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天子驾崩啦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金钻总裁冒牌妻小说章节目录、幻想次元掠夺记、穿越异兽系统、电弧中的高级玩家、快穿女配:反派BOSS请君入瓮、快穿系统:反派BOSS来袭!、暗黑破坏神之毁灭、请叫我邪神大人、末世流浪狗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是一个无比可爱的年代啊!
子驷代表郑国坚决要投降。
吕武和士鲂渐渐被子驷给整得无奈了。
子驷的诚意到了什么份上呢?
赔付大量物资不提,光奴隶就准备了八千。
物资方面包括各种钱币,以及不低于五百车的布匹,其余食盐、生丝、铜器合为两百车。
别看数量方面连吕武率军入侵齐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要看郑国与齐国的差距,更要看战争并没有实际爆发。
如果从郑国屡次投降的赔付来看,算是近年来最为大出血的一次。
“归师?”士鲂还是觉得满意了。
吕武很纠结。
这一次他们出征郑国,国君没有给定下一个小目标。
既没有要求打得郑国屈服,使郑国成为晋国的小弟。
同样没有要求吕武多大程度地削弱郑国,为下一次的南征做准备。
也就是说,怎么打,又有什么目标,看的是吕武能做到哪一步。
郑国是个老牌投降国,墙头草一般在晋国和楚国来回摇摆。
这个就是晋君姬周,包括元戎智罃为什么没想过让郑国屈服的原因所在。
他们的认知中,哪怕郑国很诚恳地屈从,等楚国的大军开到,郑国又会再一次倒向楚国。
所以,无用功的事情就不必做了。
吕武之所以纠结,原因之一就是宋国的右师(执政)华元正在赶来的途中。
目前的宋国很虚弱,再不给奶一波的话,楚国再使一使劲极可能迫使宋国不得不更改国策。
等宋国支撑不住,不得不倒向楚国。
晋国在南方的“支撑点”就将失去了。
至于说早年争取的吴国?
自从“钟离会盟”结束之后,晋国就再也没有得到来自吴国的一丝消息。
因此晋国不能奢望吴国能帮到自己什么忙。
换作是没有成为“卿”之前,吕武才不用死脑细胞来操这些心。
现在不是成为八“卿”之一了吗?
作为晋国的顶级高官之一,吕武需要展露出属于自己的正治嗅觉,做事情怎么都要考虑为晋国的争霸铺路。
“你我不动,予宋攻也。”吕武对士鲂说道。
宋国跟郑国并没有解除战争状态。
不用重新宣战为前提,宋国有机会突然给郑国来那么一下子。
吕武完全可以带着下军和另外几国联军,开拔到郑国的边境。
他们哪怕什么都不做,郑国绝对不敢无视这么一支军队。
这么一搞,郑国的主力被牵制,宋国就有机会对郑国为所欲为了。
现在看的是宋国到底有没有聪明人,能不能领会到吕武那样做的意图。
子驷没走。
他跟着以晋国为首的联军从“温”地开拔离开,又来到一个叫“郐(kuài)”的地方。
吕武前几次南下都没注意到晋国和郑国交界处还有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叫“燕”,不是辽东那个燕国的飞地,是周王室的公卿之国(分封国),史称“南燕”。
抵达“郐”地。
吕武才想起来没有派人去问候周天子。
他们倒是奇怪周王室怎么没派人来犒军,也就是进行检阅。
晋国每一次出征,哪怕事先没有告知周王室,事后也绝对会进行补救。
而晋国一旦打赢,不会少了周王室的那份好处。
“天子驾崩?”吕武愣了。
什么时候死的?
怎么就死得那么悄无声息。
没有派人打听都不知道的那种。
这件事情很奇怪啊!
还有更奇怪的。
姬夷(周简王)驾崩之后,周王室没有第一时间举哀,更没有派人通知各个诸侯国。
这个也是吕武和士鲂率军在周王室边上的“温”地待了那么久,等来了鲁、卫、吕、曹、邾、滕、薛的军队,却压根不知道天子已经驾崩的事实。
“我闻公卿无钱操办天子葬礼。”士鲂说道。
没有哀伤。
没有同情。
像是在说一件事不关己的什么事。
吕武又再一次愣住了。
这么说,范氏早就知道周天子驾崩了???
其实,晋国第一个知道周天子驾崩的是韩氏。
他们是晋国负责跟周王室沟通的家族。
只是,韩厥并不在国内,无法转告国君以及诸“卿”,更没有通知其余的晋国贵族。
作为霸主国的晋国没有反应,周王室不好通知其余各个诸侯国。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另外,晋国的霸权衰弱,齐国、鲁国、卫国……等等诸侯国对晋国悖盟。
等同于周王室对各个诸侯国也失去了控制……,或者说影响力到了历史冰点。
事实上,周王室的排面就是靠晋国撑着,一旦晋国有点不行了的趋势,对各个诸侯国就完全没威慑力了。
所以,周王室真的离不开晋国,更不想看到晋国出现衰败的迹象。
“如今奈何?”吕武问道。
他想的是,都已经知道了,要不要有所表示。
士鲂假装没听到吕武的问话。
咋办?
凉拌呗。
韩氏那边没动静。
他们虽然是晋国的“卿”,能越俎代庖,还是咋地?
吕武秒懂,一脸沉闷地说道:“举丧不战也。”
得了。
新的天子没有登基之前,包括晋国的国君姬周没表示,晋国明显不适合再继续大举用兵。
毕竟,周王室再怎么衰弱,作为保护周王室的晋国,又是高举“尊王攘夷”大旗,是需要帮周王室维持排面的。
考虑到没法真的打郑国?
吕武赶紧派葛存去找正在前来路上的宋国执政华元。
没其它什么事情。
就是让华元不要来“郐”地会盟,麻溜地回宋国集结大军,赶紧地跟郑国拼啦。
那么干的原因太过于简单。
宋国还是不要知道周天子驾崩的消息为妙。
当没那么一回事,心安理得地趁有晋国撑腰,能获得多大的好处,加紧地办了。
要不,等周天子驾崩的消息传开,宋国跟晋国一样会被“困”住。
到时候,包括晋国在内的周王室序列诸侯国需要老实。
楚国阵营要是撒欢可怎么办?
还是那句话:凉拌!
吕武为了让宋国能成功袭击郑国,不但将军队摆出了随时会出击的假象,还找理由拖住了郑国执政子驷。
理由挺好找的。
鲁、卫、吕、曹、邾、滕、薛不是来了吗?
这些国家,有些是大夫率军,能亲自来的国君和执政则是都来了。
今天季孙行父找子驷谈礼仪。
明天孙林父找子驷谈理想。
会让子驷每一天都过得无比充实。
各国其余人没上场,不是身份不匹配,就是国家实力不允许。
以晋军为首的八国联军待在“郐”地没动弹对郑国来说就是最大的好事。
子驷当然不会忘记没有来“郐”地跟晋国会师的宋国。
关键在于郑国并非孤军奋战,不是还有楚国、蔡国和陈国吗?
楚国的公子喜还驻军在宋国的边境。
宋国哪怕想对郑国干点什么,能无视掉公子喜那边以楚军为主,不低于七万的三国联军?
“寡君蜀地之行,绝非吾等之意。”孙林父一脸诚恳地看着吕武,复道:“请阴子定告予晋侯。”
站在晋国的立场,吕武很喜欢孙林父识时务的表现。
只不过换成是卫国人,未必就会喜欢孙林父了。
像是卫君卫衎,他想要干的事情是取代晋国,碰上了这么一个不配合的执政,心里恐怕是恨死了。
另外一些有野心又看不懂卫国与晋国差距的卫国贵族,他们绝对也不会喜欢孙林父这么一个碰上晋国就怂的怂逼。
那么孙林父为什么一遇到晋国就怂?
只因为孙林父十分清楚卫国与晋国的差距,明白卫国如果太折腾,不会落到什么好下场。
卫国的情况就是那么复杂。
孙林父觉得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
卫君卫衎是为了卫国的崛起而奋斗。
其余卫国贵族各有立场。
不能从广义上来分别他们到底谁对谁错,出发点都是为了卫国好,干的事情却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吕武有些越线地问道:“执政可能支撑?”
孙林父倒也光棍,径直答道:“晋‘卿’未能助力,恐难以维持。”
哦……
解氏太弱小。
解朔在众“卿”中也没有话语权。
孙林父在担心能从晋国获得多大的支持力度。
同样在场的士鲂就用诡异的目光看向吕武,心想:“阴武将卫国交给解朔,早就料到解氏无法支撑卫国了吧?”
那么一想,士鲂不得不怀疑吕武是早有预谋,想的是利用解氏来操控卫国。
孙林父估计也是那么想的。
要不,孙林父何必每次见到吕武都那么讨好,甚至可以说谦卑。
吕武有那种想法吗?
别提。
多少是有点。
吕武之所以没有接管卫国的邦交处置权,只因为阴氏刚崛起,分到的邦交国有四个,其中一个还是齐国。
这就导致他不顾影响也要看阴氏的实际实力,思考胃口太大会不会把自己撑死。
随后的一个月里面,一些消息陆陆续续地传过来。
其中包括中军和上军最终没有入侵秦国,大军从“泾阳”撤离,往“郐”地这边赶来的途中。
又有华元集结一个宋国“军”真的进攻郑国,讨到一些好处发现楚国的公子喜有动作,不得不被迫撤军。
其余的消息看似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是没人能料到会出现什么后续影响。
比如,新的周天子登基,还是那种没有派出公卿前往各国要求为姬夷(周简王)举丧,又没有邀请去观礼的登基大典,草草将登基给那么办了。
新的周天子(姬泄心)出现,驾崩的那一位天子(姬夷)葬在哪里也没有一个说法。
吕武得知消息之后,感到了无比的困惑。
好歹是周天子啊。
怎么登基和葬礼都那么草率???
那么,看看新的周天子姬泄心以后得到了什么谥号,基本上也就就明白了。
他以后的谥号是周灵王。
这是一个无比可爱的年代啊!
子驷代表郑国坚决要投降。
吕武和士鲂渐渐被子驷给整得无奈了。
子驷的诚意到了什么份上呢?
赔付大量物资不提,光奴隶就准备了八千。
物资方面包括各种钱币,以及不低于五百车的布匹,其余食盐、生丝、铜器合为两百车。
别看数量方面连吕武率军入侵齐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要看郑国与齐国的差距,更要看战争并没有实际爆发。
如果从郑国屡次投降的赔付来看,算是近年来最为大出血的一次。
“归师?”士鲂还是觉得满意了。
吕武很纠结。
这一次他们出征郑国,国君没有给定下一个小目标。
既没有要求打得郑国屈服,使郑国成为晋国的小弟。
同样没有要求吕武多大程度地削弱郑国,为下一次的南征做准备。
也就是说,怎么打,又有什么目标,看的是吕武能做到哪一步。
郑国是个老牌投降国,墙头草一般在晋国和楚国来回摇摆。
这个就是晋君姬周,包括元戎智罃为什么没想过让郑国屈服的原因所在。
他们的认知中,哪怕郑国很诚恳地屈从,等楚国的大军开到,郑国又会再一次倒向楚国。
所以,无用功的事情就不必做了。
吕武之所以纠结,原因之一就是宋国的右师(执政)华元正在赶来的途中。
目前的宋国很虚弱,再不给奶一波的话,楚国再使一使劲极可能迫使宋国不得不更改国策。
等宋国支撑不住,不得不倒向楚国。
晋国在南方的“支撑点”就将失去了。
至于说早年争取的吴国?
自从“钟离会盟”结束之后,晋国就再也没有得到来自吴国的一丝消息。
因此晋国不能奢望吴国能帮到自己什么忙。
换作是没有成为“卿”之前,吕武才不用死脑细胞来操这些心。
现在不是成为八“卿”之一了吗?
作为晋国的顶级高官之一,吕武需要展露出属于自己的正治嗅觉,做事情怎么都要考虑为晋国的争霸铺路。
“你我不动,予宋攻也。”吕武对士鲂说道。
宋国跟郑国并没有解除战争状态。
不用重新宣战为前提,宋国有机会突然给郑国来那么一下子。
吕武完全可以带着下军和另外几国联军,开拔到郑国的边境。
他们哪怕什么都不做,郑国绝对不敢无视这么一支军队。
这么一搞,郑国的主力被牵制,宋国就有机会对郑国为所欲为了。
现在看的是宋国到底有没有聪明人,能不能领会到吕武那样做的意图。
子驷没走。
他跟着以晋国为首的联军从“温”地开拔离开,又来到一个叫“郐(kuài)”的地方。
吕武前几次南下都没注意到晋国和郑国交界处还有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叫“燕”,不是辽东那个燕国的飞地,是周王室的公卿之国(分封国),史称“南燕”。
抵达“郐”地。
吕武才想起来没有派人去问候周天子。
他们倒是奇怪周王室怎么没派人来犒军,也就是进行检阅。
晋国每一次出征,哪怕事先没有告知周王室,事后也绝对会进行补救。
而晋国一旦打赢,不会少了周王室的那份好处。
“天子驾崩?”吕武愣了。
什么时候死的?
怎么就死得那么悄无声息。
没有派人打听都不知道的那种。
这件事情很奇怪啊!
还有更奇怪的。
姬夷(周简王)驾崩之后,周王室没有第一时间举哀,更没有派人通知各个诸侯国。
这个也是吕武和士鲂率军在周王室边上的“温”地待了那么久,等来了鲁、卫、吕、曹、邾、滕、薛的军队,却压根不知道天子已经驾崩的事实。
“我闻公卿无钱操办天子葬礼。”士鲂说道。
没有哀伤。
没有同情。
像是在说一件事不关己的什么事。
吕武又再一次愣住了。
这么说,范氏早就知道周天子驾崩了???
其实,晋国第一个知道周天子驾崩的是韩氏。
他们是晋国负责跟周王室沟通的家族。
只是,韩厥并不在国内,无法转告国君以及诸“卿”,更没有通知其余的晋国贵族。
作为霸主国的晋国没有反应,周王室不好通知其余各个诸侯国。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另外,晋国的霸权衰弱,齐国、鲁国、卫国……等等诸侯国对晋国悖盟。
等同于周王室对各个诸侯国也失去了控制……,或者说影响力到了历史冰点。
事实上,周王室的排面就是靠晋国撑着,一旦晋国有点不行了的趋势,对各个诸侯国就完全没威慑力了。
所以,周王室真的离不开晋国,更不想看到晋国出现衰败的迹象。
“如今奈何?”吕武问道。
他想的是,都已经知道了,要不要有所表示。
士鲂假装没听到吕武的问话。
咋办?
凉拌呗。
韩氏那边没动静。
他们虽然是晋国的“卿”,能越俎代庖,还是咋地?
吕武秒懂,一脸沉闷地说道:“举丧不战也。”
得了。
新的天子没有登基之前,包括晋国的国君姬周没表示,晋国明显不适合再继续大举用兵。
毕竟,周王室再怎么衰弱,作为保护周王室的晋国,又是高举“尊王攘夷”大旗,是需要帮周王室维持排面的。
考虑到没法真的打郑国?
吕武赶紧派葛存去找正在前来路上的宋国执政华元。
没其它什么事情。
就是让华元不要来“郐”地会盟,麻溜地回宋国集结大军,赶紧地跟郑国拼啦。
那么干的原因太过于简单。
宋国还是不要知道周天子驾崩的消息为妙。
当没那么一回事,心安理得地趁有晋国撑腰,能获得多大的好处,加紧地办了。
要不,等周天子驾崩的消息传开,宋国跟晋国一样会被“困”住。
到时候,包括晋国在内的周王室序列诸侯国需要老实。
楚国阵营要是撒欢可怎么办?
还是那句话:凉拌!
吕武为了让宋国能成功袭击郑国,不但将军队摆出了随时会出击的假象,还找理由拖住了郑国执政子驷。
理由挺好找的。
鲁、卫、吕、曹、邾、滕、薛不是来了吗?
这些国家,有些是大夫率军,能亲自来的国君和执政则是都来了。
今天季孙行父找子驷谈礼仪。
明天孙林父找子驷谈理想。
会让子驷每一天都过得无比充实。
各国其余人没上场,不是身份不匹配,就是国家实力不允许。
以晋军为首的八国联军待在“郐”地没动弹对郑国来说就是最大的好事。
子驷当然不会忘记没有来“郐”地跟晋国会师的宋国。
关键在于郑国并非孤军奋战,不是还有楚国、蔡国和陈国吗?
楚国的公子喜还驻军在宋国的边境。
宋国哪怕想对郑国干点什么,能无视掉公子喜那边以楚军为主,不低于七万的三国联军?
“寡君蜀地之行,绝非吾等之意。”孙林父一脸诚恳地看着吕武,复道:“请阴子定告予晋侯。”
站在晋国的立场,吕武很喜欢孙林父识时务的表现。
只不过换成是卫国人,未必就会喜欢孙林父了。
像是卫君卫衎,他想要干的事情是取代晋国,碰上了这么一个不配合的执政,心里恐怕是恨死了。
另外一些有野心又看不懂卫国与晋国差距的卫国贵族,他们绝对也不会喜欢孙林父这么一个碰上晋国就怂的怂逼。
那么孙林父为什么一遇到晋国就怂?
只因为孙林父十分清楚卫国与晋国的差距,明白卫国如果太折腾,不会落到什么好下场。
卫国的情况就是那么复杂。
孙林父觉得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
卫君卫衎是为了卫国的崛起而奋斗。
其余卫国贵族各有立场。
不能从广义上来分别他们到底谁对谁错,出发点都是为了卫国好,干的事情却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吕武有些越线地问道:“执政可能支撑?”
孙林父倒也光棍,径直答道:“晋‘卿’未能助力,恐难以维持。”
哦……
解氏太弱小。
解朔在众“卿”中也没有话语权。
孙林父在担心能从晋国获得多大的支持力度。
同样在场的士鲂就用诡异的目光看向吕武,心想:“阴武将卫国交给解朔,早就料到解氏无法支撑卫国了吧?”
那么一想,士鲂不得不怀疑吕武是早有预谋,想的是利用解氏来操控卫国。
孙林父估计也是那么想的。
要不,孙林父何必每次见到吕武都那么讨好,甚至可以说谦卑。
吕武有那种想法吗?
别提。
多少是有点。
吕武之所以没有接管卫国的邦交处置权,只因为阴氏刚崛起,分到的邦交国有四个,其中一个还是齐国。
这就导致他不顾影响也要看阴氏的实际实力,思考胃口太大会不会把自己撑死。
随后的一个月里面,一些消息陆陆续续地传过来。
其中包括中军和上军最终没有入侵秦国,大军从“泾阳”撤离,往“郐”地这边赶来的途中。
又有华元集结一个宋国“军”真的进攻郑国,讨到一些好处发现楚国的公子喜有动作,不得不被迫撤军。
其余的消息看似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是没人能料到会出现什么后续影响。
比如,新的周天子登基,还是那种没有派出公卿前往各国要求为姬夷(周简王)举丧,又没有邀请去观礼的登基大典,草草将登基给那么办了。
新的周天子(姬泄心)出现,驾崩的那一位天子(姬夷)葬在哪里也没有一个说法。
吕武得知消息之后,感到了无比的困惑。
好歹是周天子啊。
怎么登基和葬礼都那么草率???
那么,看看新的周天子姬泄心以后得到了什么谥号,基本上也就就明白了。
他以后的谥号是周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