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曹操:所有筹码全押了,跟他堵命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飞剑问道、好想住你隔壁、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随着夏侯渊的暴毙,曹军当然是很快土崩瓦解,全线溃散。
张飞带着剩下的两千骑兵和魏延那四千多步兵,继续追击、穿插剿杀,将大批大批的曹军溃兵包围迫降。
这种追击战持续了整整半个多时辰,随着邯郸城南城北两个方向的张飞围城部队也赶到战场,形成夹击之势,最后被围的曹军终于全部投降。
张飞这才顾得上包扎处理伤口,一边让魏延代替他大致清点战果,组织打扫战场。
此战汉军损失不到一千人,主要是一开始跟夏侯渊硬碰硬死磕的阶段损失的,后续的追杀阶段才死伤二百余人。
相比之下,对面的曹军被斩获、掩杀超过三千。
更有四千余人被分割截住、选择了投降,或者是负伤后被俘。
不过可惜的是,夏侯渊的突围部队,主要还是骑兵构成,而第一时间在正面堵截战场上的张飞骑兵只有三千,以寡敌众还真不好全面包围切断。
所以这折损的七千曹军里,光是曹军步兵就有五千,骑兵死伤其实只有两千。尤其张飞盯着夏侯渊打,更是给了那些一心四散逃跑的曹军骑兵争取到了时间。
以至于最终还是有超过万人规模的曹军骑兵,没有被直接消灭。尽管他们四散逃远之后,也不一定都会归队。
算是略有美中不足吧。
好在,整场战役的收获,还远不止正面战场这边。
显而易见,邯郸城内还有一些曹军非嫡系的残余部队,随着夏侯渊弃城突围,那些部队肯定是兵无战心,哪怕不是立刻投降,最多也就再围困几天、慢慢攻心劝降,不用多动干戈。
南边的邺城也攻了下来,随着关羽马超回师打扫战场,城内俘虏也会很快得到收编。把这些被放弃的人马的损失也算上,曹军在河北站场总的兵力折损,估计要接近半数了。
毕竟渤海郡南皮那边还有两万人全师安然固守呢,河北曹军总兵力能折损近半,魏郡战场这边已经是损失非常惨重了。
……
第二天一早,关羽张飞马超三方终于会师,都抵达了已经初步恢复秩序的邺城城内。
战后仅仅一天就恢复秩序,也是非常难得了,可见汉军士兵完全没有烧杀掳掠。
这是非常难得的,一方面得益于汉军这次攻邺城没打什么硬仗苦仗,基本上做完准备工作破坏完外围工事后,正式强攻才三五天,就勾出内奸,结束了战斗。
古代攻城战,哪怕是仁义之师,如果遇到很艰苦的攻坚血战,多半要允许纵兵抢劫,才能激励维持士气。除非是轻松拿下,不抢也就罢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邺城已经太穷,实在抢无可抢——仅仅八个月之前,曹操已经刮地三尺地拷饷了一波。
所有亲袁的冀州世家、九品中正制的核心拥护阶级,都被曹操血洗了。所以除了邺城的官仓府库,还有点钱粮补给,民间几乎穷得被“均贫富”了。
嗯,更确切地说,只是“均贫”,没有富。
关羽马超也就顺其自然,把府库那点残余军粮占了,其他犯不着吃相难看。
以至于打完胜仗后犒赏士卒的酒,都有半数以上是随军带来的,只能是每个士兵象征性喝三碗庆庆功。
至于肉食,士兵们只能吃随军带的肉脯,缴获的鲜活牲畜也就够军官们稍微吃一点。
关羽和张飞会合后,免不了痛饮庆贺、说些各自治军的见闻,至于“功劳如何分配、这次胜仗打完能升什么官什么爵位”这种庸俗的话题,兄弟之间自然不会去聊。
关羽注意到张飞没有束发,而是披散着形如野人,头发下面隐约包着纱布,关心了一下伤势。
张飞大咧咧说:“不碍事儿,就是耳朵缺了个豁口,夏侯渊为了射出这一箭,连兵器都来不及换,被俺一矛捅死。”
关羽:“那今天只许喝这三碗!剩下的记下,伤势愈合了才能喝!到时候加倍还便是!”
张飞很是郁闷,连请功都没心情,没酒喝就自己回去睡大觉了。只有睡着才能缓解和忘却没酒的郁闷。
请功结束之后,次日众将都冷静下来,才开始商讨起继续追歼残敌的大计。
毕竟冀州地盘广大,眼下消灭了敌军那么多有生力量,可攻取的地盘满打满算其实才两个半郡。
整个冀州还有清河、河间、渤海、巨鹿、平原、乐陵……至少六个郡和两个封国,一共八个郡级行政单位,没有被占领呢。冀州敌占区的人口,还有三百万。
河北平原一马平川,歼灭重兵集团后,正是跑马圈地追亡逐北的良机,不可错失。
三方商议之后,决定了具体的分工合作。
张飞继续走北线,从魏郡往东偏北方向穿插分割,争取与渤海的赵云会合,从而把冀州北半部的巨鹿、河间全给包了饺子,跟赵云主攻的渤海郡一起拿下。
关羽和马超则从魏郡沿着黄河北岸突进,逐次收拾与兖州接壤的清河、平原、乐陵等地。
张飞那一路需要面对的敌人比较少,主要就是已经被赵云牵制在南皮的那两万渤海守军,其他沿途各郡都只有两三千孱弱新兵甚至是壮丁。
关羽和马超则要对付从邺城突围的程昱和张郃,程昱还有可能收拢了一部分突围出去的夏侯渊骑兵残部,重新集结起部队。
但关羽也不担心程昱敢逐次死守,因为邺城都丢了,河北人心惶惶,就算程昱坚持抵抗,也很快会有各处豪强自行起事响应朝廷。
曹操在冀州的统治才建立了九个月,完全谈不上根基稳固,世家和豪强是彻底得罪了,只有那些被分到了田地的原本失地贫农会拥护曹操。
不过贫农的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一方面这些贫农缺乏武器,曹操也不可能不顾生产把他们都拉壮丁组织起来。另一方面,刘备阵营也是可以追认承认曹操的分田结果的嘛。
历史上贫农被分田后,就跟着分田的政权死战到底,那得建立在“地主还乡团回来之后,会重新夺走他们的地”,但如果刘备也追认,这些贫农就没那么拼了。
这一点,冀州的情况跟十年前的益州完全不同。十年前的益州,那是因为几乎没有经历汉末战乱,就刘焉杀了一批人,刘备打刘焉又稍微杀了点儿,所以益州的人口一直处在巅峰期。
人多田少的矛盾很尖锐,被分到了田的人就得指望拥护刘备政权,才能保住他们的地。冀州现在被多轮拉锯战乱,十年战乱,人口死亡都过半了,土地权利源流难考。
刘备顺水推舟、承认现状,也没什么压力。这也是战前就商量好的政策,关羽等人照着宣传就行。
……
随着汉军按部就班地建立统治,一碗水端平地接纳各阶级投效,河北的平定工作可谓是有条不紊。
程昱一开始试图拉壮丁干一波,但随后发现刘备军也颇得民心,他只好选择保存实力,并且飞速请示曹操。
在豫州前线的曹操,骤闻夏侯渊死讯时,也是痛哭流涕,愈发觉得有一股绝望和无力。悲痛之后,曹操跟郭嘉商议了一番,又写信跟后方的荀彧交流,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夏侯渊已死,冀州虽然广大,后续地盘估计几个月内也会被刘备渐渐吞下。
淮南那边,曹仁虽然还没死,但绝对是救不出来了,李素诸葛亮和甘宁周泰都已经越过寿春,往北扩大占领。寿春如今是重重包围之中,敌占区里一个孤岛,冬天来临之前必然完蛋。曹仁只是在为全局争取时间。
再相持待变,已经没有意义了。耗下去就是慢性失血而亡,被刘备的绞索慢慢收紧,最后窒息。
不过,汉军普遍在秋收前夕才发动进攻,这也是看准了关东五州的粮食收获时机。从这个角度来说,哪怕曹操明知道冀州和淮南要完,该拖的时间还是必须要拖的。
不然,好不容易搞了分田,激发百姓生产的积极性,连第一季收获都还没吃到手,就被刘备占了,被刘备因粮于敌,这怎么能忍?一切改革不都白改了么?
淮南那边,曹仁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这也得益于淮南种水稻、早稻收割早,曹仁拖时间把粮食都抢到手了,李素只能是抓紧种晚稻来救援百姓、减少对军粮供给的拖累。
河北这边,因为单季作物,之前还没来得及抢收。现在夏侯渊死了,坚壁清野集中粮食的工作却不能停!
曹操心意已决,淮南河北全境丢失是迟早的事情,但一定要把这一季的粮食入库,最好是不顾百姓死活强行军事收割,能抢多少抢多少!别把那些地皮当成自己的了!不种田不搞建设了!竭泽而渔!
然后,把那些被曹操阵营分田、得了曹操好处的原失地贫农,跟拉多少壮丁就拉多少壮丁,秋收后趁着初冬农闲稍稍训练一两个月,然后直接拉上战场!集结全部兵力,在兖豫平原上跟刘备的主力打一场大决战!曹操方主动进攻!
是死是活就看这一波了,继续被刘备运营下去也是个死!
而且,一旦下定了这样的决心,曹操的动员效率是可以成倍提升的,瞬间新兵壮丁数量也会暴涨。
因为他甚至都不用考虑“征进来那么多兵,府库粮食够不够士兵吃到明年秋收”。
被曹操拉来做最后一搏的壮丁里,说不定一半人都活不到春荒,还考虑什么“够不够吃到秋收”呢!
“竭泽而渔最后一波”的逻辑,跟“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压根儿就是两套。
就好比当年李傕郭汜觉得日子不过了、靠劫掠维持军需时,短时间内的爆发力也是很惊人的,光靠一个长安周边就能爆出二十万兵。
当然,曹操也知道,就算要大决战主动进攻,也不能在目前这个跟刘备相持的战场上,现在的战场双方运动太慢,都已经构筑起坚固的营垒工事。
如果曹操忽然性情大变、转守为攻,刘备肯定会警觉,然后依托营垒工事转入防御,那样一旦攻防地利易位,曹操就算多爆一倍兵,也未必能吞掉刘备嫡系的二十万精兵。
所以,决战之前还是需要两三个月准备的。
曹操这边要拉壮丁和简单训练,真到决战前夕,曹操还要假装不敌、然后实施焦土策略。
一边后撤一边沿途破坏一切城池、乡镇、建筑工事、确保身后留下百里白地,无险可守。勾引刘备的主力追到这片焦土白地上后,曹操再回身反击,逼着刘备避无可避,打一场总决战。
如果还输了,那曹操也做好战死的思想准备了,没什么好多说的。他已经把一切赌注压上去了,全家性命都押的那种,没有退路。
随着夏侯渊的暴毙,曹军当然是很快土崩瓦解,全线溃散。
张飞带着剩下的两千骑兵和魏延那四千多步兵,继续追击、穿插剿杀,将大批大批的曹军溃兵包围迫降。
这种追击战持续了整整半个多时辰,随着邯郸城南城北两个方向的张飞围城部队也赶到战场,形成夹击之势,最后被围的曹军终于全部投降。
张飞这才顾得上包扎处理伤口,一边让魏延代替他大致清点战果,组织打扫战场。
此战汉军损失不到一千人,主要是一开始跟夏侯渊硬碰硬死磕的阶段损失的,后续的追杀阶段才死伤二百余人。
相比之下,对面的曹军被斩获、掩杀超过三千。
更有四千余人被分割截住、选择了投降,或者是负伤后被俘。
不过可惜的是,夏侯渊的突围部队,主要还是骑兵构成,而第一时间在正面堵截战场上的张飞骑兵只有三千,以寡敌众还真不好全面包围切断。
所以这折损的七千曹军里,光是曹军步兵就有五千,骑兵死伤其实只有两千。尤其张飞盯着夏侯渊打,更是给了那些一心四散逃跑的曹军骑兵争取到了时间。
以至于最终还是有超过万人规模的曹军骑兵,没有被直接消灭。尽管他们四散逃远之后,也不一定都会归队。
算是略有美中不足吧。
好在,整场战役的收获,还远不止正面战场这边。
显而易见,邯郸城内还有一些曹军非嫡系的残余部队,随着夏侯渊弃城突围,那些部队肯定是兵无战心,哪怕不是立刻投降,最多也就再围困几天、慢慢攻心劝降,不用多动干戈。
南边的邺城也攻了下来,随着关羽马超回师打扫战场,城内俘虏也会很快得到收编。把这些被放弃的人马的损失也算上,曹军在河北站场总的兵力折损,估计要接近半数了。
毕竟渤海郡南皮那边还有两万人全师安然固守呢,河北曹军总兵力能折损近半,魏郡战场这边已经是损失非常惨重了。
……
第二天一早,关羽张飞马超三方终于会师,都抵达了已经初步恢复秩序的邺城城内。
战后仅仅一天就恢复秩序,也是非常难得了,可见汉军士兵完全没有烧杀掳掠。
这是非常难得的,一方面得益于汉军这次攻邺城没打什么硬仗苦仗,基本上做完准备工作破坏完外围工事后,正式强攻才三五天,就勾出内奸,结束了战斗。
古代攻城战,哪怕是仁义之师,如果遇到很艰苦的攻坚血战,多半要允许纵兵抢劫,才能激励维持士气。除非是轻松拿下,不抢也就罢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邺城已经太穷,实在抢无可抢——仅仅八个月之前,曹操已经刮地三尺地拷饷了一波。
所有亲袁的冀州世家、九品中正制的核心拥护阶级,都被曹操血洗了。所以除了邺城的官仓府库,还有点钱粮补给,民间几乎穷得被“均贫富”了。
嗯,更确切地说,只是“均贫”,没有富。
关羽马超也就顺其自然,把府库那点残余军粮占了,其他犯不着吃相难看。
以至于打完胜仗后犒赏士卒的酒,都有半数以上是随军带来的,只能是每个士兵象征性喝三碗庆庆功。
至于肉食,士兵们只能吃随军带的肉脯,缴获的鲜活牲畜也就够军官们稍微吃一点。
关羽和张飞会合后,免不了痛饮庆贺、说些各自治军的见闻,至于“功劳如何分配、这次胜仗打完能升什么官什么爵位”这种庸俗的话题,兄弟之间自然不会去聊。
关羽注意到张飞没有束发,而是披散着形如野人,头发下面隐约包着纱布,关心了一下伤势。
张飞大咧咧说:“不碍事儿,就是耳朵缺了个豁口,夏侯渊为了射出这一箭,连兵器都来不及换,被俺一矛捅死。”
关羽:“那今天只许喝这三碗!剩下的记下,伤势愈合了才能喝!到时候加倍还便是!”
张飞很是郁闷,连请功都没心情,没酒喝就自己回去睡大觉了。只有睡着才能缓解和忘却没酒的郁闷。
请功结束之后,次日众将都冷静下来,才开始商讨起继续追歼残敌的大计。
毕竟冀州地盘广大,眼下消灭了敌军那么多有生力量,可攻取的地盘满打满算其实才两个半郡。
整个冀州还有清河、河间、渤海、巨鹿、平原、乐陵……至少六个郡和两个封国,一共八个郡级行政单位,没有被占领呢。冀州敌占区的人口,还有三百万。
河北平原一马平川,歼灭重兵集团后,正是跑马圈地追亡逐北的良机,不可错失。
三方商议之后,决定了具体的分工合作。
张飞继续走北线,从魏郡往东偏北方向穿插分割,争取与渤海的赵云会合,从而把冀州北半部的巨鹿、河间全给包了饺子,跟赵云主攻的渤海郡一起拿下。
关羽和马超则从魏郡沿着黄河北岸突进,逐次收拾与兖州接壤的清河、平原、乐陵等地。
张飞那一路需要面对的敌人比较少,主要就是已经被赵云牵制在南皮的那两万渤海守军,其他沿途各郡都只有两三千孱弱新兵甚至是壮丁。
关羽和马超则要对付从邺城突围的程昱和张郃,程昱还有可能收拢了一部分突围出去的夏侯渊骑兵残部,重新集结起部队。
但关羽也不担心程昱敢逐次死守,因为邺城都丢了,河北人心惶惶,就算程昱坚持抵抗,也很快会有各处豪强自行起事响应朝廷。
曹操在冀州的统治才建立了九个月,完全谈不上根基稳固,世家和豪强是彻底得罪了,只有那些被分到了田地的原本失地贫农会拥护曹操。
不过贫农的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一方面这些贫农缺乏武器,曹操也不可能不顾生产把他们都拉壮丁组织起来。另一方面,刘备阵营也是可以追认承认曹操的分田结果的嘛。
历史上贫农被分田后,就跟着分田的政权死战到底,那得建立在“地主还乡团回来之后,会重新夺走他们的地”,但如果刘备也追认,这些贫农就没那么拼了。
这一点,冀州的情况跟十年前的益州完全不同。十年前的益州,那是因为几乎没有经历汉末战乱,就刘焉杀了一批人,刘备打刘焉又稍微杀了点儿,所以益州的人口一直处在巅峰期。
人多田少的矛盾很尖锐,被分到了田的人就得指望拥护刘备政权,才能保住他们的地。冀州现在被多轮拉锯战乱,十年战乱,人口死亡都过半了,土地权利源流难考。
刘备顺水推舟、承认现状,也没什么压力。这也是战前就商量好的政策,关羽等人照着宣传就行。
……
随着汉军按部就班地建立统治,一碗水端平地接纳各阶级投效,河北的平定工作可谓是有条不紊。
程昱一开始试图拉壮丁干一波,但随后发现刘备军也颇得民心,他只好选择保存实力,并且飞速请示曹操。
在豫州前线的曹操,骤闻夏侯渊死讯时,也是痛哭流涕,愈发觉得有一股绝望和无力。悲痛之后,曹操跟郭嘉商议了一番,又写信跟后方的荀彧交流,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夏侯渊已死,冀州虽然广大,后续地盘估计几个月内也会被刘备渐渐吞下。
淮南那边,曹仁虽然还没死,但绝对是救不出来了,李素诸葛亮和甘宁周泰都已经越过寿春,往北扩大占领。寿春如今是重重包围之中,敌占区里一个孤岛,冬天来临之前必然完蛋。曹仁只是在为全局争取时间。
再相持待变,已经没有意义了。耗下去就是慢性失血而亡,被刘备的绞索慢慢收紧,最后窒息。
不过,汉军普遍在秋收前夕才发动进攻,这也是看准了关东五州的粮食收获时机。从这个角度来说,哪怕曹操明知道冀州和淮南要完,该拖的时间还是必须要拖的。
不然,好不容易搞了分田,激发百姓生产的积极性,连第一季收获都还没吃到手,就被刘备占了,被刘备因粮于敌,这怎么能忍?一切改革不都白改了么?
淮南那边,曹仁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这也得益于淮南种水稻、早稻收割早,曹仁拖时间把粮食都抢到手了,李素只能是抓紧种晚稻来救援百姓、减少对军粮供给的拖累。
河北这边,因为单季作物,之前还没来得及抢收。现在夏侯渊死了,坚壁清野集中粮食的工作却不能停!
曹操心意已决,淮南河北全境丢失是迟早的事情,但一定要把这一季的粮食入库,最好是不顾百姓死活强行军事收割,能抢多少抢多少!别把那些地皮当成自己的了!不种田不搞建设了!竭泽而渔!
然后,把那些被曹操阵营分田、得了曹操好处的原失地贫农,跟拉多少壮丁就拉多少壮丁,秋收后趁着初冬农闲稍稍训练一两个月,然后直接拉上战场!集结全部兵力,在兖豫平原上跟刘备的主力打一场大决战!曹操方主动进攻!
是死是活就看这一波了,继续被刘备运营下去也是个死!
而且,一旦下定了这样的决心,曹操的动员效率是可以成倍提升的,瞬间新兵壮丁数量也会暴涨。
因为他甚至都不用考虑“征进来那么多兵,府库粮食够不够士兵吃到明年秋收”。
被曹操拉来做最后一搏的壮丁里,说不定一半人都活不到春荒,还考虑什么“够不够吃到秋收”呢!
“竭泽而渔最后一波”的逻辑,跟“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压根儿就是两套。
就好比当年李傕郭汜觉得日子不过了、靠劫掠维持军需时,短时间内的爆发力也是很惊人的,光靠一个长安周边就能爆出二十万兵。
当然,曹操也知道,就算要大决战主动进攻,也不能在目前这个跟刘备相持的战场上,现在的战场双方运动太慢,都已经构筑起坚固的营垒工事。
如果曹操忽然性情大变、转守为攻,刘备肯定会警觉,然后依托营垒工事转入防御,那样一旦攻防地利易位,曹操就算多爆一倍兵,也未必能吞掉刘备嫡系的二十万精兵。
所以,决战之前还是需要两三个月准备的。
曹操这边要拉壮丁和简单训练,真到决战前夕,曹操还要假装不敌、然后实施焦土策略。
一边后撤一边沿途破坏一切城池、乡镇、建筑工事、确保身后留下百里白地,无险可守。勾引刘备的主力追到这片焦土白地上后,曹操再回身反击,逼着刘备避无可避,打一场总决战。
如果还输了,那曹操也做好战死的思想准备了,没什么好多说的。他已经把一切赌注压上去了,全家性命都押的那种,没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