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7章 双刃剑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宋末之乱臣贼子、超级传奇巨星、逆水行周、超神机械师、懒散初唐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晔匆匆赶来,提着衣摆,快步上了台阶,来到天子身后。正负手远望的天子听到脚步声,回头看了刘晔一眼,笑道:“子扬,待会儿宗正要来,你谨慎些。”
“哦。”刘晔一愣,随即也笑了,放下提着衣摆的手,又整理了一下袖子,将双手互搓了两下,搓下一些泥垢。他是光武帝之子刘延的后人,虽然是支系,除了在宗籍上有名字,表示他有皇室血脉之外,与普通百姓已经没什么区别,可是见到宗正,他还是要保持足够的尊敬。
宗室虽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显然易见的好处,却是一种融在血液里的荣耀。况且他现在深得天子器重,将来立功封爵,光大门楣的可能性要比普通人大得多。
“陛下刚刚回宫,又要习射?陛下,凡事欲速则不达,射艺尤其如此。”
天子没有说话。刘晔也没有跟着再说。陈王入朝,一心想中兴大汉的天子自然不会让他冠绝天下的射艺闲着,请陈王为射师,每日习射不辍。不过天子习射略迟,又有些心急,动作很标准,力量增长也很快,但命中率却一直差强人意,比普通人好一些,却算不上优秀。凡事都力求尽善尽美的天子对此当然不满意,他抽出更多的时间来习射,可惜效果不佳。刘晔是近臣,知道天子心里着急,经常借机提醒他。天子大部分时候都会沉默以对,偶尔会回一句“时不我待”。
刘晔知道,天子所说的时更多的是指孙策。孙策比天子大不了几岁,但崛起之快令人咋舌,现在又击败了曾经让朝廷看起来无法战胜的袁绍,实际控制的地盘比袁绍还要略胜一筹,天子不可能没有压力。更让天子焦虑的是不仅孙策本人武艺出众,他的弟弟妹妹也很出色,尤其是他的三弟孙翊和幼妹孙尚香,被人称为二将军、三将军,视为孙策将来之臂膀。孙尚香也随陈王习射,天赋过人,陈王亲口说过,孙尚香将来的成就很可能在他本人之上。
面对这样的一个对手,天子压力很大。他没有兄弟,他只有一个姊姊刘和,刘和倒是愿意为他分担压力,可是一方面朝臣反对,认为贵为公主,舞刀弄剑的不合礼制,有辱皇家尊严,一方面刘和年龄已长,骨骼已成,练武太迟了,就算再努力,成就也有限。所有的压力都落在天子一个人的身上,天子难免有些焦虑。
相对于他的责任来说,他毕竟还是太年轻了。刘晔不是那些老臣,动不动就声色俱厉,用圣人的教训来迫天子就范,他更能理解天子的心情,也相信天子能够面对困难,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和历练。相比于圣人教训,他更愿意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天子,为天子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有人为我出了一个主意。”天子考虑了一会儿,突然说道。他把荀彧的计划说了一遍,盯着刘晔的眼睛,有些焦急地说道:“子扬,你觉得可行吗?”
天子一开口,刘晔就明白了他的纠结。这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天子迅速召集起一支强大的力量,也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危险。本朝之初,对宗室的管制就很严,后来帝位血脉数次断绝,要从支系中挑选嗣君,引发了数次朝政动荡,桓帝、灵帝皆以支脉登基,又是幼年即位,血脉既无明显的优势,支持者寥寥,无数人可能比他们更适合成为天子,所以他们对此也极为敏感,但凡有人有一丝嫌疑,绝不放过。
黄巾之乱时,安平国、甘陵国人执安平王刘续、甘陵王刘忠响应起事,据说安平王刘续没有强烈反对,有顺应之意,没等平定黄巾,天子就诛杀了刘续。甘陵王因为关系特殊,又没有附逆的情节,免于一死,但也失去了王爵,后来过了很久,天子确认他没有异心才诏复国,但还是安排刘虞担任国相,严加看管。
刘宠是另一个例子,只是结果截然不同,原因很简单:刘宠没有附逆的证据,却有强悍的武力,名声极好,得到百姓拥戴,灵帝虽然忌惮,却不敢轻举妄动,刘宠这才没有受到问责。现在召刘宠为宗正,一方面是借助刘宠的威信,以示亲亲之意,另一方面也是将他从封国调离,让他无法直接控制武力。
刘宠远在陈国,天子尚且如此警惕,让宗室聚集在天子身边,成为统兵将领,天子还能安睡?
刘晔眉头微蹙,似乎在紧张地思索,一句话也不说。天子很着急,几次想开口催他,最后还是忍住了。时间不长,刘宠来了,天子调整心情,请刘宠入座,寒喧了几句话,再次提出这个意见。
刘宠听完,持着胡须,一动不动,像一块石碑。
天子尽可能让自己保持平静,不表露出内心的复杂,眼巴巴地看着刘宠。他既希望刘宠能够支持这个建议,又怕刘宠支持。他与刘宠相处这么久,非常喜欢这位宗室老臣,也没感觉到经常有人在他耳边提醒的危险,还跟着他学射。可是此时此刻,这种感觉分外强烈。
刘宠不仅有冠绝天下的射艺,而且有指挥作战的经验,他还和孙策过从甚密,如果他忠厚的面目之下藏着异心,他的威胁比任何都大。
过了很久,刘宠躬身向天子施了一礼,缓缓说道:“老臣听说陛下最近习射甚是用心,已经用上了六十斤的战弓,还安排尚方在制作一石弓?”
天子愣了一下,不明白刘宠为什么岔开话题。他点了点头。“是的,不过……”
“陛下,硬弓能及远破坚,用之得法,的确有非凡之功,可若是力有不足,勉强用之,则不仅不能命中,反倒可能带来伤害。一旦筋骨受伤,射艺尽废,徒留痛楚,得不偿失。况陛下万乘之躯,习射以观德,而非效匹夫之勇,取上将首级于万军之中。恕臣直言,射远破坚,纵使百步穿扬,亦非陛下之鹄。故圣人云: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施政如此,射艺亦然。臣愿陛下循道而进,潜龙勿用,切莫揠苗助长,亢龙有悔。”
天子品味了一番,微微颌首,欠身施礼。“皇从祖老成之言,朕受教了。”
刘宠还礼,沉默了片刻,又道:“陛下,臣听说,镇北将军最得意的武艺不是射艺,也不是破锋七杀,而是一种拳法。这种拳法虽不能上阵,却能活动气血,调节筋骨,使人身强体健,如果练习有成,对长短步骑皆有助益,颇合老子无为而无不为之妙。臣以为,陛下与其苦练与人搏杀之技,不如学此拳法。”
天子兴趣大增。“皇从祖会此拳法吗?”
刘宠摇摇头。“臣本来打算学的,来了京城,就没机会了。”
刘晔匆匆赶来,提着衣摆,快步上了台阶,来到天子身后。正负手远望的天子听到脚步声,回头看了刘晔一眼,笑道:“子扬,待会儿宗正要来,你谨慎些。”
“哦。”刘晔一愣,随即也笑了,放下提着衣摆的手,又整理了一下袖子,将双手互搓了两下,搓下一些泥垢。他是光武帝之子刘延的后人,虽然是支系,除了在宗籍上有名字,表示他有皇室血脉之外,与普通百姓已经没什么区别,可是见到宗正,他还是要保持足够的尊敬。
宗室虽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显然易见的好处,却是一种融在血液里的荣耀。况且他现在深得天子器重,将来立功封爵,光大门楣的可能性要比普通人大得多。
“陛下刚刚回宫,又要习射?陛下,凡事欲速则不达,射艺尤其如此。”
天子没有说话。刘晔也没有跟着再说。陈王入朝,一心想中兴大汉的天子自然不会让他冠绝天下的射艺闲着,请陈王为射师,每日习射不辍。不过天子习射略迟,又有些心急,动作很标准,力量增长也很快,但命中率却一直差强人意,比普通人好一些,却算不上优秀。凡事都力求尽善尽美的天子对此当然不满意,他抽出更多的时间来习射,可惜效果不佳。刘晔是近臣,知道天子心里着急,经常借机提醒他。天子大部分时候都会沉默以对,偶尔会回一句“时不我待”。
刘晔知道,天子所说的时更多的是指孙策。孙策比天子大不了几岁,但崛起之快令人咋舌,现在又击败了曾经让朝廷看起来无法战胜的袁绍,实际控制的地盘比袁绍还要略胜一筹,天子不可能没有压力。更让天子焦虑的是不仅孙策本人武艺出众,他的弟弟妹妹也很出色,尤其是他的三弟孙翊和幼妹孙尚香,被人称为二将军、三将军,视为孙策将来之臂膀。孙尚香也随陈王习射,天赋过人,陈王亲口说过,孙尚香将来的成就很可能在他本人之上。
面对这样的一个对手,天子压力很大。他没有兄弟,他只有一个姊姊刘和,刘和倒是愿意为他分担压力,可是一方面朝臣反对,认为贵为公主,舞刀弄剑的不合礼制,有辱皇家尊严,一方面刘和年龄已长,骨骼已成,练武太迟了,就算再努力,成就也有限。所有的压力都落在天子一个人的身上,天子难免有些焦虑。
相对于他的责任来说,他毕竟还是太年轻了。刘晔不是那些老臣,动不动就声色俱厉,用圣人的教训来迫天子就范,他更能理解天子的心情,也相信天子能够面对困难,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和历练。相比于圣人教训,他更愿意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天子,为天子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有人为我出了一个主意。”天子考虑了一会儿,突然说道。他把荀彧的计划说了一遍,盯着刘晔的眼睛,有些焦急地说道:“子扬,你觉得可行吗?”
天子一开口,刘晔就明白了他的纠结。这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天子迅速召集起一支强大的力量,也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危险。本朝之初,对宗室的管制就很严,后来帝位血脉数次断绝,要从支系中挑选嗣君,引发了数次朝政动荡,桓帝、灵帝皆以支脉登基,又是幼年即位,血脉既无明显的优势,支持者寥寥,无数人可能比他们更适合成为天子,所以他们对此也极为敏感,但凡有人有一丝嫌疑,绝不放过。
黄巾之乱时,安平国、甘陵国人执安平王刘续、甘陵王刘忠响应起事,据说安平王刘续没有强烈反对,有顺应之意,没等平定黄巾,天子就诛杀了刘续。甘陵王因为关系特殊,又没有附逆的情节,免于一死,但也失去了王爵,后来过了很久,天子确认他没有异心才诏复国,但还是安排刘虞担任国相,严加看管。
刘宠是另一个例子,只是结果截然不同,原因很简单:刘宠没有附逆的证据,却有强悍的武力,名声极好,得到百姓拥戴,灵帝虽然忌惮,却不敢轻举妄动,刘宠这才没有受到问责。现在召刘宠为宗正,一方面是借助刘宠的威信,以示亲亲之意,另一方面也是将他从封国调离,让他无法直接控制武力。
刘宠远在陈国,天子尚且如此警惕,让宗室聚集在天子身边,成为统兵将领,天子还能安睡?
刘晔眉头微蹙,似乎在紧张地思索,一句话也不说。天子很着急,几次想开口催他,最后还是忍住了。时间不长,刘宠来了,天子调整心情,请刘宠入座,寒喧了几句话,再次提出这个意见。
刘宠听完,持着胡须,一动不动,像一块石碑。
天子尽可能让自己保持平静,不表露出内心的复杂,眼巴巴地看着刘宠。他既希望刘宠能够支持这个建议,又怕刘宠支持。他与刘宠相处这么久,非常喜欢这位宗室老臣,也没感觉到经常有人在他耳边提醒的危险,还跟着他学射。可是此时此刻,这种感觉分外强烈。
刘宠不仅有冠绝天下的射艺,而且有指挥作战的经验,他还和孙策过从甚密,如果他忠厚的面目之下藏着异心,他的威胁比任何都大。
过了很久,刘宠躬身向天子施了一礼,缓缓说道:“老臣听说陛下最近习射甚是用心,已经用上了六十斤的战弓,还安排尚方在制作一石弓?”
天子愣了一下,不明白刘宠为什么岔开话题。他点了点头。“是的,不过……”
“陛下,硬弓能及远破坚,用之得法,的确有非凡之功,可若是力有不足,勉强用之,则不仅不能命中,反倒可能带来伤害。一旦筋骨受伤,射艺尽废,徒留痛楚,得不偿失。况陛下万乘之躯,习射以观德,而非效匹夫之勇,取上将首级于万军之中。恕臣直言,射远破坚,纵使百步穿扬,亦非陛下之鹄。故圣人云: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施政如此,射艺亦然。臣愿陛下循道而进,潜龙勿用,切莫揠苗助长,亢龙有悔。”
天子品味了一番,微微颌首,欠身施礼。“皇从祖老成之言,朕受教了。”
刘宠还礼,沉默了片刻,又道:“陛下,臣听说,镇北将军最得意的武艺不是射艺,也不是破锋七杀,而是一种拳法。这种拳法虽不能上阵,却能活动气血,调节筋骨,使人身强体健,如果练习有成,对长短步骑皆有助益,颇合老子无为而无不为之妙。臣以为,陛下与其苦练与人搏杀之技,不如学此拳法。”
天子兴趣大增。“皇从祖会此拳法吗?”
刘宠摇摇头。“臣本来打算学的,来了京城,就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