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6章 歪打正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宋末之乱臣贼子、超级传奇巨星、逆水行周、超神机械师、懒散初唐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吴国虽兴起于中原,对骑兵的重视却由来已久,中军设骑兵五部,每部五千人,规模与步卒同等,数量之大,远超西汉、东汉的南北军编制。
骑兵的消耗远超步卒,最大的开销就是战马。并非所有的马匹都能当作战马,一百匹马中能挑出三五匹真正的战马就算不错了,尤其是对甲骑而言。战马的适用期又短,黄金时期不过三五年。过了这个年龄,再充当战马就有些勉强。要保持骑兵的战斗力,战马必须及时更换。
即使是适龄的战马,战时为了保证体力,还要喂粮食。战马食量大,一匹战马顶得上四五个士卒。
在这个时代,战马绝对是奢侈品,即使孙策兴工商,不差钱,却也供养不起这么多战马,更不可能随时随地带着两万五千骑兵四处巡游——那会拖垮地方财政——大吴的中军骑兵大部分都在规划中,并没有满员,而且离满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孙策的计划中,中军骑兵真正满员要等到迁都洛阳之后。幽并凉稳定,中军五部骑兵轮流戍边,保证洛阳常驻两部,一万骑兵的编制就够了。大部分骑兵在三州戍边,既能保持骑兵的战斗力,又能减轻供养马匹的消耗。
眼下在洞庭湖只有中军羽林骑千余人,五部骑兵由中都护朱治率领,留守都城建业。
得知曹操组建了大量骑兵,不仅留守建业的中军骑兵要赶到战场,而且要增补缺员,就算不补齐两万五千骑,至少也要保证一万骑,才能满足战事需要。
换句话说,至少要增加一万骑兵。
五千骑兵就意味着一万骑士,一万两千套甲胄、武器,一万两千匹战马,各种费用加起来,等于增加八万步卒,也就是现有的中军开支要增加两部。粗略的说,每个月需要增加十六万石粮食、三千万军饷的支出,按现在一石两百多钱的粮价折算,每个月开支六千万钱以上,一年近八亿钱。
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尤其是粮食,很可能让刚刚平稳下来的荆楚粮价再一次飚升。
接到消息,匆匆赶来开会的荆楚大族代表一听,如遭雷击。短暂的死寂以后,有人跳了起来,破口大骂曹操倒行逆施,不得好死。接着又有人骂益州大族利令智昏,垂死挣扎,将来都该族灭,子孙永世为奴。
场面之混乱,情绪之激烈,言语之粗鲁,即使负责召集会议的杨修、杨仪有心理准备,还是惊得目瞪口呆,但他们能理解荆楚大族的激动。对户口百万的荆楚来说,一年七八亿的确不算什么大数字,可若是这么发展下去,谁知道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新的开支?军费预算已经高达百亿,再增加下去,总有承受不起的那一天。
万一再像黄忠在宕渠遇到的情况那样,打上一两年不见分晓,那就真成了彻头彻尾的灾难。
在一遍遍仔细核对了预算后,荆楚大族代表们几乎绝望了。
从账目上看,一年八亿还只是基础支出,没算开战时的损耗。一旦开战,战马损失,将士伤亡,武器消耗,会让开支进一步升高。
而针对益州的全面备战,增加一万骑兵也是必须的。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取得最后胜利的可能。
战争的开销有多大,成了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要从他们荷包里掏出的金币,而不仅仅是个数字。
更让他们绝望的是,到了这一步,就是想打退堂鼓都不可能了,能打得打,不能打也得打,想中途而废是不可能的。
反复商议后,荆楚代表提出,既然曹操疯了,益州疯了,全州动员,那就不是荆楚两州的问题,大吴其他各州也应该全力以赴,倾国以战。因此,请陛下下诏,召各州大族一起来商议。
孙策从谏如流,传诏各州推举代表,齐聚洞庭议事。能来的都来,不能来的可以上疏议事。顺理成章,在汝阳议政的贤良文学也要一起迁过来,继续参政、议政。
这么多人,如何安置就成了问题。
于是,以长沙相刘先、武陵太守桓阶为首的江南名士们联名上书,请求出资筹建岳麓书院。就在洞庭湖南岸的岳麓山下新建一个书院,用于安置来与会的代表和读书人,并作为议政之所。
荆楚原本一体,襄阳书院是荆楚人的书院,也没什么分歧。如今荆楚分家,襄阳书院自然成了荆州人的骄傲,与江南的楚州没了关系,楚州人心里多少有些不开心。这次借着陛下驻跸楚州的机会,建一个属于楚州的书院,不仅是楚州的脸面,更是与荆州人较劲的好机会。
听到这个消息,荆州人嗤之以鼻。一个书院不是有房子就行,还要有大儒,襄阳书院前有蔡邕,后有宋忠,都是当世大儒,你们楚州有谁,屈原吗?
此话一出,楚州人集体暴走,险些和荆州人打起来,闹出荆楚内讧的笑话。
不忿归不忿,楚州四郡的确没有能和蔡邕、宋忠相提并论的大学者。不过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蔡邕也不是荆州人,荆州可以请外地学者,楚州为什么不可以?
经过一番商量后,有人把目标盯上了赵岐。
赵岐是关中经学名家,更是《孟子章句》的作者。天子爱民,推崇《孟子》,赵岐所著的《孟子章句》大受欢迎,请这样一位学者来坐镇岳麓书院更代表了岳麓书院对新政的拥护,而不仅仅是研究传统的经学。
更难得的是,赵岐九十多岁了,身体还不错,再坚持几年就是人瑞。
蔡邕学问再好,能活这么久吗?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随即上书请诏。赵岐是翰林院学士,请他担任岳麓书院需要得到天子的同意。
听说了相关的争论后,孙策欣然同意,并建议楚州贤良以《孟子》学为发端,进一步拓展学术范围,好好研究一下如何爱民、利民,教化百姓,将民生、民本落到实处,为新政指引方向,提供建议。
赵岐年纪大了。虽然挂着翰林院学士的名份,人却不在朝廷,一直在关中老家。得到圣旨后,刘先就派使者胡腾去关中邀请。不料事情出了意外。胡腾赶到关中后,才知道赵岐已经被关中书院聘为祭酒,出面邀请的人正是主持关中新政的荀彧。因为是家乡的书院,又有官方背景,所以赵岐毋须请旨。荀彧又忙,把这事给忘了,还没向朝廷和翰林院报备。
得知事情原委之后,赵岐很是过意不去,向胡腾推荐了一个好朋友:刘熙。
刘熙是北海人。赵岐当年逃亡江湖时,曾在北海住过好多年,与刘熙有过交往,知道刘熙不仅博通五经,擅长训诂,对《孟子》也很有研究。况且刘熙刚刚六十出头,正是一个学者最好的时光,如果能出任岳麓书院祭酒,会对楚州四郡的学术有极大帮助。
胡腾不敢怠慢,请赵岐写了一封推荐信,立刻赶往北海。为了预防万一,胡腾又写信给刘先,通报情况,并请刘先再物色几个人选,防止刘熙也被人请走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益州还没有平定,太平却指日可待,各地都在筹建学院,有名的学者供不应求,刘熙有这样的名声,青州未必肯放人。
刘先收到胡腾的消息,也意识到事态严峻,岳麓书院的房子好建,祭酒难请。他和桓阶等人商量后,决定再向天子上书,请求委任孔融为教授,作为祭酒备选。孔融的经学水平略逊蔡邕一筹,和宋忠不相上下,文章写得极好,又有圣人后裔的身份,是成名多年的名士。若能请他出任岳麓书院祭酒,也不算太弱。
刘先等人还请旨,从政务堂、讲武堂、木学堂及本草堂聘请一些学者兼任教授,培养本地人才,提升楚州四郡的学术水平,为今后的长期发展储备力量。
不出胡腾所料,等他赶到北海时,刘熙已经被聘为稷下学院的祭酒,不能出任岳麓书院祭酒。收到消息,刘先只好放弃,准备等合适的时机再和孔融商量一下,请他出任祭酒。
孙策之前否决了郭嘉的推荐,没升孔融的官,这次没有再阻拦,同意孔融出任岳麓书院教授,并保留翰林院学士的身份。他还提了一个建议:江南四郡有浓厚的楚国遗风,还有很多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可以设立一些专项研究,提供资金,请有兴趣的学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出一批有份量的学术成果。
类似的研究,杨修在豫章做过,效果很不错。
刘先等人觉得有理,欣然接受,并趁热打铁,拟了一些题目,广泛征询意见。在拟定题目的时候,桓阶多了个心眼,加入一项与孙坚在长沙时的政绩有关的议题。吴太后听到消息后,派人问了情况,表达了强烈的兴趣,愿意提供全额资助。
消息一出,皇后、大长公主、长公主们都不能没有表示,纷纷解囊,长沙王孙权更是献出十年的食邑收入。就连孙策都不能例外,让少府提供了一百金。最后一汇总,不仅筹建岳麓书院的钱有了,今后几年的开支都不用愁了。
听说这个消息,荆州大族气得大骂楚州人狡猾,天生就是奸商。荆州人建襄阳书院都是自掏腰包,他们倒好,反倒赚了一笔,连皇太后的钱都敢黑。
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长沙运气好,是孙坚战斗过的地方呢。
岳麓书院的筹办一波三折,在翰林院学士中引起了不小的影响。他们意识到,随着天下太平的临近,学术研究将迎来一个迅速发展的机会,各地学堂、书院将遍地开花,只要学术上有成就,即使不做官,一样可以过上惬意的生活,顿时热情高涨。
另一方面,岳麓书院在聘请祭酒、教授时不再局限于五经等传统经学,而是扩展到《孟子》等子学,这也让一些原本不属于主流的学问有了用武之地。
讨论很快超出了翰林院的范围,很快就有人将目光转向了之前不登大雅之堂的实学。襄阳杨氏建医堂,蔡氏建农事堂,得到天子的御笔题名,是朝廷将各种实学纳入学术主流的明确信号,各地大族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纷纷特色人才,张罗学堂修建。
五经之类的学问也就罢了,与普通人关系不大,各种实学却关系到生意,关系到他们的财富增长。如今竞争激烈,没点技术优势,想赚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南阳人为什么这么牛?不就是因为南阳的木学堂、铁官以及织坊起步最早,技术最强么,不论是药材还是车船、布匹,都是响当当的高档货。就连南阳的黄牛都做成了大生意,行销天下,不少人到了南阳的第一件事就是品尝一下正宗的南阳牛肉。
事情的发展连孙策都有些始料不及,随即又欣喜不已。他费心费力的推行新政,引导各地大族积极投资实业,不断下诏,到处演讲,效果却不如这次筹建岳麓书院的事件影响大。仿佛一夜之间,这些人都开了窍似的,再也不用他刻意引导,纷纷奔着实业去了。
孙策意识到,经过十年的酝酿准备,新时代正在来临,而且脚步越来越快。
——
三月春水生。
一转眨,孙策在洞庭便住了三个多月,眼看着洞庭湖的水位渐涨,君山上的草木返绿,长江的春汛即将到来,君山变得不太适合人数众多的中军大营。
正好岳麓书院即将建成,孙策便请示了吴太后,请她们移驻岳麓山。
吴太后说,岳麓山风景虽好,却正在施工,我去会让他们不安,不如住到长沙去。长沙是孙坚战斗过去的地方,她当然曾在长沙城中住过好几年。如今孙权被封为长沙王,王宫就在长沙太守一侧,她可以住在长沙王宫里。
反正长沙王在军中,又没有王妃,王宫等于空着。
吴太后懿旨传出,孙策还没表示意见,太常魏腾就表示了坚决的反对。皇太后可以住到长沙王宫,皇帝怎么能住在长沙王宫?就算皇帝要留在军中,那皇后、贵人们怎么办?别说是朝廷,就算是普通人家也没有这么做的,于礼不合。
吴太后多少有些尴尬,还有些恼怒。
皇后袁衡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孙坚当年是长沙太守,住的当然是长沙太守府。皇太后想故地重游,住在太守府就是了。不过太守府要办公,也不适合由皇太后入驻,不如将太守府改建成别院,作为祭祀孙坚的祠堂,以示对孙坚的纪念。这样皇太后和皇帝入住就都没有礼仪上的障碍了,也不会扰民。
至于长沙太守府,别外找个地方安置就是了。
魏腾表示同意,露布上书,盛赞皇后此举稳妥周全,既不违礼仪,又尽了孝心。长沙相刘先也表示赞成,主动腾地方,并说可以将岳麓书院的工匠们先带过去,最多十天就能改建好。
吴太后也觉得这个方案不错,欣然同意。
三月末,吴太后移驻长沙,住进了新建好的孙坚祠。孙策特地腾了两天时间,还将孙权从前军招了回来,一起送吴太后去长沙,顺便祭祀孙坚。
站在孙坚的纪功碑前,孙策心中五味杂陈,说不清是什么感觉。
因为孙坚有遗嘱,要以汉臣的身份入土,所以祠堂里的碑上只提孙坚身为故汉长沙太守、乌程侯以及骠骑将军的履历,只字不提他与吴国的关系。
事实上,吴国的建立看起来也与孙坚没什么关系。孙坚从来没有被封为吴侯,第一任吴侯就是孙策自己。但孙策心里清楚,如果没有孙坚十几年浴血奋战打下的基础,就算他再聪明能干,也不太可能白手起家,由一个普通百姓统一天下,想抱袁术的大腿都未必有资格。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孙坚几乎抓住了每一个机会,才为他奠定了基础。讨许昭,征叛羌,平黄巾,少一个,他都没机会成为一方诸侯。
孙坚坚持以汉臣入土,那是他的信仰。从一个商人之子成为一方诸侯,他对大汉朝廷的感激发自肺腑。韦昭写吴史,说孙坚在洛阳得玉玺,本是想为孙吴立国寻找一些合法性,实际上却是弄巧成拙,往孙坚脸上抹了黑。以孙坚向袁术俯首,心甘情愿做马仔的自觉性,他就算捡到玉玺也不会私自保存,十有八九要交给袁术,或者直接献给朝廷。
虽说对这些不太在意,可是不能追认孙坚为帝,还是成了孙策心里最大的遗憾,尤其是看到这块纪功碑的时候。他在碑前站了很久,向站在一旁的太常魏腾请教,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按孙坚的遗愿办,还是按照礼仪,追封孙坚为帝?
魏腾沉吟良久,一时无法作答。
随行的孔融忍不住朗声问道:“敢问陛下,君与父孰大,忠与孝孰先?”
吴国虽兴起于中原,对骑兵的重视却由来已久,中军设骑兵五部,每部五千人,规模与步卒同等,数量之大,远超西汉、东汉的南北军编制。
骑兵的消耗远超步卒,最大的开销就是战马。并非所有的马匹都能当作战马,一百匹马中能挑出三五匹真正的战马就算不错了,尤其是对甲骑而言。战马的适用期又短,黄金时期不过三五年。过了这个年龄,再充当战马就有些勉强。要保持骑兵的战斗力,战马必须及时更换。
即使是适龄的战马,战时为了保证体力,还要喂粮食。战马食量大,一匹战马顶得上四五个士卒。
在这个时代,战马绝对是奢侈品,即使孙策兴工商,不差钱,却也供养不起这么多战马,更不可能随时随地带着两万五千骑兵四处巡游——那会拖垮地方财政——大吴的中军骑兵大部分都在规划中,并没有满员,而且离满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孙策的计划中,中军骑兵真正满员要等到迁都洛阳之后。幽并凉稳定,中军五部骑兵轮流戍边,保证洛阳常驻两部,一万骑兵的编制就够了。大部分骑兵在三州戍边,既能保持骑兵的战斗力,又能减轻供养马匹的消耗。
眼下在洞庭湖只有中军羽林骑千余人,五部骑兵由中都护朱治率领,留守都城建业。
得知曹操组建了大量骑兵,不仅留守建业的中军骑兵要赶到战场,而且要增补缺员,就算不补齐两万五千骑,至少也要保证一万骑,才能满足战事需要。
换句话说,至少要增加一万骑兵。
五千骑兵就意味着一万骑士,一万两千套甲胄、武器,一万两千匹战马,各种费用加起来,等于增加八万步卒,也就是现有的中军开支要增加两部。粗略的说,每个月需要增加十六万石粮食、三千万军饷的支出,按现在一石两百多钱的粮价折算,每个月开支六千万钱以上,一年近八亿钱。
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尤其是粮食,很可能让刚刚平稳下来的荆楚粮价再一次飚升。
接到消息,匆匆赶来开会的荆楚大族代表一听,如遭雷击。短暂的死寂以后,有人跳了起来,破口大骂曹操倒行逆施,不得好死。接着又有人骂益州大族利令智昏,垂死挣扎,将来都该族灭,子孙永世为奴。
场面之混乱,情绪之激烈,言语之粗鲁,即使负责召集会议的杨修、杨仪有心理准备,还是惊得目瞪口呆,但他们能理解荆楚大族的激动。对户口百万的荆楚来说,一年七八亿的确不算什么大数字,可若是这么发展下去,谁知道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新的开支?军费预算已经高达百亿,再增加下去,总有承受不起的那一天。
万一再像黄忠在宕渠遇到的情况那样,打上一两年不见分晓,那就真成了彻头彻尾的灾难。
在一遍遍仔细核对了预算后,荆楚大族代表们几乎绝望了。
从账目上看,一年八亿还只是基础支出,没算开战时的损耗。一旦开战,战马损失,将士伤亡,武器消耗,会让开支进一步升高。
而针对益州的全面备战,增加一万骑兵也是必须的。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取得最后胜利的可能。
战争的开销有多大,成了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要从他们荷包里掏出的金币,而不仅仅是个数字。
更让他们绝望的是,到了这一步,就是想打退堂鼓都不可能了,能打得打,不能打也得打,想中途而废是不可能的。
反复商议后,荆楚代表提出,既然曹操疯了,益州疯了,全州动员,那就不是荆楚两州的问题,大吴其他各州也应该全力以赴,倾国以战。因此,请陛下下诏,召各州大族一起来商议。
孙策从谏如流,传诏各州推举代表,齐聚洞庭议事。能来的都来,不能来的可以上疏议事。顺理成章,在汝阳议政的贤良文学也要一起迁过来,继续参政、议政。
这么多人,如何安置就成了问题。
于是,以长沙相刘先、武陵太守桓阶为首的江南名士们联名上书,请求出资筹建岳麓书院。就在洞庭湖南岸的岳麓山下新建一个书院,用于安置来与会的代表和读书人,并作为议政之所。
荆楚原本一体,襄阳书院是荆楚人的书院,也没什么分歧。如今荆楚分家,襄阳书院自然成了荆州人的骄傲,与江南的楚州没了关系,楚州人心里多少有些不开心。这次借着陛下驻跸楚州的机会,建一个属于楚州的书院,不仅是楚州的脸面,更是与荆州人较劲的好机会。
听到这个消息,荆州人嗤之以鼻。一个书院不是有房子就行,还要有大儒,襄阳书院前有蔡邕,后有宋忠,都是当世大儒,你们楚州有谁,屈原吗?
此话一出,楚州人集体暴走,险些和荆州人打起来,闹出荆楚内讧的笑话。
不忿归不忿,楚州四郡的确没有能和蔡邕、宋忠相提并论的大学者。不过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蔡邕也不是荆州人,荆州可以请外地学者,楚州为什么不可以?
经过一番商量后,有人把目标盯上了赵岐。
赵岐是关中经学名家,更是《孟子章句》的作者。天子爱民,推崇《孟子》,赵岐所著的《孟子章句》大受欢迎,请这样一位学者来坐镇岳麓书院更代表了岳麓书院对新政的拥护,而不仅仅是研究传统的经学。
更难得的是,赵岐九十多岁了,身体还不错,再坚持几年就是人瑞。
蔡邕学问再好,能活这么久吗?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随即上书请诏。赵岐是翰林院学士,请他担任岳麓书院需要得到天子的同意。
听说了相关的争论后,孙策欣然同意,并建议楚州贤良以《孟子》学为发端,进一步拓展学术范围,好好研究一下如何爱民、利民,教化百姓,将民生、民本落到实处,为新政指引方向,提供建议。
赵岐年纪大了。虽然挂着翰林院学士的名份,人却不在朝廷,一直在关中老家。得到圣旨后,刘先就派使者胡腾去关中邀请。不料事情出了意外。胡腾赶到关中后,才知道赵岐已经被关中书院聘为祭酒,出面邀请的人正是主持关中新政的荀彧。因为是家乡的书院,又有官方背景,所以赵岐毋须请旨。荀彧又忙,把这事给忘了,还没向朝廷和翰林院报备。
得知事情原委之后,赵岐很是过意不去,向胡腾推荐了一个好朋友:刘熙。
刘熙是北海人。赵岐当年逃亡江湖时,曾在北海住过好多年,与刘熙有过交往,知道刘熙不仅博通五经,擅长训诂,对《孟子》也很有研究。况且刘熙刚刚六十出头,正是一个学者最好的时光,如果能出任岳麓书院祭酒,会对楚州四郡的学术有极大帮助。
胡腾不敢怠慢,请赵岐写了一封推荐信,立刻赶往北海。为了预防万一,胡腾又写信给刘先,通报情况,并请刘先再物色几个人选,防止刘熙也被人请走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益州还没有平定,太平却指日可待,各地都在筹建学院,有名的学者供不应求,刘熙有这样的名声,青州未必肯放人。
刘先收到胡腾的消息,也意识到事态严峻,岳麓书院的房子好建,祭酒难请。他和桓阶等人商量后,决定再向天子上书,请求委任孔融为教授,作为祭酒备选。孔融的经学水平略逊蔡邕一筹,和宋忠不相上下,文章写得极好,又有圣人后裔的身份,是成名多年的名士。若能请他出任岳麓书院祭酒,也不算太弱。
刘先等人还请旨,从政务堂、讲武堂、木学堂及本草堂聘请一些学者兼任教授,培养本地人才,提升楚州四郡的学术水平,为今后的长期发展储备力量。
不出胡腾所料,等他赶到北海时,刘熙已经被聘为稷下学院的祭酒,不能出任岳麓书院祭酒。收到消息,刘先只好放弃,准备等合适的时机再和孔融商量一下,请他出任祭酒。
孙策之前否决了郭嘉的推荐,没升孔融的官,这次没有再阻拦,同意孔融出任岳麓书院教授,并保留翰林院学士的身份。他还提了一个建议:江南四郡有浓厚的楚国遗风,还有很多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可以设立一些专项研究,提供资金,请有兴趣的学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出一批有份量的学术成果。
类似的研究,杨修在豫章做过,效果很不错。
刘先等人觉得有理,欣然接受,并趁热打铁,拟了一些题目,广泛征询意见。在拟定题目的时候,桓阶多了个心眼,加入一项与孙坚在长沙时的政绩有关的议题。吴太后听到消息后,派人问了情况,表达了强烈的兴趣,愿意提供全额资助。
消息一出,皇后、大长公主、长公主们都不能没有表示,纷纷解囊,长沙王孙权更是献出十年的食邑收入。就连孙策都不能例外,让少府提供了一百金。最后一汇总,不仅筹建岳麓书院的钱有了,今后几年的开支都不用愁了。
听说这个消息,荆州大族气得大骂楚州人狡猾,天生就是奸商。荆州人建襄阳书院都是自掏腰包,他们倒好,反倒赚了一笔,连皇太后的钱都敢黑。
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长沙运气好,是孙坚战斗过的地方呢。
岳麓书院的筹办一波三折,在翰林院学士中引起了不小的影响。他们意识到,随着天下太平的临近,学术研究将迎来一个迅速发展的机会,各地学堂、书院将遍地开花,只要学术上有成就,即使不做官,一样可以过上惬意的生活,顿时热情高涨。
另一方面,岳麓书院在聘请祭酒、教授时不再局限于五经等传统经学,而是扩展到《孟子》等子学,这也让一些原本不属于主流的学问有了用武之地。
讨论很快超出了翰林院的范围,很快就有人将目光转向了之前不登大雅之堂的实学。襄阳杨氏建医堂,蔡氏建农事堂,得到天子的御笔题名,是朝廷将各种实学纳入学术主流的明确信号,各地大族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纷纷特色人才,张罗学堂修建。
五经之类的学问也就罢了,与普通人关系不大,各种实学却关系到生意,关系到他们的财富增长。如今竞争激烈,没点技术优势,想赚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南阳人为什么这么牛?不就是因为南阳的木学堂、铁官以及织坊起步最早,技术最强么,不论是药材还是车船、布匹,都是响当当的高档货。就连南阳的黄牛都做成了大生意,行销天下,不少人到了南阳的第一件事就是品尝一下正宗的南阳牛肉。
事情的发展连孙策都有些始料不及,随即又欣喜不已。他费心费力的推行新政,引导各地大族积极投资实业,不断下诏,到处演讲,效果却不如这次筹建岳麓书院的事件影响大。仿佛一夜之间,这些人都开了窍似的,再也不用他刻意引导,纷纷奔着实业去了。
孙策意识到,经过十年的酝酿准备,新时代正在来临,而且脚步越来越快。
——
三月春水生。
一转眨,孙策在洞庭便住了三个多月,眼看着洞庭湖的水位渐涨,君山上的草木返绿,长江的春汛即将到来,君山变得不太适合人数众多的中军大营。
正好岳麓书院即将建成,孙策便请示了吴太后,请她们移驻岳麓山。
吴太后说,岳麓山风景虽好,却正在施工,我去会让他们不安,不如住到长沙去。长沙是孙坚战斗过去的地方,她当然曾在长沙城中住过好几年。如今孙权被封为长沙王,王宫就在长沙太守一侧,她可以住在长沙王宫里。
反正长沙王在军中,又没有王妃,王宫等于空着。
吴太后懿旨传出,孙策还没表示意见,太常魏腾就表示了坚决的反对。皇太后可以住到长沙王宫,皇帝怎么能住在长沙王宫?就算皇帝要留在军中,那皇后、贵人们怎么办?别说是朝廷,就算是普通人家也没有这么做的,于礼不合。
吴太后多少有些尴尬,还有些恼怒。
皇后袁衡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孙坚当年是长沙太守,住的当然是长沙太守府。皇太后想故地重游,住在太守府就是了。不过太守府要办公,也不适合由皇太后入驻,不如将太守府改建成别院,作为祭祀孙坚的祠堂,以示对孙坚的纪念。这样皇太后和皇帝入住就都没有礼仪上的障碍了,也不会扰民。
至于长沙太守府,别外找个地方安置就是了。
魏腾表示同意,露布上书,盛赞皇后此举稳妥周全,既不违礼仪,又尽了孝心。长沙相刘先也表示赞成,主动腾地方,并说可以将岳麓书院的工匠们先带过去,最多十天就能改建好。
吴太后也觉得这个方案不错,欣然同意。
三月末,吴太后移驻长沙,住进了新建好的孙坚祠。孙策特地腾了两天时间,还将孙权从前军招了回来,一起送吴太后去长沙,顺便祭祀孙坚。
站在孙坚的纪功碑前,孙策心中五味杂陈,说不清是什么感觉。
因为孙坚有遗嘱,要以汉臣的身份入土,所以祠堂里的碑上只提孙坚身为故汉长沙太守、乌程侯以及骠骑将军的履历,只字不提他与吴国的关系。
事实上,吴国的建立看起来也与孙坚没什么关系。孙坚从来没有被封为吴侯,第一任吴侯就是孙策自己。但孙策心里清楚,如果没有孙坚十几年浴血奋战打下的基础,就算他再聪明能干,也不太可能白手起家,由一个普通百姓统一天下,想抱袁术的大腿都未必有资格。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孙坚几乎抓住了每一个机会,才为他奠定了基础。讨许昭,征叛羌,平黄巾,少一个,他都没机会成为一方诸侯。
孙坚坚持以汉臣入土,那是他的信仰。从一个商人之子成为一方诸侯,他对大汉朝廷的感激发自肺腑。韦昭写吴史,说孙坚在洛阳得玉玺,本是想为孙吴立国寻找一些合法性,实际上却是弄巧成拙,往孙坚脸上抹了黑。以孙坚向袁术俯首,心甘情愿做马仔的自觉性,他就算捡到玉玺也不会私自保存,十有八九要交给袁术,或者直接献给朝廷。
虽说对这些不太在意,可是不能追认孙坚为帝,还是成了孙策心里最大的遗憾,尤其是看到这块纪功碑的时候。他在碑前站了很久,向站在一旁的太常魏腾请教,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按孙坚的遗愿办,还是按照礼仪,追封孙坚为帝?
魏腾沉吟良久,一时无法作答。
随行的孔融忍不住朗声问道:“敢问陛下,君与父孰大,忠与孝孰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