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门座谈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宋末之乱臣贼子、超级传奇巨星、逆水行周、超神机械师、懒散初唐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次日一早,郭宋来到《长安快报》报馆,这两年《长安快报》的发行范围已经遍及整个关中地区,每天印刷份数达二十万份,报馆人数已由最初的二十余人增加到两百人,现在报馆已嫌拥挤,地方不够用了,必须考虑搬迁问题。
郭宋抵达报馆,总管事李联和主审杜崇在大门口迎接,这次郭宋来访比较低调,没有惊动报馆人员,他们从侧门上了二楼。
郭宋在贵客房坐下,有茶童进来上了茶,郭宋笑问道:“新馆址找到了吗?”
李联欠身道:“回禀殿下,目前还在找,本来想放在城外,但大家都说城外不安全,便决定还是放在城内,只是城内地价太贵,看了好几个地方都比较小,实在不行,只能放在城外了。”
郭宋微微笑道:“不如我给你们一个地方吧!”
李联和杜崇大喜,他们这几月为新馆址的地方搞得焦头烂额,总是找不到一个合适之地,两人连忙道:“感谢殿下!”
郭宋笑了笑,“在晋昌坊的清虚观旧址,清虚观十几年前被烧毁后,土地一直空着,那片土地足够大,可以转让给你们,但我要说清楚,这可不是朝廷的资产,这块土地其实属于我私人的,我要按照市场价格转让。”
李联和杜崇都知道那片土地,虽然价格也不低了,但还是属于长安比较低的地价,他们连忙道:“没有问题,我们按照市场的土地价格购买。”
“问题是你们足够的钱买土地吗?”郭宋笑问道。
尽管报馆每年的卖报收入和广告收入加起来能有十万贯钱,但他们付出的各种本钱也极大,一年下来也就盈余一万多贯钱,而清虚观那片土地现在至少价值五万贯钱,所以郭宋才问他们能否拿出这么多钱买地造房。
李联连忙道:“我们可以把现在的报馆卖掉,尤其当街店铺,位置极好,又是极为罕见的三亩大铺,窦家和长孙家都找过我们,他们愿意出五万贯钱买下来,如果连着后面的几亩地,我们认为卖六七万贯钱没有问题。”
原来是打以地换地的主意,不过郭宋也知道西安门外大街土地的价值,他便点点头,“回头你们去找眉寿酒铺的郭东主,这件事我交给她去办理。”
这时,一名主笔在门口道:“李管事,杜主审,房间已经准备好了!”
李联和杜崇起身道:“殿下请吧!”
郭宋今天来报馆,主要是想和报馆探讨一下报纸未来的发展方向,事实上,《天下信报》也好,《长安快报》也好,都是郭宋推出来抢占舆论高地的武器,他一直非常重视,现在两份报纸都发展到了一个坎上,就需要他进行战略指导,让两份报纸更上一层。
报纸发行的关键还是活字的运用以及油墨的创新研制,两年前,匠作监的官营模字坊研制成功了铜活字,利用高超的铜雕手艺,雕刻打磨出十几万多个铜字,渐渐取代了从前木活字。
但版画还是使用木雕,加上了不断改良的油墨,使报纸上的墨字越来越清晰,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容易粘在一起模糊掉。
报纸发行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捡字、拼字专业化,字模店培养出数百名优秀的捡字员,他们能以正常的阅读速度从字库中捡字、拼字,速度比一部机器慢不了多少,这是长安的最高俸禄之一,每个月能挣三十贯钱,以至于很多心灵手巧的孩子都被父母送去学习捡字。
正是不断提高的印刷品质和排版效率,以及不断扩大的造纸能力和印刷能力,支撑起了报馆每天二十万份报纸的发行。
郭宋来到议事堂,十几名主笔已经等候在大堂,郭宋走进来,众人一起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郭宋笑着对众人摆摆手,“今天我是以私人身份来拜访报馆,各位不必拘礼,请坐下吧!”
众人纷纷坐在长桌前,郭宋坐在主位上,两边下首是李联和杜崇。
“各位,《长安快报》已经发行三四年了,一步步走到今天,确实很不容易,整个关中二十万户家庭都在看你们报纸,已经占到关中总户数的三成,据我所知,很多不识字的人家也要买一份,请人读给他们听,现在甚至还专门有了读报这个行业,很多学生每天跑出去给人读报赚钱,一个月也能赚三四贯钱。
更让人欣慰的是,以前百姓们都觉得读书无用,可现在大家都知道,读书可以识字看报,有了新的生活,所以关中各县百姓都争着把孩子送去学堂读书,现在光长安的官办学堂已有两百三十五所,还有为数众多的私人学堂,就读孩童超过十万人,也不需要苦读十年,只要读两三年,能正常的阅读就可以了。
所以我说办报是利国利民之事,这是各位立下的功德。”
郭宋的不吝赞赏让众人十分兴奋,郭宋停一下又转折道:“但天下这么大,各位的目标就满足于关中吗?就像我之前对《天下信报》的主笔们说,你们的报名叫做天下,可现在连关中也没有走出去,《快报》也是一样,现在面临发展的门坎,怎么迈上这个坎,走上更广阔的大道,这就是今天我来和大家探讨的目的,希望各位畅所欲言。”
旁边李联缓缓道:“我先说吧!作为总管事,我这两年一直就在考虑怎么把报纸销量扩大,事实上,现在我们二十万份发行中,只有十五万份是关中地区,还有五万份是送到陇右、河东、巴蜀、荆襄和江南各地,首先我觉得应该换一个名字,《长安快报》这个名字有点局限于长安,我们可以把长安两个字去掉,就叫《快报》,因为大家都这样称呼它。”
换一个名字是大家的共识,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大管事说得对,平时大家都称呼《快报》,把长安两个字去掉,地域局限就没有了。”
郭宋微微笑道:“其实还可以有另一种思路,长安是地域称呼,但如果换成京城,改成《京城快报》或者《京都快报》,是不是和《长安快报》的感觉不一样了?”
杜崇沉吟一下道:“殿下的建议更好一点,光用《快报》二字,前缀确实少了一点什么,普通人简化称呼可以,但不能作为正式名字,不太严谨,而京城不是普通的地域名称,它是一种权威名称,代表朝廷发出的声音,整个天下都适合,我觉得《京都快报》这个名字更有气势一点。”
杜崇的建议同样得到众人认可,其实不需要再争论了,晋王已经把新名字说出来,《京城快报》和《京都快报》二选一,他们没有第三个选择了。
这时,负责美饰栏目的主笔王进财道:“我也说两句吧!”
王进财咳嗽两声,又清了清喉咙才道:“我觉得在外地发行报纸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问题,像长安送到冯翊县的报纸要相隔三天,大家看第一版的快讯就是图个新鲜感,比如一支军队打了胜仗,及时刊登出来,大家都高兴,搞不好过两天就中了计,全军覆灭了。
等冯翊县百姓拿到报纸要欢庆的时候,实际上军队已经全军覆灭了,雍县和冯翊县都是这个问题,其实这还算好的,送到太原、送到成都,送到扬州都要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新闻都变成旧闻了,我觉得路上时间太长,这是最大的问题。”
杜崇点点头,“王主笔说得对,我也曾考虑过在各地设印刷点,我们只负责把排好的字模板送过去,用八百里加急,这样算下来,是可以省下几天时间,对于关中地区可行,他们看到的报纸就比长安晚一天,但别的地方还是晚了很多天,新闻的时效性就没有了。”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郭宋摆摆手笑道:“大家听我说,这其实还是一个思路转换的过程,大家只想到自己是卖报纸的,难道报馆就不能写书印书吗?这就是思路问题,不要只把自己当做是卖报,你们别的涉及文字的东西也可以卖!”
次日一早,郭宋来到《长安快报》报馆,这两年《长安快报》的发行范围已经遍及整个关中地区,每天印刷份数达二十万份,报馆人数已由最初的二十余人增加到两百人,现在报馆已嫌拥挤,地方不够用了,必须考虑搬迁问题。
郭宋抵达报馆,总管事李联和主审杜崇在大门口迎接,这次郭宋来访比较低调,没有惊动报馆人员,他们从侧门上了二楼。
郭宋在贵客房坐下,有茶童进来上了茶,郭宋笑问道:“新馆址找到了吗?”
李联欠身道:“回禀殿下,目前还在找,本来想放在城外,但大家都说城外不安全,便决定还是放在城内,只是城内地价太贵,看了好几个地方都比较小,实在不行,只能放在城外了。”
郭宋微微笑道:“不如我给你们一个地方吧!”
李联和杜崇大喜,他们这几月为新馆址的地方搞得焦头烂额,总是找不到一个合适之地,两人连忙道:“感谢殿下!”
郭宋笑了笑,“在晋昌坊的清虚观旧址,清虚观十几年前被烧毁后,土地一直空着,那片土地足够大,可以转让给你们,但我要说清楚,这可不是朝廷的资产,这块土地其实属于我私人的,我要按照市场价格转让。”
李联和杜崇都知道那片土地,虽然价格也不低了,但还是属于长安比较低的地价,他们连忙道:“没有问题,我们按照市场的土地价格购买。”
“问题是你们足够的钱买土地吗?”郭宋笑问道。
尽管报馆每年的卖报收入和广告收入加起来能有十万贯钱,但他们付出的各种本钱也极大,一年下来也就盈余一万多贯钱,而清虚观那片土地现在至少价值五万贯钱,所以郭宋才问他们能否拿出这么多钱买地造房。
李联连忙道:“我们可以把现在的报馆卖掉,尤其当街店铺,位置极好,又是极为罕见的三亩大铺,窦家和长孙家都找过我们,他们愿意出五万贯钱买下来,如果连着后面的几亩地,我们认为卖六七万贯钱没有问题。”
原来是打以地换地的主意,不过郭宋也知道西安门外大街土地的价值,他便点点头,“回头你们去找眉寿酒铺的郭东主,这件事我交给她去办理。”
这时,一名主笔在门口道:“李管事,杜主审,房间已经准备好了!”
李联和杜崇起身道:“殿下请吧!”
郭宋今天来报馆,主要是想和报馆探讨一下报纸未来的发展方向,事实上,《天下信报》也好,《长安快报》也好,都是郭宋推出来抢占舆论高地的武器,他一直非常重视,现在两份报纸都发展到了一个坎上,就需要他进行战略指导,让两份报纸更上一层。
报纸发行的关键还是活字的运用以及油墨的创新研制,两年前,匠作监的官营模字坊研制成功了铜活字,利用高超的铜雕手艺,雕刻打磨出十几万多个铜字,渐渐取代了从前木活字。
但版画还是使用木雕,加上了不断改良的油墨,使报纸上的墨字越来越清晰,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容易粘在一起模糊掉。
报纸发行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捡字、拼字专业化,字模店培养出数百名优秀的捡字员,他们能以正常的阅读速度从字库中捡字、拼字,速度比一部机器慢不了多少,这是长安的最高俸禄之一,每个月能挣三十贯钱,以至于很多心灵手巧的孩子都被父母送去学习捡字。
正是不断提高的印刷品质和排版效率,以及不断扩大的造纸能力和印刷能力,支撑起了报馆每天二十万份报纸的发行。
郭宋来到议事堂,十几名主笔已经等候在大堂,郭宋走进来,众人一起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郭宋笑着对众人摆摆手,“今天我是以私人身份来拜访报馆,各位不必拘礼,请坐下吧!”
众人纷纷坐在长桌前,郭宋坐在主位上,两边下首是李联和杜崇。
“各位,《长安快报》已经发行三四年了,一步步走到今天,确实很不容易,整个关中二十万户家庭都在看你们报纸,已经占到关中总户数的三成,据我所知,很多不识字的人家也要买一份,请人读给他们听,现在甚至还专门有了读报这个行业,很多学生每天跑出去给人读报赚钱,一个月也能赚三四贯钱。
更让人欣慰的是,以前百姓们都觉得读书无用,可现在大家都知道,读书可以识字看报,有了新的生活,所以关中各县百姓都争着把孩子送去学堂读书,现在光长安的官办学堂已有两百三十五所,还有为数众多的私人学堂,就读孩童超过十万人,也不需要苦读十年,只要读两三年,能正常的阅读就可以了。
所以我说办报是利国利民之事,这是各位立下的功德。”
郭宋的不吝赞赏让众人十分兴奋,郭宋停一下又转折道:“但天下这么大,各位的目标就满足于关中吗?就像我之前对《天下信报》的主笔们说,你们的报名叫做天下,可现在连关中也没有走出去,《快报》也是一样,现在面临发展的门坎,怎么迈上这个坎,走上更广阔的大道,这就是今天我来和大家探讨的目的,希望各位畅所欲言。”
旁边李联缓缓道:“我先说吧!作为总管事,我这两年一直就在考虑怎么把报纸销量扩大,事实上,现在我们二十万份发行中,只有十五万份是关中地区,还有五万份是送到陇右、河东、巴蜀、荆襄和江南各地,首先我觉得应该换一个名字,《长安快报》这个名字有点局限于长安,我们可以把长安两个字去掉,就叫《快报》,因为大家都这样称呼它。”
换一个名字是大家的共识,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大管事说得对,平时大家都称呼《快报》,把长安两个字去掉,地域局限就没有了。”
郭宋微微笑道:“其实还可以有另一种思路,长安是地域称呼,但如果换成京城,改成《京城快报》或者《京都快报》,是不是和《长安快报》的感觉不一样了?”
杜崇沉吟一下道:“殿下的建议更好一点,光用《快报》二字,前缀确实少了一点什么,普通人简化称呼可以,但不能作为正式名字,不太严谨,而京城不是普通的地域名称,它是一种权威名称,代表朝廷发出的声音,整个天下都适合,我觉得《京都快报》这个名字更有气势一点。”
杜崇的建议同样得到众人认可,其实不需要再争论了,晋王已经把新名字说出来,《京城快报》和《京都快报》二选一,他们没有第三个选择了。
这时,负责美饰栏目的主笔王进财道:“我也说两句吧!”
王进财咳嗽两声,又清了清喉咙才道:“我觉得在外地发行报纸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问题,像长安送到冯翊县的报纸要相隔三天,大家看第一版的快讯就是图个新鲜感,比如一支军队打了胜仗,及时刊登出来,大家都高兴,搞不好过两天就中了计,全军覆灭了。
等冯翊县百姓拿到报纸要欢庆的时候,实际上军队已经全军覆灭了,雍县和冯翊县都是这个问题,其实这还算好的,送到太原、送到成都,送到扬州都要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新闻都变成旧闻了,我觉得路上时间太长,这是最大的问题。”
杜崇点点头,“王主笔说得对,我也曾考虑过在各地设印刷点,我们只负责把排好的字模板送过去,用八百里加急,这样算下来,是可以省下几天时间,对于关中地区可行,他们看到的报纸就比长安晚一天,但别的地方还是晚了很多天,新闻的时效性就没有了。”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郭宋摆摆手笑道:“大家听我说,这其实还是一个思路转换的过程,大家只想到自己是卖报纸的,难道报馆就不能写书印书吗?这就是思路问题,不要只把自己当做是卖报,你们别的涉及文字的东西也可以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