。
其它德军士兵听到枪声时才发现事情不妙,赶忙从背上抓过步枪或是扑向机枪位……
但这时才反应过来已经太迟了。
汽车“啪”的一声冲断了拦在桥头的横杆冲上了连接桥,接着就露出了后车厢上一堆枪口。
“砰砰……”一阵乱枪之后守在桥头的德军就成片成片的倒下,偶尔还会从车上抛下几枚冒着青烟的手榴弹,炸得德军溃不成军四处寻找掩护。
舒尔卡所搭乘的汽车排在第五位,所以当他看到战场时大多都只剩下尸体了。
不过舒尔卡还是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一名趴在地上的德军士兵拉燃了手榴弹……原本他只要趴着就能逃过一劫,因为苏军在快速运动的汽车无法区分满地的人哪个是活的哪个是死的。
但手榴弹的火光却让他暴露了。
舒尔卡没有多想,扣着扳机就将冲锋枪的子弹朝那大慨的位置一阵扫射,直到将弹鼓里剩下的二十余发子弹全都打空。
这也是舒尔卡不喜欢使用冲锋枪的原因之一,它更多的是依靠子弹打出的面,也就是更多的子弹来增加命中目标的慨率,这有很大的运气成份。
舒尔卡不喜欢总是靠运气,他希望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虽然这在战场上并不现实。
不过这一次,舒尔卡还是击中了目标,因为那枚手榴弹是在德军的战壕里爆炸而不是在路中央炸毁一辆汽车。
类似的战斗不久就在连接桥的另一头上演。
虽然连接桥这边的枪声已经给另一头的德军警示,但连接桥的长度只有一百多米,汽车全速前进冲到对岸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这点时间,另一头的德军士兵仅来得及回个头然后抓起步枪,当他们看到桥面上有辆汽车开着大灯冲过来时他们甚至不敢轻易开枪……因为他们不知道这辆汽车是敌人还是逃跑的自己人。
于是,枪声再次响起,一枚枚手榴弹像雨点似的沿着汽车前进的惯性抛到路边。
这其中只有一辆汽车出了问题……或许是驾驶员被流弹击中,汽车没有掌握好方向直接冲向了路边德军用沙袋垒好的战壕上无法动弹。
幸存的苏军士兵二话不说就跳下汽车与德军打成一团。
加夫里洛夫少校大声命令:“继续前进,继续前进……”
这个命令是正确的,苏军势单力孤全军只剩下五百多人。
另一方面则是擅长“闪电战”的德军反应迅速,一旦停下作战就很有可能被德军缠上永远也走不了了。
所以,他们只能抛下那些落单的战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