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激情没点燃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重生之都市仙尊、大符篆师、特种奶爸俏老婆、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农村,能得到一个长辈级的人物认可和支持,什么事做起来都会方便很多。
黄天成以前没干出太大的名堂来,多少也与他跟七叔公的关系不太和谐有点关系。
以前村里开大会,七叔公从来不参加,一来与黄天成有隔阂,二来他觉得会开得没质量,开也是白开;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一个叔公辈的长者,坐在下面听黄天成瞎胡扯,讲荤段子,感觉很丢人,很没面子。
今天也一样,七叔公也没有到场。不过,赵青云讲话的时候,他一直站在打谷场外的白杨树下,刚才会场上发生的一切,他都看得一清二楚。
听到赵青云提议自己来当筹委会的负责人,七叔公捋着下巴上的山羊胡子,微微点了点头。
赵青云这小子还真是有两下子,上任没多少天就把民心拢齐了,以前承诺不花村里的钱修路这么难的事情,轻轻松松就兑现了,今晚上提议重建村小学这么大的事情,三言两语就解决了,说话办事就是让人服气啊。
重建村小学的事情安排下来之后,赵青云坐了下来,想了想,又说:“开一次大会也不容易,我顺便把村委会对近期工作的一些设想跟大家叨咕叨咕,正好也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好不好啊?”
“好!”众人齐声回答。
赵青云适时地抛出了他酝酿已久的桂花村发展规划,为村民们描绘出一幅建设美好家园的宏伟蓝图。
“我们将在短时间内建设绿色食品种植基地,构建优质畜牧养殖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力争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实现集体年收入过百万,村民年人均收入过万,丰富文化生活,推动村民自治,最终把桂花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美丽’的中国最美乡村。”
此处本应该有掌声,但是,打谷场上却是鸦雀无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别说什么中国最美乡村了,对桂花村的村民们来说,年均人收入过万元,几乎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很显然,他们对于赵青云画出的蓝图没有信心,认为听起来虽然很美,但是根本无法实现。
赵青云扫了一眼全场,说:“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说嘛。”
黄天成又让黄二狗等人给大家发了一圈烟,也催促道:“是啊,都说说嘛!”
没有人说大家便都沉默不语,一有人开了口,马上就有不少人举手发言。
陈老伯问::“就咱们桂花村这样的情况,还能指望年人均收入过万呢?”
黄宝财跟着问:“大棚种植,牛羊养殖什么的,我们从来就没有干过,能干得好吗?”
黄水生叫道:“搞绿色生态观光旅游之类的,没有启动资金,还不是白搭啊!”
众人纷纷附和:“对啊,对啊,大家手头上都没有钱,这些事情,怎么干得起来嘛。”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男人们说完了,女人们又开始叨咕。
李桂枝大声嚷嚷:“刘艳红不养婆婆,这种没有孝心的婆娘都管不了,还谈什么乡风文明哟。”
陈兰的妈接着就说:“还有,各家各户的房子都破破烂烂的,就算不乱扔乱堆垃圾了,村容还是整洁不起来嘛。”
马上又有几个婆娘附和:“就是,就是,大柳树村的污水都流到三溪河里,我们洗个衣服都要跑上游去,那个什么生态、什么环境的,怎么能美哟?”
婆娘们还没说完,男人们又把话头抢过去了。
叶贵站了起来,打断了婆娘们的话头,说:“你们这些婆婆妈妈的小事就不要拿来烦村干部了,我们只说说,怎么才能富裕起来呢?”
黄宝财说:“我想问一下,搞种植基地,搞绿色产业,要不要我们自己买种子,买地膜。我听说,搞一个大棚就要好几千块呢。钱我家是真拿不出来了,就算去借钱,万一搞亏了,婆娘闹,孩子哭,那日子就真过不下去了!”
叶春生苦笑道:“对啊,还是像现在这样种地比较顺手,再养几头猪,栽几棵树,够过日子就行了。”
“是啊!是啊!”这话一说出来,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赞同:“我们就只会种地,能多种几亩地,多打点粮食,我们就满足了。”
桂花村的村民穷怕了,用人穷志短来形容也不为过。
现在这个状况,加上政府扶贫,大致能保个衣食无忧倒,手头上有几个小钱,也是预备着老人生病,孩子上学用的,再想拿出钱来搞种植,搞养殖,搞农家乐之类的,实在是勉为其难了。
真不能怪村民们没理想,太现实,小农意识过重,本来家境就不富裕,谁还敢拿手头上的几个小钱来投入,万一打了水漂,岂不是叫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啊!
虽然黄天成、叶朝富、陈三旺等村干部们并没有表态,但从面目表情上来看,他们同样存在着疑问,只是为了维护村委会的团结与和谐,才一直保持着沉默。
面对这些怀疑的声音,赵青云先用算账的方式来回答,他看着叶春生问道:“春生大哥,如果村里给你二十亩地,你辛辛苦苦干一年,能打多少粮食,能赚多少钱呢?这笔账,我想大家扳着手指头都能算得出来吧。”
桂花村的气候还算可以,但亩产能够有七八百斤的情况就很不错了,二十亩地风调雨顺的收成,也不过一万六千斤的样子,一斤三毛多钱的利润,算下来四千到五千块钱的年收入。
可是一个人能种得过来二十亩地吗?
显然不大可能,一家人都种地的话,这个收益就被摊薄了,就算三个人吧,平均下来人均年收入只有一千五块钱左右,饿倒是饿不着,但肯定谈不上富裕,更奔不了小康。
这么一算账,叶春生等几个宣称只会种地的村民们摸着后脑勺一阵讪笑。
但绝大多数的村民还是不相信,赵青云只是用嘴巴一扒拉,就能让桂花村发生翻天覆地的的变化,从一个响当当的贫困村变成年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富裕村!
赵青云看村民们对重建村小学响应积极,就把设想了许久的美好蓝图抛出来,希望能趁热打铁,没想到,大家的激情没点燃,倒招来了一盆又一盆的凉水!
在农村,能得到一个长辈级的人物认可和支持,什么事做起来都会方便很多。
黄天成以前没干出太大的名堂来,多少也与他跟七叔公的关系不太和谐有点关系。
以前村里开大会,七叔公从来不参加,一来与黄天成有隔阂,二来他觉得会开得没质量,开也是白开;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一个叔公辈的长者,坐在下面听黄天成瞎胡扯,讲荤段子,感觉很丢人,很没面子。
今天也一样,七叔公也没有到场。不过,赵青云讲话的时候,他一直站在打谷场外的白杨树下,刚才会场上发生的一切,他都看得一清二楚。
听到赵青云提议自己来当筹委会的负责人,七叔公捋着下巴上的山羊胡子,微微点了点头。
赵青云这小子还真是有两下子,上任没多少天就把民心拢齐了,以前承诺不花村里的钱修路这么难的事情,轻轻松松就兑现了,今晚上提议重建村小学这么大的事情,三言两语就解决了,说话办事就是让人服气啊。
重建村小学的事情安排下来之后,赵青云坐了下来,想了想,又说:“开一次大会也不容易,我顺便把村委会对近期工作的一些设想跟大家叨咕叨咕,正好也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好不好啊?”
“好!”众人齐声回答。
赵青云适时地抛出了他酝酿已久的桂花村发展规划,为村民们描绘出一幅建设美好家园的宏伟蓝图。
“我们将在短时间内建设绿色食品种植基地,构建优质畜牧养殖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力争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实现集体年收入过百万,村民年人均收入过万,丰富文化生活,推动村民自治,最终把桂花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美丽’的中国最美乡村。”
此处本应该有掌声,但是,打谷场上却是鸦雀无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别说什么中国最美乡村了,对桂花村的村民们来说,年均人收入过万元,几乎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很显然,他们对于赵青云画出的蓝图没有信心,认为听起来虽然很美,但是根本无法实现。
赵青云扫了一眼全场,说:“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说嘛。”
黄天成又让黄二狗等人给大家发了一圈烟,也催促道:“是啊,都说说嘛!”
没有人说大家便都沉默不语,一有人开了口,马上就有不少人举手发言。
陈老伯问::“就咱们桂花村这样的情况,还能指望年人均收入过万呢?”
黄宝财跟着问:“大棚种植,牛羊养殖什么的,我们从来就没有干过,能干得好吗?”
黄水生叫道:“搞绿色生态观光旅游之类的,没有启动资金,还不是白搭啊!”
众人纷纷附和:“对啊,对啊,大家手头上都没有钱,这些事情,怎么干得起来嘛。”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男人们说完了,女人们又开始叨咕。
李桂枝大声嚷嚷:“刘艳红不养婆婆,这种没有孝心的婆娘都管不了,还谈什么乡风文明哟。”
陈兰的妈接着就说:“还有,各家各户的房子都破破烂烂的,就算不乱扔乱堆垃圾了,村容还是整洁不起来嘛。”
马上又有几个婆娘附和:“就是,就是,大柳树村的污水都流到三溪河里,我们洗个衣服都要跑上游去,那个什么生态、什么环境的,怎么能美哟?”
婆娘们还没说完,男人们又把话头抢过去了。
叶贵站了起来,打断了婆娘们的话头,说:“你们这些婆婆妈妈的小事就不要拿来烦村干部了,我们只说说,怎么才能富裕起来呢?”
黄宝财说:“我想问一下,搞种植基地,搞绿色产业,要不要我们自己买种子,买地膜。我听说,搞一个大棚就要好几千块呢。钱我家是真拿不出来了,就算去借钱,万一搞亏了,婆娘闹,孩子哭,那日子就真过不下去了!”
叶春生苦笑道:“对啊,还是像现在这样种地比较顺手,再养几头猪,栽几棵树,够过日子就行了。”
“是啊!是啊!”这话一说出来,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赞同:“我们就只会种地,能多种几亩地,多打点粮食,我们就满足了。”
桂花村的村民穷怕了,用人穷志短来形容也不为过。
现在这个状况,加上政府扶贫,大致能保个衣食无忧倒,手头上有几个小钱,也是预备着老人生病,孩子上学用的,再想拿出钱来搞种植,搞养殖,搞农家乐之类的,实在是勉为其难了。
真不能怪村民们没理想,太现实,小农意识过重,本来家境就不富裕,谁还敢拿手头上的几个小钱来投入,万一打了水漂,岂不是叫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啊!
虽然黄天成、叶朝富、陈三旺等村干部们并没有表态,但从面目表情上来看,他们同样存在着疑问,只是为了维护村委会的团结与和谐,才一直保持着沉默。
面对这些怀疑的声音,赵青云先用算账的方式来回答,他看着叶春生问道:“春生大哥,如果村里给你二十亩地,你辛辛苦苦干一年,能打多少粮食,能赚多少钱呢?这笔账,我想大家扳着手指头都能算得出来吧。”
桂花村的气候还算可以,但亩产能够有七八百斤的情况就很不错了,二十亩地风调雨顺的收成,也不过一万六千斤的样子,一斤三毛多钱的利润,算下来四千到五千块钱的年收入。
可是一个人能种得过来二十亩地吗?
显然不大可能,一家人都种地的话,这个收益就被摊薄了,就算三个人吧,平均下来人均年收入只有一千五块钱左右,饿倒是饿不着,但肯定谈不上富裕,更奔不了小康。
这么一算账,叶春生等几个宣称只会种地的村民们摸着后脑勺一阵讪笑。
但绝大多数的村民还是不相信,赵青云只是用嘴巴一扒拉,就能让桂花村发生翻天覆地的的变化,从一个响当当的贫困村变成年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富裕村!
赵青云看村民们对重建村小学响应积极,就把设想了许久的美好蓝图抛出来,希望能趁热打铁,没想到,大家的激情没点燃,倒招来了一盆又一盆的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