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飞剑问道、好想住你隔壁、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十三章
赵家的人刚离开,整个大宇村都知道董佳慧今天说亲的事。
“说的是上河村赵满柱家的大儿子赵东林,也是离过婚的,前头的媳妇是下乡的知青,后来不知怎的,不想跟赵东林过了要回城,心狠的撇下两个孩子就走了。这赵东林也是个能耐的主,十几岁进部队一路当上连长,前阵子转业回乡当了他们上河村的村支书,一个月工资就有62块钱。”
永远不要低估人民群众八卦的力量,人前脚刚走,后脚就被人扒的底朝天,家里有啥人,工资多少,房子多大,甚至于养了几只鸡几只猪都探听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真的假的?她一个离过婚的也能找着条件这么好的?男方不是有什么隐疾瞒着没说吧?”
这就是人性,大部分人是见不得别人好的,他们的隐藏台词就是,离了婚的女人不可能这么有市场,这男的即便是村支书,即便工资拿的高也一定有什么不好的。
“隐疾倒是没听说过,刚刚他人经过,我远远看了一眼,穿着军装,长得挺精神的,个子高着呢,起码得有六尺高。”
一尺是三十三厘米,六尺就相当于一米八左右的身高,这个身高不管放在哪个年代都算高的。
“这下陈桂香满意了,挑捡了这些日子,还真给她捡了个好的。”
赵东林在部队是连级干部,拿的是二十级工资,转业后属于乡级科员,由上级指派到上河村担任村支书,工作就是负责监督村长及村委会其他人的工作,拿的是二十一级干部工资。
二十一级行政工资每月六十二块,如今一块钱就能买一斤二两鸡蛋,买一斤七两的猪肉。
玉米面能买十一斤,白面能买七斤,豆油能打一斤四两,如果是白萝卜,可以买上百十来斤。
农村人羡慕城里人的城市户口,有了城市户口可以去工厂招工,城里工人的工资最普遍的是三十六块钱一个月,城市居民的人均生活费一个月八块钱,要是算农村生活费那就更少,人均两三块钱就足够了,毕竟农村有自留地,蔬菜鸡蛋能够自给自足,不需要另外花钱去买,六十二块钱的工资,还是月月都有,那是多大一笔收入,也难怪村里好些人心里头泛酸。
从下午开始,董家一波波的来了好些人,都是来打听董家跟赵家亲事的。
“桂香,这下你可是扬眉吐气了,佳慧找的这个比之前那个还好呢。”
陈桂香本来是笑着的,一听这话脸上就有些不大好看,觉得说这话得简直不知所谓,都这时候了,还提什么卢家,这不是存心让人心里不痛快嘛。
陈桂香还没说话,另外就有人跳出来转移话题,当和事佬。
“哎呀,今天是个好日子,提以前的事做什么,咱们说以后就行了。”
“就是,人家可是村里的支书,是吃公家饭的,佳慧下半辈子跟着吃香喝辣就行。”
“听说男方有两个孩子,都是多大啊?”
“一个四岁,一个还不到一岁,都挺小的。”
“小的好,小的佳慧嫁过去带着还能养熟了,要是大了心里记挂着亲妈就养不熟了。”
“这样也好,不管以后佳慧生不生,反正男方有孩子也不怕。”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的热闹,陈桂香就陪大家坐着间或回两句,等下午上工时间到了大家才各自散了。
……
张巧儿回家后拿着儿子赵东林跟董佳慧的生辰八字去算日子,顺便问问两人合不合适,现在全国都在开展破除封建迷信的活动,因此她是偷偷带着鸡蛋白面上门问的。
“这两个八字算下来上乾下坤,天作之合,夫妻和睦,事事顺心,能够安享晚年,子孙都有大出息。”
张巧儿一听两人八字相合高兴的合不拢嘴,至于什么“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的话没怎么注意,拿着先生算好的日子就回了家。
农历九月十月十二月各有个好日子,因为今年过年早,元旦后一月三十号就是除夕了,腊月里忙着过年天气也太冷,因此张巧儿首先把农历十二月的那个日子给否了,剩下的两个她纠结着选哪个。
“妈,要不你问问大弟的意思,他要是想早点娶媳妇呢你就挑前头那个,他要是愿意多等等,那你就给他挑后头那个。”
农历九月也就是阳历十月,属于天气不冷不热刚刚好的时节,等到了十一月就开始上冻了,赵彩霞自己就是冬天结的婚,那叫一个痛苦,所以她觉得能早点结就早点儿结,新人不用受苦,来家里帮忙做席面的不用受苦,就是一家人也不用顶着凉水洗锅洗碗。
“问你兄弟,问他能咋说,他肯定是巴不得媳妇早点进门子了。”
赵彩霞看她妈笑的不像不情愿的样子,手里剥着花生好奇的问道,“妈,我觉得你对这新媳妇挺满意的啊,怎么之前听美香说你不大同意的呢。”
张巧儿放下手里写着结婚日子的红纸,叹了口气,跟大闺女把自己上次去大宇村的事说了。
“我觉着这闺女性子挺好,模样也不差,也挺会收拾孩子的,你说你兄弟娶媳妇回来图什么,不就图过日子带孩子嘛,人是他自己选的,我硬是犟着不同意也不是个事啊,之前汪梅那事你兄弟心里说不准真的怨我,这次我要是不顺着他,以他的性子,这辈子不找都有可能。”
赵彩霞把剥好的花生米碾碎了喂给英宝吃,边喂着侄女嘴里也不住的安慰着她妈。
“妈,你别想那么多,东林心里不可能怨你,谁也不知道汪梅是那样的啊,刚认识她那会她嘴多甜啊,跟摸了蜜一样,别说你看差了,我还看差了呢。人嘛都是会变的,她一个城里人,不想在农村过想回城里也正常,我没去过大城市就去过咱们县城,我还羡慕住在县城的人呢,人家出门就是大公路,有商店有市场还有电影院,这些咱们下乡可没有,所以吧,我一直不认为汪梅回城怎么样,虽然东林没了媳妇但现在不是又找了嘛,只是可怜了这两个没妈的孩子。”
赵彩霞摸了摸英宝的头,英宝这丫头被张巧儿赵美香照顾的很好,米糊糊、鸡蛋羹、白面馒头泡糖水,吃食绝对是村里上数的,也亏了赵东林工资高,否则这么吃也吃不起。
赵东林每月的工资还是上交到家里,赵彩霞知道她妈手里捏着不少钱,像她平时回娘家,她妈也没少给她捎东西,大丫二胖最爱来姥姥家,就知道姥爷家的吃食多。
之前她妈过的挺节省的,现在不知道是不是想开了,也舍得拿钱出来给孩子们买吃的。
“给董家的彩礼就那么来?”
六十六块钱,从头到脚买两身,另外还有50斤玉米面,20斤白面,10斤红糖,十斤水果糖,五条大前门,200个鸡蛋,另加两床棉絮。
之所以添这么多吃食,是因为董家说了,彩礼钱董家不会留,全让董佳慧带过来,另外,董家还给佳慧陪嫁一张床,一个衣柜,一台缝纫机。
缝纫机是陈桂香加上的,这半年来董佳慧给人缝缝补补做衣服能挣些钱,除了平时给家里添点东西外都给陈桂香存着了,钱不多,不过大几十块,陈桂香心疼闺女,想再添点钱给她买个缝纫机,这样到了婆家也能继续干点私活挣些钱。
女人手里有钱腰杆子才硬,她是怕闺女性子绵软,在婆家受欺负,虽然赵家人现在看上去都挺好,但日久才能见人心。
陈桂香的提议董家人大部分是没什么意见,尽管她是二嫁,但陈桂香用的是自己的钱给闺女置办嫁妆,另一个,董佳慧找的人家好,村里的干部,你能保证什么时候用不到人家的关系,人情社会,多个人就多条路,脑子清楚点的也不会计较这点蝇头小利。
“你妹结婚咱家没赚到还要倒贴,咱们农村有这么嫁闺女的吗?”
农村人家儿子值钱,闺女的彩礼娘家多半会扣下大半,甚至一样不陪的也有,到小姑子这可好,婆婆不仅说了赵家的东西都让小姑子带过去,还另外给她添置东西,一张床一个衣柜还有一台缝纫机,就算小姑子有几十块钱在婆婆那,剩下的也要花上百十来块的吧?
刘秀云不是对小姑子有意见,她就是心里不平衡。
“别人家是别人家,咱家是咱家,吧闺女不当人你就高兴了?亏你自己还是个女的,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这话是董佳慧说过,董家人觉得挺有意思,也常拿这句话开玩笑,董爱民一说刘秀云就绷不住笑了。
“瞎说什么呢,我就是这么一嘀咕,就成为难了?”
刘秀云哼了一声扔了件衣服过去,经过丈夫这么一打岔她心里的不舒服已经散了大半,剩下的就只能忍着了,关键是这种想法千万不能让婆婆知道,否则又得说自己如何不懂事,不团结。
“家和才能万事兴,你是咱董家的媳妇,就得守咱们董家的规矩,咱们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就跟生产队吃大锅饭一样,不能有那种你吃得多我吃的少的心思,你要是觉得自己吃不饱那你就使劲吃,咱们全家不吃紧着你一人吃饱了,要是你自己不饿只是看别人吃的比自己多就心里不痛快,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你自己要反思,要纠正。”
这么大人,被婆婆这么当着面的教训还怎么见人啊,反正刘秀云是挺怵自家婆婆的,虽然婆婆人看上去挺和气,也不是那种天天来事的性子,但说话做事一套套的能把人给说晕了。
更无语的是,每次被婆婆教训后,刘秀云都觉得婆婆说的话特别对,特别有道理,这就造成了她自己心态上的纠结和崩溃,理智上知道自己错了,但思想上却控制不住那么想,有时候她都觉得自己会得精神分裂症。
第二十三章
赵家的人刚离开,整个大宇村都知道董佳慧今天说亲的事。
“说的是上河村赵满柱家的大儿子赵东林,也是离过婚的,前头的媳妇是下乡的知青,后来不知怎的,不想跟赵东林过了要回城,心狠的撇下两个孩子就走了。这赵东林也是个能耐的主,十几岁进部队一路当上连长,前阵子转业回乡当了他们上河村的村支书,一个月工资就有62块钱。”
永远不要低估人民群众八卦的力量,人前脚刚走,后脚就被人扒的底朝天,家里有啥人,工资多少,房子多大,甚至于养了几只鸡几只猪都探听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真的假的?她一个离过婚的也能找着条件这么好的?男方不是有什么隐疾瞒着没说吧?”
这就是人性,大部分人是见不得别人好的,他们的隐藏台词就是,离了婚的女人不可能这么有市场,这男的即便是村支书,即便工资拿的高也一定有什么不好的。
“隐疾倒是没听说过,刚刚他人经过,我远远看了一眼,穿着军装,长得挺精神的,个子高着呢,起码得有六尺高。”
一尺是三十三厘米,六尺就相当于一米八左右的身高,这个身高不管放在哪个年代都算高的。
“这下陈桂香满意了,挑捡了这些日子,还真给她捡了个好的。”
赵东林在部队是连级干部,拿的是二十级工资,转业后属于乡级科员,由上级指派到上河村担任村支书,工作就是负责监督村长及村委会其他人的工作,拿的是二十一级干部工资。
二十一级行政工资每月六十二块,如今一块钱就能买一斤二两鸡蛋,买一斤七两的猪肉。
玉米面能买十一斤,白面能买七斤,豆油能打一斤四两,如果是白萝卜,可以买上百十来斤。
农村人羡慕城里人的城市户口,有了城市户口可以去工厂招工,城里工人的工资最普遍的是三十六块钱一个月,城市居民的人均生活费一个月八块钱,要是算农村生活费那就更少,人均两三块钱就足够了,毕竟农村有自留地,蔬菜鸡蛋能够自给自足,不需要另外花钱去买,六十二块钱的工资,还是月月都有,那是多大一笔收入,也难怪村里好些人心里头泛酸。
从下午开始,董家一波波的来了好些人,都是来打听董家跟赵家亲事的。
“桂香,这下你可是扬眉吐气了,佳慧找的这个比之前那个还好呢。”
陈桂香本来是笑着的,一听这话脸上就有些不大好看,觉得说这话得简直不知所谓,都这时候了,还提什么卢家,这不是存心让人心里不痛快嘛。
陈桂香还没说话,另外就有人跳出来转移话题,当和事佬。
“哎呀,今天是个好日子,提以前的事做什么,咱们说以后就行了。”
“就是,人家可是村里的支书,是吃公家饭的,佳慧下半辈子跟着吃香喝辣就行。”
“听说男方有两个孩子,都是多大啊?”
“一个四岁,一个还不到一岁,都挺小的。”
“小的好,小的佳慧嫁过去带着还能养熟了,要是大了心里记挂着亲妈就养不熟了。”
“这样也好,不管以后佳慧生不生,反正男方有孩子也不怕。”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的热闹,陈桂香就陪大家坐着间或回两句,等下午上工时间到了大家才各自散了。
……
张巧儿回家后拿着儿子赵东林跟董佳慧的生辰八字去算日子,顺便问问两人合不合适,现在全国都在开展破除封建迷信的活动,因此她是偷偷带着鸡蛋白面上门问的。
“这两个八字算下来上乾下坤,天作之合,夫妻和睦,事事顺心,能够安享晚年,子孙都有大出息。”
张巧儿一听两人八字相合高兴的合不拢嘴,至于什么“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的话没怎么注意,拿着先生算好的日子就回了家。
农历九月十月十二月各有个好日子,因为今年过年早,元旦后一月三十号就是除夕了,腊月里忙着过年天气也太冷,因此张巧儿首先把农历十二月的那个日子给否了,剩下的两个她纠结着选哪个。
“妈,要不你问问大弟的意思,他要是想早点娶媳妇呢你就挑前头那个,他要是愿意多等等,那你就给他挑后头那个。”
农历九月也就是阳历十月,属于天气不冷不热刚刚好的时节,等到了十一月就开始上冻了,赵彩霞自己就是冬天结的婚,那叫一个痛苦,所以她觉得能早点结就早点儿结,新人不用受苦,来家里帮忙做席面的不用受苦,就是一家人也不用顶着凉水洗锅洗碗。
“问你兄弟,问他能咋说,他肯定是巴不得媳妇早点进门子了。”
赵彩霞看她妈笑的不像不情愿的样子,手里剥着花生好奇的问道,“妈,我觉得你对这新媳妇挺满意的啊,怎么之前听美香说你不大同意的呢。”
张巧儿放下手里写着结婚日子的红纸,叹了口气,跟大闺女把自己上次去大宇村的事说了。
“我觉着这闺女性子挺好,模样也不差,也挺会收拾孩子的,你说你兄弟娶媳妇回来图什么,不就图过日子带孩子嘛,人是他自己选的,我硬是犟着不同意也不是个事啊,之前汪梅那事你兄弟心里说不准真的怨我,这次我要是不顺着他,以他的性子,这辈子不找都有可能。”
赵彩霞把剥好的花生米碾碎了喂给英宝吃,边喂着侄女嘴里也不住的安慰着她妈。
“妈,你别想那么多,东林心里不可能怨你,谁也不知道汪梅是那样的啊,刚认识她那会她嘴多甜啊,跟摸了蜜一样,别说你看差了,我还看差了呢。人嘛都是会变的,她一个城里人,不想在农村过想回城里也正常,我没去过大城市就去过咱们县城,我还羡慕住在县城的人呢,人家出门就是大公路,有商店有市场还有电影院,这些咱们下乡可没有,所以吧,我一直不认为汪梅回城怎么样,虽然东林没了媳妇但现在不是又找了嘛,只是可怜了这两个没妈的孩子。”
赵彩霞摸了摸英宝的头,英宝这丫头被张巧儿赵美香照顾的很好,米糊糊、鸡蛋羹、白面馒头泡糖水,吃食绝对是村里上数的,也亏了赵东林工资高,否则这么吃也吃不起。
赵东林每月的工资还是上交到家里,赵彩霞知道她妈手里捏着不少钱,像她平时回娘家,她妈也没少给她捎东西,大丫二胖最爱来姥姥家,就知道姥爷家的吃食多。
之前她妈过的挺节省的,现在不知道是不是想开了,也舍得拿钱出来给孩子们买吃的。
“给董家的彩礼就那么来?”
六十六块钱,从头到脚买两身,另外还有50斤玉米面,20斤白面,10斤红糖,十斤水果糖,五条大前门,200个鸡蛋,另加两床棉絮。
之所以添这么多吃食,是因为董家说了,彩礼钱董家不会留,全让董佳慧带过来,另外,董家还给佳慧陪嫁一张床,一个衣柜,一台缝纫机。
缝纫机是陈桂香加上的,这半年来董佳慧给人缝缝补补做衣服能挣些钱,除了平时给家里添点东西外都给陈桂香存着了,钱不多,不过大几十块,陈桂香心疼闺女,想再添点钱给她买个缝纫机,这样到了婆家也能继续干点私活挣些钱。
女人手里有钱腰杆子才硬,她是怕闺女性子绵软,在婆家受欺负,虽然赵家人现在看上去都挺好,但日久才能见人心。
陈桂香的提议董家人大部分是没什么意见,尽管她是二嫁,但陈桂香用的是自己的钱给闺女置办嫁妆,另一个,董佳慧找的人家好,村里的干部,你能保证什么时候用不到人家的关系,人情社会,多个人就多条路,脑子清楚点的也不会计较这点蝇头小利。
“你妹结婚咱家没赚到还要倒贴,咱们农村有这么嫁闺女的吗?”
农村人家儿子值钱,闺女的彩礼娘家多半会扣下大半,甚至一样不陪的也有,到小姑子这可好,婆婆不仅说了赵家的东西都让小姑子带过去,还另外给她添置东西,一张床一个衣柜还有一台缝纫机,就算小姑子有几十块钱在婆婆那,剩下的也要花上百十来块的吧?
刘秀云不是对小姑子有意见,她就是心里不平衡。
“别人家是别人家,咱家是咱家,吧闺女不当人你就高兴了?亏你自己还是个女的,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这话是董佳慧说过,董家人觉得挺有意思,也常拿这句话开玩笑,董爱民一说刘秀云就绷不住笑了。
“瞎说什么呢,我就是这么一嘀咕,就成为难了?”
刘秀云哼了一声扔了件衣服过去,经过丈夫这么一打岔她心里的不舒服已经散了大半,剩下的就只能忍着了,关键是这种想法千万不能让婆婆知道,否则又得说自己如何不懂事,不团结。
“家和才能万事兴,你是咱董家的媳妇,就得守咱们董家的规矩,咱们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就跟生产队吃大锅饭一样,不能有那种你吃得多我吃的少的心思,你要是觉得自己吃不饱那你就使劲吃,咱们全家不吃紧着你一人吃饱了,要是你自己不饿只是看别人吃的比自己多就心里不痛快,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你自己要反思,要纠正。”
这么大人,被婆婆这么当着面的教训还怎么见人啊,反正刘秀云是挺怵自家婆婆的,虽然婆婆人看上去挺和气,也不是那种天天来事的性子,但说话做事一套套的能把人给说晕了。
更无语的是,每次被婆婆教训后,刘秀云都觉得婆婆说的话特别对,特别有道理,这就造成了她自己心态上的纠结和崩溃,理智上知道自己错了,但思想上却控制不住那么想,有时候她都觉得自己会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