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关键一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宋末之乱臣贼子、超级传奇巨星、逆水行周、超神机械师、懒散初唐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下午时分,郭宋临时召集政事堂五相,商议重大事项。
众人匆匆赶往晋王的官房,潘辽走出院子,正好遇到了张谦逸。
“老潘,你说晋王殿下临时召集我们为了何事?”张歉逸笑问道。
潘辽微微笑道:“我估计是为了确定新相之事,殿下想听听我们的意见。”
“终于要定了!”
张谦逸感慨一声,又笑道:“老潘觉得会是谁胜出?”
潘辽笑了笑道:“难说,殿下之前没有和我们交流过,我觉得他大概有决定了,但还想听听我们的意见。”
“确实,这两个相位牵动多少人的心啊!”
按照大唐惯例,三品以上官员都由天子任命,在代宗李豫登基后,天子任命权又扩大的四品以上。
郭宋则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推荐权和否决权,相国的任命权在他手中,各相国有推荐权,除了相国之外,其余四品以上官员由相国们协商决定,但郭宋有否决权。
这个任命只限于文职官,爵位以及三品以上的荣誉官还是由郭宋封赐,另外军队任免则另成体系,不在这个范围内。
不多时,五名相国齐聚晋王官房,这是非正式的议事,人数不多,郭宋安排手下搬来几张软椅,让众人都坐在自己的官房内。
“今天请各位来,主要是想商议一下两个相国的空缺,时间拖得太久,会对朝廷运转不利,如果有可能,希望今天就把它定下来。”
众人都明白了,一定是晋王殿下考虑得差不多了,所以才请大家商议,当然,如果众人反对意见强烈,晋王也会再谨慎考虑。
郭宋取出五份推荐表,又继续道:“这是各位推荐五个相国候选人,潘相国推荐的崔元丰,杜相国推荐的薛勋,户部张尚书推荐的韦应物,曹枢密使推荐的独孤立秋,以及兵部张尚书推荐的陆贽,加上资政李泌在病重前推荐的裴延龄,以及资政薛勋推荐的崔损,资政独孤立秋推荐的卢迈,实际上一共有八名候选人。
然后去掉杜相国推荐的薛勋,他因为身体缘故,无法胜任相国重任,杜相国可以考虑再推荐一人。”
杜佑摇摇头笑道:“不用了,七个相国候选人都是栋梁之才,我就不用再推荐了。”
郭宋之前已经问过了杜佑,杜佑表示,他作为吏部尚书,尊重其他相国的意见,这里郭宋再问一遍杜佑,也是让他在众人面前公开表态。
“好吧!既然杜相国放弃推荐,我们就从七人中考虑新相国,事实上,这七人也基本上代表了我的用人标准,德才兼备,资历雄厚,可能个别资历稍逊,但也可以作为破格提拔考虑。”
说到这,郭宋停住看了众人一眼,见众人都没有打断自己的意思,他笑了笑又继续道:“然后我再说说我的考虑,首先我不希望相国是某一方的利益代表,你们代表的是朝廷,代表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而绝不能是某一个势力的代言人,那是南唐阉党干的事情,这我这里绝对行不通,但我也会考虑各地士族的感情,为了安抚他们,考虑地域也是有必要的,所以这次两个相国的名额,我考虑河北籍一人,关中籍一人。”
郭宋这句话一出,首先裴延龄和陆贽就排除了,剩下河北的崔元丰、崔损和卢迈,他们分别来自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和范阳卢氏,还有独孤立秋和韦应物,他们来自关中。
郭宋又对潘辽笑道:“潘相国推荐了崔元丰,能不能请潘相国说说推荐他的理由?”
潘辽起身道:“感谢殿下的信任,把给了卑职一个推荐相国的机会,我们首先说资历,崔元丰是进士出身,长期在地方为官,从主簿一直做到刺史,两次被百姓挽留而失去升迁机会,他曾连续十五年获得吏部上上考评,入朝后曾任太府寺少卿以及户部侍郎,泾源兵变迁徙他被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获得入相资格,泾源兵变后,他因反对任用奸臣卢杞而被免职,一直赋闲在家,并坚决不为田承嗣叔侄所用,我认为他的资历、德才都足够了,所以卑职推荐他入相。”
郭宋又笑道:“其实崔损和卢迈的资历、德才都不逊于崔元丰,潘相国为什么不推荐这两人?”
潘辽沉吟一下道:“虽然崔损和卢迈也不错,各方面都不亚于崔元丰,只是我们考虑相国时,还需要再参考一些别的因素。”
“比如什么?”郭宋不露声色问道。
“比如对晋国的贡献、家族的影响以及他们的身体状况。”
听到潘辽说的三个影响,众人都意识到这个崔元丰恐怕是郭宋自己定下的,交给潘辽来推荐,之前因为潘辽的权力被削弱,大家都猜测是不是晋王和潘辽之间有了隔阂,或者晋王对潘辽心有不满,现在看来,他们都想多了,晋王最信任之人恐怕还是潘辽,他限制的只是右相的权力,和潘辽无关。
家族的影响,博陵崔氏出了一个依附阉党的崔造,这一点就连累了整个家族,而对晋国的贡献,清河崔氏献了洺州,给了晋军一块进入河北的跳板,范阳卢氏则帮助晋军夺取幽州,两家都功不可没,第三点是健康原因,卢迈年事已高,身体比薛勋还差,连薛勋都退选,再选他还什么意义?
这样排除下来,也只有崔元丰合适,众人一时间都沉默了。
郭宋也没有解释,笑着又道:“崔元丰先放一放,再说说另一个名额,我打算在独孤立秋和韦应物中二选其一,但没有确定,我想听听各位的意见,希望各位畅所欲言。”
又是潘辽首先开口,“殿下,独孤立秋经验丰富,资格很老,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没有地方为官的经历,就凭这一条,卑职就不太赞成他入相,卑职更倾向于韦应物。”
曹万年摇摇头道:“潘相国用没有地方官经历为理由反对独孤资政秋,未免太死板了,如果一定要地方官经验,当年李林甫也没有做过一天地方官,他何以成为右相?当地方官只是为了深入了解百姓疾苦,懂得朝廷和地方的相处之道,并非入相的绝对条件,况且独孤资政在南唐也曾入相,难道我们的宽容之心还不如南唐?”
张裘安表态道:“曹相国有所不知,正是因为我们都在地方任职时间太短,对地方民情了解不深,所以才需要一个深谙地方民情的相国,在这一点上,独孤资政确实有所不足。”
张歉逸也道:“说起来了解民情,不一定非要做官,以独孤资政数十年的人生阅历,他民间疾苦的了解恐怕都比我们深得多,卑职觉得独孤资政应该合适。”
四个相国形成了二比二,郭宋看了一眼一直没有表态的杜佑,笑道:“杜相国的态度呢?”
众人的目光都向杜佑望去,如果投票表决的话,杜佑这一票就至关重要了。
杜佑沉默片刻笑道:“我昨天在翻晋王殿下编的增广贤文,其中有一句我很感慨,叫做‘家有财宝千万担,不如家中有一老’,老人的德高望重能凝聚家族力量,团结家族子弟,他的人生经验,能帮助儿孙渡过难关,我想到了我们朝廷,我们朝廷刚刚筹建,确实需要一个老资格的重臣来坐镇,让资政出任相国,是一个好办法,其实我更偏向于李泌出任相国,但李泌病重,那么独孤立秋作为四朝元老,我认为他比韦应物更合适出任相国。”
........
当天下午,郭宋颁布摄政王令,封前户部侍郎崔元丰为金紫光禄大夫,出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政事堂议政,加封资政独孤立秋为光禄大夫,出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政事堂议政。
同时封裴延龄为金紫光禄大夫,出任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贽封金紫光禄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任吏部侍郎,崔损和卢迈一并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崔损出任太常卿,卢迈出任集贤殿大学士。
下午时分,郭宋临时召集政事堂五相,商议重大事项。
众人匆匆赶往晋王的官房,潘辽走出院子,正好遇到了张谦逸。
“老潘,你说晋王殿下临时召集我们为了何事?”张歉逸笑问道。
潘辽微微笑道:“我估计是为了确定新相之事,殿下想听听我们的意见。”
“终于要定了!”
张谦逸感慨一声,又笑道:“老潘觉得会是谁胜出?”
潘辽笑了笑道:“难说,殿下之前没有和我们交流过,我觉得他大概有决定了,但还想听听我们的意见。”
“确实,这两个相位牵动多少人的心啊!”
按照大唐惯例,三品以上官员都由天子任命,在代宗李豫登基后,天子任命权又扩大的四品以上。
郭宋则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推荐权和否决权,相国的任命权在他手中,各相国有推荐权,除了相国之外,其余四品以上官员由相国们协商决定,但郭宋有否决权。
这个任命只限于文职官,爵位以及三品以上的荣誉官还是由郭宋封赐,另外军队任免则另成体系,不在这个范围内。
不多时,五名相国齐聚晋王官房,这是非正式的议事,人数不多,郭宋安排手下搬来几张软椅,让众人都坐在自己的官房内。
“今天请各位来,主要是想商议一下两个相国的空缺,时间拖得太久,会对朝廷运转不利,如果有可能,希望今天就把它定下来。”
众人都明白了,一定是晋王殿下考虑得差不多了,所以才请大家商议,当然,如果众人反对意见强烈,晋王也会再谨慎考虑。
郭宋取出五份推荐表,又继续道:“这是各位推荐五个相国候选人,潘相国推荐的崔元丰,杜相国推荐的薛勋,户部张尚书推荐的韦应物,曹枢密使推荐的独孤立秋,以及兵部张尚书推荐的陆贽,加上资政李泌在病重前推荐的裴延龄,以及资政薛勋推荐的崔损,资政独孤立秋推荐的卢迈,实际上一共有八名候选人。
然后去掉杜相国推荐的薛勋,他因为身体缘故,无法胜任相国重任,杜相国可以考虑再推荐一人。”
杜佑摇摇头笑道:“不用了,七个相国候选人都是栋梁之才,我就不用再推荐了。”
郭宋之前已经问过了杜佑,杜佑表示,他作为吏部尚书,尊重其他相国的意见,这里郭宋再问一遍杜佑,也是让他在众人面前公开表态。
“好吧!既然杜相国放弃推荐,我们就从七人中考虑新相国,事实上,这七人也基本上代表了我的用人标准,德才兼备,资历雄厚,可能个别资历稍逊,但也可以作为破格提拔考虑。”
说到这,郭宋停住看了众人一眼,见众人都没有打断自己的意思,他笑了笑又继续道:“然后我再说说我的考虑,首先我不希望相国是某一方的利益代表,你们代表的是朝廷,代表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而绝不能是某一个势力的代言人,那是南唐阉党干的事情,这我这里绝对行不通,但我也会考虑各地士族的感情,为了安抚他们,考虑地域也是有必要的,所以这次两个相国的名额,我考虑河北籍一人,关中籍一人。”
郭宋这句话一出,首先裴延龄和陆贽就排除了,剩下河北的崔元丰、崔损和卢迈,他们分别来自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和范阳卢氏,还有独孤立秋和韦应物,他们来自关中。
郭宋又对潘辽笑道:“潘相国推荐了崔元丰,能不能请潘相国说说推荐他的理由?”
潘辽起身道:“感谢殿下的信任,把给了卑职一个推荐相国的机会,我们首先说资历,崔元丰是进士出身,长期在地方为官,从主簿一直做到刺史,两次被百姓挽留而失去升迁机会,他曾连续十五年获得吏部上上考评,入朝后曾任太府寺少卿以及户部侍郎,泾源兵变迁徙他被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获得入相资格,泾源兵变后,他因反对任用奸臣卢杞而被免职,一直赋闲在家,并坚决不为田承嗣叔侄所用,我认为他的资历、德才都足够了,所以卑职推荐他入相。”
郭宋又笑道:“其实崔损和卢迈的资历、德才都不逊于崔元丰,潘相国为什么不推荐这两人?”
潘辽沉吟一下道:“虽然崔损和卢迈也不错,各方面都不亚于崔元丰,只是我们考虑相国时,还需要再参考一些别的因素。”
“比如什么?”郭宋不露声色问道。
“比如对晋国的贡献、家族的影响以及他们的身体状况。”
听到潘辽说的三个影响,众人都意识到这个崔元丰恐怕是郭宋自己定下的,交给潘辽来推荐,之前因为潘辽的权力被削弱,大家都猜测是不是晋王和潘辽之间有了隔阂,或者晋王对潘辽心有不满,现在看来,他们都想多了,晋王最信任之人恐怕还是潘辽,他限制的只是右相的权力,和潘辽无关。
家族的影响,博陵崔氏出了一个依附阉党的崔造,这一点就连累了整个家族,而对晋国的贡献,清河崔氏献了洺州,给了晋军一块进入河北的跳板,范阳卢氏则帮助晋军夺取幽州,两家都功不可没,第三点是健康原因,卢迈年事已高,身体比薛勋还差,连薛勋都退选,再选他还什么意义?
这样排除下来,也只有崔元丰合适,众人一时间都沉默了。
郭宋也没有解释,笑着又道:“崔元丰先放一放,再说说另一个名额,我打算在独孤立秋和韦应物中二选其一,但没有确定,我想听听各位的意见,希望各位畅所欲言。”
又是潘辽首先开口,“殿下,独孤立秋经验丰富,资格很老,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没有地方为官的经历,就凭这一条,卑职就不太赞成他入相,卑职更倾向于韦应物。”
曹万年摇摇头道:“潘相国用没有地方官经历为理由反对独孤资政秋,未免太死板了,如果一定要地方官经验,当年李林甫也没有做过一天地方官,他何以成为右相?当地方官只是为了深入了解百姓疾苦,懂得朝廷和地方的相处之道,并非入相的绝对条件,况且独孤资政在南唐也曾入相,难道我们的宽容之心还不如南唐?”
张裘安表态道:“曹相国有所不知,正是因为我们都在地方任职时间太短,对地方民情了解不深,所以才需要一个深谙地方民情的相国,在这一点上,独孤资政确实有所不足。”
张歉逸也道:“说起来了解民情,不一定非要做官,以独孤资政数十年的人生阅历,他民间疾苦的了解恐怕都比我们深得多,卑职觉得独孤资政应该合适。”
四个相国形成了二比二,郭宋看了一眼一直没有表态的杜佑,笑道:“杜相国的态度呢?”
众人的目光都向杜佑望去,如果投票表决的话,杜佑这一票就至关重要了。
杜佑沉默片刻笑道:“我昨天在翻晋王殿下编的增广贤文,其中有一句我很感慨,叫做‘家有财宝千万担,不如家中有一老’,老人的德高望重能凝聚家族力量,团结家族子弟,他的人生经验,能帮助儿孙渡过难关,我想到了我们朝廷,我们朝廷刚刚筹建,确实需要一个老资格的重臣来坐镇,让资政出任相国,是一个好办法,其实我更偏向于李泌出任相国,但李泌病重,那么独孤立秋作为四朝元老,我认为他比韦应物更合适出任相国。”
........
当天下午,郭宋颁布摄政王令,封前户部侍郎崔元丰为金紫光禄大夫,出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政事堂议政,加封资政独孤立秋为光禄大夫,出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政事堂议政。
同时封裴延龄为金紫光禄大夫,出任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贽封金紫光禄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任吏部侍郎,崔损和卢迈一并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崔损出任太常卿,卢迈出任集贤殿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