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番外之登基大典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重生之都市仙尊、大符篆师、特种奶爸俏老婆、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1p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韩潇的登基大典在皇帝的亲自监督下,着礼部往最隆重的规格去办。
大靖开朝以来,皇帝的登基大典都是先帝驾崩之后,新帝在三天之内登基的。因为处于丧期,许多规矩都是设而不作,譬如鸣乐等。
皇帝本就是喜欢奢华喜欢大派场的人,这一次为了在史书留下独一无二的一笔,他更是不惜掏空国库,并不惜向巨商借钱也要把这登基大典办得空前绝后。
当韩潇看到办这登基大典的开支时,默默地合上折子。
幸好他能赚,也会赚钱,不然往后他做皇帝的岁月,估计都得为父亲还债了。
有这么一个败家的父亲,韩潇暗中庆幸他还有一个会赚钱的妻子,不然,他就是再有几座私库也不够花。
想到妻子,韩潇另拿起了一本空白的折子,凝神片刻,提笔写了起来。
足足写了一个多时辰,韩潇才收笔。
这一本折子,足足有半尺厚。
韩潇检查了一遍,满意后让人把礼部尚书叫来。想了想,韩潇又让人将礼部左侍郎叫进来。
礼部的左侍郎就是夏哲翰,听到太子来宣,他立即正了正官帽,又把衣服理了理,这才一脸激动地跟着尚书去见韩潇。
韩潇将手中的写好的折子给了尚书孟昌志,开门见山地说道:“折子的内容你们看一下,若有遗漏的替孤添补上。”
孟昌志第一次看到这么厚的一本折子,又见太子表情庄重,立即跟着郑重起来,接过折子。
翻开折子,只看到第一面就愣了一下,接着往下看时,越看越吃惊。
旁边站着的夏哲翰怀着敬畏的心情偷偷地打量着韩潇,自他成了韩潇的岳父之外,除了回门那天,翁婿二人还不曾单独说过话。
面前这位女婿,几天之后就是一国之君,就是大靖的主宰了,而他夏哲翰,也将贵为国丈了。
夏哲翰又开始激动起来,心口猛跳,手足微颤。
当年他从琼州老家入京赶考时,幻想过他会金榜题名,也幻想过他将来成为大靖一品、二品的高官,衣锦还乡。唯独没有想过,他夏哲翰将会成为国丈,成为皇帝的岳父。
国丈哪!真正的国戚啊!
虽然夏静月嫁给韩潇之后,他已是皇家的亲戚了,但王爷的岳父和皇帝岳父可不是一个等级的。
国丈,是夏哲翰做梦都没有梦过,连幻想也不敢去想的好事,竟然落在了他的头上。
夏哲翰从韩潇被立为太子之后,整个人都晕乎乎的,天天跟做梦一样轻飘飘,每天上衙时也乐得找不到北,不小心还办错了几桩事。不过他即将是未来的国丈,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礼部没有人敢批评他,就是上司孟尚书,也对夏哲翰礼让三分。
这会儿韩潇宣他进来,夏哲翰心中更是激动不已,这可是韩潇当上太子后第一次宣他进来,还是在登基前夕,意义非凡。
夏哲翰听说了右相李长耕想告老的事,如此一来,左右两个相国的位置就空了,支持皇帝的孟昌志没准会被提了上去做相国,那么,太子把他召来,是不是想提他当礼部尚书?
夏哲翰紧张激动了一会儿,又想——或许是太子提前支会他爵位的事?
历来皇后的娘家都要封爵,大靖历代皇后的娘家都能得到国公的爵位,夏哲翰想到他也将是国公爷了,心情更加的激动,连孟尚书把折子递给他许久他都没有反应过来。
“夏大人在想什么?”
韩潇微冷的嗓音让夏哲翰打了个寒颤,立即拉回飘走的思绪,“臣、臣没想什么?”
“没想什么为何不接孟尚书的折子?”韩潇淡淡地瞟了夏哲翰一眼,“莫不成,夏大人的官职比孟大人还高,可以踩在孟大人头上,不将他放在眼里?”
夏哲翰背后渗出一身的冷汗,扑通一声跪下,“微臣不敢。”
夏哲翰在官场混了二十多年,这会儿隐隐猜到韩潇知道了他在礼部有些目中无人的事,这是要敲打他了。
夏哲翰暗中抹了抹冷汗,这些日子他的确太过得意忘形了,忘了眼前这位可是铁面无私的,惹恼了他,谁的脸面都不给。再想起他以前是怎么对待刘氏母女的,夏哲翰又开始心虚起来,马上摆正态度认错求饶。
韩潇把夏哲翰宣进来,当然不是给他立下马威的,敲打了之后,说:“起来吧,夏大人跟孟大人先商量着,有纰漏的立即补上。”
夏哲翰忐忑不安地爬了起来,接过孟尚书递来的折子,翻开一看,第一面是四个显眼的大字:封后大典。
如此厚的一叠折子都是关于封后大典的事?
夏哲翰愣了下,随即喜不自胜,韩潇如此在乎封后大典,这表明了他对夏静月有多么的宠爱。夏静月越是受宠,作为国戚的夏家地位就越高。
他激动地翻着折子,一条一条、一个字一个字仔细地看。
韩潇说道:“封后大典必须办得不比登基大典差,孟大人、夏大人,封后大典的事就由你们全权负责,孤会让宗人府协助你们。该有的流程,一步都不能少。”
不等孟昌志说话,夏哲翰已激动得语无伦次,跪地连称会尽职尽力尽心去办。
封后大典办得越是隆重,他夏家,他夏哲翰的脸面就越有光彩,夏哲翰对于韩潇交给他的任务,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韩潇点了点头,让他们下去商量流程的事。
他要封后大典,要空前盛大,这是他给夏静月补办的婚礼。
成亲之时,因为种种缘故,他不能亲自去迎娶,不能给夏静月应有的体面,这一件事,一直成了韩潇的心病。
因此,封后大典,是他对夏静月的补偿,也是圆他最大的一个夙愿。
想要这一场封后大典前无古人的风光、盛大,这个任务交给夏哲翰来办,那是再知人善任不过了。任谁都会疏忽、怠慢的可能,唯有夏哲翰,必会办得比他想象中更加完美。
皇帝亲自监督登基大典,而韩潇却跑去亲自监督封后大典了,皇帝得知这个消息,表示很心酸,儿子娶了媳妇忘了爹了。
再听到封后大典要办得不比登基大典差,在夏哲翰的各种挟带私货中,隐隐要压下了登基大典的风头了,皇帝再也坐不住,马上叫了韩潇过来。
“老四,朕给你办的登基大典已经掏空了国库,又向商人借了一大笔钱,现在哪还有钱来办什么封后大典?”皇帝把国库的清单给了韩潇,密密麻麻的一片——全是借条。
韩潇略略翻了一下,便说:“父皇不必担心,封后大典的花费全由儿臣自己掏,不用国库的一文钱。”
“你自己掏?”皇帝惊讶地问道:“你哪来这么多钱?”
敢情这个儿子比国库还有钱?
韩潇面不改色地说道:“太子妃献给了儿臣许多赚钱的点子,儿臣这些年卖卖酒、卖卖美容品之类的,赚得不少,足够办封后大典。就连这登基大典,如果国库拿不出这么多钱,儿臣与太子妃也可以出一部份。”
皇帝傻眼了:“你们做生意能赚这么多?朕怎么不知道?”
早知道,朕也去做生意得了。
“是的,运气好。”韩潇一本正经地说道。
皇帝纳闷了一会儿后,又皱了皱眉头,劝说道:“就算你们小俩口赚了些钱,也不是这样花费的。国库空了,眼看汛期将来,若是今年有水患,国库要支出一大笔。秋季秋收若不好,又得一大笔钱,再等到冬天若遇到雪灾,这些都是要用钱的。还有你的变革也需要大把的银子,依朕看,不如省一省,封后大典办得简单一些,省些钱来用在实处上。”
“既然要省钱的话……”对于皇帝自己喜欢奢华,却喜欢让别人省钱的事,韩潇很爽快地说:“不如这样,登基大典办得简单一点,或者干脆不办,如此岂不是不用动用国库,又不用向人借钱了?”
“混账!哪有皇帝的登基大典不办,却风风光光地办封后大典的?老四,你是男人,将来大靖的皇帝,能不能有点出息?”皇帝对儿子这个妻奴已经无力吐糟了,哪个皇帝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只有这个傻儿子,让他纳妃跟要他的命似的,成亲这么多年了,别说侧妃姨娘了,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太丢皇家颜面了。
现在还说什么不弄登基大典,省钱来办封后大典,这是存心想气死他吗?
皇帝生了一肚子闷气,想到万昭仪说的,他时日不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算了算了,不理这混账儿子,他是看明白了,老四混起来,比老三混多了。
“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朕不管你的事了。但这登基大典,绝对不允许马虎,绝对不能被封后大越过去,这是朕的底线。”
韩潇沉吟一下,便答应了。
他答应了,并不是向皇帝妥协,而是不想让夏静月为难,更不想让夏静月的名声受损,落得妖后之类的名声。
不过,他只答应封后大典不越过登基大典,并没有说,要比登基大典差。
那就平等好了。
韩潇的登基大典在皇帝的亲自监督下,着礼部往最隆重的规格去办。
大靖开朝以来,皇帝的登基大典都是先帝驾崩之后,新帝在三天之内登基的。因为处于丧期,许多规矩都是设而不作,譬如鸣乐等。
皇帝本就是喜欢奢华喜欢大派场的人,这一次为了在史书留下独一无二的一笔,他更是不惜掏空国库,并不惜向巨商借钱也要把这登基大典办得空前绝后。
当韩潇看到办这登基大典的开支时,默默地合上折子。
幸好他能赚,也会赚钱,不然往后他做皇帝的岁月,估计都得为父亲还债了。
有这么一个败家的父亲,韩潇暗中庆幸他还有一个会赚钱的妻子,不然,他就是再有几座私库也不够花。
想到妻子,韩潇另拿起了一本空白的折子,凝神片刻,提笔写了起来。
足足写了一个多时辰,韩潇才收笔。
这一本折子,足足有半尺厚。
韩潇检查了一遍,满意后让人把礼部尚书叫来。想了想,韩潇又让人将礼部左侍郎叫进来。
礼部的左侍郎就是夏哲翰,听到太子来宣,他立即正了正官帽,又把衣服理了理,这才一脸激动地跟着尚书去见韩潇。
韩潇将手中的写好的折子给了尚书孟昌志,开门见山地说道:“折子的内容你们看一下,若有遗漏的替孤添补上。”
孟昌志第一次看到这么厚的一本折子,又见太子表情庄重,立即跟着郑重起来,接过折子。
翻开折子,只看到第一面就愣了一下,接着往下看时,越看越吃惊。
旁边站着的夏哲翰怀着敬畏的心情偷偷地打量着韩潇,自他成了韩潇的岳父之外,除了回门那天,翁婿二人还不曾单独说过话。
面前这位女婿,几天之后就是一国之君,就是大靖的主宰了,而他夏哲翰,也将贵为国丈了。
夏哲翰又开始激动起来,心口猛跳,手足微颤。
当年他从琼州老家入京赶考时,幻想过他会金榜题名,也幻想过他将来成为大靖一品、二品的高官,衣锦还乡。唯独没有想过,他夏哲翰将会成为国丈,成为皇帝的岳父。
国丈哪!真正的国戚啊!
虽然夏静月嫁给韩潇之后,他已是皇家的亲戚了,但王爷的岳父和皇帝岳父可不是一个等级的。
国丈,是夏哲翰做梦都没有梦过,连幻想也不敢去想的好事,竟然落在了他的头上。
夏哲翰从韩潇被立为太子之后,整个人都晕乎乎的,天天跟做梦一样轻飘飘,每天上衙时也乐得找不到北,不小心还办错了几桩事。不过他即将是未来的国丈,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礼部没有人敢批评他,就是上司孟尚书,也对夏哲翰礼让三分。
这会儿韩潇宣他进来,夏哲翰心中更是激动不已,这可是韩潇当上太子后第一次宣他进来,还是在登基前夕,意义非凡。
夏哲翰听说了右相李长耕想告老的事,如此一来,左右两个相国的位置就空了,支持皇帝的孟昌志没准会被提了上去做相国,那么,太子把他召来,是不是想提他当礼部尚书?
夏哲翰紧张激动了一会儿,又想——或许是太子提前支会他爵位的事?
历来皇后的娘家都要封爵,大靖历代皇后的娘家都能得到国公的爵位,夏哲翰想到他也将是国公爷了,心情更加的激动,连孟尚书把折子递给他许久他都没有反应过来。
“夏大人在想什么?”
韩潇微冷的嗓音让夏哲翰打了个寒颤,立即拉回飘走的思绪,“臣、臣没想什么?”
“没想什么为何不接孟尚书的折子?”韩潇淡淡地瞟了夏哲翰一眼,“莫不成,夏大人的官职比孟大人还高,可以踩在孟大人头上,不将他放在眼里?”
夏哲翰背后渗出一身的冷汗,扑通一声跪下,“微臣不敢。”
夏哲翰在官场混了二十多年,这会儿隐隐猜到韩潇知道了他在礼部有些目中无人的事,这是要敲打他了。
夏哲翰暗中抹了抹冷汗,这些日子他的确太过得意忘形了,忘了眼前这位可是铁面无私的,惹恼了他,谁的脸面都不给。再想起他以前是怎么对待刘氏母女的,夏哲翰又开始心虚起来,马上摆正态度认错求饶。
韩潇把夏哲翰宣进来,当然不是给他立下马威的,敲打了之后,说:“起来吧,夏大人跟孟大人先商量着,有纰漏的立即补上。”
夏哲翰忐忑不安地爬了起来,接过孟尚书递来的折子,翻开一看,第一面是四个显眼的大字:封后大典。
如此厚的一叠折子都是关于封后大典的事?
夏哲翰愣了下,随即喜不自胜,韩潇如此在乎封后大典,这表明了他对夏静月有多么的宠爱。夏静月越是受宠,作为国戚的夏家地位就越高。
他激动地翻着折子,一条一条、一个字一个字仔细地看。
韩潇说道:“封后大典必须办得不比登基大典差,孟大人、夏大人,封后大典的事就由你们全权负责,孤会让宗人府协助你们。该有的流程,一步都不能少。”
不等孟昌志说话,夏哲翰已激动得语无伦次,跪地连称会尽职尽力尽心去办。
封后大典办得越是隆重,他夏家,他夏哲翰的脸面就越有光彩,夏哲翰对于韩潇交给他的任务,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韩潇点了点头,让他们下去商量流程的事。
他要封后大典,要空前盛大,这是他给夏静月补办的婚礼。
成亲之时,因为种种缘故,他不能亲自去迎娶,不能给夏静月应有的体面,这一件事,一直成了韩潇的心病。
因此,封后大典,是他对夏静月的补偿,也是圆他最大的一个夙愿。
想要这一场封后大典前无古人的风光、盛大,这个任务交给夏哲翰来办,那是再知人善任不过了。任谁都会疏忽、怠慢的可能,唯有夏哲翰,必会办得比他想象中更加完美。
皇帝亲自监督登基大典,而韩潇却跑去亲自监督封后大典了,皇帝得知这个消息,表示很心酸,儿子娶了媳妇忘了爹了。
再听到封后大典要办得不比登基大典差,在夏哲翰的各种挟带私货中,隐隐要压下了登基大典的风头了,皇帝再也坐不住,马上叫了韩潇过来。
“老四,朕给你办的登基大典已经掏空了国库,又向商人借了一大笔钱,现在哪还有钱来办什么封后大典?”皇帝把国库的清单给了韩潇,密密麻麻的一片——全是借条。
韩潇略略翻了一下,便说:“父皇不必担心,封后大典的花费全由儿臣自己掏,不用国库的一文钱。”
“你自己掏?”皇帝惊讶地问道:“你哪来这么多钱?”
敢情这个儿子比国库还有钱?
韩潇面不改色地说道:“太子妃献给了儿臣许多赚钱的点子,儿臣这些年卖卖酒、卖卖美容品之类的,赚得不少,足够办封后大典。就连这登基大典,如果国库拿不出这么多钱,儿臣与太子妃也可以出一部份。”
皇帝傻眼了:“你们做生意能赚这么多?朕怎么不知道?”
早知道,朕也去做生意得了。
“是的,运气好。”韩潇一本正经地说道。
皇帝纳闷了一会儿后,又皱了皱眉头,劝说道:“就算你们小俩口赚了些钱,也不是这样花费的。国库空了,眼看汛期将来,若是今年有水患,国库要支出一大笔。秋季秋收若不好,又得一大笔钱,再等到冬天若遇到雪灾,这些都是要用钱的。还有你的变革也需要大把的银子,依朕看,不如省一省,封后大典办得简单一些,省些钱来用在实处上。”
“既然要省钱的话……”对于皇帝自己喜欢奢华,却喜欢让别人省钱的事,韩潇很爽快地说:“不如这样,登基大典办得简单一点,或者干脆不办,如此岂不是不用动用国库,又不用向人借钱了?”
“混账!哪有皇帝的登基大典不办,却风风光光地办封后大典的?老四,你是男人,将来大靖的皇帝,能不能有点出息?”皇帝对儿子这个妻奴已经无力吐糟了,哪个皇帝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只有这个傻儿子,让他纳妃跟要他的命似的,成亲这么多年了,别说侧妃姨娘了,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太丢皇家颜面了。
现在还说什么不弄登基大典,省钱来办封后大典,这是存心想气死他吗?
皇帝生了一肚子闷气,想到万昭仪说的,他时日不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算了算了,不理这混账儿子,他是看明白了,老四混起来,比老三混多了。
“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朕不管你的事了。但这登基大典,绝对不允许马虎,绝对不能被封后大越过去,这是朕的底线。”
韩潇沉吟一下,便答应了。
他答应了,并不是向皇帝妥协,而是不想让夏静月为难,更不想让夏静月的名声受损,落得妖后之类的名声。
不过,他只答应封后大典不越过登基大典,并没有说,要比登基大典差。
那就平等好了。